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魯賓遜》有感

讀《魯賓遜》有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魯賓遜》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魯賓遜》有感

在一六五九年的一天,有一個人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風浪,翻了船,除他之外無一人生還。他流落到了孤島上。憑着他驚人的毅力與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自己的智慧,二十八年後,他逃出了孤島,他就是倒黴而又幸運的`魯濱遜·克羅索。

魯濱遜·克羅索是一個為自己理想拼搏的人,在那裏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沒有出路,沒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所吃,就是被野人所殺……但是他有對生存的希望,對未來的理想。

讀到這裏,我被魯濱遜那種感於為自己的理想拼博的精神所感動。不禁底下頭看了看自己,我雖然現在有當一位外交官的遠大理想,可是現在如果不努力又有何用,光靠一張嘴,到頭來説不定啥事都幹不了。我仔細想了想自己平時的所作所為,看到了自己粗心、沒有責任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大堆不小的毛病,就拿那一件事情來説吧!

當我來到神龍學校時,夢想着當一名寫着一筆好字的同學,開始的幾個星期我還堅持用一手漂亮的鋼筆字,使大家目瞪口呆,但過了一個月,我的鋼筆字逐漸下滑,從自己工整變成胡亂畫,從書寫整潔變成一個個黑團團。為此老師也幾次告訴我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結果換來的是一個星期寫得好,一個星期寫的差。甚至連草書都從我的作業本中出現了。為此我感到羞愧,如果我跟魯濱遜這麼一比真是天壤之別呀!同是我也敬佩魯濱遜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比如説自己製作麪包、椅子、桌子,用動物身上的皮用來縫衣服……這些都需要一大堆的人力,而且也十分浪費時間,假如弄不好還得重新做,然而他毫不在乎,憑着他的吃苦耐勞一項項艱難的“發明”成功了。

我多麼希望找一個地洞鑽進去,我彷彿在魯賓遜的眼裏是渺小的,常常在家裏好吃懶做,遊手好閒。就算是叫我去幹活我也是悶悶不樂……但是今天我讀了《魯賓遜》後,我決定要改掉這個惡習,堅持在家裏做一個好孩子,在班上做一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我堅信,我能行!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它是智慧的結晶,永遠充滿活力,它彷彿是在黑暗中為我點起明燈讓我前進,讓我受益匪淺……它是一本凝聚着無數力量的叢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r0wk2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