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奇蹟》讀後感 1000字

《奇蹟》讀後感 1000字

《奇蹟》讀後感_1000字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奇蹟》讀後感_1000字,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奇蹟》讀後感 1000字

《奇蹟》讀後感_1000字1

我們都在追尋一種理想的教育,希望自己的學生們能夠充滿激情的學習,能夠在課堂上遵守紀律,能夠在各項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才華,能夠時時刻刻出類拔萃……但是,往往我們總會感到遺憾,學生們的表現不能夠讓我們滿意。於是,我們開始抱怨:我們的教育體制有問題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的學生天資不夠優秀……讀了這本書中後我深深地感受到:改變不了的事情就不要去抱怨,就要想辦法把能做到的事情做好。

好的教育是沒有國界的,任何一個國家好的經驗只要是適合我們的我們都可以拿來學習,就像《羅恩老師的奇蹟教育》。

羅恩老師説:“我們都應該對自己做的每一件事盡心盡力。”他是這樣教育他的學生們的,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從創辦克拉克學校,到一節節吸引孩子們的課,再到帶領孩子們外出讓孩子們的頭像登上時代廣場的大屏幕……羅恩老師做的每一件事都盡心盡力,完成了我們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件事情。他的學生在他的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下也在這樣做人這樣做事,所以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羅恩老師説:“我認同教師要為學生的成績負責,但我同時鼓勵老師們尋找創造性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學生喜歡有趣的課堂,喜歡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學習得越快樂就越有激情,越有激情效果就越好。作為教師要盡所能把教學變得有趣和吸引人,這樣學生的成績才會提高,這是因為他們有對知識的渴望,他們自己想學習,進步自然會快。我想起這樣兩句話,第一句:寧可讓學生不學,也不能讓學生厭學。第二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羅恩老師説:“我們必須高標準來要求每個孩子,並且要盡力推動他們達到這樣的水準。作為教師要做的就是“提出要求”和“推動達到要求”。沒有嚴格的要求和難度的要求孩子們就不會精彩紛呈,讓那些不努力和沒盡力的孩子輕而易舉的過關不是愛他們而是害他們。如果只是努力了就算過關,為了孩子們的自尊心就算過關,久而久之孩子們就不會竭盡全力的去做事,學會的只是敷衍的壞習慣。

羅恩老師説:“即使孩子們無禮傷了你的心,對你説了讓人傷心的話,那也請牢記你最終的目的,在那一刻,無論多麼困難要讓自己相信那個孩子是愛你和感激你的。”看到這段話,我的心怦然一動,曾經的一個個畫面浮現在我的眼前,當時確實很生氣,可是隨着時間的流逝,那些不愉快都煙消雲散了,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憶。懂得放下、懂得饒恕、懂得感恩,善待每一個學生,我們自己也會獲得快樂。

讀羅恩老師的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的學生喜歡你。

《奇蹟》讀後感_1000字2

暑期讀了《羅恩老師的奇蹟教育》一書,還看了以羅恩老師的真實故事為背景改變的電影《熱血教師》,深有感觸。

剛開始,才看到有關此書此人的介紹時,覺得羅恩老師所做的事太不可思意了,他是怎樣做到的呢?帶着疑問,我如飢似渴地讀完了全書,發現羅恩老師是個散發着迷人風采,有着神奇魔力的人,在他的周圍團結這一羣和他一樣教育者,他們能緊緊抓住學生和家長的眼球,讓學生實現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克拉克學校最最與眾不同的便是他們風格各異的活動,他們利用各種機會組織孩子參加許多有趣的實踐活動,比如幫助困難的家庭佈置一個新家;由航空公司贊助孩子們出遊;在學校裏設置一堵回憶牆,留下孩子的精彩瞬間;別出心裁的分院開學典禮;為了迎合年輕學生的愛好而在衞生間上貼滿整堵牆的明星海報,以及為了給孩子們留下珍貴的回憶而定期設置的既瘋狂又奇妙的各類穿越時空主題活……所有這些活動,他們都會盡可能地利用自己的熱情和誠意爭取贊助,不需要花費學生任何費用。孩子們既能在這類活動中得到不少的快樂,又能學習到許多有益的技能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同時,克拉克學校還會教授孩子們很多與知識無關,但卻非常重要的與人相處之道,比如真誠地為同學鼓掌,用充滿熱情的鼓勵帶給他人信心與勇氣;比如當別人回答不上問題時,耐心地等待而非搶答……當然,克拉克老師並非是萬能機器人,他也有疲累到不想説話的時候,但是,即使再累,只要一站到講台上,即使只有四五個小時睡眠時間的他,依然能自欺欺人地用一句“大家早上好!我們開始新的一天吧!”迅速點燃全班同學的熱情。

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景都會在克拉克學校裏出現,這些創意的設計是羅恩和他的同事們為了吸引學生,為了激發學生熱愛這所學校,熱愛在這所學校的學習而絞盡腦汁想出來的。為孩子們付出如此多的心思和精力,如果不是出於一種對孩子的愛與責任,能做到嗎?這正是我從羅恩老師身上吸取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是的,我們不能改變體制,但是我們能改變我們自己,正如羅恩老師所説的:當你走進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違反紀律和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那你肯定會變得手忙腳亂。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律師、商界精英、藝術家和總統,那你就會自如地以你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並對成功有着自我期待的學生。羅恩老師的做法是不能複製的,但是他的理念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如果我們能像克拉克學校的老師那樣本着對孩子的熱愛,本着對孩子未來負責的態度,那麼我們也會絞盡腦汁產生許多奇思妙想,我們也能創造屬於我們的奇蹟教育!

