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孟浩然 >

失意文人的樣板-孟浩然

失意文人的樣板-孟浩然

我們先來看一首小詩:

失意文人的樣板-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春曉》

想必只要是中國人都應該會背這首詩,其語言淺顯得如同在説話,但卻充滿了意趣。在這裏我就不翻譯了,因為據説唐詩是不可譯的,一翻譯那就只能破壞意境。

但我們可以在這裏就這首詩做個推理。

首先,詩人睡覺睡到自然醒,能夠擁有如此良好的睡眠質量,可見其沒有公務纏身,也就是説無官一身輕。不比那些做了官的文人,天天都有應酬,天天都去喝酒。劉禹錫説:“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可見他在做官時,這個案牘是天天有的,飯局也不會少。

其次,詩人所住的房子周圍有很多鳥,也有很多樹,所以才會出現滿耳的鳥語,滿地的落花。我想這種場景應該只會出現在山上吧!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在山上的一間房子裏,詩人睡覺睡到自然醒,醒來後還伸了個大懶腰,一會兒聽聽鳥語,一會兒又看看落花,既無案牘勞神,也無飯局應酬。這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啊!像極了在山中隱居的一個隱士。

這首詩的作者孟浩然,盛唐時期的著名山水田園詩人,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不錯,詩人孟浩然就是個隱士,而且還是個資深隱士。

應該説,孟浩然最初也不想當隱士,要知道在盛唐那個時期,有誰會願意在一個山上度此一生呢?尤其是像孟先生這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那就更不會了。

真正的隱士,不是看破紅塵就是被紅塵看破,幾經沉浮之後,覺得活得太累了,才會去縱情山水的。但年輕時的孟浩然是有理想的,是有抱負的。這幾乎是所有文人的通病,都想着怎麼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孟浩然早年是住在襄陽附近的鹿門山上,可那並非是隱居,並非是看破了紅塵,而是為了讀書。

實在是孺子可教啊!平時看書看累了,他就會寫寫小詩,自娛自樂一下,説不定當時還有紅袖添香的豔福呢!

再後來,孟浩然便開始遊歷了,他的足跡遍佈長江南北以及巴蜀、吳越等地,巴蜀就在今天的四川境內,而吳越則是指江浙一帶,也算是見過世面了。

可老是這麼游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心中的理想還在,心中的抱負仍舊,看來還是得去試一試。

於是,在孟浩然四十歲的時候,他終於下定決心,要到長安去走一遭,也就是去進京趕考。

按理説,以孟浩然的才華考個進士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命運偏偏就跟他開了個玩笑——他沒考上。

丟人啊!鬱悶啊!失落啊! 想想自己寒窗苦讀十幾年,詩名早已譽滿天下,可現在卻被這科舉考試給絆住了。

浩然兄啊,其實你也不必過於自責了,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進士的錄取率是非常低的,今天的公務員國考都沒它那麼難。你老兄所參加的唐朝進士考試那才是真正的“中華第一考”,每次往往只錄取那麼十幾個人,多的時候也不過是二三十個這樣子。

但孟浩然不這樣想,他可沒有回家復讀的打算。於是他哀歎啦!看,人家王維那可是進士出身,現在已經是朝廷重臣了。不知道他現在還認不認我這個朋友了?算了,還是去看看他吧!

一天,孟浩然來到了王維家。

王維到底是王維,並沒有因為孟浩然的落榜而怠慢他,而是熱情地接待了他。孟浩然想必當時欷歔不已,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拉着好友的手説:“想不到你老兄還把我當個朋友。”

一向自視甚高的孟浩然,其滿腔熱血不免變成了滿腹牢騷,正向王維傾訴着呢,這時,一位大人物來了,他叫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了。

王維誠惶誠恐,準備接駕;孟浩然就比較搞笑了,不知道是被天威震懾,還是因為準備不足而不知所措,一聽皇上駕到,他竟一頭扎到了牀底下,躲了起來。王維忙於接駕也來不及阻止他。

等皇帝坐定之後,大詩人王維就把好友給“出賣”了,説有一個傢伙懾於天威,躲在了他家牀底下,而且還是位詩人。要知道這王維哪敢欺君。

唐玄宗一聽,原來竟有位大詩人躲在了牀底下,於是便把他叫了出來。要知道,唐玄宗曾幾何時也是一文學青年,平時有事沒事還喜歡搞個詩歌派對呢,這下倒好,一下就有了兩位大詩人。於是玄宗便問他:“詩人近來可有什麼大作啊?讀來讓朕聽聽。”

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主考官就在眼前,只要你孟浩然發揮出色,也就能夠像王維那樣了,那就好好表現吧!面試開始。

“最近有什麼大作?有啊,俺最近由於落第,剛寫了一首詩,那就讀它吧!”

站在一旁的王維心中竊喜,想孟老弟的詩歌久負盛名,寫過無數好詩,只要略選一兩首把它讀出來,便可得到唐玄宗的青睞了。

這時只見孟浩然清了清嗓子,張口就來了一句:“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玄宗皇帝一聽,就覺得味兒不太對。旁邊的王維想必聽到後也皺起了眉頭。

那麼這是一首什麼詩呢?這首詩名叫《歲暮歸南山》,全詩如下:

  北闕休上書,

  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

  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

  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

  鬆月夜窗虛。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詩固然是首好詩,但你也不看看聽者是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menghaoran/nzynw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