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1

位於紐約一角的一所公寓裏,住着一個名叫珍妮的女孩和她的母親。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

可憐的是,珍妮現在病倒了。她得了肺炎,已經有好幾天不能起牀了,高燒,咳嗽得厲害,珍妮的身心已經極度疲憊,器官也開始衰竭。母親想起今天早上醫生説的話,如果按現在的狀況持續下去的話,那孩子大概是沒救了。熱度不退,身體衰竭到極點。更可怕的是那孩子自己也認為沒救了。現在需要一顆想活下去的心。

珍妮別撇下媽媽自己走啊!母親只是一個人悄悄地流淚。貝爾曼先生是一個上了年紀的畫家,雖説是畫家,可他很少畫畫,只是在買畫,有時畫些小插圖而已。這時他聽到了珍妮的聲音:"十一片…十片…九片,落得越來越快。"珍妮時向窗外看,母親和貝爾曼先生跑到珍妮牀邊。"你在數什麼呢?珍妮,什麼九片?"珍妮回答是葉,我得病的時候還有很多呢……那葉子就是我的生命。瞧,又落下一片。當葉子全部落光的時候,我就要去天國了。那天夜裏天氣惡劣,不但大雨滂沱,而且風雪交加,雷鳴電閃。不久,天亮了。

媽媽,拉開窗簾。母親一聽到這話,臉馬上變的僵硬。因為母親想昨夜的大風大概把葉子全部刮掉了,如果珍妮看見的話……但是,窗簾總是要拉開的。珍妮上面還有葉子,但只有一片。珍妮説:"這葉子也會馬上落下來。瞧,風又刮起來了。雨下了一整天,晚上也沒停。可是,無論經歷怎樣的風吹雨打,那片葉子就落不下來。忽然珍妮有了活下去的心,馬上振作了起來。幾天後她能起牀了,可是,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貝爾曼先生得了肺炎,去世了。珍妮跑到他的房間去紅和綠顏料時全明白了,外面的葉子是假的。

我們應該向貝爾曼先生學習只要可以做到,就盡力去做。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2

讀了《最後一片藤葉》這個故事後,讓我感受很深,這是一則很感人的故事,作者歐亨利利用細膩的手法,將老貝爾門這個捨己為人的人物描寫的淋漓盡致;故事是這樣的,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因愛好相同而租了同一個畫室,一個名字叫蘇,另一個名字叫瓊西,但因傳染性的肺炎將瓊西擊倒了,瓊西就認定自己的命運與長春藤的最後一片葉子系在一起,可是經過兩個大風大雨的夜晚,葉子卻沒掉下來,為什麼呢?文章最後,作者交待了老貝爾門在葉子落下的夜裏,冒雨在牆上畫了一個葉子,是老貝爾門用自己的生命喚起了瓊西生的希望。一個可悲可喜的結局,讓人總也忘不了老貝爾門冒雨畫葉子的情景,忘不了老貝爾門死去前,因挽救了一個生命而欣慰的表情;忘不了瓊西恢復時為老貝爾門流的淚水。

這篇文章我認為它傳述了一個像貝爾門一樣善良捨己為人的好人,教育世人要有捨己為人的思想並給人們以啟示。心地善良有愛心的人在世人的心中是美好的不可毀滅的。這不僅讓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在每一個被震得粉碎的學校裏,都有幾個老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孩子們撐起一把保護傘,這些捨己為人的老師不就是現實活生生的老貝爾門,他們同樣是為讓後生們可以更好的活下去,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性格雖不相同,但他們有着一顆相同的心靈,相同的使命和相同的態度,讓我們因歐亨利記住老貝爾門的行為,讓我們因大地震而記住那些老師和無名的人吧!

最後一片藤葉寄託了什麼?寄託了無限的愛。

它讓我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要有一顆善良的心,一顆捨己為人的心。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3

今天,我看了《最後一片藤葉》。

文章寫了一個叫珍妮的小姑娘得了重病。她失去了康復的信心,看着窗外在深秋的寒風中發抖的唯一一片藤葉説:“這片葉子落了,我就要去天堂了。”這件事讓貝爾曼先生知道了,當天夜裏,他頂着暴風雨,在藤上畫了一片葉子。就這樣珍妮有了活下去的勇氣,而貝爾曼得病去世了。文中“搖晃”一詞可以看出這片葉子很快就會掉下來的,也暗示了珍妮脆弱的信心。“風雨交加”一詞可以看出那一夜風雨非常大。“凝視”一詞可以看出珍妮眼睛一動也不動,看着窗外的藤葉,把自己生的希望寄託在那片藤葉上。“流淚不止”一詞可以看出珍妮對貝爾曼先生的感激。文中“‘別説了!’母親喊道,‘那葉子怎麼會是你的`生命呢!別説傻話了!”可以看出文中的母親非常愛珍妮;“‘怎麼辦呢,怎麼辦才好呢…….’貝爾曼先生望着珍妮蒼白的臉的低聲嘟囔着。”可以看出貝爾曼先生對珍妮的關心。 我覺得:雖然我們無緣見到貝爾曼先生的畫作,但是有誰能否認他是一個最偉大的畫家這一件事實呢?不是嗎?他用他的生命繪出的最後一片藤葉,讓患病的珍妮重新獲得了生命的希望。誰能説,那幅圖不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呢?

誰又能不在這幅生命的傑作前肅然起敬呢?

讀《最後一片藤葉》有感4

我放下書,走到窗外,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腦子裏仍清晰地記得《最後一片藤葉》的內容。

書中講的是:年輕畫家瓊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她開始不吃不喝,望着窗外一株常春藤的葉子等死。她説,等最後一片葉子落了,她也就要離開了。可是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落,這點燃了瓊珊的希望之火,生的慾望。最終,瓊珊脱離危險,原來那片葉子是另一位病人臨死前畫上去的。

我驚歎這故事的精妙構思,同時也想:原來積極向上的心理才是醫治疾病的靈丹妙藥。

無獨有偶,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的事例。一日,某位父親去醫院體檢時被告知得了鼻癌,全家人都傷心極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兒子和母親不約而同地想到,要讓父親愉快地過完餘下的日子。於是兒子放棄了讀研,母親辭掉了工作,陪着父親每天吃藥,去沒有去過的地方旅遊。日子在歡樂中過着,他們驚奇地發現父親的身體並沒有變得虛弱,反而比原先看起來更加健康了!

然而這個故事有另外一個結局。

五年後,父親到醫院去複查,發現他根本不是什麼鼻癌,而是常見的鼻息肉!看到這樣的結果,家人先是一陣狂喜,轉而又充滿了憤怒。因為醫院的誤診,浪費了他們寶貴的五年時間。他們準備起訴醫院,母親後悔當時離了職,兒子因為錯過了考研機會而變得垂頭喪氣。父親就更難受了,因為全家到了這步田地都是因為他,於是他整天愁眉不展,不斷地吸煙。不久,這位父親去世了。他的離去不是病魔有多麼的強大,是消極的心態擊毀了他生活的精神支柱。

可見消極的心態是把殺人不見血的利劍,它悄悄吞噬生命,最終使內心脆弱的人變得不堪一擊。

再回過頭來看瓊珊,葉子是希望的象徵,如果葉子落了,她也就給自己找到了放棄抗爭的理由。當然,只要葉子不落,她就有所寄託,有所期待,在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來,直到康復。

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曲折,什麼樣的心態造就什麼樣的人。在生活中,我們要像瓊珊那樣,心中總有那麼一片綠色的藤葉,天天懷着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那麼一切不如意只不過是暫時的陰霾,總會有雨過天晴,陽光明媚的一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rgd4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