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傅雷家書》讀後感優秀範文1100字

《傅雷家書》讀後感優秀範文1100字

《傅雷家書》就是一本苦心孤詣的教育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最適合家長和孩子的閲讀。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優秀範文1100字,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傅雷家書》讀後感優秀範文1100字

《傅雷家書》讀後感優秀範文1100字1

在交通和通信高速發達的今天,紙質手寫書信可以説已經成為稀世珍品了。我們又有多久沒有寫過或收過一封親筆信了呢?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很久、很久了。當我翻開這部家喻户曉的親子通信集《傅雷家書》並認真讀完,我感慨良多。

《傅雷家書》,由我國翻譯家傅雷及其妻子朱梅馥、長子傅聰著,次子傅敏選編。始於194年長子傅聰出國留學習練鋼琴之時,止於1966年傅雷夫婦由於受政治迫害而雙雙赴死之際,共174篇。嘔心瀝血,拳拳深情都付於此。

通過這些信我學習到的是人生智慧,感悟到的是舐犢親情。

首先,我認識了一個不完美而善於反思的父親——傅雷。

信中傅雷説:"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過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藝術的壯年。"他對於青少年時期的兩個兒子的教育過於嚴苛,傅聰甚至有離家出走的經歷。在和妻子訂婚及以後的婚姻生活中,也偶有移情於他人的情況,這是傅雷不完美的一面,但在後的信中,傅雷不斷反思並警醒兒子傅聰在育子方面和夫妻關係方面千萬別走自己的老路,並給了兒子很多可行而有益的建議。試問我們誰是完美的?勇於反思、及時改正難道不是最可貴嗎?

其次,我認識了赤子傅雷。信中説:"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就會創造一個世界。"那麼什麼樣的人是赤子呢?我個人認為是單純至極而執着於追求的人。那麼赤子傅雷追求的是什麼呢?我想首先是藝術,傅雷熱愛繪畫藝術、雕刻藝術、建築藝術、音樂藝術、學藝術……其次他熱愛大自然,他一再提醒兒子傅聰要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接觸大自然,從大自然中找尋音樂的靈感。再次他熱愛祖國,他叮囑自己的兒子學有所成要報效祖國,他自己積極投身到新中國的化建設之中,指點江、激揚字,而這都在政治風暴臨之際成為刺向他的利劍。在生命的後期,他忍受貧、忍受病,但他不能忍受加在他頭上不愛國的帽子,於是革之初他選擇了和妻子雙雙赴死的悲劇抵抗這頂帽子,實在讓人扼腕歎息。我曾思考,為什麼他不能像沈從、楊絳等人那樣或幽默、或堅毅地熬過那段荒誕的歲月呢?我想是愛之深、責之切吧。是他固執地把愛國和政治混為一談,而不知自己只是政治鬧劇和醜劇的犧牲品。

再次,我想説説《傅雷家書》教給了我什麼。

它教我熱愛生活中的美好,它説: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

它教給我如何做人,它説: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還是坦白。

它告訴我為什麼要合理安排生活,它説:日常生活有規律,並非求生活刻板枯燥,而是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節省更多的精力做些有用的事,讀些有益的書,總之是為了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它教給我如何擇偶、怎樣和睦夫妻關係、如何育兒、如何解讀中國化……

這樣一部親子通信集,以書信的形式將生活的智慧向我們娓娓道,若我們將其束之高閣,它一定遠在天涯,若我們捧起在手,它一定近在咫尺,讓我們讀起吧,讓我們更加地熱愛藝術、熱愛真理、熱愛大自然、熱愛我們的親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優秀範文1100字2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子和教誨。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子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着,聆聽着,用心銘記着。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温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説:“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説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為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後感優秀範文1100字3

最近,女兒的班主任老師為大家推薦了一本親子閲讀叢書——《傅雷家書》。花了將近一週的碎片時間,讀完了這本家書,感觸很多。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一個著名鋼琴大師、一個英語特級教師,這些都體現了傅雷夫婦先做人、後立業,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輯印在這本小書裏的,不僅僅是普通的家書……

書信中,傅雷給兒子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本書父親對兒子言傳身教的精髓所在:“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奇妙的説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這個精髓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求兒子知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滲透於字裏行間的是兩個遠在異鄉的朋友之間的交流、溝通,更勝過父子關係。

不可否認傅雷教子是嚴厲的,正如他自己所説“我的教育不是沒有缺點,尤其所用的方式過於嚴厲,過於偏激;因為我強調工作紀律與生活紀律,傅聰的童年時代與少年時代,遠不如一般青少年的輕鬆快樂,無憂無慮。”因此盲目模仿傅雷“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育重在因材施教,殊不知我們的孩子不是傅聰,我們也不是傅雷。細讀傅雷家書,我們要學習的是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溢於字裏行間的親情和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啟迪。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揠苗助長、心態扭曲……

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這本家書卻如惠風吹拂迎風懸掛的風鈴般,撥動了無數敏鋭的心絃,使千千萬萬讀者為之感悟,為之動容,為之一讀再讀,而每讀必有所獲。而當年的傅雷,身處斗室,卻心繫家國,甚至遍及文化、藝術以及全人類的命運,這一切都不會老,不會過時,不會因三五十年的光陰變得褪色蒼白。但願《傅雷家書》猶如翩翩蝶影,飛入千家萬户的窗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kjrk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