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感恩的班會演講稿範文(通用5篇)

感恩的班會演講稿範文(通用5篇)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恩的班會演講稿範文(通用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感恩的班會演講稿1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很高興能站在這裏做這次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從行動做起。

美國有個古老的節日——“感恩節”。每逢“感恩節”,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凡;按照習俗,人們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禱,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或體育比賽,品嚐美味的“感恩火雞”,藉此感謝已經擁有的和即將得到的。

“感恩節”是美國的,但“感恩”卻不分國度。

全身癱瘓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之所以能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創造出一段生命奇蹟,源於他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被譽為中國的跳馬王的著名體操運動員桑蘭,由於訓練中的一次偶然失誤,體操生涯被無情地畫上句號,但她併為因此而一蹶不振,從此她重新面對公眾的那一刻起,她的臉上就一直浮現燦爛的微笑,這一切源於她對給予她關懷和照顧的人們心存感激……

俗話説:“誰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會感恩,才能學會做人。

我們要感激父母,感激他們給予我們生命,感謝他們攙扶着我們走好每一步人生之路,為我們搭建快樂成長的舞台。

我們要感激老師、感激他們傳授我們知識,讓我們擁有智慧,擁有克服困難的力量和奮發圖強的信心。

我們要感激在我們成長道路上循循善誘的長輩,感激伴我們成長的朋友。

讓我們把“感恩之心”化為“感恩之行”吧——

讓我們回報父母;主動承擔一些家務,體驗父母的艱辛。讓我們回報老師: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插上創新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讓我們回報社會:做到不隨地亂扔果皮紙屑,還社會一個整潔的環境;夜深人靜時把電視的聲音開得小些,給鄰里一個安靜的夜晚……

感恩,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健康的心態,能折射出社會文明的進程。讓我們每個人都懷揣一顆感恩之心,永遠綻放出最燦爛的笑容!

感恩的班會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在座各位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感恩,很多很多的人……我要感恩我的老師。

從咿呀學語的孩童到蒙學初開的小學生,從求知若渴的少年到展翅高飛的成人,從門外漢到專才,從人類的結繩記事到今天信息時代的來臨,教師的作用時時刻刻貫穿於人類文明發展史的整個過程。正像人們所共識的那樣:社會的發展依靠教育,教育的發展依靠教師。教師的默默辛勞換來了人類文明的勃勃生機。

老師的愛,叫做師生情。這種情是人世間最嚴肅的情。當我犯錯誤而受到懲罰時教導我的是老師;當我遇到一道難解的題而汗流浹背的時候,為我細心講解的是老師。一個讚揚的眼神,使我萬分開心;一句温暖的問候,使我感受到第二種親情。

有一位教師曾經説過這樣的話:我們不需要太多的榮譽和讚美,我們只喜歡"老師"這兩個字……這些質樸的言語無疑是教師們共同的心聲,是他們內心世界最真實的情感流露。我們感謝老師們辛勤的教育,感恩於他們的諄諄教誨,然而,再多讚美的言語,仰慕的辭藻,也比不上我們用愛和行動來感恩老師。

當我懷着害怕的心第一次跨進校門時,老師您陽光般的笑容給我以安慰。您將我那顆恐懼的心理帶進了學校,帶進了豐富多彩校園,也帶進了學習的殿堂。

當我懷着疑惑的心面對一道難題時,您耐心細緻的給我講解解題的思路。您將我那顆困惑,堵塞的心理帶到了題中,帶進了舉一反三的解題思路中,也帶進了趣味無窮的數學天地裏。當我懷着慚愧的心面對錯誤時,您意味深長的教給我做人的道理。您將我那顆幼小,無知的心靈帶到了正確的道理中,帶進了我日後要正確面對錯誤的信念中,也帶進從錯誤走向正確的生活中。

當我懷着失落的心面對失敗時,您天使般的來到我身邊給我以勇氣與希望。您將我那顆受傷,氣餒的心帶進了"自信"的"天空"中,帶進了浩瀚的"海洋"裏,也帶進了以後成功的大門裏。

