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母親讀後感

母親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母親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母親讀後感

母親讀後感1

五月,我們迎來了一個神聖的日子——母親節。這是一個為天下所有的母親準備的節日,我們要為自己的母親獻上一份子女的愛,讓媽媽感受到擁有孩子的幸福。

就在這段日子裏,我讀到了一本和這個節日有關的書——高爾基的《母親》。這本書進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在俄國十月革命前,老百姓過着苦不堪言的生活。本書的主人公——一個有思想的年輕人為了擺脱這樣受奴役受壓迫的生活,一步步走向革命事業。他的母親,為了兒子的理想和事業,不顧一切地幹着“違規”的事情來支持兒子:發放印着宣傳真理的傳單,鼓動人們反抗濫殺無辜的官兵,等等,導致自己被憲兵毆打甚至坐牢。

多麼偉大的母親!不知不覺,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這本書從頭到尾沒提到一個“愛”字,卻處處洋溢母親對兒子的愛。從母親對兒子反常舉動的擔憂,到得知他所從事工作後的忐忑不安;對兒子事業的支持,到以兒子為驕傲,直到自己也投身革命事業,一位母親年邁又執著的愛心,對兒子無私的愛上升到了對全世界為真理而奮鬥的無產革命者的愛,這是歷史的跨越。

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一位平凡而甘於奉獻的媽媽。我的媽媽是一位普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她的工作雖然平時很忙,每天下班回到家後仍然細心地照顧我的起居生活。不管自己有多辛苦,對我的學習、生活從不懈怠。尤其是我學校裏只要有需要家長配合的活動,她總是積極參與,為我們的班集體出力獻策。記得在去年元旦學校搞遊園活動時,班級需要佈置教室,我們四年級的主題是“五穀豐登”。第一天晚上,媽媽準備了很多張泡沫紙板和一把超大的雨傘,做成了一個大型的穀倉;第二天晚上,她又用白天專程買的幾百條裝飾用的金色毛條,鋪滿了昨晚的穀倉身體和大雨傘頂部,我們還把親手畫的很多五顏六色的農作物,如南瓜,辣椒,麥子等等掛在穀倉上,營造成了一個金光閃閃、喜氣洋洋、五穀豐登的大谷倉。媽媽晚上一直忙到十二點多才準備好。等到第三天遊園會佈置完現場後,我們班的穀倉成了整個四年級最亮麗,最有個性的一道風景線,贏得了校長、老師們的一致好評。我們班同學別提心裏有多美了!可是她們哪裏知道,從得知要佈置教室到活動正式開始,才只有三天時間,媽媽為搞好這次活動,為班級出一份力,費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時間啊!媽媽為了我的成長,吃盡了多少辛苦啊!

媽媽的愛在點點滴滴中匯聚成大海,她用她無私的奉獻、偉大的付出,給了我一生都無法回報的愛。我要用最温柔的心情,擁抱媽媽,告訴她:“媽媽,我愛你!媽媽,謝謝你!”我要用我小小的雙手幫她分擔也許不多的家務,我要用我小小的肩膀幫她分擔也許不重的擔子,我要用我小小的孝心幫她分擔也許不多的憂愁,我還要幫她……我能幫媽媽做的事太少了,但是忽然之間,我好像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就是對媽媽最大的感謝和報答啊!媽媽,對嗎?

母親讀後感2

當我讀完《母親的抉擇》這篇文章後,內心深處升騰起從未有過的感動。情緒隨着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它讓我經受了一場心靈的洗禮。

這篇文章主要記敍了母親琳莎娜帶着兩歲的兒子送六歲的女兒到學校去,不幸遭到武裝劫匪的綁架,窮兇極惡的歹徒同意放琳莎娜離開,條件是她必須在兒子和女兒之間做一個選擇,只能帶一個走。她做出了人生最痛苦的抉擇,留下女兒,帶走兒子。後又不顧人們勸阻,回到人質中間,用自己的生命保護女兒。最終,女兒安然無恙,這是母親再次回來的結果。

是母愛趕走了兇惡的死神,是大愛讓她們一家重獲新生!

