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14篇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14篇

《釣魚的啟示》本文寫從一件生活小事中釣魚得到的啟示,以小見大,其主旨是想告訴人們面對生活中的誘惑,要依道德的標準進行抉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14篇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1

古人説:“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今天我們學完了《釣魚的啟示》這一課,故事內容是:一天,詹姆斯釣到了一條大鱸魚,但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小時。父親讓詹姆斯把魚放回水裏去。他聽了父親的話後,很不高興,但還是把魚放回水裏了。詹姆斯從中受到了影響,很自豪,也很驕傲。

我從中想起了往日的故事:有一天,我獨自乘公交車去上課。當時,車上人很少,所以,我和所有的人都是坐着的。忽然,前門開了,上來以為年輕的只有二十歲左右的哥哥。他交了錢,一屁股坐在了那種專門給老、弱、病、殘、孕和抱小孩的乘客的座位上。

乘客越來越多,我看見一位老人拄着枴杖向我走來。我“嘣”地跳了起來讓座。老人坐下後,大聲向我説謝謝,我也大聲地向她説:“不用謝!”

再看看那位大哥哥,身旁站了兩三位老人,他卻像木頭一般定在那兒。這時,司機説:“小夥子,讓一下身邊的大媽坐吧!”他忿忿不平地吼起來:“關你什麼事嘛!”事情就是這樣。

我希望不論年齡大小,都應該遵守公交車上的規則。主動為老、弱、病、殘、孕和抱小孩的乘客讓座!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2

讀完《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之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課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和父親在小島上釣魚,在離鱸魚捕撈的時間僅剩兩個小時的時間,作者釣到了一條又漂亮、又肥美的大鱸魚,他又興奮、又得意。可父親看了看時間,豪無商量地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裏去。“我”只好依依不捨地跟大鱸魚道別。但是,這件事使“我”受益匪淺,因為這是一份金錢買不到的人生財富。

這篇課文讓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次,因為一個男孩在學校走廊上玩耍,在進行跳遠的動作時,口袋裏突然跑出五元錢,他還沒有發現,就上課了。我撿起五元錢,得意地想着,這五元錢,對於我來説可不少啊!我可以用它買五十根棒棒糖或是五十支鉛筆,我的文具盒就都要塞滿了!可是我又想,用這五元錢,我會很快樂嗎?不知什麼力量鼓勵着我,讓我迅速地把錢還給那個男孩。雖然我再也沒有見過那個男孩,也沒有得到一句表揚,可我,為自己的所做所為感到自豪。

現在的社會五彩斑斕,令人眼花繚亂。只要剋制自己,就不會被物質財富所誘惑。要從小受到嚴格的訓練,才能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3

《釣魚的啟示》,當我讀完這個題目後第一個問題就是:釣魚能有什麼啟示呢?下面就讓我們一齊到課文中去了解吧!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文中嚴厲而又慈愛的父親要兒子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是因為離捕撈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小時!但是兒子和父親還是做了一場思想鬥爭!如果是我的話,我肯定也要做一場思想鬥爭!我想誰都會這樣!

所以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道德只是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實踐起來卻很難!但是,最後作者透過父親的教育後,不但把鱸魚放了回去,還成為了一個著名的建築師!他為什麼長大後成為了一名著名的建築師呢?就源於父親教育他放棄不正當的利益,讓他從小就獲得了實踐道德的力量和勇氣!聯合我們的生活實際,其實還有很多不講道德的行為,只但是我們沒有發現罷了!比如説:為一點急事闖了紅燈,上課着急把同學的鉛筆盒弄倒了!為了一點不講道德的利益,放棄了你的尊嚴!

如果生活中誰都像石油大王哈默那樣,那該多好啊!但是對於我們此刻的人,做到這一點有點難!不是有點難,而是十分難!這就應是樑老師上課説的那句話吧: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樑老師做到了“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改成了:只有永遠的利益而沒有永遠的道德!我認為就是正樣的!所以我還能夠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樑老師的這句話:對於此刻的人來説:利益要比自尊重要得多!樑老師還説過:一個國家的最高境界是“幽默”!而樑老師認為一個國家的最高素質是“自尊”!這也點明瞭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説的一句話:十分的境遇能夠顯示十分的氣節!

