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15篇)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1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1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作者童年時,父親和母親對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評價,這兩種評價對他產生的巨大影響和從中感悟到的愛。

作者從中感悟到的愛,我也曾今感受到過。有一次,我考了95.5分,是全班最高分。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悦,喜氣洋洋地回到家中等媽媽回來。我有點迫不及待,一次一次跑去看鐘,可時間就想跟我作對似的,走得很慢很慢,我就像火燒屁股一樣一點兒坐不着。

突然門口有一陣響聲,我急忙跑去一看原來是媽媽,便急忙跑過去,像一塊口香糖一樣粘住了她。她有點不知所措,我大聲告訴她,我考了全班第一。她眉開眼笑,激動得抱住了我,我在她的懷裏傻傻地笑着。

爸爸回來了,我急忙跑過去把卷子拿給他看,並告訴他我考了全班最高分,爸爸臉上沒有一絲笑容,反而語重心長地對我説,雖然這次考得不錯,但也不能驕傲,俗話説“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進步”。

愛有兩種方式,我知道爸爸媽媽都是愛我的,都是為我好,只不過愛的方式不同。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2

讀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我從中體會到父母不同的愛。

作者七八歲的時候寫了第一首詩。母親看了,對作者的評價是”精彩極了“,而父親看了,對作者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於是作者覺得母親是慈祥的,父親是嚴厲的。作者長大後,認識到事業的成功既需要鼓勵,有需要警告,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愛。在愛的鼓舞下,作者不斷地進步。

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爸爸媽媽也很愛我。只不過媽媽的愛是慈祥的,而爸爸的愛是嚴厲的。一次,爸爸出差的前一天,爸爸叫我把英語書上的文章抄一遍,還要背誦下來。我反對,説:”為什麼,我已經做完作業了,現在想看書。“”不行,英語會越來越難的,只有靠你自己,到時候爸爸出差了,你又偷懶不多讀幾遍英語!“爸爸生氣地説。爸爸説的也有道理,現在英語那麼難,不多讀多記,那怎麼行呢。於是我在語文本工工整整地抄。當我抄完後,試着背誦,可是有些單詞不會讀,爸爸主動跟我説:”是不是有些單詞不會讀,我來教你。“過了一會兒,全部單詞都會讀了,也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居然一次就背出來了。媽媽表揚我,這麼多文章都能背出來。我興奮地點點頭。

每個人都需要來自父母的愛,在父母的愛中,不斷成行,不斷進步。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3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父母的愛是偉大的。當我讀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章,對父母的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這篇課文講了作者巴迪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一首詩,母親説:“精彩極了!”而父親卻説:“糟糕透了!”當我讀到這裏時,我不明白父親為什麼這樣説巴迪,難道他不明白巴迪還小,需要鼓勵嗎?但是當我把這篇課文讀完以後,我終於體會到父親的用心良苦。如果只有母親的讚美,它很可能會讓小巴迪驕傲自滿,自以為是,停步不前;如果不是父親當初嚴厲的批評,那麼巴迪很有可能就成不了赫赫有名的作家了。

説到這裏,我不由想起了一件往事。一個星期天,我在家看着我喜歡的動畫片,看得津津有味。過了一會兒,爸爸叫我去把自己的衣服洗了,再把被子疊好,因為我看得太入迷,根本沒聽進去爸爸的話。爸爸見我坐着沒動,大聲吼道:“快去洗衣服,疊被子,不然的話就把電視給你關了!”因為我太想看電視了,就説:“好,我馬上就去!”這時,媽媽推門而入。媽媽一進來,知道了事情經過,便説:“孩子還那麼小,你就讓她幹這麼多的活!再説看動畫片可以培養她的想象能力嘛!”“可是,孩子總得鍛鍊,不能讓她從小就知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於是爸爸媽媽互不相讓地爭辯起來。我見了,難過極了。

學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一文以後,我才深深地體會到我是多麼幸運,我有一個慈祥的母親,還有一個嚴厲的父親。我為有這樣的爸爸媽媽感到驕傲和自豪,我為沐浴着爸爸媽媽的愛而感到快樂和幸福。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4