天下母親對兒女的愛各有不同,但它們有一點是相同的——偉大而無私!我的媽媽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淚水撲簌簌滑落,打濕了書本,那是感動的淚。淚滴在紙張上慢慢化開,漸漸擴大,偉大母親琳莎娜的形象漸漸模糊,媽媽對我的關愛逐漸清晰起來……

六月裏的一天,本來好好的天氣突然下起大雨來。我站在校門口可犯愁了:爸爸今天在上班,不可能來接我,媽媽昨天發了高燒,恐怕還沒退,我得趕回去照顧她。可照這雨勢看起來,一時半會兒是不會停歇的。這時,吹來一陣冷風,裹挾着冰冷的雨水打到我臉上,風從脖領灌進身體,冷得我直打哆嗦。沒辦法,豁出去了!我撒腿衝進雨裏,向家跑去。

老天真是冷酷無情,跑了好長一段路,雨不但沒停,而且還越下越大了。忽然,遠處出現了一個我熟悉的身影,像是媽媽。不會是她吧?她正發着高燒,不可能出來接我的。這人與媽媽的身材極像,一樣瘦小,一樣看似弱不禁風。只見她的腿有些發顫,身子無力地靠在牆上,分明是病中的樣子呀!啊,真的是媽媽!她竟然發着高燒還冒着大雨來接我!

我不顧一切衝了過去:“媽媽!”她抬起頭,蒼白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終於找到你了,你就站在門口等我好了,幹嗎要冒雨跑回家,等雨停了不行嗎?看看你,已經淋得濕漉漉的,不是讓我白跑一趟嗎?”話雖説的很輕,卻字字温暖着我的心。“那你就不要出來了嘛,這樣不是會加重病情?”我心疼地問。“不出來我能放心嗎?反正我已經病了,可不能讓家裏再多一個病號。先回家吧,總比在這吹冷風好。回去把濕衣服脱了,再洗個熱水澡,喝點薑湯驅驅寒氣,當心着涼……”平日讓人感覺羅嗦厭煩的話,不知為什麼,今天聽起來特別舒服。

我攙扶着媽媽,感覺她那寬大的外套裏空空的。才知道媽媽因為急着來接我,來不及多加件衣服,只套了一件外套就出來了。我不由用衣袖擦了一下雙眼,不知道是雨水,還是淚水。媽媽,你對我的這份愛,我早已把它銘記在心了。等我長大了,我一定會加倍地償還你的。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母親的愛,看似微薄,但它卻很深沉,深沉得讓人感動。只有它,才能詮釋出什麼是偉大!

母親讀後感3

沒讀老舍的這篇散文之前,我就已經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女人都是很艱苦的。讀了《我的母親》之後,我發現,不單單是艱苦。

故事的開頭,作者首先介紹的就是母親的'家境。有些時候種田人手不夠,婦女必須也下地幹活。在老舍還沒有出生之前,他們家的家境也還馬馬虎虎:大姐與二姐都嫁了不錯的人家。但是,生下老舍之後……

那一天,母親暈過去半夜,才睜開眼看了他一眼;父親則在老舍一歲半的時候,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其實老舍父親的死我認為與老舍沒有多大的關係,但在文中,老舍卻説他把父親“克”死了。我不清楚他是在什麼心情下寫這句話的,也許是淡淡的憂傷吧。

之後描寫的便是一位偉大的女性的形象。在父親的死後的日子裏,母親非常窮苦,但她還要養着自己的兒女,她整天為人們洗衣服,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從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這句話,便可以體會到母親的辛苦。天天為人們洗服裝,她這是為了什麼?為了兒女的生活,甘願受苦,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神啊!

母親從小到大對作者的無盡關懷,指明瞭作者老舍的人生道路,讓其成為了一個素質人格品德都健全的人。

老舍的母親從不會埋怨什麼,即使在過年那麼喜慶的日子裏隻身一人度過。在七七戰後,老舍每逢接到家信都不急於拆在一時,因為他怕,怕有那不詳的消息,怕他失去那一份依賴,怕他是失了根的花草。當老舍給家中寄去給母親祝壽的信,給他的回信卻是母親已經去世一年了。

老舍在結尾重複了兩個字:心痛。是啊,誰不會為此潸然淚下?一位偉大的母親,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誰人能不心痛?!

母愛如水,母親是源,無論你奔騰到哪裏,身上流淌的,依然是不盡的源頭之水;心裏念着的,永遠有對母親的感激,母親一直無微不至地關心着我們,沐浴在母愛中的我們真正瞭解自己的母親嗎?母愛是如此的深沉而不張揚,平凡得讓人熟視無睹,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對這些,母親當然毫無怨言,可對我們來説,不能體驗到母愛應該是多大的不幸呀!我們丟失了比金子還珍貴的東西!

