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應急預案 >

高校應急預案(通用5篇)

高校應急預案(通用5篇)

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有時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避免造成重大損失和危害,總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編制應急預案。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應急預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校應急預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應急預案(通用5篇)

高校應急預案1

為保護我院師生員工的人身、財產及公共財產安全,落實消防工作“以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基本原則,進一步提高應對火災的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公安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有關法規、規定,結合研究生院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從維護全院師生員工生命財產安全和確保學院穩定大局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人的生命重於一切的原則,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形成共識,不斷提高學院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二、工作目標

通過應急預案的制定,建立我院應對突發火災事故的指揮系統和處置系統,力求應急預案實際有效、可操作性強,在學院面臨突發火災事故時,能夠統一指揮,及時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資源,迅速針對火勢實施有組織的控制和撲救,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進一步改進和加強消防安全和滅火救援工作,落實學院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

各部門負責人對本部門的消防安全負全責,依據“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負責本部門的消防應急預案的落實,加強對火災的預防工作及應急處置能力。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學校成立消防應急工作領導組,組成如下:

組長:校領導xxx

副組長:保衞處處長、辦公室主任

成員:宣傳部、學生處、教務處、總務處、後勤服務集團、財務處、團委、各學部負責人

(二)消防應急工作領導組的主要職責

1、指導全校開展預防火災的宣傳教育、人員培訓和火災模擬演練等工作。

2、發生火災時指揮、協調各工作組和義務消防隊員開展滅火和人員疏散工作;協調配合到達火災現場的公安消防人員開展滅火工作。

3、協助、配合公安消防部門做好火災事故的調查等善後工作。

(三)領導小組下設4個工作小組

1、滅火行動小組

組長:保衞處負責人

副組長:保衞處專職消防負責人、相關部門負責人

成員:專兼職消防員、保衞處校衞隊隊員、相關部門人員

主要職責:組織、建立義務消防隊伍;做好義務消防隊隊員的防火教育、培訓和火災模擬演習、演練等具體工作;負責滅火器材和工具的保管與使用;發生火災時利用學校配置的消防器材及有關消防設施,進行火災現場滅火,搶救火災被困人員等工作。

2、通訊聯絡小組

組長:辦公室主任

副組長:保衞處、相關部門負責人

成員:保衞處監控中心工作人員、相關部門人員

主要職責:接到火災報警後,迅速與消防應急工作領導組或相關部門取得聯繫,引導消防隊員和消防車輛進入火災現場;聯絡有關部門、個人;組織調遣消防力量;負責信息採集、校內外聯絡及有關情況彙報。

3、疏散引導小組

組長:保衞處負責人

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後勤服務集團負責人

成員:保衞處專兼職消防人員、學生處工作人員、總務處、後勤服務集團工作人員、各學部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校內火場區域人員的應急疏散工作;引導人員疏散自救,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錯的地點安排專人值守,搜索未及時疏散的人員,確保人員安全快速疏散至安全區域。

4、安全防護、救護小組

組長:總務處負責人

副組長:後勤服務集團負責人、校醫院院長

成員:校醫院醫護人員、保衞處校衞隊隊員、後勤服務集團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車輛需求、道路通暢、供電控制及水源保障等;在火災現場對傷員進行緊急搶救;必要時拔打120,聯繫並護送至校外醫院進行搶救。

四、應急處置

(一)報警與接警

1.無論任何部門或部位發生火災,發現人員或現場人員都有義務立即向學校保衞處值班室和“119”公安消防部門報警。報警時,應根據火災情況向周圍人員發出火警信號,同時以最準確、簡潔的語言向保衞處值班室報警(電話:),必要時還應向火警“119”報警。

保衞處值班室接到報警後,須迅速向學校消防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報告,並通知各工作組及發生火災部門的領導立即趕赴現場,按照本預案的任務和要求分工負責、密切配合,採取有效措施迅速開展工作。

若撥打“119”報警後,應當向接警的公安人員簡明講清以下幾個內容:

(1)報警人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聯繫電話號碼;

(2)火災現場的準確位置;

(3)有關火災情況,如起火時間、燃燒的特徵、火勢大小、有無被困人員、有無重要物品、失火周圍有何重要建築,消防車如何方便地進入火災現場等等;

