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12篇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12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天的懷念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12篇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1

作為小樹應該感謝土地,因為土地養育了它;作為小魚應該感謝大海,應為大海是它的家;作為小鳥應該感謝藍天,應為藍天給了它自由;而我作為一個孩子,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我的父母。

在寒假裏我在語文教學通訊上讀了史鐵生寫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使我體會到了濃濃的母愛。文章主要寫了“我”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暴怒無常,經常摔東西、發脾氣,悲觀厭世。母親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氣,在她重病纏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覺的情況下,堅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園看菊花。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即將離別人世時,心裏還掛念“我”和未成年的妹妹。

看到這位偉大的母親,由此我想到了生我養我、辛苦一輩子的母親,她對我的愛也是無私的,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我時時刻刻都在母親的關愛中成長。記得我8歲那年,由於發高燒,燒得我迷迷糊糊的,站都站不穩,媽媽連忙抱起我直衝醫院打點滴。當時,爸爸在江陰工作,爺爺奶奶那幾天又很忙,沒時間照顧我。就媽媽一個人陪在我的身邊。她一會兒給我量體温,一會兒給我喝點水,一會兒用冷毛巾給我擦臉,一會兒用酒精給我擦身體,還一邊給我講故事。講着講着我就睡着了。媽媽怕我着涼,就脱下衣服蓋在我身上,讓我甜甜地睡着了。可媽媽卻冷得渾身發抖,坐在我的身旁,一夜也沒閤眼.

聯想到文章裏的“媽媽”和我的“媽媽”,我懂得了“人世間唯有母子情深”。母愛是人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母親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由此,我想到:我們一定要珍惜母愛,回報母愛,唯有現在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將來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樣才能更好的回報母愛,回報社會,這也是我們對母愛的最好報答。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2

“愛是人間的春風,愛是生命的源泉。”這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個重病纏身的母親,一個雙腿癱瘓的兒子,還有一個未成年的女兒……

這個母親為了兒子能堅強地活下去,隱瞞自己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兒子,直到最後一息,也思念着“我”和妹妹……

秋天,“我”去看了母親喜愛的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多麼偉大、無私的母愛啊!有時候我會嫌她太羅嗦,但這不正是母愛的表現嗎?

愛是無形的,它需要用心靈去感受;愛是永恆的,它使人終生難忘;愛是偉大的,它給人無窮的力量。

小時候,我常常拿着一隻小蠟燭,圍着茶桌不停地轉啊轉啊,弄得爺爺奶奶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有一次爸爸媽媽出去了,家裏只有我一個人,正好乘他們不在,我偷偷地搬着桌子、椅子,想方設法地要拿到放在櫃子上的小蠟燭。對於那時的我來説,櫃子頂上的高度是遙不可及的,可是我還是努力地向那“高峯”爬去。爬着爬着,我四肢發軟,不敢向下看,怕摔下來腦袋就會開花;我也不敢再向上爬了,那些椅子不聽話,在亂蹦亂跳的……這時媽媽回來了,提着一條條魚;拎着一袋袋的菜。進門一看見我在椅子上搖搖欲墜,馬上丟下東西,向我撲來,椅子散落一地,我平安的到了地面。抬頭一看,卻發現媽媽的頭上和手上多了幾道傷痕,“你怎麼總是讓人擔心啊!”媽媽搖着頭無奈的説。我哭了,不知是開心還是難過我只是哭了。

母親像一把不聞不問的雨傘,永遠為兒女敞開,為他們遮風擋雨。母親對兒女説的每一句話都是善意的,希望給兒女們指出一條充滿陽光的道路。

親愛的媽媽,如果時光太短暫,我願把時間停住,陪您到天荒地老;如果您會逐漸走遠,我願陪您到海枯石爛;如果您願出去走走,我願陪您到天涯海角……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3

最近我們學習了史鐵生先生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懷念》。讀過後,我的心思緒萬千,也從中懂得母愛的無私,偉大。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還仍然無微不至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

文中這位身患重病而同時還要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的母親,為了自己的兒子,她從來也沒有抱怨過。她用驚人的毅力,譜寫了一曲母愛之歌。我的媽媽也跟這文章寫的母親一樣。

記得那是一個清朗的夜晚,我跟幾個朋友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翻筋斗。我剛翻了一個筋斗,一不小心摔到草地上――腿脱臼了。回到家裏,媽媽看到我走路好像不對勁,便問我這是怎麼一回事,我便一一地告訴了她。媽媽一聽,着急得快要掉下眼淚了,嘴裏叨唸着:這可怎麼辦!她開始為我的腿奔波起來,揹着我去看了好位醫生,他們都辦法。但是媽媽依然不放棄希望,在她眼中,我們兒女的健康比任何事都重要。終於我們找到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把我的腿治好了。在還沒完全康復的過程中,媽媽每天都在無微不至地照顧着我。我彷彿看到了媽媽的臉上又增添了幾道皺紋。

