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風箏》的讀後感六篇

《風箏》的讀後感六篇

《風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回憶自己兒時殘酷地將小兄弟的風箏弄壞的事情。下面是風箏的讀後感,歡迎閲讀!

《風箏》的讀後感六篇

風箏讀後感一

作者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這是因為:魯迅有兄弟之情,有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中所説的“對於精神的虐殺這一幕”,具體指魯迅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為十分粗暴。

“我”過去認為,放風箏“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作為兄長,嚴格管束弟弟,原是為弟弟有出息,現在反思起來,當年為落後觀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徑實在是“精神虐殺”的行為。從這一幕裏,我們可以看出魯迅童年時代長幼之間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論長幼,論力氣,他是敵不過我的”,可見作為兄長的粗暴行徑是以暴力為基礎的。魯迅把自己寫得很粗暴,字裏行間深含自我譴責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長不許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風箏,被兄長髮現,驚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風箏被兄長踐踏,也毫無抗爭的意思,除了絕望,沒有一句抗辯的話。

“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之得沉重着。”

待到明白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於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從手足之情上看,當年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為小兄弟有出息,那氣恨,是恨鐵不成鋼。一旦明白自己錯了,雖是幾十年前的往事,雖為兄長,也要討小兄弟寬恕。同胞手足之情溢於言表。

從遊戲的意義上看,“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實在出於兒童天性,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天性。魯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認識了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後,願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後的偏見,願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能夠健康成長。

從魯迅的自省精神看,魯迅是嚴於解剖自己的,嚴於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絲不苟,知錯必改,鄭重其事,這種精神非常可貴。

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象上看,魯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腳在這一點上,留下無盡的悲哀和發人深思的問號。小兄弟為什麼全然忘卻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並不認為正當,以為兄長該管,因此並不耿耿於懷。

初讀後,可以感知魯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傳統觀念有落後的一面。但是魯迅先生可貴的是,一旦接受科學思想,是知錯必改的,魯迅先生充滿自省精神。魯迅又感歎被虐殺者的健忘和毫不抗爭,在他看來,這正是虐殺者之所以能夠肆意虐殺的原因。

魯迅一旦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法補過,並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也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麼沉重,可見他是多麼嚴厲的解剖自己,他的為人是多麼嚴肅認真。

“我”討弟弟的寬恕,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輕鬆,只得沉重着,這又翻出一層意思。被虐殺者並不認為被虐殺,把兄長的行徑視為合情合理,做風箏要偷着做,正説明自己也不認為遊戲是“正當”的,一旦被兄長髮現,自認該罰。被虐殺者的麻木使虐殺者可以恣意妄為,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魯迅只覺得這世界一片肅殺和寒威。

探究這篇散文,可以悟到這樣一層道理,中國人的思想行為需要用科學思想來指導,惟有這樣,才不至於幹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後的行為。

風箏讀後感二

魯迅先生的散文《風箏》,寫於一九二五年,時年魯迅先生44歲。生活的經歷和思想的深廣,使魯迅先生對過往的事情有了深沉的思索和深刻的反省。想起兒時因不許放風箏而扼殺了弟弟的玩的天性而倍感悲哀。善於解剖自己的魯迅先生,通過對這一事件的反思,抨擊了舊中國封建家長制的罪惡,引發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那就是,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孩子的天性,如何讓孩子在自由的天地中自由地生活和生長。

文章從在北京看風箏寫起,由眼前景回憶起兒時江南放風箏的境況。而寫北京的風箏只是一筆帶過,卻用濃筆寫出了故鄉放風箏的細細的情景。從時間和季節入手,寫出了風箏的姿態顏色、形狀。雖然“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但周圍的春的景色分明是一片“温和”。文章的一二兩段構成了一個層次,引起了下文對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一事的具體描寫。

由於我的“不愛”甚至“嫌惡”,便也將這一心情轉移到弟弟的身上,因而也就順理成章地反對弟弟去做。我是兄長,當然有着兄長的威嚴,弟弟也就只好“張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看着小兄弟因風箏的落升而驚喜的情形,我卻只有感到“可鄙”。

這一段是後面事情發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整篇文章的關鍵。魯迅先生一方面寫出了小兄弟的“弱小”,一方面又寫出了“我”的“強大”,兄長的“威風”和小兄弟的“無奈”的強烈的反差,為後文的發展和結果埋下了伏筆。