從文中的字裏行間,我都能注意到母親對老舍濃濃的愛,同時也在點點滴滴中發現老舍對母親的愛,更多的是歉意。

剛開始,我還在想老舍寫這篇散文的用意,但看到這一句話,我就明白了。老舍寫了這篇文章,就是為了告訴我們一個簡樸的道理:失了慈母的人像插在瓶裏的花,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已沒了根。這是老舍他自己的感受。

他用最最樸實的字句來訴説他的母親,用最真摯的話語來打動每個人的心。回想起以前對母親種種的不尊敬,真是太不應該了。母親,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米爾説的沒錯,母愛是世界最偉大的力量。

沒有了這股力量,就沒有了依賴,沒有了任何時候都可以靠的肩膀,再堅強的人也會脆弱!

母親讀後感4

感恩,是回報幫助你的人的一杯果汁,讓他們甜在心頭;感恩,是感謝為我們付出的人的一個微笑,滋潤着你我;感恩,是愛心的傳遞。心懷感恩,才能心連心,共同抗擊災難。

高爾基的《母親》描寫了一位在戰爭時期,因為兒子參加革命而忠於革命的母親形象。這是一位擁有偉大母愛的母親,當兒子加入“地下黨”時,母親每天都在擔心兒子的生命安全,漸漸地,母親也融入了兒子的革命事業,在最後兒子被捕時,母親便發瘋似的在街頭高呼革命。

可以試想一位年邁的母親在危機四伏的地方作“眼線”,這位“膽小”的母親是否想過退縮,但她沒有,因為對兒子的愛在支撐着她,一位母親能夠捨身忘死地為子女做一切事,我們能做的只有“感恩”,感謝她們的奮不顧身,感懷她們的英勇不屈。她們捨棄一切換來我們的幸福,我們應心懷感恩。一個人從出生到成長,父母為我們做的多了,我們就得感謝她們,於是我們時刻在感恩,在感恩中我們成長。

汶川地震時,我們身邊的人為我們築起了一道生命之牆,他們捨棄自己而換取別人的生存,當土地塌陷、房屋倒塌時,我們存活了;對於身邊逝去的人,我們只有唱一首《感恩的心》,願他們一路走好。

感恩,是當我們看到別人赴湯蹈火來解救我們時,我們心中懷有的那份感動;感恩是當母親在危險之下,四處發放宣傳單,告訴人們“鮮血是不可能淹沒真理的。”我們對母親捍衞自由的崇敬,惟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和睦相處。感恩,不是幾句言不由衷的話,不是幾個虛偽與委婉的動作,感恩應當發自內心,是我們內心真實的表達,是我們對幫助的最好回報。俗話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母親用生命來換取兒子的和平事業,我們應怎樣感恩母親的愛,都説母愛無私,但母愛是母親的最深的關懷,只有我們心懷感恩,才能知曉母愛的深意。

《詩經》有曰:“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哪怕別人僅為我們付出了一毫,我們也要感恩他人,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感謝他人的幫助。高爾基筆下的母親是一位戰士,一個偉大的人,革命者是她的孩子,當孩子被捕時她便成了一位戰士,為民主科學而奮鬥,她用生命換來了人們一絲覺醒,用生命換來了一絲自由的希望。一位母親用生命奉獻了自己無私的愛,面對如此偉大的愛,我們不應熟視無睹,或一味地接受,而應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恩母親無私偉大的愛。

感恩他人,不一定要物質回報,感恩他人可以將愛心傳遞下去,以一種無私的心態去幫助、回報他人。回報那位母親最好的便是團結起來,打倒統治者,打破黑暗的現實,爭取自由與解放。感恩的是一顆心,傳遞的是真誠與無私,只有用心與回報,才能讓他人付出有所值,才能讓世界充滿愛。

母親讀後感5

當每一滴雨水敲響石頭時,當每一條小溪在嬉戲時,當每一隻小鳥在啁啾時。你可曾聽見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正在為我們放聲歌唱,你可曾感到這個世界是多麼美好,多麼令人憧憬。

為了不讓這一切破滅,為了能讓子孫後代繼續擁有,我有必要充分了解地球的有關知識。我曾經在我們學校新建的欣欣圖書室裏讀過這樣一本書《茫茫宇宙之謎·地球——人類的母親》。

