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李嘉誠自傳》的讀後感

《李嘉誠自傳》的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嘉誠自傳》的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嘉誠自傳》的讀後感

《李嘉誠自傳》的讀後感 篇1

回家已有一個多月時間了,然而今年回家卻沒有什麼收穫,但令人欣慰的是一本《李嘉誠傳》還是讀完了。

很久以前我只會死讀書,對書本上的知識不是照本宣讀,就是唯唯諾諾的信服,完全沒有抱過懷疑的態度,然而今天,隨着我知識及閲歷的增長,我逐漸才學會了獨立思考的方法,讀完了一本傳記,在這裏説説自己一點淺薄的看法。

首先,這本書把李嘉誠的一生都説了一下大概的輪廓,主要客觀的描述了李嘉誠的一生,然而作者或多或少在態度上還是比較偏向李嘉誠的,我覺得這本書對李嘉誠的人生只是一個大概的輪廓,這對李嘉誠整個人生只是冰上一角而已,正如阿里巴巴總裁馬雲所説的一樣:如果你成功了,你説的話便成了真理。然而我覺得一個人要成功,就像李嘉誠那樣勤勞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一個人成功永遠沒那麼簡單,都説潮州人很精明,李嘉誠的腦子可不是一般人的腦子那樣,就單説學英語,他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單説我自己,我英語就學了整整六七年時間,但還是學不會,李嘉誠的毅力更是非凡,就很小的一件事説吧,他每天晚上回家後不管有多累,他都會堅持看書,而且從年輕到老這個習慣從未改變,雷達不驚。李嘉誠的情商也很高,就單説他在茶館端茶這麼小的事情吧,要是我們一般人的話,就覺得這麼小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可他不一樣,他除過端茶之外,他還會察言觀色,所以很討人喜歡,也很招老闆喜歡,他做推銷員時,他把那個鋁桶專門會推銷給整天在家閒着沒事的老太太,為什麼?因為那些老太太整天沒事,只會嘮嗑,老太太嘮嗑是就會談及的他推銷的東西,老太太會幫他推銷,他沒有浪費時間,時間都用到了刀刃上,別人功能工作八個小時,他就工作十六個小時,所以他推銷的結果是第二名的好幾倍,而且他還是新手,這真的很厲害。李嘉誠也很有商業頭腦,在他做推銷員時,他就將這個區域分成好幾個部分,哪個部分是高銷售區,哪個部分是低銷售區,他破舊的筆記本上都有詳細的記載,這些都是李嘉誠後一些推銷書籍上才總結出的推銷法則,他也很講義氣,他嘴邊經常掛着這麼一句話:對己節儉,對人慷慨。當他要離開那個鋁製品公司時,他對那個老闆説絕不帶走以前的顧客,還對老闆説了此行業的前景不是很好,他建議要麼是放棄,要麼是做鎖子等其他產業,因為鋁製桶將會被塑料桶代替,看來這人真的很講義氣。他的行動力很強,他能抓住機遇,當他開始創業時,他借錢再加上自己的錢總算辦起了廠子,要是一般人還在那思考成功還是失敗後會怎麼樣。要是總結李嘉誠身上的成功之道那真可説是千條萬條,在這裏我就列舉自己一點淺薄的心得吧。

“時勢造英雄”這句話我不知用在李嘉誠身上是否合適,他出生的時代及家庭的不幸這一切無疑激發了他的潛力,然而一個人成功不僅僅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這些,還有很多我們背後看不到的,一個人成功之後,我們會將他神化,只會看到他身上的優點,所有缺點都會被優點所覆蓋的。好了,今天就説到這裏,有不當之處,望高人指示。

《李嘉誠自傳》的讀後感 篇2

很多人都想成為李嘉誠,很多人都會感歎他的成功,但只有感歎。讀完李嘉誠傳奇的一生,讓我們感受最深的不是他如何以超人之術創立的宏基偉業,而是他勤奮好學、以誠待人、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精神。就是因為擁有這些精神才成就了他今天的事業,這就是”超”之所在。