《奇蹟》讀後感_1000字3

一間教室,成就了雷夫的一個夢想,一間教室,有了雷夫老師的出現,產生了一個奇蹟。我是在驚訝和感動中讀完《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的。我沒想到大洋彼岸的一些教育現實問題與自己身邊的教育竟然如此的相似,自身的一些困惑,在這本書裏針針見血的剖析,讓我不時的發出讚歎!

讀完這本書,他讓我感到小小的教室存着的巨大魅力,讓我看到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原來可以如此幸福的去做,他更讓我認識到學生所需要的原來如此,而他的成功在於他的創造,在於他比我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愛,還有教育熱情 。讓我更加堅定的認為,“成功無捷徑的道理”!

這是一塊充滿歡樂的園地,雷夫老師用創新的方式,把孩子們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把小小教室變成温馨的家,像磁鐵一樣吸引着孩子們,他們沉迷於沙士比亞戲劇,感受古典音樂與經典文學之美。翻開《成功無捷徑》吧,請“聽聽從教室牆面折射而出的充滿笑聲的迴音吧!”

這是一塊洋溢着奮鬥的園地,雷夫老師使“成功無捷徑”的理念深入人心,學校平常都是8點上課,而雷夫老師從早上6點就開始上課,下午5、6點學生才離開教室。學生們還自願要求犧牲業餘時間,放棄自己鍾愛的電視節目,錯過最喜歡的演出,收起最愛玩的遊戲機,而多花時間在學習上。“成功無捷徑”成為這裏的個性標誌。

這是一個充滿創造和挑戰的地方,雷夫老師帶領孩子們創造着自己的文化,引領學生編演莎士比亞劇,雷夫老師創立了包羅萬象的班機經濟體系,更重要的是,教會了孩子們有利於塑造其性格和未來的價值技能,使孩子們從小接受面對社會生活挑戰的鍛鍊。

這是一個充滿書香的地方,雷夫老師認為無論什麼都比不上閲讀更重要,千萬不能取消閲讀時間,因為閲讀和寫作能力是生死攸關的事情。雷夫老師用自己對閲讀的熱情促使學生們也能好好閲讀,他説:“如果您希望學生們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閲讀潛力,就必須要以身作則。請你先做一個表率,制定一個讓人興奮的、挑戰性的、同等重要且與己相關的.閲讀計劃。”因此,他每天都帶孩子閲讀,而且,要學生們充分理解,做到和作品同哭同笑,因為他已經努力讓他們將自己的命運與故事中的人物聯繫起來了。

這是一個洋溢着藝術的殿堂,雷夫老師認為,藝術總能為同一間教室裏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們搭起一座橋樑。每天中午,他教20個孩子學吉他;每天下午5點鐘,他和50個孩子一起排練沙士比亞的戲劇;在帶孩子們參加音樂會之前,他要讓孩子們熟悉整台晚會的曲目,還教學生彈奏其中的部分篇章,使他們能在晚會上,極為用心地理解音樂,欣賞音樂;他組織學生表演沙士比亞劇,學校長官看了流下了眼淚;他組織學生舉辦音樂會,學生精湛的技藝震驚了人們。

雷夫老師説:“成功無捷徑——真正的卓越是靠犧牲、試錯,以及大量努力得來的。” 他用自己對教育對孩子的滿腔熱愛,堅持並不斷地付出,創造了教室裏的驚人奇蹟,成就了一名普通教師的生命精彩。

《奇蹟》讀後感_1000字4

剛翻開這本書看了下概況,我就感到無比的震撼,這個故事的主人公——10歲的奧古斯特:沒下巴,沒外耳,眼睛長在頭部上下的中間。只需稍加想象一下,那畫面就會把你嚇一大跳。但在詫異之餘,我不禁同情起奧古斯特,因為他依然要上學,我想他上學時一定會遇到很多人的嘲笑和譏諷,他一定要面對很多生活的磨難,一定過得不愉快。上天開了如此大的玩笑,給了他如此糟糕的命運——天生臉部畸形,先後經歷了27次手術,他才能和正常孩子一樣呼吸,看得見東西,不用靠助聽器聽見聲音,而這些,對我們來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問題還遠遠不止這些,更多的是因為奧古斯特不尋常的外表,不管他走到哪裏,都要遭受四面八方人員的異樣目光和嘲笑,在學校也成為同學們討論的焦點,他的外貌甚至嚇哭了小孩子……。我們不用想也知道,面對這些,奧古斯特需要多麼強大的內心和勇氣,但他還真做到了,並且贏得了很多他自己沒有想到的東西。

後來,我想:這世界上還有多少這樣可憐的人啊!如果他們的家庭條件不足以支撐反覆多次高昂的醫療和其他費用時,這些人就不能戴助聽器,更不能讓家人給予自己更多關愛,那簡直是生不如死。可他們面對這麼多的難題,為什麼還有活下去的勇氣呢?這個大大的問號,一直困惑着我,引起我的深深思考。