我們是地球人,我們應該為地球感到驕傲、自豪。與我們性命攸關的地球,與其它行星究竟有哪些不同的特點呢,哪些地方得天獨厚?這篇短文會為你解開這個問題。地球的距離離太陽不遠不近,這已經是宇宙中的一個奇蹟。地球距太陽1。5億公里,吸收陽光適度,即不像水星、金星受太陽炙燒,又不像外行星被太陽冷落。所以成為了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的樂土。

地球上的四季變化也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因為它有一個軸。這個軸造成了地球上春夏秋冬的更替,寒來暑往的變化。毛衣之後穿泳衣,綠葉之後賞紅葉,讓我們的生活並不乏味,充滿生機。

地球的自轉速度也恰到好處,每轉一圈需要24個小時,這是地球的一天,面向太陽一面是白晝,背向太陽一面是夜晚。

地球自身的好處不計其數,但是這些好處卻一點兒一點兒被人類的慾望抹殺,如今地球的體積正不斷的增加,地面的温度上升,海洋和沙漠的面積漸漸增多,而綠洲和陸地漸漸減少,高樓大廈像雨後春筍一樣。這一切都是人類的“傑作”,美麗的大自然裏,不再有鳥雀的歡叫聲,不再有小溪潺潺的流水聲。地球的礦產資源已經枯竭,它已被人類破壞得所剩無幾了。

當我看見工廠向河裏排放污水時;當我看見一支冰冷的qiang口正對着兩隻鳥雀時;當我看見樹木被一把把鋒利的攔腰砍斷時。我悲憤,我震驚。為什麼和睦的世界會互相殘殺,為什麼善良美好的人們會變得如此冷酷、無情。人類正在做着多少慚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園裏廝殺,為野心去爭鬥,無休止地侵佔植物的領地,讓更多的小動物無家可歸,並殘忍的捕殺人類的朋友,將它們一一擺上貪吃者的餐桌。

為什麼,為什麼人類不能像以前一樣和睦相處。讓那美麗的地球,永遠不失青春的活力吧!美人魚的歌聲縈繞四方,小鳥的身影在天空穿梭。泯滅舊日的怨恨,放棄貪慾,放棄野心,敞開胸懷,換來的將是比現在一切美好的事情。讓葡萄滴下甘醇的乳汁,給動物們一個棲生之所,那麼人類會永遠長存,不會走向滅亡的道路,一切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我們的地球是個美麗、可愛的星球,又是個極其脆弱的星球,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我們不能不對地球環境加倍愛護。還地球一片藍色的天空、綠色的大地。讓地球永遠成為人類生命的搖籃。人類的千百種語言,凝成一句不用翻譯,永恆不變的誓言:“保護環境,善待我們的地球!”

母親讀後感6

每個人剛出生時,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母親,最早接受的也是來自於母親的教育。可當人們逐漸長大後,有些人成為政客、商人、科學家、工程師;而有些人卻淪落為流浪漢、吸毒者、變態狂、殺人犯……

美國一名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在全美選出50名成功人士,這些人都是在各自的行業中的精英、獲得過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個有犯罪紀錄的人,心理學家分別給他們寫信,請他們談談母親的教育對自己的影響。

半個月後,心理學家收到大量回信,其中的兩封信很有意思,都是講述母親小時候給他們分蘋果的故事。一位來自加州鵜鶘灣監獄的囚犯,在信中這樣寫道:“小時候,有一次過聖誕節,媽媽拿來幾個蘋果,大小各不相同。我第一眼就看見中間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而且非常想要得到它。這時,媽媽卻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約翰:你們想要哪一個?我剛想説自己想要那個大蘋果,這時約翰卻搶先説出了我想説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説: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着自己。”

“於是,為了得到媽媽的表揚,我靈機一動,改口説道:‘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蘋果留給約翰吧!’媽媽聽了,果然非常高興,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了我,約翰卻只拿到一個小蘋果。從此以後,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我會偽裝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不斷説謊。上中學時,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滿足自己的私慾,我會不擇手段,之後又學會打架、偷竊、吸毒、搶劫、殺人,直到現在,我被關進監獄終身監禁。”

一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是這樣寫的:“小時候,父親過生日,媽媽拿來幾個蘋果。我和弟弟們都爭着要大的,媽媽卻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説:‘很好,孩子們,你們都説了真心話,這個蘋果最大最紅也最好吃,誰都想得到它。可這個大蘋果只有一個,讓我們來做個比賽吧,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每人一塊,負責把它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資格得到它!’”

