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李嵐清教育訪談錄》讀後感範文

《李嵐清教育訪談錄》讀後感範文

《李嵐清教育訪談錄》是本人在市教育局工作期間添置的一本書,以前翻過,現在放在辦公室裏,近日又一次精選了幾篇看看。作為一名教師,一名教育工作者,真正感受很深,連我們教育部的賙濟部長都是“一直以十分興奮和激動的心情認真拜讀《李嵐清教育訪談錄》”的,把這部書評價為“在我國教育發展事業中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著作”,更何況具體在下面工作的人們。賙濟部長站在部長和他本人的角度,從四個方面談了自己的感受:第一,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也是解決中國教育戰線一切問題的關鍵;第二,以改革求發展,以創新求發展;第三,鍥而不捨,一抓到底,紮紮實實地為教育做實事;第四,帶着深厚的感情抓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用正面的眼光看問題,就自己的角度就某一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李嵐清教育訪談錄》讀後感範文

李嵐清同志是一個大寫的“人”。從不多的資料中可以知道李嵐清是復旦大學學企業管理出身的,從工廠的“計劃員”幹到“國家的領導人”,閲歷豐富,百鍊成鋼;知識淵博,著作等身,從他的訪談錄的廣徵博引,史論結合,情理交融,透徹明晰,生動具體,令人醒思快意,感佩於心,從他在各著名大學的各類講學到《音樂筆談》;雖然在某個敏感時期一度有“國事家事理難清”的怨言,但無論從為人、為官,還是從學習、生活還是工作方面,李嵐靖同志都人中之龍,他用他的一生書寫了一個大寫的“人”。

李嵐清同志闡述了藝術和科學是相通的道理,並用很多事例論證,身體力行,化為中國的教育制度。在談到藝術和科學是相通的觀點時,李嵐清同志還談了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有一次他參觀愛爾蘭著名的`默裏克理工大學,非常驚訝地發現,儘管它是一家以軟件研發而著名的理工學府,卻擁有一支傑出的音樂人才隊伍。原來,學校多年的教學和研發經驗得出結論,校園如果缺少了音樂,就會缺少了一份創造的激情,學校因此非常鼓勵師生愛好音樂,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可見,從事科學或其他學科研究的人需要藝術家的靈感、需要藝術家的好奇心、需要藝術家創作的執着精神和創新的追求;從事藝術研究的人也要有必要的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正是李總理如此推崇音樂教育,在他主管國家教育、科技、文化工作的10年中,史無前例地把音樂教育提升到重要地位,他首先把音樂課是必修課寫進教育大綱,讓高雅音樂走進校園,進課堂,讓高校大學生上音樂鑑賞課,使音樂成為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並由此推而廣之。李崗清同志指出,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我國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極好的機遇。我國是窮國辦大教育,就必須採取一些特殊手段,例如大力發展音像教育、多媒體教育、信息化教育、網絡遠程教育等,其基本目的就是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高教育水平和質量。東部地區和其他發達地區,包括中西部的一些大中城市的教師素質比較高,並且已普遍使用了這類現代化教育手段。但中西部經濟和教育比較落後的地方特別是廣大農村,在這方面的差距還很大。中國的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中小學網絡教室建設工程、教師網聯計劃等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出台的。是具有發展眼光的。國外許多最先進的東西都在學校和科研院所裏,以前的中國往往不是這樣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ppkg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