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小王子讀後感悟(小王子第十一章讀後感)

小王子讀後感悟(小王子第十一章讀後感)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萌生一些新的感悟,為了更好的記憶,我們可以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那麼,要怎麼寫感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王子讀後感悟(小王子第十一章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小王子讀後感悟(小王子第十一章讀後感)

布魯克林,位於紐約麥哈頓島的東南邊,是紐約人口最多的一個區,也曾是各少數種族聚居區,在這裏充斥着貧窮、骯髒、齷齪、下流與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教育在這裏如同鑽石一樣奢侈。

《布魯克林有棵樹》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這本書是美國作家貝蒂·史密斯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創作出的一部長篇小説。

這部小説多次入選美國中學生課本,被紐約公共圖書館稱為“世紀之書”,亞馬遜書店更是將其與《小王子》、《夏洛的網》並稱為“20世紀最佳青少年讀物”。由小説改編的電影《天堂樹》曾獲得奧斯卡最佳配角獎,同名音樂劇上演近300場。

不過很遺憾,這麼一部佳作的中文譯本,直到20xx年才與中國的讀者見面。感謝方柏林先生的翻譯和譯林出版社的發版,終於沒有讓我們錯過這本充滿愛、不屈與温暖的著作,讓我們有幸從樸實而細膩的文字中,和弗蘭西一起心懷希望,努力生長。

《布魯克林有棵樹》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弗蘭西·諾蘭的女孩從貧民窟歷經磨難,一步步奮進考上大學,用知識改變自己命運,勇敢的追求自己夢想的故事。

各大購書網站給這本書的歸類是勵志讀物,誠然,身處逆境,頑強生長,確實很勵志,但我看到的,卻更多的是窮人的智慧和家庭的温暖,以及涓涓細流般的愛。

主人公弗蘭西·諾蘭是個身體瘦弱但內心堅強的女孩兒,她之所以能夠在那個充滿了對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社會環境下,還能有去讀書的機會,一部分因素是那是個“偉大的民主國家”,但我認為更多的是獲益於外婆瑪麗·羅姆利的智慧。

我記得樊登讀書曾經提到過“女孩的不幸,往往源自於母親。”同樣的,一位睿智的母親也能夠給自己的女兒甚至孫女和外孫女帶來光明,瑪麗外婆就是這樣一位母親。

她不識字,甚至因此被人騙的掏空了10年的積蓄買了一塊根本不存在的地。但就是這樣的`她,卻能為了保護孩子們不受自稱為“惡魔本人”的丈夫的辱罵而心靈受傷,堅定的要求孩子學校的老師一定要讓孩子只説英語。

她教導19歲就成為母親的女兒,一定要讓孩子們識文斷字,要從小給孩子們讀《聖經》和莎士比亞的書,要給孩子們講述她從小講給女兒們聽的那一千多個民間故事,要傳授孩子們大人的經驗。哪怕孩子長大之後會知道童話都是童話和聖誕老人都是假的。因為,“孩子得有想象力。想象力是無價的。有了這些想象,以後日子不好過,也不會鑽牛角尖困在日子裏頭。”

當我讀到這段樸實的話,我的心好像被緊緊的攥了一把,淚水不受控的流淌。這讓我響起奇葩説有一期傅首爾的話“只有在童話裏,善惡到頭終有報,努力的人都會得到幸福,如果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關心你了,你難過時還有天上的云為你落淚。”

孩子們需要有人去幫他們守護那份純真的想象力。因為,想象力會讓他們對世界永遠抱有希望,那份希望會在他們今後的人生中,為身處絕境時的他們,帶去一道光。

瑪麗外婆還教導弗蘭西的母親凱蒂,要儲蓄,為孩子們留下一塊土地。這使貧窮的一家人,總有一個共同的為之奮鬥的目標,孩子們從小就知道節制。

弗蘭西的母親凱蒂,是個能幹的女人,她雖然更偏愛兒子,但依然告誡自己不可以太過分,以免讓女兒感受到。她一邊抱怨丈夫的酗酒惡習和不務正業,一邊靠做清潔工養活了一家四口,哪怕是用黴麪包,也能給一家人做出不同的美味。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是不是?

弗蘭西最喜歡的姨母茜茜,是別人眼中的壞女人,但弗蘭西卻喜愛她的率真和熱情。她沒能像幾個妹妹一樣去接受公立學校的教育,所以目不識丁。但是,作為羅姆利家族的女人,她依舊有着不容忽視的善良與智慧。

她會帶着酒去安撫自己的妹夫,像母親那樣給他安慰;她會盡自己所能的給凱蒂找來“莎士比亞”和《聖經》作為孩子的洗禮;她會給孩子帶去禮物,哪怕很小,也讓孩子們能夠享受到貧窮意外的歡愉;她會用自己的方式幫弗蘭西解決因為嫌貧愛富而無視孩子上廁所需求的老師。相比於母親,弗蘭西更喜歡父親,在她幼小的心目中,父親高大、英俊、風流倜儻,即便他是個酒鬼,即便他總被母親抱怨,即便他總是自責自己的一無是處。她為父親熨燙圍裙,傾聽父親的碎碎念,將自己的小委屈訴説給父親聽......

細碎的瑣事中,是那份對父親的孺慕,和約翰尼·蘭諾這個父親對女兒、對妻子、對家庭的愛與自責。因為20歲的他並不知道該如何做個好父親,他自己還是個孩子呢,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心裏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於是他總是買醉,妄圖用酒精麻痺自己,但清醒後總是更多的自責。

《布魯克林有棵樹》這本書,我在電子書平台只讀了1/3,就決定要買一本實體書來讀,因為,這本關於愛與家庭的書,是我覺得可以分享給孩子、丈夫的一本書。

泥濘的貧民窟生活,也許很多人看到的只是絕望,如同書中那個給孩子們打學前預防針的醫生所説“人間地獄”,但卻總有那麼一小撮人,會在泥濘中綻放出金蓮花般的芬芳。這本書我還沒有徹底讀完,已經能夠體會為什麼豆瓣上有人説這是一本讓人不忍釋卷的書。

那字裏行間的小温暖、小希望、小快樂,總會讓你忍不住會心一笑,那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卻藴藏着厚重的親情,讓你為之深深的感動,笑着流淌下一行行的淚水。

也許這就是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好了,不説了,我要繼續看下去,陪着弗蘭西慢慢長大,看看那棵布魯克林的天堂樹,究竟是如何鑽出堅硬冰冷的水泥地,迎着陽光野蠻生長的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0jxq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