“結果,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媽媽,她讓我明白了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她一直這樣教育我們,在我們家,你想要什麼好東西就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得到什麼,就必須為此付出努力和代價!”

同樣是分蘋果,一位母親讓孩子用説謊來偽裝自己,從而使其一步步滑向深淵;另一位母親讓孩子説出真實的想法,引導他們做一個誠實努力的人。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改變了孩子的一生。母親推動搖籃的手,既可能推動孩子成才,也可能在不經意間為孩子埋下了墮落的種子。

母親讀後感7

《母親》是我極為欣賞和喜歡的一部作品。它描寫了前蘇聯時期工農人民為真理,為平等,為自由,為過上好的生活而不斷奮鬥的故事場面。巴威爾·符拉索夫是工人區中鉗工的兒子。他偷偷地學習——因為這是工人所不能擁有的權利。一些工人的子女和他一起讀書、討論問題、辦報、散發傳單,幹起革命事業。母親起先擔憂自己的兒子,慢慢的,她喜歡並欽佩這些年輕的革命者們,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參加了革命工作。隨着革命事業的不斷壯大,沙皇反動政府開始迫-害革命者。但以巴威爾為首的組織卻冒着生命危險宣傳革命思想。工農運動越來越浩大,羣眾的反響越來越強烈,母親的思想覺悟也越來越高,她將整個心靈獻給了屬於人民自己的革命事業。

《母親》是一部思想上的革命作品。 它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為自身利益而奮鬥。小説中,巴威爾這一羣青年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壯麗的革命事業。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為無數平民的利益到處奔走,演説、散發傳單,用宣傳去喚醒人民,使人民從以沙皇反動政府為主的壓迫大眾的機構中解脱出來。他們追求真理、熱愛和平,所以他們要奮鬥,要用行動去打-倒一切不平等的現象,去扞衞羣眾的利益,去創造社會主義的社會,去實現無產階級的和平夢想。他們崇高的理想和真誠的呼籲使無知的工農階級覺醒,他們偉大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感染了身邊的人。帕維爾的母親先是為兒子擔心,但在兒子的感召下,她開始幫助兒子,由對兒子的愛,開始轉變為對革命的愛,而在這個過程中,她也把自己造就成為一位革命的母親,從一個柔弱、温順、憂鬱的傳統工人區婦女變成了一個有着深刻見解、滿腔熱情、勇敢無畏的新時代革命工作者。她不辭辛勞地長途跋涉送報紙、傳單,不顧警-察的殘酷毒打向羣眾宣傳革命真理;她和青年們一起帶頭,高高舉起代表理性、真理、自由的旗幟,向世界宣告着革命者強有力的信仰;她忍受着兒子被捕、骨肉離別的痛苦,在一個個革命者接連入獄後仍堅持着實現自己的宿願……

當法庭審理這些革命者時,年輕人振奮人心的微笑顯示着革命事業的光榮與革命工作者的頑強,他們慷慨激昂的演説宣示着堅定的信念:“……你們使人們無法生活,毀滅他們;社會主義卻要把遭到你們摧殘的世界連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偉大整體,而且這一點——一定要實現!”他們的眼睛裏閃爍着正義的光輝。

這部小説使人熱血沸騰,令人強烈地感受到可敬的革命者們的勇敢不屈、正氣凜然,由衷地讚歎他們對理想的堅持,欽佩他們對偉大事業的獻身精神。特別是母親這個人物的思想轉變,由膽孝明哲保身的保守派到熱愛生活、傳播真理的革命先驅。這壯麗、激昂的革命故事震撼着我,我看到了生命的真諦。

母親讀後感8

由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電一影【我的父親母親】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悽婉動人的一愛一情故事。影片以第一人稱“我”獨白的方式展開故事線索,敍事上採用倒敍,開場是“我”通過車窗看到的崎嶇山路,路上飄着大雪。此時的電一影畫面以黑白呈現,給人以壓抑之感,我們可以窺見敍事者“我”此時沉痛的心情,他是去給死去的父親料理後事。

故事情節隨着第一人稱“我”的行動軌跡繼續推進,我們看到了在破舊的學校外面黯然神傷的老年母親,推鏡頭從風雪中的學校逐漸打到母親的臉上,母親的面部特寫,讓我們看到了她痛徹心扉的哀傷。父親母親的感情之深,至此毋庸贅言。