李嘉誠的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很多人的影響,尤其是他的父親李雲經和莊靜庵。1928年,李嘉誠出生於潮州。李氏家風,治學嚴謹,學識淵博,是潮州的書香世家。李嘉誠從小聰穎好學,5歲進入小學唸書。先生教授的詩文,他在家早已爛熟於,他對陌生的詩文抱有濃厚的興趣,李嘉誠回到家講給父親聽。父親也常常向他講述日本侵佔東北三省,攻打上海的暴行。父親憂鬱的神色,深深銘刻在李嘉誠幼小的心中。在父親的教導下,李嘉誠心中的一個理念越來越清晰:勤勉苦讀,出人頭地,報國為民。父親在臨終時也不忘告誡兒子“貧賤不能移”,“做人須有骨氣”,“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義富且貴,與我如浮雲”李嘉誠之父在貧窮中辭世,卻給兒子留下珍貴的精神遺產——如何做人。如果説李嘉誠的父親是他人生的啟蒙老師,那麼莊靜庵就算是他商場上的啟蒙老師。莊靜庵是香港鐘錶業的鉅子。他曾深有感觸地對李嘉誠説:“香港商場,競爭激烈,不敢鬆懈懶怠半分,若不如此,即便是萬貫家產,也會輸個一貧如洗。”李嘉誠從父親那裏養成了熱愛學習的好習慣,增強了民族責任感,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做人。從莊靜庵那裏學會了如何行商。可見在人成長的道路上,身邊的人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只有在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下,才能養成一種良好的心態和鬥志。只有在正確的思想和言行的指引下,才能啟發我們對生活充滿追求。李嘉誠的勤奮好學,也深深觸動了我。人家工作8小時,李嘉誠就工作16小時,賺到錢就買書來學習,不懂的東西就一個勁地探究。李嘉誠曾做過茶樓跑堂,鐘錶小工,也做過推銷員。李嘉誠每天都把鬧鐘調快10分鐘響鈴,最早一個趕到茶樓。調快時間的習慣一直保留到今日,他做任何事,都走在時間的前面。

李嘉誠的經歷堪稱傳奇,到底是什麼造就了他的成功?讀了《李嘉誠傳》後,這與他的勤奮,責任感和誠信是分不開的。正如李嘉誠自己所説:“我覺得成功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完全是靠勤奮工作,不斷奮力而得成果;第二階段,雖有少許幸運存在,但也不會很多;現在呢?當然也要靠運氣,但如果沒有個人條件,運氣來了也會跑去的。”可見勤奮在每個階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關鍵所在。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懂得這一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向成功邁進。

《李嘉誠自傳》的讀後感 篇3

一直以來都很佩服李嘉誠先生的白手起家,佩服他的經商頭腦,於是找了李嘉誠傳來讀,讀完之後,心中有着很多很多的感想,於是把其記錄下來。

李嘉誠先生的一生不可謂不傳奇,出身與貧困家庭的他能夠成為今天的華人首富,通過去讀他的自傳終於知道了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的這個位置,因此,也更加地對他敬佩,真的在他身上有很多很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

李嘉誠之所以能有今天如此大的作為,是因為他有着一股永不服輸的執拗勁。小小年紀的他就掌握了經商的祕訣,他對推銷工作已經有了獨特的見解。他認為摸清市朝向,建立銷售渠道,廣交朋友,才能做好生意。

李嘉誠推銷商品不是靠高談闊論,而是注重市場和居民中使用這種產品的情況。李嘉誠把香港劃了很多個區域,每個區域的居民生活情況和市場情況都記在一個小本上,只要產品一出廠,便知道該送到什麼地方去。因此,李嘉誠經過一年的努力,他的推銷額遠遠地超過了同事們,得到老闆的讚賞。

由於李嘉誠做出的成績在職工中非常出色,老闆非常欣賞他的才華。因此,在李嘉誠剛滿17歲那年就被提拔為業務經理,統管產品銷售。時隔不久,又晉升為總經理,全盤負責日常事務。李嘉誠成了塑膠廠的台柱。

他從茶館小工到鐘錶店小工,再到五金店銷售,再到塑膠店經理,這一系列的轉變才是真正刻骨銘心的。1950年,李嘉誠創辦了“長江塑膠廠”,在他經營塑膠廠的幾年裏,許多挫折差點讓他失敗,但他以無法想象的毅力挺了過去,令我震驚萬分。其中最危險的一次就是面臨倒閉。

