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孟浩然 >

詩人孟浩然-隱者自怡悦

詩人孟浩然-隱者自怡悦

作為盛唐重要詩人中最年長的一位,孟浩然淡泊清遠,才情滿腹卻終身不仕。他的一生,與同在詩壇的李白杜甫王維等友人相比,相對簡單,在特定的生活情狀下,甘居田園,完成了從儒生到隱士的自然轉變,在浩蕩如潮的詩人中獨樹一幟,成為隱士的典範。

隱逸的生活雖然平淡,卻是自由的,無羈無束地隱居於襄陽城內,孟浩然一住,便到四十歲。四十歲那年,正是開元盛世最為紅火的年代,長期生活在小城的孟浩然也許受了周圍讀書人的影響,做出了一個決定,進京求官。四十歲的年紀,在參加進士考試的人羣中,已屬於大齡青年,孟浩然的這個想法,大概有兩層意思,一則進京碰碰運氣,説不定能遇到賢人相助;或者還兼有另外的打算,以詩會友,拓寬文學視野。

説走就走,孟浩然帶着幾卷詩文,滿懷希望地踏上了進京之路。

作為一個地方詩人,孟浩然憑藉着獨特而清新的詩風,在京城遍交詩壇羣彥,也着實出過一次風頭。《新唐書》中寫道:“嘗於太學賦詩,一座嗟伏,無敢抗。”在那個羣賢畢至的場所,孟浩然吟出“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的句子,舉座便“鹹擱筆不復為繼”了。當時的長安,藏龍卧虎,高人蟻聚,要想出人頭地,實在很難。不過正是這樣的情形,孟浩然與王維一見如故,進行了文學與心靈上的高質量對話。孟浩然此行的收穫是豐足的。

更有意思的是,大詩人王維私下裏邀請他到內署做客,剛好唐玄宗駕到,只得藏在牀下。言談之中,王維適時提及孟浩然,並加以推薦,唐玄宗大喜,詔出,孟浩然這才一臉汗水地移身叩拜。皇上問詩,他便朗誦自己的詩作,前面的尚好,但聽到“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這一句,玄宗就不舒服了,説,你不曾求過仕,而我也沒有棄過你啊,為何誣我呢?龍顏不悦,於是孟浩然只得兀自返回襄陽。

“不才明主棄”這則典故,並不可信,純屬後人閒筆杜撰。實際的情況是,開元十七年起,唐朝政府對科舉政策作了些許的調整,“限明經、進士及第每歲不過百人”,也就是説,削減名額,考試的難度加大了。而孟浩然的入京,正趕上政策調整期。將他回鄉的緣由歸咎到唐玄宗身上,也許是撰者想譏諷玄宗對於文士的不夠重視。而孟浩然的落第,顯然是因為年齡偏大,確實競爭不過別人,加之沒有當政要員的竭力援引,或者説,孟浩然對於做官這樣的事情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陶淵明由仕而歸隱,孟浩然由不第而繼續歸隱。在隨後某一個仲夏,他在寄京邑友人的書信中,就明確表示,自己最欣賞陶淵明這樣的高士,不愛烏紗愛田園。孟浩然在京城的求官失意與後來的薦官失約,終於促使他下定決心,斷絕求官之路。從此,中國文化史上又多了一位名副其實的隱士。

晚年的布衣孟浩然,在田園山水裏過濾掉了許多的空想,他的眼裏,多見美妙怡人的風光。而他也在這無邊的風物裏,體會到了生活於民間的快樂,這是與其他好友迥然不同之處。王維雖隱,但是畢竟亦官亦隱,隱得並不如他那麼隨意。而孟浩然以他的'質樸性情,贏得了比以往更高的聲望,慕名拜訪他的人越來越多,王昌齡登門看望,大詩人李白也來了,他們在孟浩然的家鄉,品嚐着可口的農家飯菜,也在孟浩然的帶領下,遊覽幽靜絕佳的去處。

除了田園春色,不能捨棄的還有朋友。這一日,與他相交甚厚的王昌齡從嶺南北歸,到襄陽來拜訪,此時孟浩然背上生疽,已經快痊癒了,按醫囑是忌食魚蝦等物的。可老朋友來了,相聚的歡樂與激情如同熱焰般蒸騰,飲酒吟詩,談天説地。不知不覺間,孟浩然將箸筷伸向了致命的一盤鮮魚。結果,毒發身亡,相聚成為永訣,他甚至沒來得及整理自己的詩稿。在清風送爽的田園一隅,在知心朋友的臂彎之中,一代詩宗含笑告別人間,時年五十二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menghaoran/g803v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