繼續讀下去,我終於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是家人的關懷和朋友的陪伴在鼓勵着奧古斯特,並幫助他戰勝了自卑和絕望。奧古斯特憑藉巨大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創造了生命的奇蹟,重寫了人生的樂章。同時,他身上的善良、聰明也感染和激勵了許多身邊人,他最終收穫了友誼、尊重、自信和愛。我不由地欽佩起奧古斯特以及和他有類似遭遇的人,他們堅持自己“不管別人怎麼説,我都要堅強、勇敢地活下去,活出自己的精彩”的人生信條,讓自己的人生雖處逆境,仍然開出絢麗的花朵,奪目璀璨。

最後,書中還有一件事讓我非常感動。奧古斯特在學校的畢業典禮上榮獲了畢徹中學的特殊獎項時,他沒有去記恨那些曾經嘲笑和譏諷他的人,他把那些不愉快統統拋到了腦後,他的堅強和勇敢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肯定,他是全校同學們的驕傲,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奇蹟男孩。

讀完這本書,我完全被打動了,好幾天一直沉浸在故事情節中無法自拔。通過這個故事,我學會了更加珍惜身邊的朋友,更加尊重理解他人,以寬容友好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也更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上天對你有多麼不公平,身體出現殘缺,或者你自身處於多麼艱難的困境,都不要悲觀和放棄,不要停下努力和前進的腳步,相信付出努力之後一定會創造奇蹟,收穫生命的精彩。這個世界一定是美好的!

《奇蹟》讀後感_1000字5

這是我第一次讀美國作家雷夫·艾斯奎斯的《 第56 號教室的奇蹟2 :點燃孩子的,熱情 》這本書,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讀了寥寥幾十頁,便對雷夫長生了深深的崇拜之情。剛開始看的時候,感覺像一個童話,也許正因為是在平凡中所誕生的奇蹟,才令人倍加感動。同時我也意識到,不斷創造奇蹟的根源,是我們對孩子無限的愛。

雷夫老師在《第56號教室的奇蹟2 :點燃孩子的熱情》中,即使週五的晚上他已經非常累,但想到孩子渴望的眼神,高興的心情,他還是提起精神,堅持帶孩子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去觀看一場精彩的棒球比賽。並在觀看球賽的過程中,給予孩子一些教育的道理。

比如第一局開始時,觀眾席空空寥寥,雷夫老師就利用這個機會,教育孩子守時的重要性。孩子們學習準時是非常必要的,這是一種生活方式。在他們一生中,將面對各種截止期限。學生留意到經常遲到和對行程欠缺考慮之間有直接的關聯。在班上的討論中,他們還指出,在演出中手機響起來的人通常也是遲到者。孩子能從中學習到,缺乏守時的觀念通常也代表着這個人的靈敏度不夠。給予我們可學習的道理是:那些常常遲到的人,將自己的挫折怪罪於那些與他們的不幸無關的人。守時表現出我們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相信我們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孩子知道在成人的世界裏,每個人都期盼他人守時。負責任就表示個人要維持準時的統一標準,而在孩提時就應該習得這樣的觀念。

我認為除了必要的家庭作業,孩子還需要一些無所事事的時間。做讓他們認為高興,感興趣的事,給予他們自己獨立的空間,時間,形成自己的樂園。正如雷夫老師所寫,在這中間有個問題。很多孩子在獨處時,因有限的經驗與能力,會做出不好的選擇。比如電視機或電腦。很多孩子,特別是低年級孩子,因為缺乏自覺性,自制力,會忍不住走神,分心。尤其是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時代,數字時代是令孩子最為恐懼的危險敵人。解決此問題的答案是找個快樂的媒介,讓我們不在時,他們不會被我們或被所觀看的節目過度控制住。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利用一些完備的設備,找機會去浪費或有效地利用他們的時間。我們的工作是幫助孩子不要只看表面,而是進行深刻理解,透徹感悟。要儘量利用時間,好對環繞他們的世界獲得更深的理解。孩子們懂的聰明的運用時間,就能擁有稀奇古怪各式各樣的樂趣。通過這些樂趣,從而使孩子成為一個卓越的人。

教師的職業的確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職業,選擇這項職業,意味着教師的眾多放棄和傾其精力的奉獻。當然,作為一名教師所收穫的成就感也是其他職業所無法達到的。

《奇蹟》讀後感_1000字6

雷夫·艾斯奎斯是一位非常特殊和出色的教師,他用這樣一個範例告訴我們: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帶給孩子無限多的東西——我們能分享到這樣的教育智慧,教師獲得力量;也許,在未來也會創造一個奇蹟。

本書的序中有這樣一段話:教育上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有人在講台上站了一輩子,甚至獲得了很高的學歷、職稱,卻始終是一個門外漢。雷夫老師讓我明白了,對於自己的教育事業要有愛和執着,要用心去教授學生知識,這不僅需要教師對教育教學技能有着深厚的知識基礎,努力地去創新,還需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勇氣,激情四溢的去踐行。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覺得侷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麼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