這篇文章使我感受最深刻的.一句話是母親絮絮叨叨地説着......看到這,我也就想起了媽媽的嘮叨。那是一個暑假,我要去外婆家,姐姐都已經在門口等我了,媽媽還再三叮囑我:到了外婆家,不要跑到河裏洗澡,知道了嗎?我無可奈何地説:知道了。可是她又説:在外婆家裏可得聽外婆的話,不要調皮搗蛋,知道了嗎?我不耐煩地説:知道了。現在的我,才真正感受到嘮叨背後的母愛。

文章中的那位母親已經快要去世了,還在惦記着她那雙腿癱瘓的兒子和她那還沒成年的女兒。原來母愛的力量是那麼偉大。

讀完《秋天的懷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從這篇文章裏,我讀懂了母愛,也為自己過去對母愛的不解而悔恨。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地愛自己的媽媽,認真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媽媽我的關愛。

可憐天下父母心。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珍惜這一份無價的母愛吧!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4

史鐵生的散文《秋天的懷念》充滿濃烈的思念之情,其中是對已故母親的深深的懷念與感激。

讀罷這篇文章,我感受到難於讚頌的母愛;文章中母親對我的愛樸實卻真摯,可以説母親為兒女奉獻了一生,實乃偉大不可名狀啊!該文記述的是在作者雙腿癱瘓之後,那時我脾氣暴躁。對於自己孩子的殘廢,作為母親可謂揪盡了心。我母親總是在幕後默默地注視着我,留意我的一舉一動,生怕我出一點意外。我們都明白,母親對於兒女的遭遇,其承受的痛苦絕不會亞於兒女自己身心的傷痛。作者正值青春年華卻雙腿癱瘓,這是不幸的。但他有一位默默照顧他的母親,這又是多麼的幸運啊!行文流露出真情實感,讓我感觸到該文記述的都十分貼近我們的生活小事。從中我們可以感悟到小事藴含着多少人間哲理。

例如文中的語言描寫,母親在得到兒子同意去看花的消息之後,萬般喜悦説道:“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可以看出孩子的幸福是母親最大的快樂。作者説:“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我讀出了兒子對母親的傲慢無禮,對母親的不耐煩。這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是一種普遍的現象,所以讀書可以讀到生活的影子。從另一方面,我深深地感受到母親博大的心胸。人在不同的年齡總會有不同的人生感悟,作者隨着年齡的增長,心態愈發的平靜。他開始思考母親對他們的付出。但他回憶起母親時,我感受到了他的懺悔之意。文章是這樣描述母親的“那天她發病,被鄰居抬出去,口在大口大口的吐血。她臨終時説:“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未成年的女兒”。其中我還是感受到了母親對兒女無私的愛,除此之外,這也是作者對母親的回憶。記憶裏帶着滿滿的傷痛之情,痛惜這麼一個善良的母親就這樣離開人世,痛悔沒有好好報答偉大的母愛之情。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5

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是令人震撼的!

人生短暫,每個人都要經過生老病死,而母親的愛卻永遠停留在每個孩子的心中。如果你讀了這篇文章,肯定會不由自主地流淚,油然而生出一中“情”。

它講的是:史鐵生自從雙腿癱瘓以後,脾氣變得暴怒無常。他不知道母親已重病纏身,但母親依舊來安慰史鐵生,讓史鐵生對生活充滿信心,對生活不要絕望。可母親一次出去後就再也沒有回來,結果母親去世了,但她臨終前還牽掛“我”和妹妹。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體會到母愛的無私奉獻,母愛是偉大的,令人震撼的,感人肺腑的!

文章中的母親雖然自己患了重病,但她要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從意志上去鼓勵兒子和安慰兒子,讓兒子對生活充滿信心,讓兒子像秋天的花一樣堅強,爛漫,這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堅強的母親。對照史鐵生,想想自己,也是如此。這不,快入冬了,我每天早上都要纏着媽媽給我做早飯,媽媽沒有一口回絕,而是豪爽的答應了。媽媽忍着寒冷給我做早飯,前幾天就感冒了。

咳嗽聲不斷地從媽媽的卧室傳來,我當時羞愧無比。我為什麼要媽媽給我做早飯呢?媽媽為什麼要答應了?咦,這不就是母愛嗎?母愛就是體現在這些細小的地方,它是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讓人不容易發現。母愛,它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是令人震撼的,是感人肺腑的,是催人淚下的!

