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蘇東坡傳》高中讀後感範文

《蘇東坡傳》高中讀後感範文

正值雙節,卻逢雨聲潺潺。懶惰如我,不願冒雨遠行,只得在家翻幾頁書,清閒無憂,這感覺倒像是“住在水邊”。

《蘇東坡傳》高中讀後感範文

隨手翻開的是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我本就喜歡這位元氣淋漓又富有生機的東坡居士。從書中的描寫對他更是欽佩,作者寫到: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穌所説: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温柔敦厚,在蘇東坡這些方面,其他詩人是不能望其項背的。這些品質之薈萃於一身,是天地間的鳳毛麟角,不可多見的。聽到作者這樣的總結不免激動附和,只歎自己筆力不足。

專業使然,我總是對一個人的原生家庭與童年經歷關注多一些。性格所有的線索、長大後的行為軌跡都能追溯到童年。

本書的第二章《眉山》中介紹了東坡先生的童年,眉州眉山鎮是蘇家的故鄉。眉山鎮乾淨整潔,夏季荷花盛開、香氣襲人,東坡小時候在這裏過得自由而快樂。東坡的祖父就生得高大英俊、身體健壯、酒量極大、慷慨大方。年輕時他們正住在鄉間,自己廣有田地。他祖父不像別家那樣儲存食米,卻以米換谷,隨後荒年歉收,他祖父乃開倉散糧、廣播善行,全因為稻穀可藏數年,而稻米天潮時則易黴壞。東坡的叔父趕考高中正欲慶祝,祖父卻在熏熏大醉,手裏還攥着牛肉吃。讀到這裏我不免想到蘇軾在任杭州知府時,疏淤泥、修堤壩之餘,用以“東坡肉”招待工人,還要自制年夜菜與朋友把酒言歡,這不正是繼承了祖父的胸懷和酒趣嗎?

蘇父雖然沉默寡言,終生難實現政治抱負,但有兩個孩子之後還未放棄勤勉奮發,和後生之輩一起歷經科舉,名不被兒子所掩,可謂是後人學習的榜樣。蘇家各種圖書插列滿架,長輩不因一次落第嗟歎連連,晚輩高聲朗讀經典,正是這樣的家庭氛圍才造就了腹有詩書的東坡居士。而且蘇父一直堅持做文章應捨棄華美靡麗、蘇軾也受其影響。所以他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令人回望千年、一句“明月幾時有”讓人把酒問了千年。

東坡的母親出身官宦之家,卻勤儉節約,樂得做個“豪門貧小姐”。閒暇之餘教兒子讀《範滂傳》,小東坡抬頭望了望母親,問道:“母親,我長大之後若做範滂這樣的人,您願不願意?”母親回答道:“你若能做範滂,難道我不能做範滂的母親嗎?正是母親的鼓勵,才讓小東坡立志成為剛正坦蕩的人。幼年的'東坡和其他頑皮的孩童一樣,喜歡掏鳥巢,但母親卻嚴厲告誡他們不得捕捉鳥雀。鳥雀得以在自家低矮的樹枝上做巢,孩童的歡笑伴隨鳥的鳴叫回蕩在庭院。善良是一個人最好的品性,而有一個深明大義的母親,正是蘇軾胸懷天下的奠基石吧。

千年之後的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依舊恓恓惶惶,莫不知蘇家早已給出了答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39dng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