因而,當“我”發現小兄弟在偷偷地瞞着自己去做風箏的時候,便以兄長的威嚴毫不留情地折斷了風箏的“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於是,我似乎是得了勝利,傲然地把他扔在了小屋裏。這一段敍寫很具體很細緻。這是由上一層的原因而導致的必然的一種結果。

魯迅先生雖然淡淡寫來,但我們分明看到了字裏行間浸透着的懊悔和悲哀。兒童的天性是純潔的,而遊戲是兒童的天性,而玩具則是兒童的天使。當魯迅先生感受到這一點的時候,已是中年以後的事情了。

接下來的,文章有了很長的篇幅,寫出了我的懊悔和補過。但當我想了若干的方法終於可以得到這補過的時機的時候,得到的,卻是更深一層的悲哀,那就是,小兄弟在長大之後,早已將這一切忘記了。時間和生命永不會給我這一贖罪的補償,“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人世最大的悲哀莫過如此,過往的錯誤或許永無改過的那一天,這是悲哀中的悲哀呢!

文章的主題似乎是多面的。有對兄弟間濃情的抒發,有對封建家長制的鞭撻;有對自我的不留情面的解剖,也有着對過往的罪責的“無可把握”的悲哀。

對比手法的運用是此文的一大特色,有以下幾個層面。一是環境的對比:北京二月的肅殺寒冷和江南二月的熱烈和温和。這一對比增強了文章的濃烈的悲情和深重的無奈。二是人物的對比:小兄弟的弱小和我的強大。這一對比構成文章敍事的主體,也貫穿文章的始終。三是時間的對比:這時又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我的前後的變化,一是小兄弟的前後的變化。我的變化是主要的方面,小兄弟的變化是次要的方面。但又是相輔相承,缺一不可的。

三個層面的對比在文章中交織成深沉的敍事點,使得文章含藴極深而感人極強。

文章的另一特色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展開,給讀者以清晰可尋的脈絡,併成為打動讀者的抒情的線,和三個層面的對比交織成一個渾然的整體。我的感情變化的線索是:對放風箏的“嫌惡”,對小兄弟看放風箏的“可鄙”,看到小兄弟做風箏時的“憤怒”,折斷風箏離開時的“傲然”,反思後的“沉重”和不得原諒後的“悲哀”。

首尾的呼應也是此文的一個特色。

從教學的角度來看,本文的重點宜放在對文中作者“悲哀”心境的正確把握和理解,這也是切入到文章主旨的一個關鍵所在,同時也是文章寫法上的一大特色。文章的難點是小兄弟的“忘記”,這也很容易引起初中學生的疑惑,宜簡明講解,只要扣住主旨去把握就可以了。

風箏讀後感三

今天老師教了《風箏》這一課。這篇散文中,有魯迅的兄弟之情,有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説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於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從手足之情上看,當年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為小兄弟有出息,那氣恨,是恨鐵不成鋼。一旦明白自己錯了,雖是幾十年前的往事,雖為兄長,也要討小兄弟寬恕。同胞手足之情溢於言表。

從遊戲的意義上看,“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實在出於兒童天性,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天性。魯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認識了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後,願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後的偏見,願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能夠健康成長。

從魯迅的自省精神看,魯迅是嚴於解剖自己的,嚴於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絲不苟,知錯必改,鄭重其事,這種精神非常可貴。

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象上看,魯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腳在這一點上,留下無盡的悲哀和發人深思的問號。小兄弟為什麼全然忘卻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並不認為正當,以為兄長該管,因此並不耿耿於懷。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要多學習魯迅先生的優點,從中得到啟發,這樣人才會有進步。更加要學習魯迅先生的寫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總的形式來寫這篇文章的。

風箏讀後感四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他的文章深沉厚重,體現強烈的愛國情操和關注社會的情感。

《風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回憶自己兒時殘酷地將小兄弟的風箏弄壞的事情。魯迅先生的本意是通過這件事來揭示舊的倫理道德下的社會面貌,從“我”對兄弟家長式的管理,反映出神聖的長幼尊卑秩序是何等殘忍,愚昧無知。

