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中國名著三國演義出色讀後感

中國名著三國演義出色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名著三國演義出色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中國名著三國演義出色讀後感

中國名著三國演義出色讀後感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那是個動盪的年代,戰爭猶如家常便飯,哪個也不知曉自己能否見到明天的太陽。

於百姓而言,顛沛流離民不聊生;於幼帝而言,孰忠孰奸尚未分明;而對英雄們來講,這無疑是的年代!

或許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最深入人心的角色無非就那樣幾個——義薄雲天的關羽,戰無不勝的趙雲,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霸道多疑的曹操……

這部分人物我自然非常是喜歡,但我尋思良久,最後寫下的名字卻是“貂蟬”。

是的,這是一個女子的名字,有詩云“星掩愁雲夜露寒,斂容拜月玉香殘”説的就是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蟬。

在一個幾乎是清一色男性爭霸的世界裏,她顯示出了一個絕色女子的膽量與智慧。她周旋在眾人之中,又能進退自如。她遊走在財富和勢力裏,又不深陷其中。她沒孫尚香的貞烈英武,也沒張春華的腹黑鐵腕,她只不過一個弱女子。

可正是這個弱女子,不惜犧牲自己傾國之色,遊離與董卓與呂布之間,巧妙的施下離間計。

她表面上嬌媚無比,嬌媚到為人所不齒。可在她的温順鄉里,深藏着那一顆為國忍辱負重的心,我好像可以看到她眼中含着的淚與她足以被人迷戀到瘋狂的淺笑一塊融入黑夜,一點一點地被吞噬,再不復存。她只不過一個弱女子。

月夜,她立於冷風中,靜候她的運勢。紅顏消逝在刀下,可她不後悔,她就是一個如此有情有義,敢愛敢恨的人。可她,只不過一個弱女子。

和她相比,我不禁臉紅了。

不能否認,我的生活環境比她好得多,幾乎可以説是在蜜罐裏泡大的。也正是如此,我的鋭利和堅毅日漸地被磨鈍了。體育課上,每次老師要跑步,我總會找盡各種理由來推脱,即便跑了,也沒堅持到最後;平常,如果遇見了困難,我總想着逃避,而不是去解決它,直到有一天,壓在我身上的東西愈加多,愈加重,壓得我快喘不過氣來,我才想起來振作起來,把困難擊垮。

明明可以做到,卻不敢去嘗試,比起貂蟬,我少了的'是那一份堅持和勇敢,多了的是那一份懶惰和怯懦。

我該如何解決?與其放縱自我,不如咬緊牙關,和生活戰個痛快,贏個青春無悔!

我雖然學不到她的大智大勇,但我至少能在學習上,在日常,迎難而上,勇往直前!可以流淚,但不能放棄。一旦認定方向,跪着也要走完!

中國名著三國演義出色讀後感2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哪個來煮酒,爾虞我詐是三國,分不清對與錯,紛紛擾擾千百年將來,所有又從頭”

東漢末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徹底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中國進入了一個羣雄爭霸的年代。《三國演義》藝術地再現了這一段歷史畫卷作家羅貫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筆,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海量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性格直爽的張飛,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還有曹操,劉備......正由於這樣《三國演義》成了國內古時候燦爛文化中的一顆明珠。

“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魏,過去煊赫一時;蜀,過去功成不居;吳,過去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特點。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歷史一直在不斷改變。

書裏的人物多種多樣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小心,周瑜的心胸狹窄,每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我最佩服的當然還是諸葛亮。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可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悉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小心,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部分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面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容易: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卻給後人非常深的印象。

《三國演義》有兄弟,有敵人,有謀略,有忠心,有奸詐,有陰險,演繹了歷史的變遷,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感情、比星閃得還美的智慧,是大家到了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文學名著永遠是全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是值得人民繼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財富。

中國名著三國演義出色讀後感3

近期,電視劇《三國》正在一度熱播。因為有的集劇情的改變,令我啼笑皆非。這或許是由於我對《三國演義》的理解吧!

