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通用10篇)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通用10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守株待兔》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通用10篇)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 篇1

我在媽媽的幫助下讀過很多寓言故事,可是許多故事都是在媽媽的解讀下了解的,印象不深。

最近我自己又讀了一個成語故事,名叫《守株待兔》。這個故事主要是講:一位懶惰的農夫想不勞而獲的故事。

有一個農夫每天都要去自家田裏幹活。一天,一隻野兔突然從森林中驚慌失措地飛奔出來,一頭撞傷在田旁的一棵樹樁上,因此,農夫一家就在晚上美餐了一頓。從此以後,農夫再也不去田裏幹活了,而是每天守在那樹樁旁等待撞傷的兔子。結果,田地裏的野草越長越高,莊稼都枯死了,而農夫也再沒有等到撞傷的兔子。

看完這個成語故事之後,我想這個農夫也太傻了。他也不想一下,如果好幾年之後一直都沒有兔子撞傷,那他不就會餓死嗎?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這次只是一次碰巧,不是每隻兔子都會往樹上撞的。如果農夫還像以前一樣每天都辛勤勞動,那麼,他就會有很多糧食吃。

我還聯想到了現在社會上的那些乞丐。他們有些看上去也不傻,又有手,又有腳,但是他們卻在大街上向過往的行人要錢,這些就是不勞而獲的人。其實他們可以去餐廳洗碗或是去搬運東西,這些工作總好過他們去低聲下氣的乞討吧!他們就是不想勞動,而又想有得吃,有得穿。我們不能做這樣的人。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凡事不能靠碰運氣,要靠自己的辛苦勞動來改變自己的人生道路。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 篇2

今天,我讀了一本課外書《成語故事》,其中《守株待兔》那一個成語故事讓我感到很有意義。

《守株待兔》講的是一個農民伯伯從田裏澆水回來,突然一隻兔子從灌木叢裏蹦了出來,撞到樹樁上就死了,農民伯伯樂滋滋地把兔子帶回了家,他想:如果每天都有一隻兔子撞到樹樁上,那就不愁沒吃的了。從此,農民伯伯就在樹下等兔子,一天又一天,農民伯伯家的糧食吃完了,田裏長滿了雜草。最後,農民伯伯被餓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能懶惰,要勤勞,人越懶惰生活越不好,只要勤勞,生活一定會福裕起來的。

有時候,我自己也會犯這樣的錯,比如説“老師今佈置的作業太多了,我想讓別人幫我做,這樣可不好;考試的時候不認真思考,不認真作答,就想考100分……這些都是懶的表現。

以後我一定要改正這些壞毛病,做一個勤奮好學、刻苦努力的好學生。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 篇3

宋國有個農夫種着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裏幹活,忽然看見一隻兔子箭一般地飛奔過來,猛的撞在那棵大樹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斷了,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飛快的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説:“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着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地想:“我的運氣真好,沒準明天還會有兔子跑來,我可不能放過這樣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裏,也不幹活,只守着那棵大樹,等着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什麼也沒等到。他卻不甘心,從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着兔子來碰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裏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我讀了守株待兔的故事,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存有僥倖心理,不能想着不勞而獲。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於意外,結果只能是什麼事情也做不好。不勞而獲的人,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絕對不會發生的。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 篇4

我讀了成語通裏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講了一個貪懶的人,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去田裏工作。

有一天,他正在田裏辛苦的工作,忽然,遠處跑來一隻兔子。這兔子跑的很快,一不小心撞倒了樹上。兔子當場死亡。於是他把死了的兔子帶回家住了吃了。農夫想,天底下竟然有這麼好的事,自己又何必每天辛苦的工作呢?

從此以後,他整天守在樹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撞倒的兔子。可是許多天過去了,他也沒有等到一隻兔子,反而因為他不處理農田的事,因此田裏長滿了在雜草,莊稼全荒蕪了。

我覺得這個人很傻,一次碰見不小心撞倒的兔子,就以為每天都有好事來臨,害的莊家全都荒蕪了,他太貪心了,想不經過努力而僥倖得到成功。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很多,比如:有人喜歡彩票,第一次中了一塊肥皂,就想第二次中一輛汽車。買了很多很多的彩票,結果一個也沒中,正常的工作也不做了,生活越來越貧困,最後落得妻離子散的悲慘下場。

天上掉餡餅的美事只是一種幸運。成功只有通過努力工作才能實現,成功的道路是曲直而漫長的,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 篇5

讀了《守株待兔》這篇文章,我感想很多。一個人不應該碰到了一件好事就天天等待着那件好事,因為好事不可能每天都出現。

那個故事是這樣的:古時候有個種田人,一天,他在幹活,突然一隻野兔撞在樹樁上死了。從此,他丟下鋤頭每天都守在樹樁旁邊等着兔子送上門來。可是再也沒有兔子來過,他的莊稼全完了。