文章由回憶引起,看到風箏,“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引發了作者的記憶深處的往事。自己不愛風箏,甚至“厭惡”風箏,“以為這種沒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藝”,看到了小兄弟因風箏而“驚呼”“高興得跳躍”,認為是“笑柄,可鄙的”——這些情感導致了他接着下來對小兄弟的一次精神虐殺——當“我”恍然大悟,發現他偷偷地做風箏時,“憤怒地”“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面對“我”的“傲然”,小兄弟先是“很驚惶”,“失了色的瑟縮着”,最後“絕望地”留在小屋裏。這些人物描寫,僅寥寥無幾,就刻畫了人物的個性特點,神情呼之欲出。“我”為兄長,小弟“多病,瘦得不堪”,“論長幼,論力氣,他都是敵不過我的”。所以當自己驕橫地踏碎他的夢想時,他毫無反抗之力。

時間逝去,再見到風箏時,作者敍述道:“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併也帶着無可把握的悲哀”,因為中年後的他發現年少時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但自己卻把它沒殺了。“我的心已彷彿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我”虐殺兒童的思想根源,來自當時封建思想的束縛。舊思想無視孩子的天性,認為守規守矩的才是好孩子,文中用“肅殺的嚴冬”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環境,使文章含蓄又帶有深意

作者簡約的幾筆,就將他進行正當遊戲的願望遭到虐殺後,那種驚懼、絕望的心情,極其形象地揭示了出來,這些描寫完全符合兒童的特點。與小兄弟的形象想對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長的威嚴。

風箏讀後感五

風箏,會勾起多少人兒時的回憶啊!魯迅先生與風箏也有一段故事。飽含愧疚,但在親情面前卻真摯無比,動人無比,感人無比。

小的時候,我多渴望有隻風箏。內蒙古的春風多深啊!好像專門為這裏的孩子送來的禮物。一隻又一隻的風箏起飛了,歡樂了多少孩子的童年,又憂愁了多少孩子的記憶。內心渴望得到一隻屬於自己的風箏的想法更加強烈了。

每天下午一放學,我就拉着妹妹的手,一起奔到有玉米秸稈的地頭上,看他們放風箏。太陽的光是那麼的長,黃昏是那麼的柔和,頭頂上簌簌的乾癟的玉米葉不停歇的隨風唱着歌,我和妹妹緊緊的靠在一起,把整個身子都窩在玉米垛裏,一直抬頭望着填空中的風箏,討論着他的樣式,他們的名字,在打賭哪個會飛得最高。最高興的就是,有哪個小夥伴獨個兒來放風箏啦,看到我們在旁邊,就會讓我們幫他把風箏高高的揚起,那一刻彷彿是自己的風箏飛起來了。好像自己手中揚起的是天安門的五星紅旗一樣,雙眼直勾勾的盯着他,內心暗暗的期待這個風箏會是這些當中的第一名。妹妹小我九歲,她也不過三歲而已,但是看着她黑黑的瞳孔也隨着風箏而動的時候,我就知道,她也特別想有一隻風箏。

於是我和妹妹就會一起來央求媽媽,給我們買一隻風箏。在提這件事情之前,我和妹妹總是很乖,常常會主動做些家務,也不看電視,提前寫完作業。就等媽媽心情好的時候提出來,機會就會大很多,我們會好好的挑個時間,耐心的央求媽媽買一隻風箏。結果就是被一句“這是男孩子完的東西”全部否決。一切的努力都付諸東流。或許是我把頭低的太低吧!妹妹也跟着憂鬱起來,單純的大瞳孔蒙上了一層薄霧。

記不清自己到底有沒有因為沒有買到屬於我們自己的風箏掉過眼淚了。總之在我的記憶裏,我們到後來還是有一隻幾乎一米長的黃色蜻蜓風箏的。

或許我永遠也忘不掉的就是,在回家的路上,那條被我踩平了的玉米地的路,我抬頭髮現一隻被掛在電線上的大風箏,飛也似的跑回了家,沒頭沒腦的就拽着爸爸往出跑。“風箏”“風箏”。我知道當時我一定特別害怕在我們到之前有人發現了他。我高興的跳着,跑動跑西的找長的木棍,眼巴巴的盯着他。直到捧在懷裏。第一時間喊了妹妹,儘管時間已近過了黃昏,我們還是沒有聽媽媽的話等到明天就放了風箏。