(4)耐心回答“119”接警人員的詢問。

打完電話,應組織人員到校門口引導消防車和消防人員快速趕赴火災現場。

2.接到火災通知後,火災部門(學院)防火責任人,應立即調集本部門(學院)義務消防員和專兼職消防力量,使用本部門(學院)的滅火器材、設備有效地組織撲救,力爭撲滅初起火災。在組織撲救時,應注意查明以下情況:

(1)起火部位、燃燒物性質、火災範圍、火勢蔓延路線及方向;

(2)是否有人受到火災威脅,同時查清火災被困人員的數量和所處地點,制定搶救方案;

(3)發生火災區域是否有易爆、易燃物、有毒物質以及其數量、存放地點、存放形式、危險程度;

(4)被火災圍困或威脅的貴重物質和設備的數量、放置地點、受火勢威脅程度,是否需要疏散和保護;

(5)起火建築物的構造形式、結構特點、耐火等級與相連建築物的距離;可燃物受火勢威脅程度;起火建築物安全通道、房屋出入口位置;火場主要建築物有無倒塌危險及哪些需要破拆、轉移等;

(6)火災撲滅後,要全面檢查現場,消滅遺留火種,並派人保護好火災現場,等待公安消防人員對火災進行現場調查。

(二)應急疏散

1.人員分佈密集的場所要制定安全疏散計劃,確定在緊急情況下的安全疏散路線,並繪製平面圖,用醒目的箭頭標示出入口和疏散路線;要保證安全通道、樓梯和出口暢通無阻;對工作人員按所處不同區域提出具體的任務和要求。

2.發生火警時,應有計劃、按順序疏散。首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危險區域內的人員疏散;然後視情況公開通報,告訴其他被困人員疏散。在疏散人員時,要注意防止疏散通道擁堵以致發生混亂情況;在火勢猛烈但疏散條件較好的情況下,可讓全體被困人員同時疏散。

3.正確引導疏導。工作人員要為被疏散人員指明各種疏散通道,並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錯的地方安排專人值守。同時,使用鎮定的語言呼喊,減輕或消除被疏散人員的恐懼情緒,使疏散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工作人員還要隨時向被疏散人員瞭解火場內是否還有被困人員,並大聲呼叫,喚起被困人員的意識,還要注意聽辨哪裏有呼救聲、喘息聲和呻吟聲,一旦發現被困人員,應迅速組織力量施救。

4.制止脱險者返回火場內。撤離火災危險區的人員有可能會重返火場內搶救財物或未逃離人員,造成人員疏散的混亂,妨礙疏散和滅火工作的開展。因此,要對疏散到安全區域的人員加強管理,必要時要增加警戒人員的力量。

(三)初起火災撲救原則與步驟

1.撲救初期火災的原則

(1)先控制,後消滅;

(2)先救人,後救火;

(3)先重點,後一般。

2.撲救初起火災的步驟

(1)滅火組在接到火警後,應迅速趕往起火地點,聽從指揮人員的統一指揮,實施滅火。在指揮人員尚未到達的情況下,就近利用消防水源和滅火器材迅速撲救火災,防止火勢蔓延,此時各部門(學院)的消防器材可以統一調用,事後再由學院補充;

(2)滅火組人員到達火災現場時,如發現有人員被火勢圍困,應先救人,後救火;如發現有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受到火勢威脅時,應迅速組織人員將易燃易爆物品轉移到安全地點;

(3)如起火物為油漆、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應先確定無爆炸危險的情況下,用乾粉滅火器、沙石等物品進行撲救,用水將周圍的可燃物品淋濕,嚴禁用水撲救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火災;如不能確定有無爆炸危險,應在安全地點做好準備的情況下,等待公安消防指揮人員的調令和火場指揮員的命令;

(4)待公安消防人員到達火場後,應聽從公安消防部門指揮人員的指揮,配合滅火工作。

(四)通訊聯絡

1.接到火災報警後,通訊聯絡組人員應迅速通知有關人員趕到火災現場,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撲救。

2.通知配電室停止對所發生火災場所的供電。

3.迅速通知有關人員控制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火災周邊區域,同時清理火災周邊區域停放的車輛及其他障礙。

4.派人到各路口迎接消防車輛,並引導消防車輛到火災現場。

(五)安全防護、救護

1.安全防護、救護小組中的保衞處校衞隊隊員、後勤人員應立即對火場周圍進行清障、警戒,做好周圍羣眾的疏散工作,並把逃離火場人員帶至安全地點。

2.校醫院醫護人員對傷員進行緊急救護,如有人受傷或中毒,應根據傷勢情況處理,必要時安排車輛及撥打“120”請求急救中心進行救治。

五、善後處理

(一)火災被撲滅後,保衞處應保護現場,協助公安消防部門調查火災原因。

(二)事故調查結束後,領導小組應及時下達指令,組織人員迅速清理火災現場,儘快恢復正常的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三)領導小組根據公安消防部門做出的火災事故結論,區分責任,按照有關規定提出相關責任部門(學院)或人員的處理意見,報學院研究通過後,追究有關部門(學院)或人員的責任。