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很多時候都值得我們去深思。當學生一次又一次地犯着相同錯誤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教導,還是大聲的批評指責?當我們告訴學生要這樣那樣的時候,我們作為老師,又有沒有以身作則呢?雷夫老師告訴我們,對學生要信任,要愛護,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我也深切的體會到,雷夫老師所説的: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可以有所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大好的機緣,讓你引領孩子們展翅翱翔,達成的成就甚至超乎我們的想象。所以,老師犯錯的時候,不要去努力地掩飾,坦然面對,努力改正,或許在學生眼裏,這樣會犯錯的老師更值得尊敬。而當學生犯錯的時候,作為教師的我們糾正學生錯誤的同時,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去面對錯誤,而不是一味的批評。

所以學習雷夫老師的精髓在我看來就是我們老師要拋開一切外在的內在的因素,讓自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在教學知識點時都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想,學生會的是什麼,困難是什麼,易錯點在哪,用什麼方法讓學生產生興趣願意主動學習。儘可能讓學生在課上學會、學好,不在課後花時間去折騰,輕負高效讓每個孩子都愛上學習。

做為一名教師,我明白,教書是要用心去教的,遇到再困難的事情也要用一顆坦然真誠的心去面對,從教師這個職業中獲得幸福感。要當一名好教師,不僅要具有聰明的才智,而且要需要足夠的教學機智,能夠處理好各種問題。要學會用優雅、成熟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要能夠以超然的角度站在學生的立場,來考慮問題。雷夫老師的教育信念和觀點,讓我認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他的教學方式和管理形式,他舉得每一個例子,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我會結合實際,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我會努力的,加油!

《奇蹟》讀後感_1000字7

當我很小的時候,我父親是一個老師,他是在我們市裏面的比較糟糕的一個學校,都是別的學校挑剩下的生源。我常常聽到我父親在説他班上的孩子,説有些小孩根本就沒辦法教,成天調皮搗蛋,在社會上跟一幫混混混在一起,讓他們自生自滅算了。

而我雖然沒有那麼糟糕,卻也常常在當時市裏面最好的學校的老師嘴裏得到諸如“廢人”、“你完蛋了”之類的高端詞彙。只因為我成績往往排在年級倒數10名以內。

“你給我出去。”這是我印象最深的5個字。

於是我常常在學校裏漫無目的的遊走,天氣很好,那時候的空氣污染好像沒有這麼嚴重。因為我們市區並不繁華,所以街上車輛滑過空氣的聲音非常清晰:就這麼“譁”的一下過去。學校環境乾淨整潔,上體育課的孩子們在操場上跑步。我就在學校操場旁的廁所裏躲着,等着下課。

為什麼我要躲在廁所裏?因為如果你在學校裏遊走的話,而且是“漫無目的”的,那就等於你臉上寫了兩個字“差生”或者四個字“趕出教室”,路過的老師或者是教工總要往你臉上多看兩眼,一臉厭惡的深色。於是我乾脆躲在廁所裏,等着下課鈴聲的響起。

時間卻總是顯得很漫長。我不止一次的想過要把數學老師給殺掉,時間、地點、方式,我總是儘量想得很周詳。會出現什麼情況我努力全部考慮到,因為我還是不想被抓到,不想讓父母知道他們的孩子殺了人。但是最後總是因為換了數學老師而不了了之。那時候我不知道什麼叫夢,我覺得我的未來一片灰暗。

老師在我背後的竊竊私語,課堂上同學們的灼灼目光,總讓我如芒刺在背。後來我才知道,那是因為我尚對人們有美好希望,只是不知道希望原來承受起來這麼艱辛。

在從初中到高中的6年中,我始終認為老師就是我們的敵人。而這不是從一開就客觀存在的,老師們從始至終不斷在為這個信念添磚加瓦。他們從來不看坐在最後一排的學生,他們從來不管在講台兩側的孩子,偶爾有看到,也是輕蔑的眼光和嘲諷的口吻。那時的我真是單純,居然完全沒有聽出來,只覺得老師的笑話確實好笑,而且我是主角。

孩子我覺得是完全無害的一種動物,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再少年老成也不會比一個三十多的成年人老謀深算。但是為什麼這些老師就不願意給這些孩子一點點尊重?或許他們認為不需要,一個孩子的尊重?

或許怎麼看也不值錢。

所以克拉克老師是個單純的人,他沒有將這些價值量化,他只是覺得有付出就肯定有回報,知識不是空氣。知識看得見摸得着,一下吃不完就慢慢吃,總能吃飽。而有知識,考試就不再是問題。他更覺得,只要他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孩子就一定會尊重他。

片尾還有克拉克老師的書出版了的消息,其實我並不看好這本書。有方法,沒熱情,沒用。這是個悲哀的想法,我的想法一向很悲哀,我總是認為把事情想得足夠糟糕,你就絕對不會失望,這是一個簡單的計算題,正是我的數學老師教給我的。

《奇蹟》讀後感_1000字8

最近,我讀了《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心潮難以平靜。 雷夫老師具有我最敬佩的品質——獨慎!這是一個即使無人督促、頻繁應試、環境頹喪的狀況下依舊對教育懷有熱誠,對學生懷有愛心,為信仰不懈努力的人。看着他書中所描述的點點滴滴,同樣身為教師的我對他的許多觀念深表認同。借雷夫老師的觀點,説説自己的教育理想。

