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1

我非常熱愛讀書,我最喜歡看《安徒生童話》。特別是那篇《賣火柴的小姑娘》,我記憶深刻。

當我看到小姑娘在那麼冷的下雪天裏,為了生活。還在外面餓着肚子賣火柴,最後活活凍死時,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這位小姑娘太可憐拉!在想想我自己,穿好的,吃好的,還挑食,真不應該呀!我以後一定改正這毛病。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2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以後,我彷彿看見一個赤着腳的小女孩站在我面前,那又冷又餓的可憐樣子,使我心如刀絞,我彷彿聽到小女孩叫賣火柴的聲音,那淒涼的聲音像一支利箭穿心,我感覺這個小女孩非常可憐。

她家雖然很貧窮,但這個小女孩非常善良,就是在聖誕節都在進行着她的工作,她的這種精神,讓我很佩服,也值得我學習。

我想:我在學習中是不是也要像這個小女孩那樣,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執着的精神,把該做的做好,我相信這才是最棒的孩子。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3

“來吧,來吧,小女孩,到我們這裏來過快樂的生活”。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又一次閲讀了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筆下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不斷從心裏發出呼喚。 一次又一次的幻想,是快樂,是失望。第一次幻想火爐,是因為寒冷,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想烤鵝,是因為飢餓,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幻想聖誕樹,是希望得到快樂;第四次幻想奶奶,是希望得到關愛。最後小女孩什麼也沒有得到,凍死在大年夜。 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與故事中的小女孩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我們幸福極了!我們能得到父母的疼愛,老師的關懷,同學們的幫助,而那小女孩卻一無所有,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4

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我覺得小女孩太可憐了,因為家裏窮,所以才出來賣火柴。三更了還不敢回家,因為她沒有賣出一根火柴,怕她爸爸打她罵她。在路上別人還嘲笑她,最後又冷又餓,她永遠地睡着了。

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吃飯穿衣都不用愁,老師像辛勤的園丁,精心教育我們,父母為了讓我們身體長得結實,天天為我們準備營養豐富的食品。我們多麼幸福呀!可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不但沒有機會上學,反而為了生活還要賣火柴。

哦,賣火柴的小女孩,我多麼希望你跟我們生活在一起,讓你的世界再也沒有飢餓,沒有寒冷,處處充滿關愛!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5

這個假期,我看了好多課外書,最讓我感動的是安徒生爺爺孩》。寫的《賣火柴的小女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讀它,我的淚珠就會不自覺地滾下來。

《賣火柴的小女孩》講的.是一個小女孩因為家裏很窮,很小年紀就出去賣火柴,寒冷的冬天裏,她卻衣裳單薄,也沒有鞋穿,腳凍得發紅,不久就被凍死了。

比起賣火柴的小女孩來,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爸爸媽媽什麼事都依我,我要什麼就有什麼,可我卻還經常挑三揀四,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像個指揮員一樣。

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我懂得了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不再做驕傲的“公主”,我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6

嗨,一個多麼善良的女孩子就這樣死去了,自從我看了這篇文章叫賣火柴的小女孩以後就深深地被打動了,那時下這着鵝毛大雪小女孩光着腳丫在路邊走着邊走邊叫着“賣火柴了,賣火柴了”可是她一根火柴也沒賣出去,可憐的小女孩最後又冷又餓在牆角里縮成一團,每當她擦亮幾根火柴幻想了火爐,烤鴨,聖誕樹,老祖母。

最後,還是死了,但她很開心因為她見到老祖母,並和老祖母一起去見上帝了。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7

星期六,我讀了一本童話故事書,名字叫《賣火柴的小女孩》。

這個故事講的是在一個除夕的夜晚,賣火柴的小女孩穿着破爛的舊衣服,在寒風中走啊走,只希望有人買她的火柴。她的手腳被凍得通紅,卻沒有人可憐她,她又冷又餓,只有點燃一根根火柴為自己照明取暖,最後被凍死在街角。

和小女孩相比,我們真是幸福多了,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美好的時光,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爭光。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8

今天晚上,媽媽帶着我去保龍倉買東西。到了保龍倉,我跑到書櫃前去看書,我看見一本《格林童話》,翻開書的第一頁,我看見《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讀後我被書中的小女孩感動了。她是那麼天真,那麼可愛,她又是那

悲慘,她多麼想有個温馨的家呀。到了聖誕節那天,別人家的孩子都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過節日,而小女孩卻無依無靠,在黑暗的街上點起一根根火柴,靠這微弱的光,幻想着美好的生活,最後被活活凍死了。

看完後,我的眼淚都流下來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744r4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