如果那天的餘暉還可以再次灑在我和妹妹的身上,我願意我們彼此挨着的影子可以一直拉長,直到我們生命的盡頭,記憶的終點。

風箏讀後感六

魯迅先生的《風箏》,描寫的是:“我”不允許弟弟玩風箏,認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待“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後,對自己的粗暴深深的懊悔,同時,也折射了舊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希望兒童能夠健康成長,兒童精神不被虐殺。

在那個很多年前的北京的冬日,魯迅獨獨不喜歡孩子們喜愛的風箏,他認為那漫天飛舞的美麗風箏是孩子的庸俗和無知,以至於討厭起來,對此更是不屑一顧,看到之後的感覺是鄙夷,對此所不齒的。當還是童齡的弟弟看着那些可以帶着靈性飛上天空的魯迅的討厭物時,魯迅給弟弟的是長輩的控制和教訓。 但是正如“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樣的,弟弟在那個破落的隱祕地方用心做着“叛逆”的風箏,那隻漂亮的、經過弟弟嘔心瀝血的作品在即將完成的時候,碰到了魯迅,魯迅帶着那種不容侵犯的長輩尊嚴將那隻可以飛翔的翅膀折斷了,而且是怒不可遏。在文中魯迅描述到弟弟見到他的表情:“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他很驚惶的站了起來,失了色的瑟縮着。”

讀到這裏,我的眼前出現了那個可憐、惶恐的孩子的臉,那是一張多麼期待能夠得到屬於自己童年快樂的臉,而那個美麗的夢在一陣惶恐不安中被折折,那是一種怎樣的心痛阿?那種心痛是一個已不生活在童年的成年人所能體會的到的嗎?那是在奪取了一個孩子渴望已久的美麗的夢的殘忍,那是在佔領一個孩子的美麗的心靈啊!弟弟驚呆了,因了這些,所以才有了這一番的令人默然震動肝腸的痛苦。 終於,魯迅懂了,他在多年以後懂了那個本該屬於弟弟的夢,那個我們用成年人的眼光看似可惡的美麗!他感覺到了那種愧疚是對自己的懲罰,他要懲罰自己了。向弟弟談起那件事情,而弟弟卻以“不曾記得”的態度來撫慰着哥哥的愧疚之心。這就是弟弟的善良,這就是弟弟對於哥哥的理解。

我讀到了這篇文章中瀰漫的淡淡的哀傷和惆悵。這種惆悵從看到天上飄的風箏時已被勾起來。然後記憶回溯。許多人回憶起童年,多是陽光燦爛的。因為那時簡單,還不懂得人情世故。然而作者為何會想到自己無心所做的一件錯事?這件事在別人看來,或許能夠輕描淡寫地歸為淘氣。而他卻以為自己是進行“精神的虐殺”了,心裏時常有着很沉重的愧疚。

愧疚於他自私地折了蝴蝶風箏的翅膀,同時也無意地抹殺了弟弟作為兒童的天性。人在無知的時代總是會犯下很多錯誤,有一些日後意識到它曾經帶來的傷害,也已晚了。無法彌補。也許那人早將這事遺忘,既然忘卻了,又何來原諒呢?

童年時所做的事情,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有的人一生不斷摒棄弱點,逐漸發展起健全的人格;而有人卻為童年的遭遇深刻地影響着,這種影響或成為性格上的缺失,或成為心靈上沉重的包袱。 身為一位中年人的魯迅,為着二十年前的舊事而內疚。他一定善良,並且足夠敏感。這是一種良心上的自我指責與修正。這種不斷的自省使他走上正確的道路,也使得他的人格愈發高尚。

思緒到這裏,我想起了自己的學生。孩子們有的時候以為可以和老師、父母分享的快樂,而在我們大人的眼裏是多麼的不成熟,以至於讓他們用天真所換取的是斥責和不屑。所以,課堂上、課堂外,學生們看老師的眼神變了,他們認為老師和自己再也不是同路人,老師是不能和同學們一起跳繩、投沙包和瘋跑的人,老師就應該有個老師的樣子。

理解孩子,保護那片美麗的童心之園,或許你能感覺到自己的生命裏多了一份自然的真切之美。

標籤: 風箏 六篇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kdok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