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黃庭堅 >

黃庭堅生平介紹

黃庭堅生平介紹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

史書上説,黃庭堅自幼聰明好學,讀書幾遍之後就能背誦。一次他的舅舅李常來訪,隨意取書架上的書問他,黃庭堅都能成誦,李常十分驚奇,認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黃庭堅七歲能詩,是名副其實的神童,據説,這首《牧童詩》就是他七歲時候寫的:

  牧童詩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壟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算盡不如君。

駱賓王七歲寫詠鵝詩,黃庭堅七歲寫牧童詩,兩個相去數百年的文人似乎都有同樣的神童經歷。但是,駱賓王的《詠鵝詩》天真爛漫,童趣十足,黃庭堅的《牧童詩》卻顯得老氣橫秋,甚至有一種看破紅塵的頹廢,似乎這個七歲的小孩此時已經預見到了自己一生將要遭受的波折和痛苦,讓人不免有些驚訝。

治平四年(1067),23歲的黃庭堅高中進士,被授為葉縣縣尉,後來又擔任北京(今河北大名)國子監教授,吉州太和知縣等職。步入官場之後的黃庭堅,詩名漸漸遠播,前文提到的李公擇和孫莘老,分別是黃庭堅的舅父和岳父,也在不遺餘力地把黃庭堅推薦給當世文壇高人。也就在這時,蘇軾知道了他的名字。但是對這位當時公認的文壇盟主,黃庭堅則既有景仰,也有一些膽怯。他後來在《上蘇子瞻書》中説:我年少。出身地位,又缺乏能力,沒有什麼可以能侍奉先生的。我曾經在眾人廣座之中看見過先生,但是始終沒有勇氣上前見您。

但是,在元豐元年(1078),黃庭堅終於和蘇軾走到一起了。黃庭堅上書蘇軾並寫了《古詩二首上蘇子瞻》,蘇軾也回信並和詩。之後,兩人書信密切,酬答往復不斷,黃庭堅也自投蘇軾門下,執弟子禮,並與張耒、秦觀、晁補之一起被稱為蘇門四學士。這一年,蘇軾四十二歲,黃庭堅三十三歲。

雖以學生自居,但是在詩、詞、書法等方面卻不讓其師,黃庭堅詩歌書法成就尤高,是江西詩派的`創始人,與蘇軾並稱為蘇黃。書法造詣極深,至今有墨跡傳世。而在詞上,黃庭堅與秦觀齊名,他最為人讚賞的,應該是這首《清平樂》吧?

  清平樂

  春歸何處?

  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歸處,

  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

  因風飛過薔薇。

傷春似乎是中國文人最喜愛的主題之一,從孟浩然的《春曉》到蘇軾的《蝶戀花》,表現的都莫不是詩人對春日已去,落紅無數的惋歎,可是,如黃庭堅這首《清平樂》這樣寫得趣味橫生的傷春之作卻是少見。

《山海經》中傳説,上古有夸父逐日,而詩人卻是在逐春。不同的是,太陽東昇西落,夸父可以仰頭朝着那個不變的方向執著地追下去;可是春天消失得卻無跡可尋,如一個可愛而調皮的少女,愛而不見,讓尋找她的小夥子搔首躑躅。

也許,有人會知道春天的去向?詩人尋覓未果之後,突發奇想。如果你看到了她,請帶話給她,讓她回來吧,永遠不要離開。

春天在詩人眼裏,已經不是一個輪迴的季節,似乎是詩人的情人,或者,是詩人的親人,不願她離開,即使她還會再次回來。

可是,這世間的人似乎都和詩人一樣,無法知道春的去向。大自然的祕密,也許只有大自然的精靈們才能知道吧?那長着羽翼的精靈,在花叢中翩翩飛舞的精靈,能告訴我春的去向嗎?

黃鸝這造物的使者,自然的精靈,很願意告訴詩人關於春的祕密,可惜,她的語言,無人能懂。人不管如何想融入自然甚至化入自然,但是終究是白費力氣,我們早已離自然越來越遠,我們無法讀懂花的語言,無法讀懂樹的歎息,無法讀懂獸的呼喊,當然也無法聽懂黃鸝泄露的天機。

黃鸝也累了,不耐煩了。跟這些毫無悟性愚蠢的人類的確沒有什麼好説的。她飛走了,飛過一片薔薇花。詩人終於明白:春天的確走了,因為薔薇花的夏日已經來臨。

古人曾説,好的詩歌應該哀而不傷,樂而不淫,不管這樣的説法我們是否能接受,但是這首《清平樂》應該是個中典範的。用夸父逐日的精神來追逐春天,但是卻沒有夸父那樣悲壯的結局,春日已去,留下的只是淡淡的憂傷,如清淨的水面泛起的一圈圈漣漪,靜靜盪漾到池邊,在沒人注意到的那個早晨悄悄消失。

這首《清平樂》寫出之後,立即受到好評。當時的詞人王觀,就化用黃庭堅詞的意境寫了一首《卜算子》: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

美麗的情懷,總是人類共有的,而詩人們,用他們的如椽之筆為我們描畫出了這美好的情懷,這情懷透過千百年歲月的風霜,透過無數次季節輪迴,抵達我們心靈最柔軟的地方,於是,我們能夠與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一起呼吸,一起微笑。

標籤: 黃庭堅 生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huangtijian/q2dm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