這篇課文正如我説的:小生活,大道理!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4

前不久,我們學習了一篇名叫《釣魚的啟示》的課文。學習完這篇課文後,我對故事的兩個主人公——爸爸和兒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還是一個孩子時,他的爸爸在即將開放捕撈鱸魚的那個晚上帶我去釣魚,結果釣到了一條會罕見的大鱸魚。但是那時候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所以父親讓作者放走鱸魚。作者很不情願的把魚放回了湖中。經過這次,作者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我對文中的父親印象很深,他雖知道兒子和自己都很喜歡這條大鱸魚,但由於還沒到規定的捕撈時間,儘管沒人看見,但他還是執意讓作者放走大鱸魚。

文中的兒子也讓我感觸很深。文中,他很喜歡釣上的魚,但父親執意讓他放走,他極不情願的把魚放走了。我很理解他當時的心情,對他也有一些同情,我也對那一條“死裏逃生”的大鱸魚留有些許的遺憾。

學過這篇課文後,我又明白了一個道理:很多時候,人們因為各種誘惑而做出違反道德的事情時,監視他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道德和良心。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5

《釣魚的啟示》主要告訴我們,在應對道德問題抉擇時,要站在道德這一面想問題,不能只顧自己,而不為他人着想。所以應對道德問題,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而忘記了其他人。

故事是這樣展開的。

有一年,作者剛滿十一歲。有一天,像往常一樣,作者跟着父親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島上釣魚。那次是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晚上,作者和父親分別放好魚餌,然後舉起魚竿,把釣線拋了出去,在平靜的湖面上濺了一層層彩色的漣漪。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劇烈地抖動了一下,作者一看,心想看來是來了個大傢伙,他很熟練地揚起魚竿一收一放,留意翼翼地操縱着,也許是魚太想掙開魚鈎,不停地甩動着魚尾並跳躍着,湖面不時地發出“啪啪”的聲音,濺起了不少水花,魚漸漸掙扎得筋疲力盡了,作者迅速地將它拉上岸來。啊!好大的魚!作者在心裏讚歎着,並和父親一齊得意洋洋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翕動着。

這時,父親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錶,此刻離鱸魚捕撈開放日還有兩個小時,也就是此刻還不能釣鱸魚,就算是釣到了,也要放回去。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然後把目光轉向了作者:“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爸爸!為什麼?”作者急切地問道。

“你還會釣到其它魚的。”父親平靜地説。

“但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了!”作者大聲爭辯,哭了出聲。

作者看了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的影子和別的船,作者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但是儘管四周沒人,可作者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很清楚地明白,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作者十分沮喪地把魚鈎從大鱸魚的嘴上取下來,放回到湖裏。只見大鱸魚有力地擺動着身子,一轉眼就消失在湖水中。

轉眼間已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設計師了。作者再也沒有釣到過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那樣大的魚,可卻不止一次遇到像那條魚一樣誘人的“魚”。可每當作者一次又一次應對道德抉擇的問題時,總會想起那個夜晚,父親曾告誡他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就獲得像把釣到的大魚放回去的教育,才能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應對向這樣一類的道德問題時,只有選取放棄,才能獲得這種實踐問題中真正的財富與啟示。比如像,你走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突然所見一個人口袋裏掉出了十元錢,別人都沒發現,這雖然不是什麼百元大鈔,可對你這樣一個學生來説,你如果撿起來,就能夠去買一袋零食,一些便宜的小玩具,一瓶水或去幹點別的什麼的。但是如果你是叫住那個人,然後把錢交給那人,只會獲得一些讚揚,心裏很舒坦。但相反的,如果在你撿起放進自己的口袋裏,丟了錢的人心裏不好受,你的心裏可能更不踏實,因為這錢不是自己的。