電一影做足了鋪墊,故事情節自然過渡到父親母親的青年時代,一段悽美的一愛一情故事逐漸浮現於觀眾眼前。值得注意的是,電一影畫面到這時轉為彩色,以紅綠黃等亮色為主,觀眾得以從壓抑的黑白色畫面中解脱出來,以較輕鬆的心情領略父親母親昂揚絢爛的青春。電一影的色彩基調反映出的是父親母親唯美的一愛一情。另外,青年母親的穿着為紅色,紅色象徵熱情,這與母親敢一愛一敢恨,勇於追逐所一愛一,成為村裏自一由戀一愛一第一人所表現出的奔放勇毅一性一情相契合;父親則為黑色穿着,這同樣符合他沉穩冷靜的一性一格特徵。

第一人稱“我”所要敍述的是一段動人心魄的唯美一愛一情,這自然少不了對青年母親的美的呈現。影片在對母親美的描摹上無疑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按筆者所見,影片中主要以中鏡頭展現母親之美,如母親織布時的勞動之美、母親藉機窺一探父親時面部表情的變化之美、母親在樹林中追逐父親足跡時的動一態之美、母親為父親做飯時舉動含情的動作之美等等。關於母親在林中追逐父親的唯美鏡頭,我們會發現導演在此處作了背景虛化處理,這不僅突出了母親的形象,使畫面有層次感,同時也給這段劇情塗上夢幻色彩,輕易觸及觀眾心中的柔情。

當然,表現母親之美的鏡頭還有很多,如母親做好餃子後倚在門首守望父親的鏡頭中有一個逆光(輪廓光)的全景畫面;母親苦苦尋覓髮夾時的運動鏡頭是一個影像重疊的全景畫面,母親帶病走進風雪找尋父親時有一小疚跟鏡頭……

除了對人物的描摹刻畫,電一影還在對一些具有象徵意義的物品特寫上用去不少篇幅,如母親給父親送飯用的青花瓷碗,就有多個刻意強調的特寫鏡頭。匠人焗碗的手部特寫,在起到推動劇情發展作用同時,我們可以看出導演對民間傳統技藝的尊重和讚美。

母親攜着裝餃子的青花瓷碗在路上追逐父親的畫面給我們烙下深刻的印象。此處採用交叉蒙太奇手法,一邊表現父親的馬車走遠,一邊表現母親氣喘吁吁的追逐,扣人心絃,令人揪心。

整部電一影劇情豐滿,畫面唯美,給人以視覺美的享受及心靈的沉思與震撼。影片中父親母親的一愛一情,感人至深,具有時代感。片中母親敢於衝破桎梏尋求真一愛一的人一性一魅力,不僅能觸一動當代人藏於心靈深處的柔情,同時也是對當代冷漠空氣的一份深層叩問。

母親讀後感9

我讀了《我的母親》之後,發現不單單是艱苦。故事的開頭,作者首先介紹的就是母親的家境。有些時候種田人手不夠,婦女必須也下地幹活。在老舍還沒有出生之前,他們家的家境也還馬馬虎虎:大姐與二姐都嫁了不錯的人家。但是,生下老舍之後……那一天,母親暈過去半夜,才睜開眼看了他一眼;父親則在老舍一歲半的時候,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

其實老舍父親的死我認為與老舍沒有多大的關係,但在文中,老舍卻説他把父親“克”死了。我不清楚他是在什麼心情下寫這句話的,也許是淡淡的憂傷吧。之後描寫的便是一位偉大的女性的形象。在父親的死後的日子裏,母親非常窮苦,但她還要養着自己的兒女,她整天為人們洗衣服,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從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這句話,便可以體會到母親的辛苦。天天為人們洗服裝,她這是為了什麼?為了兒女的生活,甘願受苦,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神啊!母親從小到大對作者的無盡關懷,指明瞭作者老舍的人生道路,讓其成為了一個素質人格品德都健全的人。

作者老舍的母親從不會埋怨什麼,即使在過年那麼喜慶的日子裏隻身一人度過。在七七戰後,老舍每逢接到家信都不急於拆在一時,因為他怕,怕有那不詳的消息,怕他失去那一份依賴,怕他是失了根的花草。當老舍給家中寄去給母親祝壽的信,給他的回信卻是母親已經去世一年了。老舍在結尾重複了兩個字:心痛。是啊,誰不會為此潸然淚下?一位偉大的母親,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誰人能不心痛?!母愛如水,母親是源,無論你奔騰到哪裏,身上流淌的,依然是不盡的源頭之水;心裏念着的,永遠有對母親的感激,母親一直無微不至地關心着我們,沐浴在母愛中的我們真正瞭解自己的母親嗎?