《三國演義》是一部出色的歷史小説。它起來自於漢靈帝年間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描述了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彝陵之戰等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近百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海量叱嗟風雲的英雄人物。作者通過真實動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主統治階級內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訴了統治者的暴虐和醜惡。羅貫中筆下的人物,被描寫的栩栩如生,個性鮮明。如:奸險狡詐的曹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心繫百姓的劉備,武藝高強的關羽……

諸葛亮可謂是大夥推崇的人了。在書中,他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各種事例無一不體現出他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以外”的確,他有着淵博的軍事,軍事政治才能和經天緯地之才。他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也來自於對天下大勢的調分數查詢析。《出師表》中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證明這位蜀國賢相不只有安邦治國的軍政才能,而且有為國家興亡的捐軀精神。

書中的歷史人物深深地打動了我。劉關張的團結一心,勇往直前,讓我領悟到團結的力量與頑強的精神品質。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讓我知道了默默無私的貢獻精神的偉大。每當我翻開《三國演義》,閲讀那一段段蕩氣迴腸的文字,心裏總會響起一種共鳴,感到一種震驚。我彷彿來到了歷史的星空,我的眼前又浮現出了昔日羣雄逐鹿的情景。從中我瞭解了應以智處事,以勇克難,以信待人……就會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人,一個成功的人。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假如失去了勇往直前的精神,大家將會變得沒生氣,心灰意冷。作為大家來講,在以後的生活中,會遇見很多困難,那樣,大家就應該樂觀積極的面對,堅持不懈地努力,概要和吸取自己失敗是什麼原因和依據,再採取手段改正糾偏。大家的生活就會走向一個正確的軌道。

“書本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多唸書,讀好書,好唸書,才可以勵志圖志。

中國名著三國演義出色讀後感4

三國演義這部書的人物形象性格顯露無遺、活靈活現,也説明了大家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好壞都不可以隱埋,所以大家要改掉缺點,每件事做的更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首詞寫的是就是三國時期的事情。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五個時段:黃巾起義、董卓掌權、羣雄爭割、三分天下、三國歸晉。黃巾起義始於鉅鹿人張角,由於看不慣朝敗,因此發動黃巾起義。而劉、關、張就此桃園結義,為朝廷效力。不久就滅了黃巾軍。劉備的力也一每天強起來。皇后的哥哥何進由於誤信他人召了早有造反意思的董卓進京。結果何進被十常侍殺後,董卓就掌權了。曹操曾想殺害董卓,但不成功。董卓為收買人心,封袁紹為勃海太守,出讓了赤兔駒給呂布。逼得諸侯聯軍抗董,雖敗軍了,但最後也給呂布所殺。張飛、關羽、劉備三顧茅廬後,請出隱居山林諸葛孔明。諸葛亮提出了聯吳抗曹等計劃,使劉備的大業紮下了結實的基礎。經過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曹操滅了袁紹、呂布,吳、蜀也打退了曹操。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曹操佔據強大的北方,劉備佔據西蜀、荊州等,孫權佔據江東。從而崛起吳、魏、蜀,三分天下。最後,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等漸漸過世。蜀、吳都歸降魏主司馬炎,三國一統歸西晉。這本書刻畫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威風凜凜的關羽,衝動魯莽的張飛,昏庸無能的劉禪,小心多疑的曹操。

其中我最喜歡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由於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為劉備出謀劃策,建功立業,使他獨據一方,不愧為“卧龍”。可惜與諸葛亮平等的“鳳雛”龐統不幸遇難落鳳坡。

《三國演義》裏的《三顧茅廬》最令我記憶深刻。在這個故事中,我掌握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須想學做一件事,就不要怕遇見挫折,要三顧茅廬,只須用你的真誠打動他們,就肯定能行。還有一個故事:在劉備起兵七十萬水陸並進攻吳為關羽報仇時,張飛衝動鞭打兩個部將,在晚上兩個懷恨在心的部將因一怒之下殺去世了酒醉未醒的張飛,一代虎將死於非命。也告誡了我不要魯莽行事,意氣用事,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我讀三國演義後的感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lpzv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