讀了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我深受感動。

本文講述的是:巴迪在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看見了,激動地表揚了他,説:“精彩極了!”,可是父親見了,不但沒有鼓勵巴迪,還嚴厲地批評了他,並且皺着眉頭説:“糟糕透了!”。最後作者寫出了自己的感受以及經過這件事明白的道理。

每個人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或偏愛,就像巴迪的母親,或嚴愛就像巴迪的父親;但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我們都要明白父母的愛一直陪伴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能因為父母的偏愛而得意,迷失自己;也不能因為父母的嚴愛而灰心,平凡無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愛的鼓勵下,充滿信心,茁壯成長。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一件相似的事情發生過。有一次,我們考了一張很難的試卷,當試卷批好發下來時,我驚喜地發現自己竟考了96分!我歡呼着,開心極了。放學後,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想要快點把試卷給父母看,期盼着他們的誇獎。母親看了,臉上露出喜悦地笑容説:“兒子,你真棒!”我聽了,心裏甜甜的象吃了蜜。我滿懷信心地把考卷拿去給父親看,心想:父親肯定也會讚賞我的,沒準獎我一個期盼已久的車模。但是,父親看完考卷,平靜地對我説:“96分,這個成績還看得過去,但是為什麼不考滿分,拿第一呢?”這句話像錘子一樣重重錘在我心上,我想:這張考卷這麼難,能拿96分已經不錯了,但是,確實,我為什麼不再努力點,考100分拿第一呢?後來,在父母的幫助下,我一點一滴地進步,終於拿了滿分。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需要鼓勵、表揚、支持,但同時,也需要批評、提醒甚至警告,只有兩者兼有,才能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披荊斬棘、揚帆遠航。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5

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寫的一篇文章:《“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講述了作者七八歲的時候,寫了的一首詩,母親非常喜歡,説“精彩極了”;父親則皺着眉頭,説“糟糕透了”。同一首詩,為什麼父母兩人的評價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原來,母親為了鼓勵作者,讓作者不喪失信心,故此才這樣説;而父親打擊作者,是為了讓作者認識到自己還有不足,要虛心改正,不要被掌聲所淹沒。文中的父母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發出了兩個極端的斷言:“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都是父母對孩子無限的愛。

讀到這,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來。我的父母與文中的父母正相反,我的父親經常誇獎我,讓信心倍增,有勇氣面對生活;我母親卻經常説我這一點不好,那一點不好,讓我自覺改掉這些缺點,繼續努力。

有一次,我的一篇文章被老師重點表揚了,我沾沾自喜,很是驕傲。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文章拿給爸爸看,我知道他很快就會表揚我,並説:“寫得不錯,給你十元,把它投到雜誌社看看吧!”雖然我知道這是對我的溺愛,對我不利,但是父親的表揚和十元錢太有誘惑力了,它們會使我更加自信的繼續寫下去。

當我捏着嶄新的十元錢,趾高氣揚地把作文拿給媽媽看後,媽媽卻當頭給我潑了一盆冷水:“這是什麼呀?語句不連貫,條理不通順,要不是看着題目,都不知道寫的是《月光》,還以為是《池塘》呢!”説完,剛喘了一口氣,又指出文中的小細節講了起來:“看這裏,這個自然段應該更具體一些,從‘秋風瑟瑟,清涼的光……’到‘他躡手躡腳的來到樹蔭下,眼睛看着天鵝,腦子飛快的轉動着;

好容易説完了,媽媽讓我再寫一遍,並掌握這類文章的寫法。我心安理得的寫着,因為我知道,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他們這樣做都只有一個目的,希望學習更好。大一步來説,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我的愛。這雙重的愛,會使我更加優秀。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6

自從我讀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章後,我受到了很大的,思緒萬千,文章給了我深刻的印象,一種與作者共鳴的感受不油而生。