一、用學生自己過去的表現來衡量他現在的進步。

“絕對不可拿某個學生的測驗分數跟另一個學生相比,一定要用學生自己過去的表現來衡量他現在的進步。”“身兼教師和父親角色的我,也一直在學習和改進當中,我會用自己過去的行為作為標準來衡量我的成功或失敗,但從來不拿自己和另一個老師或其他父母相比。”

盲目與比自己好的同學相比,容易產生自卑感;與比自己差的同學相比,容易使人自滿。只有與過去的自己相比,才是動態公正的。自己戰勝了自己的過去,自己總是在戰勝“過去”,那麼進步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是我近兩年促進學生進步的一個方法,也許對於那些總是對孩子説“你看人家某某某,可比你好多了”,實際卻在無形中傷害着孩子們的父母,這句話更有價值。

二、犯錯的隊友需要我們的支持,而非嘲弄。

“我讓他們知道,對掉球的隊友大吼是自相矛盾的:大吼通常是因為想贏,然而羞辱隊友只會讓‘犯錯者’更容易出錯——他會爬不知道怎麼打球才好。第56號教室的學生明白,善待出問題的球員不只是正確的做法,也是明智的選擇。”

善待隊友,這是雷夫老師想要告訴大家的。可是,我認為這同樣也是一種信任感的體現——在這樣一個沒有嘲笑、抱怨的環境裏,每個孩子都不擔心犯錯,因為他們知道,即使犯錯,他們也會被諒解並且得到最好的幫助。我喜歡這一段是因為我覺得,不僅隊友需要善待,學生、孩子、伴侶、父母、朋友,都需要我們這樣善待!這樣,信任、温馨才會在我們之間蔓延。

三、學生要學會為自己練習,不是為老師練習。

“無論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麼,都必須先學會在沒有老師陪伴和指導下自行練習。”

有一部分學生,在校時作業整潔、乾淨,正確率高,家庭作業卻龍飛鳳舞、丟三落四,錯誤百出。我們的孩子,是在為老師學習嗎?我們老師,常常為了能看到學生乾淨整潔的作業,就監督學生做作業。這樣的方式,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陋習。應當訓練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這樣學生才能在任何狀態下高效地學習。

書,還未讀完;收穫,卻很多很多。徜徉在雷夫老師的“第56號教室”,我也猶如雷夫老師的學生那樣,深深地迷戀在這理想的“教育國度”之中了。

《奇蹟》讀後感_1000字9

讀了朱永新主編的《教育的奇蹟》一書,我不知疲倦地欣賞着這本神奇的“奇蹟”帶給我的新生力量!

一些當代的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後來卻成功了: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塗蟲”、達爾文——愛“説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麼?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看來“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職責,更多是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甚至還是舅舅、姑媽、等人的責任!總之,無論是來自哪一個人的有效教育,它都能不同程度上創造真正的奇蹟。而這一個個奇蹟的背後,無時無刻不在顯示人性的愛!是愛,各種各樣的真愛,讓這一切成為了可能!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懷着“教育為公 ”、“甘當駱駝”的精神,為中國的教育探求了一條新路,為孩子們開闢了一個開闊的世界。一直以來,我都嘗試着用愛去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户。

1、愛,是尊重理解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本厚厚的書,都是一個多彩的世界,是活潑的生命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要培養他們成人、成才,首先就要尊重他們,全面瞭解他們。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家境。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感情,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個性。要小心的像對待玫瑰花上的露珠一樣保護好每一個學生。

2、愛,是欣賞激勵

心理學家爾土曾説過:“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因此我們應學會欣賞每一個孩子,用積極的心理意向去激勵他們,期待他們。

3、愛,是心與心之間的碰撞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好朋友,深入到他們的興趣中去,與他們同歡樂,共憂愁,這樣學生才會向老師敞開心扉。教師也只有體驗到學生的內心感受,才能將心比心,關注學生內心世界的細微變化,這樣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愛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愛是開啟學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學生就如同是一株株幼苗,需要真心的關注,悉心的澆灌和細心的呵護。愛就如陽光一樣給孩子温暖,似甘露一樣給孩子滋潤,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教師的無限關愛無論他是——差孩子”、“壞孩子”, “好孩子”、“聰明孩子”、“優秀孩子”、“正常孩子”等。每個孩子都具有無窮的潛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他們都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特有的天賦,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既不要和別的孩子攀比,也不要和家長當年有能力相比,應該多為孩子喝彩,多對孩子進行鼓勵。關鍵是父母和教師如何去挖掘。愛是一種等待,愛是一種引領,愛是一種責任。讓愛走進校園,讓愛走進家庭,讓愛產生智慧,讓愛留下歲月抹不去的美好回憶。讓我們相信——教育,因愛而美麗!