李嘉誠在得到了一些小利後,開始過於急迫地擴張企業,也就造成了資金嚴重流失,產品次品量增多的問題,原料商們來催原料費,客户們尋找一切理由索賠,李嘉誠陷入了他的人生最低谷。然而,他卻不像其他人那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反而十分沉着冷靜,和銀行洽談,使銀行信任他,繼續為他提供貸款。他又停止生產塑料玩具,着手進軍塑料花市場,“長江”得以從死亡線上被救了回來。這次的突發事件,體現了他的沉着冷靜,不沉溺於一次成功的穩健作風。我們應該學習他,遇事不能着慌,必須靜下心應對。

再後來,長江塑膠廠更名為長江實業,1972年正式掛牌上市。1981年成功控制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和青洲英坭有限公司;1985年又一舉收購港燈,讓匯豐銀行主動退出香港商界。李嘉誠收購各個公司的行動一直持續到1990年。這時,李嘉誠已是多家公司的董事長了。

在擁有了許多資產後,李嘉誠開始投資家鄉潮州市。興建“羣眾公寓”;斥資兩千兩百萬港元建設潮安醫院和潮州醫院;又花了上億港元建立汕頭大學。汕大在李嘉誠先生的鼎力支持下,如今發展蓬勃,是廣東僅有的幾家重點大學之一,每年作育英才,為社會輸送大批量的'高等人才,這也算是李嘉誠先生對家鄉對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李嘉誠能夠成為華人首富,可以説,不是偶然的,他秉承了潮州人敢闖敢拼,勤勞耐苦,不捨不棄,機靈踏實的特性,再加上他的富有遠見,就註定了他這輩子的成功。而他能夠把心力放到慈善事業中來,這是我最最敬佩的,達則兼濟天下,他不僅僅是獨善其身,他為這社會所做的一舉一動,都是有目共睹的,他能夠激勵年輕人的奮鬥,也能帶動其他企業家對慈善事業的付出。

當今時代,每個人都渴望財富,尤其是那些平凡的人,更想使自己成為腰才萬貫的成功者,更想獲得真正的財富,可謂難於上青天!要知道,所有人包括李嘉誠先生的成功和地位都是他一步一個腳印真真正正踏踏實實地走出來打拼出來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去羨慕別人的成果而不付出努力,你是永遠不會成功的,讀完這本書,更多地學到的是李嘉誠先生的實業精神,學到的是李嘉誠先生在面對種種難關的時候都能合理應對不慌不忙地進行處理的那種精神,這對以後出去工作出去打拼也大有益處,儘管前路茫茫,但是要成就美好的人生必須經歷很多很多,現在我更應該努力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把握未來,美好的未來正在向我招手!

《李嘉誠自傳》的讀後感 篇4

李嘉誠曾經説過:只要勤奮,肯去求知,肯去創新,對自己節儉,對別人慷慨,對朋友講義氣,再加上自己的努力,遲早會有所成就,生活無優。生意更上一層樓的時候,絕不可有貪婪,更不能貪得無厭。

李嘉誠為什麼會蟬聯首富呢?從他給他兒子的忠告中,就可見一斑。

1、克勤克儉,不求奢華

2、學會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

3、賺錢靠機遇,成功靠信譽

4、耐心等待成功的到來

5、有膽識也要有謀略

6、別人如果放棄,你就要出手

7、懂得用人是成功的關鍵

8、不要對一項事業情有獨鍾

9、要時刻考慮合作伙伴的利益

10、肯用心來思考未來與朋友們借鑑,共勉。

他的事業成功百分百靠勤勞換來。李嘉誠在少年時代算過一次命,算命人説他天庭飽滿,雙目有神,生辰屬龍命,保護星乃水星。若勤勞苦幹,堅持不懈,將來定會大富大貴。李嘉誠並沒有相信什麼龍命。而相信了只要勤勞能幹,堅持不懈,定有所成,並一直在一生的實踐中躬行不輟。李嘉誠不僅身體力行,也常常以此來告誡兒子。

我也學會了“勤能補拙"的道理,像天下所有的父親一樣,李嘉誠很愛他的兩個兒子,直到今天,只要一提起兒子,那種掩抑不住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但他深知,這也與他當初的諄諄教導有關係,打小的時候,他就告訴兩個兒子,勤能補拙,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我們也只有從小就要養成儉樸的好習慣,遭點磨難,是為了磨礪我們的意志,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閲歷。

一個人最要緊的是,要有中國人的勤勞、節儉的美德。懂得節省你自己,對人卻要慷慨,當你賺到錢,等有機會時,就要用錢,這樣賺錢才有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3p9lj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