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小學孔融讓梨讀後感300字範文(通用5篇)

小學孔融讓梨讀後感300字範文(通用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孔融讓梨讀後感300字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孔融讓梨讀後感300字範文(通用5篇)

小學孔融讓梨讀後感300字 篇1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了孔融為家人讓梨,自己吃小的,給人家吃大的。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知道了要團結友愛,尊敬長輩。

我的同桌王澤亮有個雙胞胎哥哥叫王澤陽,他們在和父母吃早飯時,早飯不多,最後還剩一個生煎,父母要他們兩兄弟吃,他們互相推辭後,最後給了父母。這樣的家庭氣氛,多讓人感動呀,這兩兄弟不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孔融嗎?他們尊敬長輩,因為父母要去工作,體力消耗大,容易飢餓。

我很喜歡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個故事:有兩隻小羊,過獨木橋,誰也不讓誰,還互相鬥毆,最終誰也沒有好果子吃,紛紛落入水中。

這個故事與《孔融讓梨》形成了對比,孔融為家人讓梨的孝心讓後人們一直流傳至今,廣為流頌,而這兩隻小羊過獨木橋的故事,雖也被人們流傳,但是卻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反面教材,人們經常用這個故事來諷刺那些不懂謙讓的人

在生活中,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父母每次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小時候我將這些含“愛”的食物囫圇吞棗的吃進肚裏,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而現在,有時還是這樣,認為父母就是應該給我的。可是,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實在是太羞愧難當了。從此之後,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會讓給父母。而且還感到,互相謙讓,還能增加生活氣氛,增強親密感,其樂融融。

我們都應該讓長輩與親人得到快樂,自己隨後。“百善孝為先”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人人都應該明白。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從點滴起,感恩父母,感恩長輩!

小學孔融讓梨讀後感300字 篇2

我讀了《孔融讓梨》的故事,使我有些感慨。

孔融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

孔融四歲那年,父親的一位朋友從遠方來看他,並帶來了一袋梨頭。父親讓孔融去分梨,因為父親十分疼愛這個小兒子,他是想讓孔融先挑大梨吃,小孔融接過梨把最大的梨給了客人,然後挑了兩個個大的梨給了父母,再把個稍大一點的一個個給了哥哥和弟弟,最後把最小的梨給了自己。客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分?孔融説:“您是客人,最大的梨應該給您,我是最小的,最小的梨應該給我。”客人又問他:“弟弟不是比你小嗎?你應該給他最小的。”孔融説:“我是哥哥,大的應該讓小的。”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在之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要向孔融學習。他才四歲就學會了與人分享,與人承讓。對照現在的我,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多時候還要惹老師和父母生氣,我要改掉這個壞習慣,像孔融一樣團結友愛、相互幫助、學會謙讓。

小學孔融讓梨讀後感300字 篇3

今天,當我再一次翻開《孔融讓梨》時,我的心在震撼。“謙讓”,一個簡單的詞,卻有着多麼豐富的涵義。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在東漢末年有一位叫孔融的文學家,有五個哥哥和一個弟弟。

孔融四歲時,媽媽買了幾個梨子回來,父親讓孔融先挑。可是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父親見了,感到很納悶,就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呢?”孔融回答道:“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還小嗎?”孔融説:“我比弟弟大,是哥哥,所以弟弟要吃大的。”聽了孔融的話,大家都誇他是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

看完全文,我自慚形穢。孔融四歲時就知道謙讓,而我呢?我已經上五年級了,可是我從來沒有真正的謙讓過。今天,我終於感悟,謙讓是多麼的偉大啊!

小學孔融讓梨讀後感300字 篇4

孔子曾説過:“不學禮,無以立。”意思就是説:不學會禮貌,就難以有立身之處。你看禮貌是那麼的重要。今天,我就讀了一個關於禮儀的小故事,它叫《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主要講了:

孔融小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他總是拿最小的梨。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就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答道:“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每次都讓哥哥哥哥先拿,最後他才拿,而且每次都拿最小的梨,把大的讓給哥哥。

我們生活中有好多小孩在家裏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他們的家長對他們更是寵愛有加,什麼事情都讓着。這些“小皇帝”“小公主”要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自己,當然不會像孔融一樣把最好的東西讓給別人。就拿吃個蘋果來説好了,我們一般都會把最好的留給別人,可這些“小皇帝”“小公主”都會第一個去拿,要把最好的蘋果給自己,一點也不知道要禮讓。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之所以流傳千載,是希望會有更多的人,像孔融一樣,學會禮讓。所以,我們每時每刻都要把禮讓記在心哦!

小學孔融讓梨讀後感300字 篇5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讓梨》,我讀後很有感觸。這個故事説的是:東漢魯國,有個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聰明,也很懂事。在他四歲時,有一次,爸爸拿回來一袋梨,給孩子們吃。爸爸讓孔融來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給了爺爺奶奶,把比較大的給爸爸媽媽,把其他的給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給了自己。大家都誇他懂事。

看到這裏,我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一個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那麼懂事!想到這兒,我的臉上一陣發燒,不禁慚愧不已:我和他竟形成天壤之別!怎麼回事?聽我慢慢道來。

我天生喜歡讀書,我家也正好在少兒圖書館附近,我便有事沒事就到圖書館借書,但我一般喜歡有人和我一起去。去年有一次,我急着要去借書,便纏着媽媽跟我去,但正在刷碗,但我卻不懂事,一個勁地纏着媽媽。媽媽非常生氣,批評了我,我還不服氣,也小聲嘀咕了幾句。唉,現在想起來多後悔啊!媽媽是多麼疼愛我啊,我卻那麼不尊重她。再看看人家孔融,人家四歲就懂得尊老愛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3pgdr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