母愛是平凡的,但母愛是偉大的,它藴涵着每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愛。把孩子當成一個寶貝,一本書,愛不釋手。附:五年級時候寫的這篇作文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6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一種愛,它給予我們温暖,但有一位母親,她的愛卻充滿苦澀,艱澀。

《秋天的懷念》講述了雙腿癱瘓後的史鐵生整天痛不欲生,想要自暴自棄。但他的母親卻一直安慰着他,希望他走出心理的陰影。但那時的母親早已身患絕症,卻總是裝出一種很喜悦的樣子,想讓兒子被她感染,走出陰影,正常地開始生活,這樣她即使死了也能安心。

當我在閲讀這篇優美的文章時,被這樣的幾句話所打動,腦海中也出現了這樣的畫面:秋天,每當史鐵生坐在窗前,聽着優美的音樂,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時,他總會不由自主地開始發脾氣,暴怒無常,每每這時,他的母親都會悄悄地走出去,默默地流淚。然後再悄悄地回來。我感受到了史鐵生的悲傷。蔚藍的天空,美妙的音樂,是那麼完美,只是他是殘缺的,他的生活不美。我體會到了他那一刻痛苦、難受,甚至是想死的心情。我也感受到了史鐵生母親的難受、傷心和痛苦。因為她的兒子是一個殘疾人,而且在自暴自棄,她卻沒有辦法,也不能為力。也許她想到兒子的一切遭遇,會感慨蒼天的不公……

想到這兒,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史鐵生和他的母親一生都這樣的痛苦、傷心。他們一生幾乎都是咬牙堅持着,不言放棄。我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一份偉大的母愛,一雙能動的雙腿,這是多麼幸運啊。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它們,就像我們明天就會失去它們一樣。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由自主地感慨:是啊,史鐵生的一生是這樣的坎坷,但他卻始終沒有放棄,併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作家。我們也要向他學習,學習他堅持不懈,不言放棄,堅持夢想的那種精神。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7

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是一篇能觸碰心底温柔的文章,他用生命來詮釋着母愛的意義。

文章主要講的是一位母親為了能讓兒子堅強地活下去,隱瞞自我嚴重的肝病,全心全意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最終母親猝然離世的故事。而作者卻連母親的最終一面也沒有見到,只留下無盡的遺憾和無限的懷念。

世間所有的母親也都是一樣的,都很愛自我的孩子,無論他們有多任性,多跋扈,或者是別人眼中的壞孩子,母親總會容忍他們,包容他們,並且體諒他們。儘管母親有時很嚴厲,但還不是一心期望我們成才嗎?

讀罷,我想到了我的母親。三年級的時候,學校突發水痘,我也被傳染了。全身起得密密麻麻的,那水痘像小小的石榴籽兒一樣紅紅的,一碰就要破了似的,並且還異常癢,如萬千蟲蟻齧噬,難受得透可是氣。但還不能撓,因為會留疤,會變成一隻醜小鴨的。躺在牀上翻來覆去地睡不着覺,恨不得自我變身枱球在地板上打滾兒。之後母親實在是心疼了,雙手疊在我的背上像畫橢圓形似的揉,但一點兒也不解癢。我開始不可理喻地對着母親發脾氣,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母親急得不明白如何是好,就細心翼翼地在水痘旁邊捏一捏、掐一掐。就這樣,她連續好幾夜都沒有好好休息,但卻從未抱怨過。最終在一次遭受我過激的言語後,母親默默出去了。

油鍋“噼裏啪啦”地跳起了舞,我下地觀望。母親的眼睛緊盯着菜,時不時地眨一眨,像夜空中的星星似的。燈光下,有汗珠從頭上往下流,流到了眼邊,流過了臉頰,順着嘴角流到了脖子上,更像是留下了一道淚漬。“你得忌口,給你做了芹菜!”——母親渾然忘了,剛才我對她的傷害……

《秋天的懷念》讓我感動,從而更能感受到了母愛似水的柔情。我要感恩母親把我帶到這個世界,感恩母親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感恩母親教會我做人的道理。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8

很小的時候,當我第一次捧起秋葉,驚歎於生命的美麗。褐黃而沉重的葉色,確確實實撥動了我那顆仍有些懵懂的心……

讀着《秋天的懷念》,感念史鐵生是一位堅強的殘疾作家,然而在他背後有位更偉大的母親卻鮮為人知。不經意間,眼前總會浮現出這樣一組鏡頭:史鐵生狠命地捶打自己兩條失去知覺的腿,對他的母親吼:“我活着有什麼勁!”母親撲過去抓住史鐵生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包含了做母親的對兒子多少深情,沉澱了多少對生命的無奈,又昇華了多少女性的堅強!