其實母愛是如此的深沉而不張揚,平凡得讓人熟視無睹,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對這些,母親當然毫無怨言,可對我們來説,不能體驗到母愛應該是多大的不幸呀!我們丟失了比金子還珍貴的東西!從文中的字裏行間,我都能注意到母親對老舍濃濃的愛,同時也在點點滴滴中發現老舍對母親的愛,更多的是歉意。

剛開始,我還在想老舍寫這篇散文的用意,但看到這一句話,我就明白了。老舍寫了這篇文章,就是為了告訴我們一個簡樸的道理:失了慈母的人像插在瓶裏的花,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已沒了根。這是老舍他自己的感受。他用最最樸實的字句來訴説他的母親,用最真摯的話語來打動每個人的心。回想起以前對母親種種的不尊敬,真是太不應該了。母親,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米爾説的沒錯,母愛是世界最偉大的力量。沒有了這股力量,就沒有了依賴,沒有了任何時候都可以靠的肩膀,再堅強的人也會脆弱!

母親讀後感10

我心目中的母親的形象有很多種,有的總是面帶笑容,以寬廣的胸襟和無私的母愛默默感化影響着下一代;有的堅強而勇敢,同時又不乏母愛的温柔和細膩;有的不是嘮叨和抱怨,卻依舊日日夜夜替孩子着想擔心......但天下的媽媽又都是一樣的,她們辛勤地耕耘為的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長大成才,而自己卻又從不從中索取什麼.

在對<<母親的羽衣>>的閲讀中,我漸漸明白,原來每一個母親都曾經是一位仙女,她們住在星河之畔,藏雲捉月,織虹紡霓,終日臨水自照,驚訝於自己美麗的羽衣和似水的青春.但有一天,為了做一個母親,她們悄無聲息地收回了少女時代的浪漫和夢想,心甘情願地把夕日的羽衣鎖在箱底不再飛翔,並用最暗淡的粗布將自己的過去深深掩藏. 對於這一切,無論過去亦或是現在,她總表現得如湖水般平靜坦然,只在某個瞬間,她才會獨自一人惆悵到開啟那盛滿往昔快樂記憶的箱子,輕聲歎息將往事回顧.留下的總是如一的甜蜜和滿足.但她周圍的人似乎以習慣了她一直以來的形象,彷彿她原本就是這樣的.而文中的小女兒則以那狡潔的目光窺伺到了母親的祕密.

這使我想到了某些不經意的瞬間. 我的母親有時會用一種依戀的眼光望着我,然後説,你就像我那時侯一樣......尤其是當我穿上她年輕時一條連衣裙時,那種剎那間的回顧帶來的深情凝重總使得空氣中瀰漫開一絲感傷和惆悵. 我不禁起身將櫃中的老相冊重新反出來獨自在幽暗的燈光下欣賞,那些我母親年輕時的黑白照片在閃閃發光.從前對這些文物級的照片總是視而不見,而今天卻感到它們忽然間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意義.留戀在一頁頁泛黃的相紙,清脆的響聲迴盪在耳邊,四周瀰漫者懷舊的氣息.隨着一聲聲脆響,發黃的相紙上浮現出一張笑臉,那般親切,那般熟悉,當我看到母親穿着那條連衣裙靜靜地立在橋邊時,從她的眼睛中透出一股清純,閃爍着,令人驚訝於那每一個微笑似乎都應證她那閃光的青春。

我心中不由發出一聲感歎,她,就像我一樣...... 哪一個母親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只是現在羽衣換成了黯淡的粗布.偶爾,我也能從母親的舉手投足當中覺察到這個祕密. 她一直喜歡做衣服,逛街時依然會到裁縫店轉轉,儘管她很少再做了;她有時也會駐足與一株杜鵑下,拾起一片花瓣,夾在厚厚的字典中;她在鏡前畫眼描眉時永遠是那般細膩而專注;每一個神態都是十幾年依舊如故....... 此時此刻望着母親温順的雙眼,請不要忘記她也曾經是一位仙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4yww0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