(四)領導小組根據火災事故結論,提出善後處理意見,報學院研究通過後,妥善處理受傷人員的醫療、救助、補償等事宜。

(五)領導小組根據火災事故結論,責成火災部門(學院)提出整改措施並監督落實。

六、相關部門聯繫電話

綜合管理辦:

物業管理辦:

公共關係辦:

心理輔導中心:

高校應急預案2

校園消防安全,需要全社會來關注。每每學校火警響起,總讓人揪心痛扉,為了更好應對消防,下面為大家分享了高校消防的應急預案,歡迎借鑑!

為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和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防範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減少和降低消防安全事故發生時的損失與危害,快速、高效、有序地處置消防事故,根據國家《消防法》、《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和學校有關消防安全制度,結合我院實際以及《山東大學藝術學院教學樓安全管理規定》(2014年3月24日院務會議研究通過),制定本預案。

一、加強領導分工負責

1、學院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院長、黨委書記擔任組長,學院辦公室主任擔任副組長,院領導班子全體成員為小組成員。

2、領導小組職責: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對師生進行消防安全教育,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演習,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防範意識和基本技能。建立並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分類簽署《山東大學藝術學院消防安全責任書》。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大檢查。一旦發生火災,及時組織疏散和滅火自救。

3、領導小組責任分工:

組長負責定時召開消防安全工作領導組會議,傳達上級相關文件與會議精神,部署、檢查落實消防安全事宜。

副組長負責消防應急預案的落實檢查,《山東大學藝術學院消防安全責任書》的簽署,組織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檢查。火災發生時疏散和自救的統籌協調,以及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小組成員負責分管工作範圍內的消防應急預案的落實檢查,保證領導小組緊急指令的暢通和順利落實;做好宣傳、教育、檢查等工作。

二、初起火情處置預案

1、發現火情,在場人員特別是教職工和學生幹部要立即組織引導室內人員進行有序疏散,並迅速利用室內的消防器材控制火情,爭取消滅火災於初級階段。

2、在場人員在第一時間要以最快的方式向領導小組成員彙報,儘快增加援助人員,協力救火。

3、如不能及時控制、撲滅初起火災,在場人員要立即撥打“119”報警求救,並採取措施進一步的妥善處理(如切斷電源等),防止火勢蔓延。

4、領導小組成員接到報告後,要立即到達火情現場,組織人員疏散與進一步的撲救,並向學校有關部門報告。

5、撥打“119”報警後,安排專人到樓外相關路口迎接引導消防車輛。

三、師生疏散逃生預案

1、火情發生後,現場教職工或學生幹部要立即報告學院領導;如發生重大火情,同時向“119”報警,並根據火情發生的位置、擴散情況及威脅的嚴重程度通知樓內人員和火情周圍人員撤離。

2、現場教職工要正確引導師生奔向疏散通道,並組織人員統一使用滅火器滅火,進行傷員搶救等工作。

3、為更好地應付緊急情況,現場教職工必須一切聽從現場領導的指揮。

4、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並送至附近醫院搶救。

四、火災善後工作預案

1、滅火結束後,要派專人對着火現場實施警戒保護,嚴禁非現場人員進入現場,確保現場的原始狀態,並配合調查人員做事故現場的調查工作,做好善後處置。

2、迅速瞭解和掌握火災損失情況,及時彙總上報。

3、運用事故案例,進一步加強對廣大師生的宣傳教育,做好師生思想穩定工作。

4、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訊暢通,及時掌握學校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秩序。

高校應急預案3

一、指導思想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和大力宣傳消防法規、防火滅火及逃生自救常識,積極提高全體寢室同學的消防安全意識,培養寢室同學在遇到火災等突發事件時的應變能力,更好的保護學校財產和廣大學生的人身安全,依據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制定本預案,具體內容如下:

二、組織領導機構

為確保此次活動緊張有序地開展,特成立本次消防安全演習的領導機構,負責方案的制定,各項工作的組織與協調。

1、消防安全演習領導小組

總指揮長:

xxxx

現場指揮:

十六號樓社區管理委員會全體委員

2、安全疏散組

十六號樓各寢室寢室長

三、演習時間:

20xx年x月x日

四、演習對象:

全體十六號住校生

五、消防演習準備工作

1、根據學校批准後的《消防安全演習方案》的內容準備消防演習所需的器材:

(1)錄製警報聲(孫震負責);

(2)準備滅火器;

(3)內存有易燃物質的鐵桶2只,模擬着火源(蘇珊安排);

2、學生事先熟悉宿舍內的安全通道、安全出口及逃生方法;

3、在演習前各寢室長舉辦一次防火安全知識宣傳和安全逃生教育。

六、消防安全演習實施過程

(一)消防逃生演習

1、十六號樓音響播放警報,發出逃生指令,通知並組織全體住校學生進行疏散。

2、聽到警報後,各寢室長立即通知本寢室學生髮生火警,並有組織地以最快速度有序地向樓下疏散。廣播同時要播放一些緩和心理的提示語,如“聽從現場老師指揮,不要慌張,按疏散路線有3、 靠近火源的學生寢室長負責提取滅火器滅火。

4、樓長和寢室長的組織下沿疏散逃生路線,撤離現場;

5、各寢室撤離現場後,有序到達德馨廣場集合,按照各班列隊;

6、各寢室長按寢室人員清點人數,人數不齊的寢室應立即向現場指揮報告。

7、當學生全部撤離完之後,搜救組分組對每個寢室仔細地搜查一遍,確認沒有人員後向演習總指揮長報告。

七、相關要求

(1)每個寢室在寢室外過道按2路縱隊沿過道邊有秩序的進行撤離現場,不搶道、不驚慌,安靜、快速,絕對不要打鬧、推搡(除樓梯外其他地點小跑步撤離,不要急跑、過快,以防跌倒)。

(2)值班老師和所有社區管理會委員要做好安全的宣傳教育和演習中的管理工作;疏散時要有秩序,保證學生的安全,尤其在樓道上。

(3)女生樓六層,每一個樓梯口各設引導委員1名,共16名。

(4)疏散線路及順序

高校應急預案4

一、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學校預防火災事故和火災事故發生後應急處置。

二、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

為確保學校發生火災時能順利實施緊急疏散和滅火救援,設立總指揮、現場指揮、滅火行動組、通信聯絡組、疏散引導組、救護警戒組、後勤保障組。

(一)總指揮

由校長擔任(校長未在現場則由在場的職位最高的校級領導擔任),負責領導指揮消防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並及時做好與各有關部門的聯絡工作。

(二)現場指揮

由學校分管安全的副校長擔任,在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組織、指揮、協調人員疏散和滅火工作,確保消防應急救援預案有序實施。學校其他校級領導分別參與各行動組的組織指揮工作。

(三)滅火行動組

由安全保衞處負責人擔任組長。負責按照預案或現場指揮領導的指令撲救初期火災,配合專業消防隊進行滅火搶險。組員有學校義務消防員、保衞人員等。

(四)通信聯絡組

由辦公室主任擔任組長。做到及時報警,保持通信聯絡暢通,保證各種指令信息迅速、及時、準確傳達。組員有辦公室人員、信息中心人員和火災發生部位工作人員等。

(五)疏散引導組

由分管德育校長擔任組長。負責組織師生的安全疏散撤離,確保師生不進入着火現場。組員有德育處、教學處工作人員、班主任教師和有關功能室的工作人員等。

(六)救護警戒組

由工會主席擔任組長。負責配合引導消防車及消防人員進入着火現場及醫護人員救護、搶險火場被困人員及重要物資、化學危險品等;負責現場警戒,維護現場秩序,看護搶救出來的物資。組員有火災發生部位的工作人員、校醫和工會委員。

(七)後勤保障組

由總務主任擔任組長。負責保障毛巾、水、食品和其他滅火物

資、設施供應,做好滅火後現場的水、電、氣搶修、恢復等工作。組員有後勤工作人員。

三、處置程序和措施

(一)報警接警處置程序

當火災發生時,現場人員應立即採取應急措施,迅速利用室內的消防器材控制火情,切斷與火災相關的電源、氣源、火源,搬遷易爆物品等,防止火勢蔓延、同時立即向學校領導、安全保衞辦公室報警,並撥打“110(或119)”報警電話;報警時要講明起火時間、地點、起火的部位及物資、火勢大小、被困人員情況、報警電話號碼和行走路線,單位詳細地址。