所以,應對這種問題就像做選取題,如果你選對了,將會受到終身的啟示和益處,如果你一旦選錯了,就會誤入歧途,甚至於會將自己的一生毀於一旦。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6

學過《釣魚的啟示》這一課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文中講的是:“我”十二歲那年,在一個夏天夜晚,和父親一齊去釣魚。“我”意外的釣到一條大鱸魚,但當時還沒過禁捕鱸魚期,“我”不知是放還是不放,最後“我”在父親的教育下,把大鱸魚放回了湖裏。

文中父親教育兒子的話我記憶猶新:“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是啊!道德二字説起來是很簡單,但是要實踐起來卻是不容易,身邊大大小小的事都能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水準。難就難在沒人監督的時候是否能堅守道德的底線,買東西時,別人多找給你錢你是否能説出來;老師批改考卷時,多給你算分了,你是否能主動找老師説出來,在別人不知情的狀況下做錯了事,你是否能勇敢的承認。

又想起發生在身邊的一件小事:“兩個小孩正在打羽毛球,突然,羽毛球被打飛到樹上,其中一個孩子找來一張紙,墊在樹旁的長椅上,然後再站上去拿落在樹上的羽毛球——這雖然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卻反映出那個小孩寶貴的禮貌與道德!我心中暗自為那小孩叫好,並對他的禮貌行為肅然起敬!

道德這兩個字平平常常,但分量卻很重,有時,道德只是一件小事,一個小細節,但卻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素質與道德。道德還像一個天平,這頭是利益,那頭是道德。那個夜晚,”我“如果沒有把鱸魚放回湖中,只顧自己的利益,於是,”我“的天平道德那邊就會沉下去。

道德是個簡單的,但只要受到良好的教育,那麼,你就會獲得實踐的勇氣和力量。讓我們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並不難!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7

《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在鱸魚捕撈的前一個夜晚掉到了一條非常漂亮的大鱸魚,他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它;後來,父親經過反覆思考,讓作者把魚放回湖裏,作者着急地哭了;但是父親的話沒有商量的餘地,所以作者依依不捨地把那條鱸魚放回湖裏。三十四年過去了,作者從這件事悟出了一個道理:到的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就受到嚴格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文中的父親公正無私,雖然自己也很喜歡這條大鱸魚,但為了孩子,還是嚴厲的讓他去把魚放了。這位父親讓我敬佩,我的媽媽就像他,也嚴厲地教育着我。

剛剛上個星期四我做了一件不誠實的事。那天,像往常一樣,下午第三節課有跑步,我們在排隊時,一位同學對我説:“鄭雨涵,你的紅領巾呢?”我充滿疑問地向脖子一摸,啊,確實脖子上沒有了我那鮮豔的紅領巾。突然,我看見範旭挺的椅子上掛着一條紅領巾。我想了一下:假如我拿了的話,那麼他就會沒有了紅領巾;假如我不拿的話,那麼班級就會扣分。算了吧,為了班級,範旭挺你就犧牲一次吧。想完,我拿起那塊紅領巾,向樓下奔去。跑完步,放學了,可我的心裏仍然忐忑不安,心“砰、砰”的跳個不停,似乎有許多小鹿在我心中奔跑。

回到了家,我的心總算有一點兒安穩了。後來,我和媽媽説了這件事,原本以為心中那塊隱形的石頭來,我非常緊張,怕在他面前會説不出話來。他總算來了,我拿起那塊紅領巾放在了他的桌子上,説:“這是你的紅領巾。”他也沒有多問,所以我就走了。

穆迪説的對“暗處最能反應出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我覺得我是一個不誠實的人,但我以後要努力改正這個缺點,儘量以後不再犯這種錯誤。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8

前幾天,我們學了《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使我深受感觸。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這樣一件事:離捕撈鱸魚開放日的前兩個小時的那天晚上,作者與父親來到湖邊釣魚,驚喜的釣到了一條肥碩的大鱸魚。但離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時,父親讓“我”放回湖中,“我”在放與不放之間做着激烈的心理鬥爭,最後,在父親的堅持下,依依不捨的把魚放回湖裏。