兩種不同的方式,卻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茁壯成長。兩種不同愛的方式,一種是父愛的力量:、提醒,是嚴厲的,不讓小孩誤入;另一種是母愛的力量:讚揚、鼓勵,是温柔的,使小孩增強自信心。這兩種力量交織在一起,正確引導了孩子的成長。父愛的力量讓孩子面對困難,敢於正視自己的缺點,母愛的力量給孩子以自信,是靈感和成就感的源泉。小孩就象一棵幼苗,母愛就是太陽,把自己的灑在幼苗上,使幼苗破縫而出;父愛就象細雨,把淅淅瀝瀝的雨點灑在苗上,讓它吸收雨露,使小苗茁壯成長,小苗吸收日月精華後,就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當然,在父愛和母愛這兩股風的吹拂下,小孩只有謹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只有不被任何一股風颳倒,這樣才可以平穩的到達終點,也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人。

我的父母也是一樣,媽媽十分體貼我,處處照我的意思辦,幫我買好吃的東西,幫我買漂亮的衣服,在生活中十分關心我,只要我咳嗽一聲,媽媽就嚇的大驚小怪,生怕我得了重病。我還有一個嚴厲的父親,對我的學習抓得特別緊,如果我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父親就會嚴厲的我,他每天不顧白天的疲勞,每晚督促我温習功課,我的父母也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希望我能夠健康的成長,長大後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如今我在班上的成績也還可以,全靠我的父母對我精心的和老師的教育,所以我也要和作者一樣,在父母愛的鼓舞下,努力的划着生活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勇敢的前進,成為一個勇敢的船手,成為一個對有貢獻的人。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7

俗話説的好,母愛如海,父愛如山。父母的愛總是能使我們信心百倍,父母的愛永遠都是我們最堅強的靠山,總能夠給予我們力量。但是父母之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或許是温暖如太陽的表揚,也可能是嚴格的要求。讀了19課“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後,我有了更多的體會和感受。

這篇課文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在巴迪童年時寫了一首詩,母親評價道:“精彩極了!”而具有權威性的父親則嚴厲的批評、鞭策了“我”,板着臉説:“這個糟糕透了。”父親的訓斥讓巴迪很不理解,直到長大才明白了父親的真正用意。正是因為有了母親春風般的鼓勵和父親嚴厲的批評鞭策,才讓巴迪走上了成功之路,成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受到了人們的敬仰。

讀完以後,我真的好羨慕巴迪啊,他的母親慈祥,能時刻給予他鼓勵,使他重振信心;他的父親嚴格,能時刻提醒他的不足之處,使他精益求精。

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我的媽媽温柔極了,在我失敗時灰心喪氣的時候,她總是能夠安慰我,告訴我“失敗是成功之母”,使我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我的爸爸嚴格極了,凡事都要求我做到最好、完美,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疏忽,因此我不論工作和學習還是勞動和體育,都能夠發揮好。那一天是星期六,爸爸和媽媽要去辦證件,要很遲才回來,我就一個人在家裏。這時我已經早早就把作業做好了,於是,我就把家裏裏裏外外全都乾乾淨淨地打掃了一遍,弄得大汗淋漓。爸爸媽媽回到家時,看到整潔的家,媽媽首先給了我一個擁抱,説:“娉逸,你太棒了!”我心裏就像吃了蜜糖一樣甜,而爸爸卻面無表情地説道:“做一件事就要做得最好,你看你毛毛躁躁,茶几上要有這些灰塵嗎?卧室裏的被子也沒有疊好……”我就像被潑了一盆冷水一樣,只好灰頭土臉地重新打掃了一遍。這件事直到今天我還記憶猶新,我明白了父親也是愛我的,他的愛就是嚴格,因為他想讓無更加優秀,更加完美,而媽媽也很愛我,才一直鼓勵我。

我讀了這篇文章深有感觸:其實愛的表達很多,雖然出發點一樣,但方式卻不一樣,父母的愛有時就是這樣,但記住,他們都是愛你的。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8

讀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章我體會到了父母對我們截然不同的愛,也懂得了如何寫人物對話描寫。