《奇蹟》讀後感_1000字10

看完《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心靈再一次受到震撼,被雷夫艾斯奎斯老師的教育激情所感動。書中處處傳遞給我們雷夫作為老師的信念: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雷夫身上所體現的職業激情也正是新教育提倡的一種精神。雷夫無疑是個富有激情的老師,特立獨行的個性、截然不同的觀念、別出心裁的創意都是雷夫教學熱忱的體現。

教育上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有的人在講台上站了一輩子,甚至獲得了很高的學歷、職稱,卻始終是個門外漢。他可能幹得風風火火,卻不過是一個附庸者,所以也是無力者。這一點,只要看一下那些年年獲得"優秀教師"稱號、甚至着作等身,但班裏的孩子們叫苦連天,包括自己的孩子也很成問題的老師,即可得到驗證。這樣的人,教室於他們只是一個講課的場地,他們天天站在教室裏,卻從來不能影響到教室,所以,40平方米的教室永遠只有40平方米。

看一下這位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師,他是個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鋭、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創造出奇蹟。他的第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雷夫正是以他對教育無法比擬的熱情將不足40平米的教室無限延伸,使得這裏成為了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在化學實驗上,一個小女孩因為找不到燈芯而苦惱,眼裏含着淚水。為了不讓她掉隊,雷夫老師決定停下來幫助她。由於燈芯太小,所以雷夫將頭靠的離酒精燈很近,由於很專注,連頭髮燒着了都沒有發覺…。

其實這樣的事可能很多老師也都能夠做到,我真正感動的不是這個故事也不是插圖,而是插圖下面的那是幾個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着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

也許一個教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從事教學並不鮮見,也許一個教師為了工作而做出犧牲也實屬正常,但是一個教師能夠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於教學,並且將這種專注視為是正確前進方向的指引的話,那麼這位教師已經超越了這個單純的職業,而將其上升到了精神層面,並且將這種精神轉變為了自己的信仰。我想這才是教育的真諦。雷夫就是這樣一位教師,一位可敬的教師楷模!

《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是一本讓人熱血沸騰的書,他天堂般的課堂、這間教室的不可思議確實是我看到了教育事業藴含着無限潛能。我們常説,數學源於生活,其實,教育也源於生活。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着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

《奇蹟》讀後感_1000字11

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了什麼,而是因為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裏沒有害怕。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培訓視頻,一個專家在講如何維持教室裏的紀律,告訴教師怎樣通過眼神和表情讓學生立刻安靜下來,當時看了覺得老師那樣很威風,學生很尊重老師,可是仔細想想,那種守紀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呢?是一種威懾,是一種恐懼,一旦離開了這種手段,學生照舊。不得不承認,我們很多教師為了讓班級裏的孩子遵守紀律,使用的是恐懼手段。包括我自己,也經常如此。雷夫老師則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和公平,成為孩子的榜樣。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一個充滿驚訝和感動的過程。雷夫.艾斯奎斯老師從教二十五年來,一直在一所叫霍伯特的小學擔任五年級老師。這所學校位於美國洛杉磯,高達九成的學生家庭貧困,並且大部分來自非英語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雷夫老師班裏小學生的成績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而且孩子們謙虛有禮誠實善良。長大後,他們紛紛進入哈弗、普林斯頓等名校就讀,取得不凡的成就。

不僅如此,雷夫老師還教會了孩子善待他人。“三劍客”的確深深地刺痛了雷夫先生,並使雷夫先生陷入艱難的境遇,但雷夫先生並沒有氣餒,並沒有因此離開他所鍾愛的教育事業,而是領悟到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自我。所以雷夫先生想讓孩子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

人,他首先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他為孩子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再反思自己,開學以來,我大部分心思全用到轉化一個調皮的學生身上,哪怕是他有一點點進步,我都誇大其進步,我一直希望他能向着好的方向發展,可是他在我不在教師的時候仍然在教室裏搗亂、打架??於是我有點猶豫了,想放棄了。現在想想雷夫先生,我要比他幸運得多,所以我要重拾信心,從側面多瞭解、多觀察,教會孩子從善待他人開始。

雷夫老師的教育方法是有系統理論作為支撐的,我們很多老師幾十年如一日摸爬滾打,一點點積累自己的實踐經驗,卻最終也不一定能總結出一套有效的方案來,這一方面是閉門造車,孤陋寡聞造成的,一方面則是不善於反思和總結造成的,或者説就是沒有把教育工作當成一個科學研究的項目,缺乏研究的意識,也就不可能取得比較高的成就了。我覺得我們年輕教師,要有自己的理念和信仰,其實人的競爭發展到最後就是信仰的競爭,是人格的競爭,沒有信仰,沒有追求,人終究是沒有大的成就的。

做為老師,我們應該向雷夫老師一樣,時刻不能忘記愛學生。我們要時刻牢記“第56號教室的奇蹟”,努力改變自己,用心經營好自己的教室,用真愛對待每一個學生,一定能創造屬於我們教室的奇蹟!

《奇蹟》讀後感_1000字12

最近把《第56號教室的奇蹟》匆匆讀了一遍,覺得這本書真的挺不錯的,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首先我不得不感歎 雷夫先生是一個全才,這裏容我用一句“做人低調,做事高調”來形容他。為什麼這麼説呢?首先,他能堅持25年在同一所學校同一間教室做一些相同的事,是因為他對於教師這份職業執着的熱愛和對於學生髮自內心的關愛,並沒有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其次為何説他做事高調呢?因為在這56號教室裏他不單單隻教會孩子們學科知識,還教孩子們學會表演,學會生活。比如帶着他們上體育課;和孩子們一起策劃話劇;鼓勵孩子們通過旅遊體驗生活;引導孩子們一起觀看有意義的電影……而且在每一項活動之前都要求孩子們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行。因此在我看來,他就是一個“做人低調,做事高調”的好老師!

