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滿川田紀事》讀後感

《滿川田紀事》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滿川田紀事》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滿川田紀事》讀後感

風華正茂的我們一心向學,期待學成的那一刻,期待躍入龍門的那一刻,期待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那一刻。十幾年挑燈夜讀,十幾年努力升學,為的就是走出農村,過得相對比父輩好些,他們太苦了,他們學識有限,將厚望給予在我們身上,希望我們完成他們求學的慾望,光耀門楣。我們,也不負所望,踏入了大學校園,然,處於發展鉅變的時代,競爭如此激烈,從大山裏走出來的我們再次選擇了升學,從大一起絕大多數人就有了考研的想法,不斷的升學,不斷的鑽研,我們,離心中的城市越來越近,離自己的家鄉越來越遠,那曾經滋潤我們的一方土地也愈發遙不可及了……

“爸爸,我想吃玉米,玉米什麼時候才成熟了?”“得到秋天才行,現在想吃的話上街買幾個吧!”這是我和父親的一段對話,我——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不知道玉米什麼時候成熟,更不要説它該什麼時候播種,期間應該注意什麼,會收穫幾次了。我想,不單單我是這樣吧,或許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我”,我們——會種地的概率極其渺小。往上數一代,爸媽這代會種地嗎?答案是——不一定。近四十年來,一大批農民湧入城市務工,其中,爸爸也是一員。我認為爸爸屬於半半型的,會種地,也種地,但經歷不全在種地,主要是打工,次要是種地,如若顧不上地了,任野草肆意奪取蔬菜的營養去吧!再説媽媽典型的相夫教子型(當然不含貶義),經歷全在孩子的學業上。那麼,請問,土地怎麼辦?誰來種地?對於這些個問題,之前的我是不會靜下心來去深入思考的,因為我認為我的本分是孝順爸爸媽媽搞好學業而非想着怎樣不讓土地荒廢,如果偶爾想涉獵一下,保不齊事與願違,淨添亂,於是乎,不涉及不去想成為常態。事實上,以我們家的情況來看,伯伯、叔叔、爸爸皆把經歷放在了孩子身上,努力打工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爺爺挑起了大梁負責起了土地的利用,然,有限的人力投入有限的經歷很多土地還是荒了……

地荒了,誰去種?地荒了,究竟好還是不好?不僅僅我的家鄉,好多地方如此,面對荒蕪的土地,新的農村的主人在哪兒?又該何去何從?《滿川田紀事》的閲讀給了我這樣的思考。讀書交流討論會上三個問題的提出“誰是農民?”“誰是未來農村主人?”“農村教育成就了誰?”又將我帶入了深刻的思考。我不禁要問“我們從哪裏來?又要到哪裏去?”為何會有這樣的發問?原因在於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各系同學表現出來的是不願意當農民,縱使願意當農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畢竟啥也分不清楚鋤頭也不認識。這是忘本的表現嗎?我不禁要問。土地滋養了我們,生長在土地上的糧食予以了我們最基礎的保障而有餘力進行精神方面的建設。誠然,有專業人士在做相關方面的研究,有相關專業在學這方面的知識。但是,為什麼我們心裏對農民缺乏認同呢?很多人説以前是“士農工商”,現在而言,農民也是一種職業,但依舊很多人不選擇這個職業,這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也是一個難題。有思想意識方面的轉變問題,也有工資待遇程度達不到的問題,種種思想觀點碰撞出火花,對待這些個問題的解決,任重而道遠。