文章主要寫了小八的寫了首詩,得到父母不同的評價,小巴迪的長大後對這兩種評價就了新的看法,和新的體會。

母親的愛,會讓你自信,可是表揚會讓你沾沾自喜得意父親的,你的愛就是的'平衡。我記得有一次我做了一碗麪給爸媽品嚐,爸爸笑眯眯的説,你這太好吃了!這樣我會得意,可媽媽卻撇了撇嘴説着,太難吃了!我真會有點兒傷心,所以我會嘗試改變。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成功的做了一碗味道還不錯的“炸醬麪”。

文中的人物描寫用的很多,對話中作者加入了一些提示語,位置的變化和一些動作神態的描寫,所以才會讓我們感覺栩栩如生,彷彿在我們眼前一樣。

這篇文章我不僅學會了描寫方法,還體會到父母對我們無限的愛!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9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主要這了作者巴迪8歲時寫了一首詩,媽媽看後表揚巴迪寫得精彩極了,可爸爸卻評價這首詩寫得糟糕透了.

面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巴迪不驕傲也不氣餒,繼續勤奮學習,最後成為一名著名的作家。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

巴迪母親的出發點是正確的。母親受巴迪的方式是表揚和鼓勵,是希望巴迪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產生自卑感,能揚起自信的帆遠航。而父親卻不同,父親對巴迪的要求非常嚴格,他把受埋藏在心裏,不輕易表露同來,目的是使巴迪在生活中不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這也是一種愛的方式。

事實證明,巴迪不因為母親的表揚而自滿,也不因為父親的批評而放棄寫作。他堅持走自己的路,勤奮加積累,最後獲得了成功。

由此我便想到了我周圍的一些人,有的人總愛聽表揚的話,一受批評就受不了。有的人得到表揚尾巴就翹上天,沾沾自喜。還有的父母對孩子只有表揚,使孩子盲目自信;而有的父母則一味批評孩子,這樣孩子會丟失信心。對待孩子,僅有表揚或者批評,還是不夠的。我們壞話好話都要聽才會有進步,人生如小船,只有經得起風浪,才能駛得更過。

其實,表揚和批評都是一種考驗。只有經得起考驗的人才會有出息。巴迪的父母都愛他,都希望他長大成才,天下的父母都一樣的,讓我們在表揚和批評中成長吧,像巴迪一樣做個有出息的人。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10

我整理房間時,無意間把五年級的語文書翻了出來,看到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見這篇文章的題目有點吸引力,便開始閲讀起來,讀完之後,我有很深的感觸。

這篇文章講的是:美國作家巴德 舒爾伯格在他七八歲時寫了人生的第一首詩。他少年時代有兩種聲音交織在他的耳際讀“精彩極了”,“糟糕透了”。他謹慎的把握住生活的方向,使它不被哪一股風颳倒。

的確,人生應該有讚揚與批評。假如只有表揚,會使人走入歧途;假如只有批評,會使人自卑,沒有自信。

就像那一次:我在迎元旦的書法比賽中榮獲三等獎,母親聽到這個消息,眼睛一亮,興奮地嚷道“我的好女兒,你真棒!我為你驕傲!”聽了母親的讚揚,我心中湧起一層得意的浪花,可對我來説,這是不夠的,我同樣渴望得到父親的表揚。於是,我纏着父親,告訴他這件事,希望他也能讚揚我一番,可他卻一言不發,我不甘心,仍是不斷的追問。這是,他説話了,可這番話卻像針尖一樣刺痛了我的心,在我熱騰騰的心中潑了一瓢涼水。他説:“高興什麼?二等獎算什麼?你前面不還有個一等獎嗎?這樣沾沾自喜,不思進取,你遲早會掉下去的!”當時的我不懂父親的“掉下來”是什麼意思,我只知道我不但沒有聽到讚揚,反而聽到一頓痛斥。記事以來的第一次痛斥!我特別傷心,覺得父親不愛我了,真的不愛我了。