這本書讓我感受深刻的就是要做一個讓孩子們信任的老師!信任對於每一位教師來説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孩子們信任我們了,他們才敢走近我們,才會樂意接受我們佈置的任務。關於信任雷夫先生向我們展示了好幾個例子,其中最經典的一幕就是雷夫老師對於班裏一位不交作業的孩子的教育。

平時作為老師的我們如果看到一貫這樣的學生可能就忍耐不住,肯定會問“你的作業呢?為什麼不完成作業?”但是雷夫老師卻是低下身子説他相信她,然後提醒她注意不亂放東西,讓她挑選一位同伴中午幫助她整理資料袋。結果,從此以後這個孩子的作業再也沒有找不到過。

書中還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失敗是件好事”。初看到這句話讓我感到好奇,看完之後確實引起了共鳴。的確,在生活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總是擔心孩子們做錯事或者把一件事情搞砸,而不讓他們參與體驗或者在一旁為他們的行為着急。其實失敗都是我們作為家長、老師自行定義的,真正的失敗在於他們不願意去嘗試做一件事而不是做錯事。孩子們就算是做錯了但是他們動手操作過,體驗了其中的樂趣,而且關鍵的是他們能夠通過一次的失敗嘗試能夠總結失敗的原因,那麼當再經歷相同的事時就一定會成功了。因此我們該多放手讓孩子們多去體驗生活,多鍛鍊他們的能力,讓他們在每一次的“失敗”中快樂的成長!

我很認同雷夫老師的一句話:教師的這份工作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你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可以有所進步。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們會自然而然的調整音量,以避免干擾到別人;在沒有強制的情況下,能遵循自己認為正確的行為準則並加以執行,那一定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我憧憬着,併為之努力!

《奇蹟》讀後感_1000字13

“你聽好,這世界上需要一些沒有意義的事物存在。要是每件事情都有意義的話,人是會窒息的——”

最早知道是枝裕和是在讀者上面看到他的這段話,當時真的很喜歡,那個時候我正好處在焦慮失眠的階段,躺在牀上睡不着的時間裏充滿痛苦,總覺得浪費了太多時間,更加焦慮和煩躁。這段話算是那段日子的一個轉折點,我開始告訴自己,睡不着也沒關係,我開始用那些睡不着的時間去幻想美好,去思考感興趣的事物,之後加上藥物調節,我算是很順利的渡過了那段灰暗時期。

我們都想成為龍之介那樣温柔開朗的孩子,但最後往往只能成為航一。龍之介開朗温和,小心地照顧着每個人的感受,航一雖然也在心裏默默地關心着、愛着每一個人,他的表達就更加東方,不表現於表面。

龍之介和航一最大的分歧是在是否想讓父母複合,龍之介對於家庭的記憶是無盡的爭吵和痛苦,航一對於家庭的記憶卻是温暖的郊遊。但温柔如龍之介,他還是選擇迎合哥哥的想法,放棄了這個對他們來説只有一次的許願機會。

哥哥希望能夠從分離的艱辛中得到解放,但是,龍之介卻是從共同生活時所經歷的艱辛中獲得瞭解放,説不定還為此感到鬆了一口氣。這地方只有憎惡、憤怒和無力感,它們如同漩渦般攪拌在一起,被絕望的雨點敲打着。這種事情……這種事情已經夠了……真的……已經夠了。夢中的龍之介小心翼翼地抱着所有人的章魚小丸子,頭也不回地逃走了。

其實相對於最後奇蹟發生的瞬間,也許大家對於這趟旅行的籌劃、準備,過程中的付出和獲得的歡樂是更讓我動容的,像是青春時候瞞着家長不計後果的瘋狂,但是以後回憶起年少時,記得的不是學業,而是那些充滿着青春氣息的小事,哪怕在大人眼中看來不可理喻,只要當時的我們享受就好了。

比起想要實現的“奇蹟”,幾個人自己去熊本這件事更讓龍之介感到興奮:新幹線的第一班列車相互交錯,能見證這個特殊的瞬間,本身就像是奇蹟一樣呢。

總之是個太温暖的故事了。雖然沒有交代這一家最後是否又重新在一起了,但是這個過程已經是一個奇蹟了吧,兄弟倆之間的愛。

“當這兩列車以時速260公里的速度交錯而過的時候,就會發生哦。”小佐裝模作樣地渲染着氣氛。“發生什麼啊?”小真問道。航一也聚精會神。“奇蹟!”“奇蹟?”“嗯,嗯。那個時候會產生巨大的能量,能親眼看到的人,就跟看到流星是一個道理,據説能實現願望!”