學校安全保衞辦公室接警後迅速發出火災聲響警報(三次急促的鈴聲),提示火災發生,立即啟動消防應急救援預案,並派人到約定地點接引消防車進入火災現場。

總指揮、現場指揮及學校其他校級領導立即趕赴現場,預案各專業組人員按照職責分工迅速到位(接報後5分鐘內趕到),組織安全疏散人員、物資和滅火撲救工作。

(二)撲救初起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滅火行動組接到報警後,應立即趕赴着火現場,根據預案或現場指揮領導的指令,迅速檢查是否已切斷起火現場電源、氣源和火源,檢查現場是否已移除易燃、易爆物品,同時啟用攜帶或利用就近配置的滅火器、消火栓等滅火器材進行撲救。如火勢較大,暫時撲滅不了,應根據現場情況及時採取冷卻、隔離等措施,防止火勢進一步蔓延,待消防隊趕到,配合完成滅火任務。不能控制火情時,現場指揮員應立即下達所有人員撤離命令。

(三)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疏散引導組接到報警後,應立即趕赴着火現場,根據預案或現場指揮領導的指令,疏通緊急疏散通道,組織處於着火層等受火災威脅的樓層人員,沿火災蔓延的相反方向,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部位有序疏散。樓層轉角處要有老師負責接應,防止出現跳樓和踩踏事。情況危急時,可利用逃生器材疏散人員。組織人員疏散時,應採取有效措施幫助無自我逃生能力的低年級學生疏散。疏散時應遵循“先疏散現場師生,再疏散危險品及物資”的原則。

(四)通信聯絡的程序和措施

通信聯絡組接到報警後,應立即趕赴着火現場,按照預案或現場指揮領導的指令及時通知相關各組,迅速投入滅火戰鬥,同時迎接消防車輛,注意保持通信聯絡暢通,及時準確地將各種指令、情況及信息上載下達,並視情況與供水、供電、醫院等單位聯絡,指揮員組織撲救初起火災,利用滅火器材實施撲救。

(五)救護警戒的程序和措施

救護警戒組接到報警後,應準備必要的.醫藥用品,立即趕赴着火現場,配合專職消防隊員及醫護人員有序開展救護工作。同時按照預案或現場指揮領導的指令,對現場實行警戒,保證消防車暢通無阻,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避免人員傷亡。

(六)後勤保障的程序和措施

後勤保障組接到報警後,應按照預案或指揮員的指令,迅速調集準備滅火所需物資、設備,為完成滅火、疏散、救護任務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七)現場保護

滅火工作結束後,救護警戒組要及時清點人數和派專人尋找可能被困人員,並對着火現場實施警戒保護,嚴禁非相關人員進入現場,確保現場的原始狀態,並配合公安消防部門做好事故現場的調查工作。後勤保障組在總指揮的安排下做好善後處置工作。

(八)填寫事故報告

報告內容:火災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事故簡要經過,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後己採取的措施和事故控制情況以及報告人、報告單位。事故現場情況、傷亡人數發生變化後,學校應及時進行補報。

(九)後期處置

1、善後處理。要做好受傷學生和受驚嚇學生的慰問工作,及時與受害者家長取得聯繫,做好傷亡學生家長的安撫解釋工作。要重視和及時採取心理諮詢、慰問等有效措施,努力消除火災事故造成的精神創傷。

協同有關部門做好事故的善後撫卹及處理工作,並與保險公司等單位取得聯繫,依法處理、協調賠償,努力維護學校和社會的穩定。

2、信息發佈。校園火災事故發生後,有關信息發佈工作要嚴格按照信息歸口、統一對外發布的原則進行。對新聞媒體發佈的信息,經研究決定後向社會發布。

四、監督管理

(一)宣傳教育

學校要定期對師生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和疏散演練。通過課堂安全教育、櫥窗宣傳、廣播站、學校網站等多種形式,宣傳和普及消防安全知識、自救互救常識等。做好學校重大集會活動的消防安全教育。並按照消防安全應急疏散預案,每學年至少進行一次演練。演練時,應當設置明顯標識並事先告知演練範圍內的人員。演練結束,應做好記錄,總結經驗,根據實際修訂預案內容。

(二)預防措施

1、圖書館、功能室、機房、體育館、食堂等人員聚集場所的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防火部位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懂得正確使用滅火器和消火栓;經常對本部位消火栓、滅火器材進行檢查、維護、保養,保持其良好狀態;定期進行防火安全檢查,認真做好記錄。

