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有關《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的讀後感

有關《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的讀後感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站在孩子的高度思考:

有關《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的讀後感

在日常教育中,我們父母常常擺出家長作風,以“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多,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長”為由,在孩子面前扮演上帝。我們認為自己知道什麼東西是對孩子好的,什麼樣的路是適合孩子走的。故而以“過來人”自居,企圖用“愛”的名義來管教和操控孩子。

然,我們的“認為”真的是正確的嗎?從其一生的角度來看,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對孩子最好的.嗎?我們所謂的一些人生經驗,只是基於我們自身的生活經歷和體驗總結出來的主觀思想。以我們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和知識架構來衡量和要求僅僅只有幾年或十幾年生活體驗的孩子理解、接受和認同,就有點“強詞奪理”。就像有的媽媽和我説的,“感覺自己説了一大堆道理,其實孩子根本不理解或者是根本不聽。”

要求、期望或所謂的負責,只是父母內在恐懼的替代物而已,任何企圖通過“控制”和“改變”孩子來達到讓孩子按照自己意願和設想走路的父母,都是不成熟的父母。

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説的就是人際交往中的換位思考,放到家庭教育中的親子教育,就是將自己置身於孩子的立場和視角,去體驗孩子的內心感受,瞭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為人父母者,一定要站在孩子的高度,經常問問自己:如果我是孩子,希望父母怎麼和我説話?希望父母怎麼對待我?如果我是孩子,會不會為有我這樣的父母而慶幸、而驕傲?當我們角色轉換,以孩子的目光來觀察自己、審視自己時,就會發現自己還有許多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

怎麼做才叫做站在孩子的高度?

賈老師用兩個小遊戲,詳細的闡明瞭站在孩子的高度,就是要從內心伏下身子,用孩子的視角觀察世界、體驗世界,用孩子的心來感受世界;進而更加準確地理解孩子的意圖和感受。也只有理解了孩子,我們才具備了教育孩子的前提和資格。

影響孩子的“黃金法則”:

引言部分:“黃金法則”的核心是,當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被父母影響,家庭教育成功機會就大大增加了。

不露痕跡,藏鋒有術,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永遠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當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被父母影響,家庭教育成功機會就大大增加了。就好比一則廣告,使我們對一款產品或一種理念產生好感,又察覺不到它在操縱我們,這才是頂級的廣告。

本小節,賈老師以一個真實的案例給我們詳細的敍述了“黃金法則”的核心與功效。

韓女士的兒子游戲基本處於失控狀態,成績直線下滑。針對這個案例,賈老師給韓女士提出兩點建議:

第一,表現出對孩子學習的淡然、超然。在孩子面前不談學習,不對孩子進行學習説教。只管自己沉下心來學習,給孩子做好表率就行了。

第二,對孩子玩遊戲,不僅不表現出反感,還要表現出興趣,甚至可以鼓勵孩子玩,最低標準是不干涉、不限制。

事實上也是如些,家長越在學習上和孩子過多的糾纏,孩子越會在學習上掉鏈子;當家長將目光抽離出來,轉到自身的學習提升上時,孩子也就卸掉了心中的對抗,承擔起了他的職責;當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心甘情願地讓他玩遊戲時,孩子也就放下了追求挑戰刺激的心理,慢慢減少遊戲的時間;就像賈老師説的:“教育孩子,其實就兩件事,一是增長智慧,二是提高德行。”父母的品德是孩子成長的軟環境,對孩子最有説服力的教育是父母完美的人格形象。當韓女士潛心學習,不斷提高自己道德水平的時候,其散發出來的人格力量是無比強大的,甚至是無堅不摧的。

父母如何做人,決定了孩子如何為人;父母怎樣做事,決定了孩子怎樣做事。在賈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在韓女士的持續努力下,韓女士的兒子實現了從一個網癮少年到同時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皇家建築學院等六所世界名校錄取的華麗轉身。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在於父母的修為,在於潛移默化的薰陶。

標籤: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qyeg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