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素材圖片 >摺紙 >

戒指摺紙圖解

戒指摺紙圖解

戒指,是一種戴在手指上的裝飾品,任何人都可以佩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戒指的摺紙圖解,歡迎大家的閲讀

戒指摺紙步驟

用剪刀或小刀裁剪一些長方形紙條,注意長方的長是寬的兩倍,或者説長方形剛好可以對摺成兩個正方形。

戒指摺紙圖解

將長方形彩紙的一條長邊向另一條長邊對摺。

戒指摺紙圖解 第2張

接着,彩紙的短邊向短邊對摺。

戒指摺紙圖解 第3張

再將兩個短邊分別沿着中間線摺疊,即將長方形四等分。

戒指摺紙圖解 第4張

用同樣的折法,再摺疊若干個,可以根據手指的`大小來決定要摺疊的個數。

戒指摺紙圖解 第5張

將摺疊好的紙片交叉摺疊,第二個蓋住第一個的部分,內部再用雙面膠粘住。

戒指摺紙圖解 第6張

第三個蓋住第二個的部分,同樣從雙面膠粘牢。

繼續交叉粘合紙片,直到疊到想要的長度為止。

將紙片首尾連起來,也是同樣用交叉摺疊的方法。

用雙面膠或膠水粘牢,這樣一枚皇冠戒指就做好了。

一、“戒指”的諸多異名

戒指古已有之,據現存文獻記載,它有“手記”、“約指”、“驅環”、“代指”、“指環”等諸多異名。

《辭源》第二冊“手記”條説:“手記:指環、戒指。參閲《詩·邶風·靜女》‘貽我彤管’傳。”

明劉元卿《賢奕編·閒鈔下 》——即今之戒指,又云手記。

屠隆《六十種曲·曇花記》——“盡頻看約指,佯整搔頭。”

漢劉歆《西京雜記》:“戚姬以百鍊金為驅環。照見指骨,上惡之。”

王三聘輯《古今事物考》卷六“指環”條:“《五經要義》曰‘古者后妃羣妾御於君所,當御者,以銀環進之,娠則以金環退之,進者著於右手,退者著於左手。本三代之制,即今之代指也。’”

而這些異名中數“指環”使用的頻率最高,使用的時間最長。無論是在《晉書》、《南史》、《新唐書》、《宋史》等史書,還是在明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等文學作品中,都有關於它的記載。

二、名稱的由來

“后妃羣妾以禮御於君所,女史書其日月,授之以環,以進退之。生子月辰,則以金環退之;當御者,以銀環進之,著於左手;既御者,著於右手。事無大小,記以成法。”這是漢毛亨對《詩經·邶風·靜女》中“貽我彤管”作的註解。學術上多引用此來解釋“戒指”一稱的由來。

如《中國古代服飾風俗》中説:“為什麼要把指環這種飾物稱之為戒指呢?那就要從‘戒’字的含義説起了。明都 《三餘贅筆》記稱:‘今世俗用金銀為環,置婦人指間,謂之戒指’。按《詩》注:‘古者后妃羣妾,以禮進御於君,女史書其日月,授之以環,以進退之。生子月辰,以金環退之;當御者,以銀環進之,着於左手;既御者,着於右手。事無大小,記以成法,則世俗之名“戒指”者,有自來矣。’”《現代漢語詞名探源詞典》中也引用類似上面的一段,並説“嬪妃月經來潮之日,即戴戒指,表明不可與帝王同房。戒指即‘戒止’”。還有《中文大辭典》中的“戒指”、“指環”項,也引用了上述説法。

其實不光是“戒指”一稱可以用此來解釋。戒指的其它名稱也同樣根源於此,可以用它來解釋。只是由於時期的不同,同指“戒指”這一飾物,卻呈現出不同的稱謂。

“手記”的“記”字,《説文·言部》説:“記,疋也。”段注:“疋,各本作疏。……疋,今字作疏,謂分疏而識之也。”“手”和“記”合起來解釋,“手記”就是“戴在手上的用來起區分、辨識作用的記號。”聯繫上段引文,戒指這種記號標記的是“后妃羣妾的進退,既御或是當御。”

“約指”的“約”字,《説文· 部》:“約,纏束也。”所以“約指”就是“約於指,纏束在手指上”的意思。那為什麼要“約物於指呢”?該做法背後的原因其實是用該物來起“標記”的作用,所約之物是后妃羣妾用以避忌的符號。

“驅環”和“指環”的“環”字,《説文·玉部》:“環,璧也。肉好若一謂之環。”這裏的“璧”是“指孔的直徑和周邊的寬度相等的玉璧”,“肉”和“好”是相對“環形有孔的玉璧”來講的,“孔外叫肉,孔內叫好。” 以後凡“環形”之物都叫“環”。所以“驅環”和“指環”就是“戴在手指上的環狀物”。古代帝王就是根據他們的不同戴法來決定御幸與否的。

“代指”的“代”字,《説文·人部》:“代,更也。”清段玉裁注:“凡以此易彼謂之代……凡以異語相易謂之代。”古代后妃羣妾月經來潮,忌以口説,就用“戴指環”的做法來含蓄表達,避忌君王的臨幸。所以“代指”可以理解為“戴在指上,代替直言月事的飾物。”

標籤: 摺紙 戒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ucaitupian/zhezhi/y9qge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