現在,我明白了,父親批評我是為了警醒我,母親表揚我是為了鼓勵我,給我信心。

我和作者一樣,都很幸運,因為我和他都有一個慈祥的母親在身邊鼓勵自己;同時,也有個嚴厲的父親隨時提醒自己,不要走錯路。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11

讀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我感到十分的幸福和滿足。

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他的父親和母親對他寫的第一首詩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評價:他的母親評價説這首詩“精彩極了”;而父親卻説這首詩“糟糕透了”。作者成年後不得不承認那是一首“糟糕透了”的詩。後來他感悟到: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但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讀到這,我想:這不就是蜂蜜與苦瓜嘛!蜂蜜很甜,但吃多了會長胖:苦瓜很苦,但營養豐富,可吃多了會四肢無力,因為苦瓜裏含有一定的毒素。而它們倆一起吃呢?它們可以清熱解毒,還可以減肥。我和作者一樣,也有一個慈祥的母親和一個嚴肅的父親,他們陪我度過了一個個春秋。

我上過兩次一年級。記得在晉江第一次上一年級時,我的學習特別特別差,同學們都看不起我。我變得越來越獨立,越來越內向。我一放學就把自己關在房間;在課堂上也是孤言寡語,從不發言。我那時的老師給我們分了兩個等級:好生和差生。她只會表揚好生和挖苦差生。她喜歡收家長的錢,所以一點都不關心我。這使得我的成績一降再降。記得我的語文期中考,沒有及格。我一回到家,媽媽看到我的考卷,跟我説了些話,那些話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如果你覺得同學們看到你的成績會嘲笑你,那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你要加油了。”我原以為媽媽會打我,可沒想到會這樣。我的眼淚“刷”的一下就下來了。我哭着對媽媽説:“媽媽,對不起……”媽媽拿了張紙,幫我擦乾眼淚,對我説:“哭什麼?這又什麼好哭的?記住,你要堅強。”而我的眼淚,再一次像噴泉似的湧了出來。

那天晚上,爸爸回到家,看到我的考卷,二話不説就把考卷撕了,然後把我的小手拿起,直接打了上去。

後來,我躺在牀上哭得很厲害。我在牀上邊哭邊想:為什麼爸爸和媽媽的反應完全不一樣?難道他不愛我了?……突然,我聽到爸爸走來的聲音,我立馬閉上眼裝睡。爸爸走到我的牀前,給我蓋了蓋被子,説:“寶貝,這都是為了你好啊……”説完,他便走了。我的眼淚再一次流下……

後來,經過爸媽的幫助,我的性格不再那麼內向,成績也大大提升。同學們也都成了我的朋友。搬家來福州時,大家還捨不得我呢!

看,這就是“蜂蜜”和“苦瓜”結合的後果。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不管是“蜂蜜”還是“苦瓜”,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我擁有一個慈祥的母親和一個嚴肅的父親,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12

今天,我讀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章,有很深的感觸。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叫巴迪的孩子,在七八歲時寫了一首小詩,母親給出了評價“精彩極了”使巴迪既“靦腆又得意洋洋”,而父親給出的評價“糟糕透了”使得巴迪撲到牀上失聲痛哭。幾年後,巴迪慢慢體會到父母的評價使他不斷進步:而成年後,巴迪體會到了“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並且“在愛的鼓舞下努力地向前駛去”。

讀了這篇文章,我認為巴迪是非常幸運的,他不僅有一位慈祥的母親給予他鼓勵,還有一位嚴厲的父親時刻使他不要自滿。巴迪的母親十分感性,她總是給巴迪以鼓勵,使他信心百倍,繼續寫作。她並不在乎巴迪第一次寫詩的內容,而是在乎巴迪第一次寫詩。而巴迪的父親十分理性,他時刻給巴迪警告。他只在乎巴迪寫詩的質量,而不考慮巴迪能否承受。但正是巴迪父母的兩個不同的斷言,才使巴迪取得了成功。

