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最新範文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最新範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的讀後感最新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最新範文

翻開那本綠色封面的書,我跟隨餘秋雨先生踏上了“文化”這條道路,開啟一段段艱苦的旅程。

我先隨先生進入故鄉,在他的故鄉,我觀望一座座牌坊。不同的石料,不同的石匠,不同的牌坊,卻有着相同的隱藏的意義。“半夜的小船,簡薄的行裝,無人的棺木,裝扮的大殮……一切都心照不宣。但是,父母親的號啕大哭卻是真的,淚滴濺在白鬍白髮上。畢生再也見不到女兒了,也不知道她會流落到什麼地方。” “在昏暗的月色下送別小船的,總是父親。因為母親裹着小腳,行走不便,更怕她在河邊哭出聲來。父親很少説話,步子輕輕,快速向小船走去。”這幾段文字讓我震撼,震撼於前人對教育的渴望,對逃出封閉的渴望,對解除禁錮的渴望。

即便是不捨,也希望他們離去。走吧,走吧,走到遙遠的地方,過幸福的生活。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他們送走的人,回來了,他們用熱情為一個個鄉村解凍,用所學的知識,用心澆灌未來的花朵,他們在山裏種下一粒粒種子,那些種子,也將成長,蔓延每一道山樑,遍及中國的寸寸土地。文化,也將綿延,綿延。

看完牌坊,便進入了旁邊的寺廟。唸經聲入耳,讓人浮躁的心沉下。並不是每個人都信仰宗教,但每個人,都有信仰。有人因為信仰棄惡從善,決心改過;有人因為信仰放棄一切,追逐一生。

先生從故鄉出,卻不侷限於故鄉。思想甚至放眼宇宙。沿着先生的思緒,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本土文明的發揚延續,造福人民千年的都江堰;異域文明的交匯融合,藴藏震驚世界的'莫高窟。是天讓文化誕生,延續;是天不滿於文化的獨自發展,讓多種文化摩擦融合。但是,天,為什麼要讓如此珍貴的文化熔爐藝術遭受巨大的破壞呢?世人對於莫高窟的破壞,我不忍心想,書,也不忍心再讀下去。“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歎息。”面對諸多無恥的文化強盜,莫高窟只能歎息,歎息世人的無知愚昧。再高貴聖潔的精神,也敵不過利慾薰心。

離開那片黃土,又進入另一片。踏入沙漠,爬上沙山。順着先生的目光望去,一眼泉水,多麼令人感歎!在黃沙漫漫的土地上,一株綠色的小草都會令人驚奇,更別説這一汪清澈的泉水了。相反的事物在一起,絕不顯得突兀,只是美,讓人驚訝。“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唯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才有風韻。”

遺忘,是純淨自然的保護傘。遺忘,卻也是毀滅一個文化城市的致命傷。

一路走來,陽關的城牆已經坍塌,渤海國的廢井用冷眼看來人。有誰記得它們,也曾輝煌過啊!遺忘的,在歷史長河中煙消雲散,只能在那斷代的兩頭,發現隻言片語。未被遺忘的,或是維繫,或是發展。西域喀什,xx,都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走着。等着有人能理解自己,為自己延續。

人是能改變自然的。蘇東坡的到來,讓黃州多了絲文人氣,也給歷史文壇添了不少不朽篇章。康熙尋找的心靈歸宿,讓長城外不只有戰爭,還有融合,洽談。在熱河行宮,看遍清朝的興衰。我曾見,木蘭圍場上的英姿颯爽,我曾見,清朝故宮裏的畏畏縮縮。流放寧古塔的文人志士,不畏不屈,在文化貧瘠的土地上發光發熱......

造就人的,莫過於書了。一本本書,在人們面前一頁頁翻着,就像一道階梯,人們由它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如果説書籍是階梯的話,那麼藏書樓,無疑是增加階梯的匠人。一代代相傳,階梯一階階升高,人,也就在文化道路上越走越遠。一代代文人哲人在這條階梯上,我們從起步,漸行漸遠,偶爾經過他們,他們向我們微笑,並讓我們繼續前行。後面的人微笑相望,前面的人招手引我們向前,走時,不忘看看階梯,那是文化的根。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範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4o22r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