父親告誡作者:“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使我想起了一件事。

那一天,我在商店購買學習用品。付錢時,售貨員阿姨把50元當成5元找給了我。我一看,心想:呀!50元可以買好多東西啊,發了!可轉念一想:這樣也太沒到得了吧。猶豫了好久,我決定把多餘的錢還給售貨員阿姨。

這篇課文讓我懂得了:道德是用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絕對不能貪圖眼前的小恩小惠,這樣才能成為像作者一樣成功的人。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9

今天,我學了一篇課文《釣魚的啟示》,主要講了:作者跟父親去釣魚,但作者在離鱸魚開放日的2個小時前釣到了一條大鱸魚。父親放棄了貪慾,讓作者把大鱸魚放回湖中。三十四年過去了,作者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父親的教育使他終身受益。

作者雖然不想放回大鱸魚,但是,他聽了爸爸的教誨,把大鱸魚放回湖中。這點就值得我們學習,他聽取了爸爸的教誨。爸爸更值得我們學習,爸爸在作者釣到大鱸魚時沒有貪慾,而是對作者進行深刻的教育、是父親對作者的教誨,才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我也有過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有一次:我在校園裏玩的時候,在一棵樹旁看見了一張絕色的東西,我把它撿起來一看,原來是一張五十元的錢。我的心裏便開始了猶豫,有一個小人説:”要遵守道德,做一個守道德的人。“另一個小人説:”不要交給老師,可以買你想要的東西。“終於正義戰勝了邪惡,我把五十元錢交給了少先大隊的任老師。

在面臨是與非的時候,果斷做出抉擇,用高尚的巨大的道德力量,來成就美好的未來。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10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叫《釣魚的啟示》的課文,課文的內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鱸魚捕勞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父親帶“我”去釣魚,釣到了一條十分大的鱸魚,父親讓“我”把它放了,“我”只好依依不捨地放了回去。幾年後,“我”才知道父親給我的啟示,道德只是一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去很難。

作為讀者,我很敬佩文中的父親,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平常小事上不注意約束自己,沒有一定的道德意識,在很多行為中不知不覺地違反了社會道德規範。我就舉身邊的一例子吧!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逛商店,當走到門口時,看到了一個傘,上面放了許多“便民傘”,旁邊帶有一塊牌子,上面寫着免費使用,請在兩日內還回。媽媽看了,笑着説:“現在的服務真是越來越好了!”逛了幾個小時,外面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們十分着急。忽然我想起了門口的“便民傘”,趕緊跑去拿了兩把,平安地回家了。兩天後,我們來還傘,當時傘架上只有幾把傘。幾天後我們再來時,傘架上的傘更是所剩無幾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很多人沒能及時還回或佔了“便民傘”,大多數的市民都有佔小便宜的習慣,認為這不要錢的“便民傘”可以佔為己有。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可以體現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如果每個人都嚴格遵守規則那該多好啊!如公共車上不搶位置、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在街道上不亂扔瓜皮果殼紙屑等等。

總之,道德是很珍貴的,金錢買不來的。朋友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世界更加美好。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11

今天我學了一篇十分有教育意義的文章,它的名字叫《釣魚的啟示》。它講述了三十四年的一個晚上,在離捕撈鱸魚開放的世間只差兩個小時的時候,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釣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鱸魚放回湖裏,對爸爸的做法作者很不理解。三十四年後,功成名就的作者對父親的教育有了深刻的感悟。

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築師,正是因為那晚的“沮喪”正是因為父親對作者的嚴格教育,使作者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有足夠的力量戰勝自我,這是作者日後成為著名建築師的重要原因。道德只是一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文中的作者把釣到鱸魚留着就是錯誤的,而把鱸魚放回湖裏就是正確的。在生活中我的爸爸也是這樣的,有一次我跟隨爸爸來草莓園採草莓。我提着籃子走到一個有熟草莓的大棚裏,趁管理員走了我急忙抓起幾個紅彤彤的草莓向嘴裏塞,就在要到嘴邊的那一刻,父親一伸手抓住了我的衣袖説:“不可以這樣做,這樣做不好。”於是我放下草莓不吃了。我的爸爸平時對我要求很嚴,有時我很不理解,為什麼因為一點小事就對我那麼嚴格。現在學習完《釣魚的啟示》我有些理解爸爸了,他這麼做都是為了我好,以後我一定會聽爸爸的話,將來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讓爸爸為我感到驕傲。