由巴迪我想到了我的父母。當我取得了好成績時,母親總是高興地誇獎我,而父親卻迎頭給我澆一盆冷水:“你下次還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嗎?這次考題很簡單!”現在,我體會到父母對我的愛。他們都很愛我,只是表達的形式不同,正是他們不同的教育,使我不會自傲,也不會自悲。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13

母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這種鼓勵的愛是靈感與創作的源泉。我們要正確地看待這種愛,不要因為母親的誇獎而驕傲自滿,這樣不但會沒有成就,沒有進步,還會讓人走向歧途,無法自拔。所以,僅僅有這種愛是不全面的,還要有另一種警告的力量來平衡,不至於被一時的成功衝昏頭腦。這就是另一種愛――

嚴厲的父愛。父親對孩子,自然是嚴厲的。當被母親剛剛誇獎之後又被一種批評的聲音所打擊,是一件多麼難受的事呀!而這位主人公就經理過這樣痛苦的打擊。如果是我們,絕對受不了這樣大的打擊,這種打擊很有可能讓人失去信心。但是,如果又有一種鼓勵的愛――母愛所支撐,就會重新振作。

所以,這兩種愛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有母親鼓勵的愛,就會讓人驕傲自滿;如果只有父親嚴厲的愛 ,也是不完整的,這種愛會讓人失去信心。但是,兩種愛同時擁有,那麼我們就會既受到鼓勵,又能得到警告。所以,只有這兩種愛同時擁有時,我們才是幸運的。

天下的父母啊,你們應該對自己的子女給予不同形式的愛,既不要太過鼓勵,也不要太大打擊。只有這樣,才會擁有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庭。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14

“最大的幸福在於我們的缺點得到糾正,和我們的錯誤得到補 救。”這句話是德國大文學家歌德説的。當讀完《“精彩極了”和 “糟糕透了”》這篇文章之後,我真正領悟到了這句名言的深刻含 義。

一個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 面。好的則需要鼓勵,不好的則需要批評,需要別人幫助來改正, 以便不斷地完善自己。

從小我就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好孩子,是家人和老師們心中的乖 乖女。在家受表揚,到幼兒園還是受表揚,所以我是在讚揚聲中長 大的。但自從上了小學,我得到的更多的是批評。開始,我面對批 評顯得有些不高興,甚至有點反感,我開始厭倦它,卻不知如何 擺脱它。我發現誇獎在離我遠去,批評之類的話源源不斷地向我襲 來……我不斷地問自己:“難道我李冰的毛病真就這麼多?還是命 運在捉弄我?”我茫然了,陷入困惑之中……

今天,當讀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之後,我茅塞 頓開。它給了我一個明確的答覆:批評和表揚一樣,也是人生中不 可缺少的東西,當你得到別人的批評時,應像得到別人的表揚一樣 感到高興,因為它使你又發現了自己的一個缺點,讓你及時改正。 雖然我不像作者那樣有常給他鼓勵的母親,也不像作者那樣有常給 他批評的父親,但讀完這篇文章也使我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批評並 不是對你的一種吹毛求疵,也不是給你難堪,它就像紅綠燈一樣, 告訴你在人生的大路上該如何通行。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15

文章記敍了“我”七八歲的時候寫了第一首詩,母親看完那首詩,不住的誇讚“精彩極了”,“我”得意洋洋;而父親看完那首詩卻批評道“糟糕透了”。這兩種不同的評價對“我”的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以及“我”從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中感受到的愛。

讚揚了母親那“感性”的愛和父親那“理性”的愛,這兩種愛使我沒有驕傲自滿,也沒有放棄希望,最終走向了成功。

當我讀到“一個作家,應該説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但是僅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會把你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時我想:現在有的家長,儘管孩子做的不好也盡挑些好聽的詞來“美言”孩子,孩子飄飄然,甚至自滿,最終走向歧途。這不正是文中句子的真實寫照嗎?

這是我明白了:不管是批評還是鼓勵,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讓我門在愛的鼓舞下努力想人生的高峯攀登吧!

標籤: 精彩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4n387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