2、圖書館、功能室、機房、體育館、食堂等處的工作人員下班前應切斷室內電源,關閉用電設施。

3、定期檢查應急照明設備是否正常使用,線路是否老化,保證疏散通道的暢通。食堂、鍋爐房定期檢查設備運行情況,操作間、加工間等保持通風;排油煙機要定期清洗,不留油垢;經常檢查燃料管道(路)接口、閥門,氣體鋼瓶必須與明火隔離擺放。保證用電、用氣、用油的安全。

高校應急預案5

學校防火工作是直接關係到廣大師生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進一步健全與完善學校消防管理規定和各項制度,加強重點部位及學生宿舍的管理,配備好必要的消防設施、設備,把火災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為了提升學校的處置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上海市消防條例》的有關精神,特制定本預案。

一、可能引起學校火災事故的原因

電線老化、亂拉亂接臨時線,違章使用電爐和其它電器設備,液化煤氣及其儲藏室過於密封、食堂油鍋過熱、實驗操作不當,易燃易爆物品使用、保管不當,違章動用明火、亂仍煙蒂等誘發原因。

二、預防措施

1、校長是學校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根據消防法律、法規,制定學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學校消防安全責任制。

2、對師生員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基本消防知識,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掌握逃生方法。

3、加強檢查,發現火災隱患要及時整改。

4、保持通道暢通,不堆物。

三、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火災,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 打“119”電話報警,同時上報局辦公室和相關科室。

2、 按照平時消防演練逃生的路線迅速疏散。

1)人員疏散:救人是第一原則,學校消防責任人和舍務教師應在第一時間,有序地組織學生疏散轉移。

①火災時,由於有煙氣,能見度差,現場指揮人員應保持鎮靜,穩定好人員情緒,維護好現場秩序,組織有序疏散,防止驚慌造成擠傷、踩傷等事故。

②利用現場有利條件,快速疏散。下層着火時,樓梯未坍塌的採用低姿勢迅速而下,有條件的可用濕毛巾,堵住嘴、鼻,用濕毯子圍在身上從煙火中衝出去。

③高層着火時,疏散時較為困難,因此更應沉着冷靜,不可採取莽撞措施,應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標誌,儘快從安全通道和室外消防樓梯安全撤出,切忌用電梯或跳樓。火勢確實較大無法逃生,可躲避到陽台、平台或關閉房門用濕毛巾堵塞門縫防止煙火進入,並用水澆濕房門,等待救護人員到來。

④火災時,一旦人體身上着火,應儘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記不能奔跑,那樣會使火越燒越旺,還會把火種帶到其他場所。如旁邊有水,立即用水澆灑全身,或用濕毯子等壓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滾,把身上的火焰壓滅。

2)物資疏散:火場上的物資疏散,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防止火勢蔓延或擴大。

①首先疏散的物資是愛護那些可能擴大火災和有爆炸危險的物資。例如起火點附近的油桶,液化氣罐、化學實驗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是滅火行動受阻的物資。

②疏散性質重要、價值昂貴的物資。例如機密文件、檔案資料、高級儀器、珍貴文物以及價值貴重的物資。

3、如有傷者要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如學生受傷,要及時通知家長。

4、等待消防車到來期間,可組織學校教工義務消防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滅火。

滅火撲救:初起火最易撲滅,在消防人員未到前,如能集中合力搶救,常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根據不同的火原因,可採取隔離法、冷卻法、窒息法、抑制法,火災現場指揮人員要在第一時間迅速調集單位治安人員、義務消防人員等,集中單位內和臨近所有滅火器,不要零打碎敲,集中使用對準火點,儘量抓住戰機把火消滅,或控制住火勢的發展,最後由消防人員徹底撲滅火焰。

5、配合消防部門調查事故原因,維持秩序。劃出警戒範圍,嚴禁其他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着火現場,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同時也為火災消滅後的調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證據。如果在火災調查人員未到之前火災已經撲滅,失火單位應當把了解的情況向他們介紹,並將火災現場保護工作移交給火災調查組,配合調查組提供當事人或見證人。當火災發生時要充分發揮共青團、治保會、義務消防隊的作用,做好受傷人員的護理工作,醫務室應備好止血藥、繃帶等必備藥品,同時組織人員和車輛急送醫院或聯繫醫院對受傷人員的搶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ingjiyuan/ekng3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