法國孟德斯鳩説過“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雖説道德的抉擇有時很難,但道德的缺失則會喪失一切,如果每個人都能關注身邊的事,關注身邊的人,從我做起,時刻反省自己,在各種誘惑面前就一定能夠明辨是非、保持清醒,從而獲得勇氣和力量。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12

今天,老師給我們講了《釣魚的啟示》一課。

課文講的是三十四年前的“我”和父親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天夜晚,釣到了一條又大又漂亮的鱸魚在我和父親得意的欣賞這條大鱸魚的時候,父親説:“把鱸魚放回湖裏去。”當時又沒有人發現,我對父親的做法很不解。三十四年後,遇到過許多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總會想起父親曾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父親的告誡使我終生難忘。

這個故事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當我們面對誘惑又沒有人監督時,要嚴格要求自己分清是非,自覺遵守規則,才能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獲得勇氣和力量,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13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文章,名字叫——《釣魚的啟示》。故事是講:在捕魚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作者和他的父親釣到了一條他們從沒見到過的那麼大的魚。“我”想把魚拿回家。父親讓正在得意的“我”把大鱸魚放回了湖中。三十四年過去了,每當“我”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總會想起父親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讀了這個故事,我很理解作者當時的心情。不管誰釣到那麼大的魚都想佔為己有,不會放回湖中。“我”釣到大鱸魚時的得意和興奮,後來父親讓我把魚放回湖中時“我”急切乞求爸爸不要把那麼辛苦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可爸爸的話沒有商量的餘地,“我”只好依依不捨的把大鱸魚放回湖中。我覺得爸爸也喜歡那條大鱸魚,但道德的勇氣和力量戰勝了邪惡。作者的爸爸心裏一定在想:如果我喪失了道德,可能會得到一頓美味佳餚。但如果我堅信道德,就不會得到那頓美餐。卻可以讓兒子明白道德比什麼都重要!

你在生活中會有哪些這樣的經歷呢?我的經歷又是什麼呢?來一起看看吧!

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想去買一個精緻可愛的小本子,可媽媽不給買,怎麼辦呢?於是,我就想趁媽媽不注意時,偷偷的拿2元錢,可當錢握在手心時,一個叫“道德”的小精靈提醒了我,我忙把錢放回了媽媽的包裏。

如果將來我還會遇到許多與這件事相似的事,作者爸爸的話也將會永遠提示我。讓我完成我的夢想。

《釣魚的啟示》讀後感14

我想大家都經歷過道德上的難題吧,比如:在地上撿到一本夢寐以求的書,這該不該裝進書包占為己有,或者物歸原主呢?一般人都會説要物歸原主,可説是這樣説,實際行動起來可不一定這樣做了。不管怎麼説我都不會裝進書包占為己有,因為我看完了《釣魚的啟示》,深受啟發。

文中的”我“是一個剛滿11歲的小男孩,在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天的夜晚,我和爸爸來到湖邊釣魚。過了一會魚竿劇烈的抖動了起來,我熟練得提起了魚竿,過了一會那條魚體力不支了,我迅速的把它拉上了岸。這是一條大鱸魚,我從來都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我和爸爸仔細的看了看它,心裏非常高興。

後來爸爸看了看錶,現在還不到捕魚的時間。爸爸讓我把魚放回了湖裏,可我不捨得,最後我還是沒有説過爸爸,於是我把魚放了回去。

我讀完這篇文章,讓我深受啟發。它讓我懂得了道德只是一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可是實現起來卻非常困難,所以我要時刻提醒着自己,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標籤: 啟示 讀後感 釣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9jlyw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