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素材圖片 >黑板報 >

2017春節手抄報版面設計

2017春節手抄報版面設計

春節來臨,手抄報設計好了嗎?下面是春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2017春節手抄報版面設計

春節燃爆竹的來歷

據説鞭炮起源於爆竹。

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荊楚歲時記》曾經這樣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牀,在自家院子裏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

當時沒有火藥,沒有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這當然是迷信,但卻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們稱為“ 爆竿”,大概是將一支較長的竹竿逐節燃燒,連續發出爆破之聲。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曆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寫的就是當時春節燃燒竹竿的情景。

後來,煉丹家經過不斷的化學試驗,發現硝石、硫黃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和爆炸,於是發明了火藥。有人將火藥裝在竹筒裏燃放,聲音更大,使得火燒竹子這一古老習俗發生了根本變化。北宋時,漢族民間已經出現了用捲紙裹着火藥的燃放物,還有單響和雙響的區別,改名“爆仗”,後又改為“鞭炮”。

春節燃爆竹的傳説

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它“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跑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未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

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兒平安無事。還有幾個小孩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就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户户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裏的宅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就是“爆竹”的由來。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過年是和放鞭炮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每年剛進臘月,街巷中就開始有零零落落的鞭炮聲響起,預示着一年中最歡樂的'節日春節即將到來,也預示着寒冬將逝。過年前日子越來越近,四處的鞭炮聲也越來越稠密,但是不到除夕,鞭炮是不能恣意地成串燃放的,只能單個地拆着放。孩子們因此覺得等待過年的日子來得特別慢。到了除夕,孩子們則早已迫不及待地將長長的鞭炮串取出,捆綁在高高的竹竿上,隨即是一陣陣急驟的噼啪聲劃破幽幽夜空。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

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清代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一書中,對當時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記載“除夕之次,子夜相交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而爆竹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不停。”《紅樓夢》中也有描繪:“院子內安下屏架,將煙火設吊齊備。這煙火據説是各處進貢之物

説話之間,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許多‘滿天星’、‘九龍入雲’、‘平地一聲雷’、‘飛天十響’之類的零星小炮仗。”從這也可以看到舊時新春燃放煙花的盛況。

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但是隨着近年來因為煙花爆竹所致的火災和傷人事故的頻繁發生,再加上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的污染,在我國很多地區已經嚴禁燃放煙花爆竹。因此很多人都感歎,如今的春節似乎已經沒有了以前的熱鬧氣氛。

所有煙花爆竹不宜在室內燃放,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吧,並且不能在繁華街道、劇院等公共場所和山林、有電的設施下以及靠近易燃易炸物品的地方進行燃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ucaitupian/heibanbao/8kqw3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