《奇蹟》讀後感_1000字14

閲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2》對一位老師來説是接受一次精神上的洗禮。《主人公雷夫·艾斯奎斯曾被授予美國‘總統國家藝術獎’,1992年‘全美最佳教師獎’……,的的確確,它是一本很有分量的書。

從開篇,這本書就吸引了我。在洛杉磯市中心一間會漏水的小教室裏,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學老師用了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創造了一間充滿奇蹟的第56號教室,感動了整個美國。他用創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他以熱情的教育態度,把教室變成温暖的家,應該説,愛孩子,是他獲得成功的關鍵;讓我敬佩的是雷夫還敢於講美國教育的真話,就對美國教育有自己獨特的看法,敢於反思美國教育的得失,對當代社會的困境與難題有認真的審視;而智慧是他教學的特點,他以強烈的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超強的學習能力,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全身心撲在教育工作中,並不斷審視、反思、嘗試,逐步認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教育思想。我相信學校班級有如此優秀的教師,這是學生們的自豪與榮耀。

雖是一位小學數學老師,但雷夫卻是一個通才。他在第56號教室不僅教學生各科,還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且細緻入微。他對我們閲讀也提出了個性化的見解。他提倡要培養終身閲讀的孩子。這種理念跟我們中國終身教育概念有相似之處。首先,需要大人的指導。其次,善用圖書館。上圖書館是為了建立孩子們的價值觀;置身於熱愛閲讀的人羣中對孩子們是很有益處的。現在學生的閲讀量明顯不夠,可由於硬件和軟件的不足,學生閲讀沒有太多的選擇,而圖書館就是最好的起點,這也是我們學生和老師閲讀最忽略的地方。教師不要以為把孩子帶進圖書館就可以交差了事,還必須提供引導服務才行。然後,挑選文學作品。幫孩子挑選好書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方法是分享自己愛讀的書,告訴學生自己在看的書籍,引起孩子們的興趣,繼續享受這份閲讀的樂趣。如果不知道從哪裏下手,就多找些兒童文學及教育部初中要求必看的書目,效果更佳。最後,教師要以身作則。我們時常要學生讀着讀那,殊不知道我們教師也是學生閲讀的有效感染力。一個語文老師必須時刻去讀書,用自己的行為帶動一個班級學生對書籍的朗讀,好讀書,讀好書。教師絕不能對學生閲讀指手畫腳,而是親自躬為。

總之,雷夫的教育歷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們每一個為人師者思考和學習。雷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可以幫助我們建構嶄新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他的成長經歷對我們每一個教師"做一名好教師"非常有借鑑意義。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級管理形式,值得我們實踐和探討,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反思、探討、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奇蹟》讀後感_1000字15

一口氣看完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因為感覺到了一股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和理念,雖然以前也看過很多中國教育家及資深教育工作者寫的各類關於教育教學的文章,但是和雷夫的方式方法都有很大的區別,我想美國式的或者可以説雷夫式的教學奇蹟同樣可以發生在我們身邊,雖然兩國在教育制度上會有差別,但是教育孩子的最終目標應該都是一致的,所以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又兼做班主任工作,實在是可以從書中學習到很多,而引起我最大關注的便是如何培養學生自己的學習習慣和為人處世的原則,雷夫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引路人。

我們身邊不乏很多老師為了課堂紀律,為了應試教育,立下很多“下馬威”,並佐之以“小紅花”的激勵,“邏輯後果”等制約措施。其實在無形中降低了孩子的水準。老師們苦惱於孩子不肯主動學習,我們在挖空心思地想怎樣又“拉”又“打”,能促使和逼迫孩子自覺地學習,以應對那無窮的考試。現在答案就擺在了眼前,雷夫老師對品格教育的六個階段的詮釋就是最好的答案。原來基於信任,激發孩子對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要知道我們的孩子不比任何人差,我們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碰上難題不退縮的韌勁,就像雷夫老師在教育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睡眠不足,凌晨時分還在牀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原因就是他為一個他覺得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他把他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位於洛杉磯市中心的一間教室裏。看到這,我不禁捫心自問,我在對待那些調皮或者學習不努力的孩子時會有這樣的用心嗎,即使用心了卻也沒有這種耐心。所以雷夫老師這種無私奉獻和對待孩子教育的韌勁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

還有一點我對書中深有感觸的就是我們整個社會現在的價值觀的確是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就像雷夫老師也感到了無奈,他説“在一個認為運動員和明星比科研人員和消防員更重要的世界裏,培養友善而又聰穎的人已經變得幾乎不可能了。”我在日常的教學教育中同樣也碰到了這樣的尷尬,學生對於未來感到迷茫,對於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不是老闆就是經理,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想讓學生保持一顆簡單單純的心的確不容易,想想我們小時候的豪言壯志都是做科學家或者自然學家,當時的口號是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現在的孩子缺少的就是這種信仰。

所以看了雷夫老師的書後,我得到了一些啟示,雷夫老師讓學生看比較成人化但又很現實的電影,教學生演繹莎翁的鉅作,同時又可以加入自己的風格和元素,變成一台豐富多彩的舞台劇,我想學生在琢磨和研究這些經典作品時,潛移默化地受到了這些作品的影響,對於他們樹立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我們也不妨讓學生接觸一些現實中的人或事,而不是一味的將他們與社會隔離,因為從目前來看,雖然我們成人極力地美化現實世界,隔絕他們與社會的接觸,可效果恰恰相反,學生更加渴望早日步入社會,但由於沒有受到系統有效地引導而誤入歧途。該放手時放手可能也是雷夫老師成功的祕訣之一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47rv7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