當然,土地荒廢,誰是農村的未來主人這個大問題其實是《滿川田紀事》的一部分,在民間傳統文化傳承方面我也思考了許多。任一個地區貧窮與否,偏僻與否,棲息於此的人們在追求生存的同時也會滋生出祈福庇佑並延續下來的風俗。滿川田在黃山腳下,四面環山,不臨江不臨海但流動着節慶“魚”。木質結構為主的徽派建築結構簡直稱得上木屋,而皖南農村冬天生火熜取暖,忌火。魚兒離不開水,水乃火之剋星,嬉魚寄託着滿川田先人祈求平安的'純樸願望。這就是鄉風,這就是淳淳的鄉情。謝修遠拍攝的關於反映嬉魚燈的視頻《不嬉不行》沒有技術修飾,沒有華麗場景,原生態展現底層農民對文化傳統的自覺繼承與發揚,足以見得滿川田的魅力所在。這種淳樸的魅力,放之四海而皆有之,淳樸的鄉民在閒暇之餘勞作之餘收穫之餘也會相對放鬆祈福庇佑,一些新的方式產生並被傳承下來。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繼承者和發揚者的我們,是否勇於挑大樑,是否有不顧同齡人的反對深入其中發展的決心?“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火樹銀花”被李白的詩表現得淋漓盡致,河北張家口蔚縣暖泉鎮的潑鐵水打樹花被列入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縱使傳人薛建國決心打破傳男不傳女的規矩收徒弟,很多人依舊打退堂鼓。面對優秀的文化,並不是所有人都樂意投身其中,將其傳承下去的。20xx年滿川田魚燈會有一支是由年輕一代組織的,大一女學生汪艾笑説“這個習俗得由我們小輩傳承下去”。是啊,我們被優秀傳統文化所滋養,當文化需要被傳承時,我們也應該站出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是我們該有的擔當與使命。

四十年,如若按照一到四十的順序,如若這是一個人,那麼他已經到了不惑之年了。20世紀後20年至21世紀前20年,是中國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走向現代的工業化、城鎮化社會的裂變時期。這一時期下的人們,生長在農村的人們,面對婚姻市場的漸變,交通狀況的改善,傳宗接代觀念的瓦解,親屬稱呼的流變等現狀,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如何應對市場競爭,如何改善生活條件,如何順利地娶妻生子,如何適應變化,等等……當大量土地荒廢時,政府出台相關政策,當進城務工的人在經濟壓力減輕心理融入時,於城裏落户多年的他們會慢慢放棄對土地的心理和物質依賴將土地流轉出去,更好地盤活農村“沉睡”多年的巨量土地資產。土地一定程度集約經營,半荒半放荒耕地逐漸減少,耕地浪費現象得到遏制,村莊越來越小,某天可能成為無人村。聯繫身邊實際,其實同滿川田農村現象相近的很多,我們的父母為了降低生產、生活成本,考慮到我們教育的便利,自發地從世世代代居住的小山村往外遷移,退耕還林甚至棄耕還林,隨着村中老齡化現象的加劇,青壯年的長期外地定居,也可能出現“無人村”的現象。換個角度想想,當“無人村”真的出現時,當傳統的在土地上刨食的農民消失時是否代表着一個新的耕作方式的開啟呢?讀書交流分享會上,一位同學談及了未來農業的規模化生產,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將解放更多的人力,更適應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個人認為是可行的,因為純粹的靠體力勞作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總有生產工具會為我們助力。那麼,難免存在質疑的聲音: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地貌豐富,不像美國,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我們連怎麼把機器抬上去都是個問題。在我看來,這也確實是個問題,但是,何為機械化生產?如何去定義機械化生產?如若固有地勢條件改變不了,需要做的是改變思想觀念,以及堅定信念,深入探索研究而非自我否定。如若當初錢學森自我放棄認為中國造不出原子彈理由是條件太差那麼我國的原子彈推進還需要多久呢?有多少奇蹟多少不可能是被我們創造被我們打破的?或許我個人的觀念理想化了,但是在未來農業這方面的發展着實是看好的。當然,前提是有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抱負的人投身於其中,儘管我所學專業非此方面,但我相信,努力學習,瞭解我國農村現狀與政策,做一個有心人也是對付出者的一種尊重。

我們,絕大多數的我們從農村走出來,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的是什麼?小我?一定程度上是的。大我?肯定也是涉及的。做好本分也是在為國家安定民族富強做貢獻。當我們接受教育的洗禮,當我們坐在一起討論交流觀點時,當我們發出質疑時其實也是在逐步明確自己的目標:是否會最大程度挖掘潛力投身家鄉,投身社會的建設與發展?石嫣身體力行從事農業生產,積極普及推廣CSA理念,做着世俗眼光中文盲也會做的工作,貌似是對人才資源的浪費,其實是推進着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們國家不論農村還是城市的發展,都需要這樣一大批新鮮血液的湧入,而我,也願意成為血液中的一滴。

密納發的貓頭鷹要到黃昏才起飛。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希望我有機會做那隻密納發的貓頭鷹,見證這個偉大的時代。

標籤: 川田 紀事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0lpmj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