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向理想的彼岸航行——讀《名人傳》有感

向理想的彼岸航行——讀《名人傳》有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向理想的彼岸航行——讀《名人傳》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向理想的彼岸航行——讀《名人傳》有感

古往今來,人類生生世世在編織着夢想與希冀。而每個世紀,總有那麼一些人,赤腳攀登着人生的苦痛,用血肉阻擋着荊棘,只為追求人生堅定而又遙不可及的那一束光——理想。可在這條承載着美好卻又困難重重的人生大道上,多數人經受不住現實的殘酷和命運的磨練,逐漸敗下陣來,只留下被時間吞噬的不成樣子但依然堅定的少數人,挺直腰桿去迎接接踵而來的困難,堅持去攀登自己夢想的頂峯,這才是追逐理想的執念。

閲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深有感觸。羅曼羅蘭是20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柱。而書中的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各種磨難但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地抗爭着,最終成為了偉人。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最好的錘鍊!

開始讀了貝多芬的故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對音樂有火一樣的熱情,先後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但是災難還是降臨到了他的頭上,1802年,他意識到自己的聽力障礙已經無法治癒,這是多麼大的打擊啊!你能想象,一個將音樂嵌入靈魂的人眼睜睜地看着指揮棒與樂隊錯開卻毫不知情嗎?你能想象,面對滿堂雷鳴般的掌聲卻目光如水,呆滯得如一尊雕像嗎?如果,那個人是你呢?但它卻能頑強的和命運抗爭,這也許是他後期能寫出那麼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

貝多芬的堅強意志在他的音樂中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他的精神和音樂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他的墓碑上,刻着這樣的話:"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着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才能説: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淡白色的粉末在輕輕的敲打中紛紛散落,望着那幾近完美的雕像,他微笑,忽又皺眉,拼命搖頭,最後,竟在一聲脆響中一錘子將雕像砸成滿屋子的碎片,他,就是米開朗琪羅!面對困難,他的人生詞典裏只有兩個字,那就是逃避。但他又強制自己去忍受,去面對。隨着名人傳中細緻生動的刻畫,我步入米開朗琪羅的世界。緩緩揭開了他神祕的面紗。

米開朗琪羅的命運是痛苦而又無力反抗的,他受着歷代教主的差遣,攜着痛苦去創作他並不滿意的作品。命運似乎註定他只能在無休止的干涉中替別人幹活,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工作。不停地雕,不停地刻,不停地用小刀和小錘敲敲打打,不停的呈現心中所謂的完美。

在那專制橫行的年代,他雕刻着,追求着至真至善的藝術世界。但在藝術的外殼下,卻隱匿着謹慎到了極點而產生的怯懦,一生雖忙忙碌碌卻毫無自己的作為,這樣的人生,可謂悲到了極點。

托爾斯泰面容醜陋至極,目光犀利如寒劍,正視他,他的眼眸能長驅直入直刺內心,正因此特點,托爾斯泰思想與家人格格不入,另外宗教信仰的衝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無法想象,至親至愛極力反對自己,擊傷自己是怎樣的'場景。托爾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但是,由於他不專心學業,迷戀社交生活,所以受到道德哲學的影響較大。他為了創造出真真正正的文學,親臨戰場,常常處於危險之中。在這樣的環境下,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在那段創作文學的時間裏,他是比較充實快樂的。但是托爾斯泰苦惱的是: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生活感到羞愧難安,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的自己的社會破裂,然而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所以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個孤獨的流浪者。

觸着濺火的書頁,耳畔彷彿碰撞出一聲聲不屈的怒吼,隨着羅曼羅蘭那激情燃燒的文字,我彷彿躍入那無聲的世界,聆聽那來自心底的鏗鏘有力的旋律。《名人傳》教會了我:用堅定的信念去面對挫折,追求夢想,用自己的毅力去實現理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gwewq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