這個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他太懶了,不願意勞動卻希望野兔白白送上門來。想要不勞而獲的人最後只能一無所獲。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實實地努力,不能心存僥倖、坐享其成。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 篇6

我今天讀了一則寓言故事,名叫《守株待兔》。它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個種田的農夫在田裏幹活。突然,樹林裏竄出一隻兔子,一下子撞在樹樁上死了。那農夫美滋滋地把兔子撿回家吃了。從此以後,他再也不幹活,每天坐在樹樁旁等兔子,一天天過去了,兔子沒再出現。最後他的莊稼都枯死了,只能餓肚子了。

讀了這則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勞而獲的事情是沒有的,我們的學習也是一樣,只有我們在平時努力,才能有好成績。

因此,我下定決定,學習一定要腳踏實地,才會有回報。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 篇7

今天,我讀了《小童話》中的《守株待兔》這則寓言讓我深受感受。

它主要講了一個宋朝的農民,每天都必須下地幹活,非常辛苦,有一天,農民又下地幹活了,幹到太陽快下山了,這時,突然一隻野兔從旁邊的草叢中衝出來,一頭撞在了旁邊不遠處的樹樁上,發民見了,非常高興,放下鋤頭,提着野兔,美滋滋的`回家了。到了第二天,農民急忙趕到地裏,他心想:每天都會有這樣的好事。從此以後他不在幹活了,整天坐在樹樁前,等待野兔自動送上門來。就這樣,一天又一天的等待,漸漸的莊稼也慢慢地死掉了。最後,故事中的農民成了宋朝人民的笑柄。

讀了這個故事,我不禁聯想起了我們的生活實踐,在我們班裏,也有像故事中的農民一樣,整天遊手好閒,什麼也不做,整天做白日夢,到了考試總會抓耳撓勝,什麼也不會,總想着一步登天,一下子學會,我們大家可不要學故事中的農民,總是想要不勞而獲,最後卻一無所有。

朋有,大家請記住,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只有付出了,才會有收穫、才會有成功,所以,我們要趁現在,努力學習。只有這樣,最後才能成功、才能獲得成就。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 篇8

今天我看了一篇《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這個故事看過以後太有意思了。

這個成語故事講得是:古時候有個種田人。一天,他在田裏幹活,忽然看見一隻野兔從樹林裏倉皇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折斷了脖子,死了。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裏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隻野兔,那該多好哇!

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着,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可他田裏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讀完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很多,這個種田人實在是太傻太笨了。怎麼可能天天有這種好事呢?那有天上掉陷餅的好事呢?如果每天要是都有這樣的好事,人們都不去幹活了,都坐在那裏等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在生活中,沒有不勞而獲的好事情,人必須要通過勞動,付出,才能長久的生存下去,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用勞動來獲得成功,這才算真本事。我們千萬不要像這個農夫一樣哦!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 篇9

《守株待兔》這篇文章講了:宋國一個農夫在田裏幹活,忽然看見一隻兔子奔跑過來,不知為什麼撞死在樹樁上,農夫想:兔子會自己跑過來送死,一天一隻,兩天就兩隻,一年下來他就夠吃夠穿了,何必種田受苦。於是,農夫就在那等。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農夫再也沒等來撞死的兔子,這事就當作笑話傳開了。

這個農夫真是的,也不動腦子想想,第一次他是靠運氣,得到了意外的成功,可是運氣不可能永遠伴隨着你,如果你不知變通方法,是再也不可能得到兔子了。

學習中也不能有自己不努力,想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有不會的作業不能等家長教你,要自己分析,自己做,用自己的努力得到成功。以前,我不會的題目都請媽媽告訴我,而我不動腦筋,媽媽説:“不會的題目要自己分析,要用自己的智慧換取成功,不要有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

我們在生活中也不要像那位農夫那樣,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化,想靠運氣來取得成功,要用自己的雙手,用勞動來獲得成功,這才算是真本事。

新學期又要來臨了,學習會更艱苦,而我不能守株待兔,要動腦子才能取得成功。

《守株待兔》的讀後感 篇10

從前有一個農民,每天在田裏勞動只能填飽肚子,遇到災荒就要餓肚子,他想:要是有什麼送上門的東西那該多好啊。一天,他在田裏耕地,周圍的人在打獵,一隻兔子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樁上。那天他美餐了一頓。他想:每天能撿到一隻兔子該多好呀。於是他就不幹活了,每天靠在樹樁上等着兔子的到來。結果他再也沒等到兔子,最後他的莊稼卻荒蕪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要什麼東西,必須靠自己的勞動獲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ll3q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