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在一個落寞的秋天永遠離開了史鐵生,離開時牽掛的依舊是“我那有病的兒子……”

隱隱地,有一種痛感在我心底浮起。我想那個傷感而複雜的秋,已是長久封印在史鐵生心中,植根於成長的足跡裏了。

看過報上的一幅畫:一條鱔魚在一口燒熱的油鍋內弓着身子。廚師很不解,便拿起刀刨開了鱔魚,才發現鱔魚肚子裏有一些密密麻麻的小鱔魚,它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才這樣做的。

我常常在陰鬱漫長的午後一遍遍想起那條弓起身子的鱔魚,一遍遍想象史鐵生母親生前對兒子的不捨與眷念。母愛不就是這樣,像七月的風,八月的雨,無邊無際地遊蕩,眉下的一記荒唐,庸俗地寫在臉上。

都説“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所有的母親,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在惦記着你,關注着你。即使你活到一百歲,她也在擔心着我們。

母愛的感覺就好比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嚐,夏天涼爽,冬天温暖。初秋的夜給人的侷促和失落心情瞬間消散,那是因為母親神奇的力量作用。

當秋日以它最眩目的光彩走進我們渴盼已久的眼簾時,母親,該會有一枚心形的紅葉落在您蒼老而褶皺的手掌裏,那,是我對您的敬愛。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9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秋天的懷念》,作者是當代作家史鐵生。讀着讀着,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這篇文章講的是作者雙腿癱瘓以後,脾氣變得“暴怒無常”,心裏變得極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與信心。作者的母親默默的承受着作者的“暴怒無常”,卻始終以耐心和微笑安撫作者心靈的創傷。後來還是作者的妹妹告訴作者,作者的母親常常肝疼的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一天,作者獨自坐在屋裏,作者的母親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的神色對作者説:“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你去看看吧。”“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作者的母親説。作者的回答已經讓作者的母親喜出望外了。於是便和作者談起了上次去北海時的情景。説道“跑”、“踩”一類的字眼,便戛然而止,悄悄的出去了。

作者的母親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那年的秋天,作者的母親病故了。但作者的母親病故前還念着自己有病的兒子和還未年的女兒。

又是一個秋天,作者的妹妹推作者去北海看菊花。作者也懂得了母親未説完的遺言,領悟出了“好好兒活”這句話的意義和分量。

我從這篇文章中明白的幾個道理:

一、趁現在我們的父母還在,要好好孝順他們。將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尊老愛幼,孝順父母的傳統美德好好地傳承下去。

二、不管變成怎樣,遇到多大的挫折都應該樂觀面對。不能失去信心和勇氣。我們只有經歷了挫折才能成長。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將努力樂觀的去面對所遇到的挫折。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10

讀了《秋天的懷念》一文,我突然也有種想寫自己母親的衝動。

我不知道,母親在別人的心中是怎樣的,但我知道自己的母親在我的心中比一切都要寶貴、高尚。她對我的愛就好像一顆糖,每每甜蜜着我的心……

也許是我從小吃慣了糖,因此,我這個人特別愛吃甜食,母親也知道,所以,每到星期天,她就變着法地做甜食給我吃。我清楚地記得,那時我才只有八歲,有一回,星期天到了,母親一大早從菜場買來一包寧波湯圓,放進鍋中,然後抱來一大捆乾柴,準備燒火。這時,在一旁的我感到好玩,撲到母親的懷裏説“媽媽,我也要燒火!”那稚嫩的聲音,就像是小貓撲在温柔的女主人懷中小貓撒嬌的“喵喵”聲,可愛極了!“好,好!”母親微笑着回答。於是,我便坐在母親的身邊看着她燒火,還不時朝母親笑笑。母親把捆好的一小捆稻草放進灶洞裏,只見裏面的火燒得旺旺的、暖暖的,那種温暖好像一直暖進了我的心窩裏。我靠着母親的手腕,覺得眼皮越來越重,不一會兒便不知不覺地睡着了。不知過了多久,我被母親輕輕搖醒。“喂,小懶蟲,快起來,你再不起來,我可要把湯圓都吃光囉!”母親小聲地在我耳邊説。我連忙張開眼睛,一看,母親正在朝我笑呢!“快起來,媽媽給你洗把臉,等會兒就吃湯圓!”母親邊給我打水,邊朝我笑着説。

洗好臉,我早早地搶好了位子,等着母親端來湯圓。等她端來後,我拿起勺子,像在水缸裏撈魚一樣撈,可一顆也撈不到,兩條眉毛皺得都快擠在一起了。母親看着我這樣子,忍不住笑了。“嗯!”我將勺子遞給她,母親接過勺子,兜起一顆湯圓放進了我的嘴裏,我咬破湯圓的外皮,裏邊的黑芝麻源源不斷地流了出來,流滿了我的嘴裏,黑芝麻香溢滿了口。我高興地直叫:“真好吃!”

這源源不斷的黑芝麻餡,多像母親源源不斷的母愛,這母愛溢滿我全身。就像糖一樣,甜蜜了我的心窩窩……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11

母親有着這麼重的病害要帶兒子去看花,讓我不禁想起五月十二日汶川地震中的譚千秋老師。那天正在上課,突如其來的地震使師生來不及逃脱,困在教室裏。譚老師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四個學生。當人們發現時, 譚老師的手緊緊地抱着學生,無論怎樣也搬不動。而譚老師走了,可他的愛還永遠留在了人間,永不磨滅。

那次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大地震,父親安頓好母親後在眾人的阻擋下冒着生命危險堅持要挖被埋在地震中的兒子。因為他曾經對兒子許下過諾言:他要與兒子共存亡,無論發生了什麼!而此時的兒子也有了信心,他知道他爸爸一定會來救他的,他對同學説,他爸爸一定會來救他的。父親挖呀挖,一直挖到第三十八個小時,兒子和十四名同學終於被得救了。兒子又讓同學們先出來,自己後出來,因為他説他已經不怕了——父親時刻和他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與子,病魔中的母愛子,地震中的師愛生。。。。。。人間有多少這樣的故事數也數不清。愛兒子的母親在身上有重病時還在無微不至地關照着生病的兒子,她要推兒子去北海看菊花,想讓他像菊花一樣堅強,有着菊花一樣堅強的毅力。而她臨終前還在想着雙腿癱瘓的兒子和那個未成年的女兒。她自己都快離開人世了,還想着孩子,那應該用什麼語言來形容母親的愛呢?!就像那次汶川地震,譚老師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孩子, 譚老師並不是學生們的父母,可他卻能在最危急的時刻用自己的生命保護孩子。地震中的父與子,當然,誰都知道,他這麼挖下去,很有可能引起火災、爆炸、泥石流等危險。但他還是遵守自己許下的諾言,他要與兒子共存亡,因為他愛兒子。

人間有多少偉大的人誰也説不清。愛憎分明有了新的意義和昇華,愛有着無窮的力量!母親無微不至地關照兒子,愛的榮耀;父親無論如何與孩子共存亡,愛的分享;父親苦苦挖了三十八個小時終於用他勤勞的雙手把孩子救了出來,愛的力量;突如其來的地震使師生五人無法逃脱,譚老師用自己的身軀保護了四個學生,愛的承擔!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12

母愛如水,温暖而柔和。母親對我們的愛是無法用數字來形容的,它是無價的!在愛的字典中只有愛沒有其他雜質。

今天,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篇課文,叫做《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我”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母親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氣,在她重病纏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覺的情況下,堅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園看菊花。在她生命的最後一息,即將離別人世時,心裏還掛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文中的母親為了讓兒子解開心結,喪失了生命,可見母愛的力量是多麼偉大啊!

多動人多催人淚下的偉大母愛故事!仔細一想,世界上的母親哪有不愛兒女的呢?母親們不辭勞苦地養育自己的兒女成人,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卻不是圖報酬,有時甚至連一句感謝的話都得不到,但她們什麼時候抱怨過?她們還不只是一心希望自己的兒女成才?每個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無論他們多任性放肆,母親們總會容忍他們、包容他們、體諒他們。儘管有時兒女們犯了錯、母親責罵他們,還不一樣是為他們好嗎?母親們就像一把把不聞不問的雨傘,永遠為兒女們打開着,為他們擋風擋雨;母親們寧願自己受風雨摧殘,也不願意讓兒女受到一絲傷害。母親們對兒女説的任何一句話都是善意的,希望給兒女們指出一條光明的路。母親們但願永遠陪伴兒女共度時光,但她們從不自私,從不把兒女硬留在自己身邊,而是永遠在兒女的身邊當“守護神”。

在愛的天平上,一份母愛比再昂貴的錢還有貴上幾千億倍!母愛是無價的!讓我們一起回報母親吧!

標籤: 讀後感 懷念 秋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2yd40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