當我懷着喜悦的心對待成功時,您善意的提醒給我以謙虛。您將我那顆驕傲,浮躁的心帶到了巍巍的"高山"上,帶進了上進的"流水"中,也帶進了自強不息的世界裏。

當我……

不論我遇到了什麼,您都會與我一同面對。老師,在我的眼裏您是神奇的。我發自內心地感謝您,"感恩您,我的老師,感恩您為我所做的一切!"那麼,什麼是感恩呢"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一個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擁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也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

感恩老師,並不需要我們去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它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課堂上,一道堅定的目光,一個輕輕的點頭,證明了你的全身心地投入,你在專心地聽課,這便是感恩;

下課後,在走廊裏看到了老師,一抹淡淡的微笑,一聲禮貌的"老師好",這也是感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感恩的班會演講稿3

感恩父母,是他們給了我生命:感恩父母,是他們養育了我;感恩父母,是他們讓我懂得了道理。

我和爸爸媽媽計劃大年初二自駕去北京滑雪,決定後,他們就開始忙活了。媽媽提前去超市,買了很多我愛吃的東西,薯片、鍋巴、麪包,買了一大包,我都嫌多,但媽媽説,怕我在路上餓了,那可找不到吃的。她還為我準備了乾淨的換洗衣服,怕我凍着了。爸爸則在網上查看滑雪場的位置、條件、費用,都熟記在心,並在網上訂了滑雪票,行車路線也提前查清楚了,他還把我們用的帽子、手套、眼睛都帶上了,不落下一件東西。看着爸爸媽媽忙碌的身影,我明白了,做什麼事都要提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爸爸還告訴我,下次再出去,做計劃的就是我了。

由於計劃的好,我們很順利地到了地方,第二天一早就去滑雪。到了雪場,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滑了起來,因為有一個坡比較陡,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媽媽趕緊過來關心地問我,有事沒事,並把我扶了起來。我看着陡峭的山坡,有些不敢滑了,爸爸則鼓勵我,摔上一跤不算什麼,要勇敢站起來,去征服它,運動就是這樣,要堅持,要勇敢,要勤奮,才能體會到最後的樂趣。我在爸爸的鼓勵下,在媽媽的關懷下,我再次從坡上滑下,這下我注意了一下技巧,我成功了!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簡單的小事,但正是通過這些小事,爸爸媽媽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帶給了我很多的快樂。感謝父母,是他們帶給了我成長的快樂,這種快樂,不單單是高興的那種快樂,而是收穫的快樂,是懂得道理的快樂!

感恩的班會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們:

大家好!

我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感恩的心,其實,我不是很願意説這個詞的,我覺得這個詞很矯情,為何覺得矯情呢?因為我覺得,有些人、有些事説出來了就變了味,一變了味,大家就不會對它感興趣,就會覺得它矯情,不屑一顧。所以我今天站在這兒,感到很為難的。沒辦法,如果可以,大家就矯情地聽我在這兒扯淡吧。

楊思龍同志給我發來的短信裏説到感恩父母、學校、社會等等,告訴我最好挑好的方面談。的確,父母、學校、社會,我們是得感恩,可我卻無法拿出多少正面例子去談,也許正面例子不少,但也無非是某中學某有志青年幫他勞累一天的老爸或者老媽洗腳、某集團董事回饋母校捐款十萬塊錢、某公司捐希望工程多少多少萬,然後是他們拿着寫上錢數的紙板互相握手的照片等等。我當然承認這是感恩,我也覺得不得不承認,因為做到這些已經很難,可能,或許,連我自己都做不到,所以我沒資格去評判。但我看見那麼多子女不贍養老人的案件、聽到那麼多社會上反面的事,的確很是氣憤。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是獨生子女,我是家裏的獨生子,我媽常常看電視,一看見那些子女為爭奪財產而對父母不聞不問的.事件,就對我説∶哎呀,我就這麼你一個兒子,我老的時候,你要是不養我,還有誰管我?我每次都回答説∶媽,沒人跟我爭財產。因為我沒有兄弟姐妹啊。我的意思大家也應該明白,我這人説話就是喜歡拐彎抹角的。我不是説有兄弟姐妹就應該爭奪財產或是拋棄父母的。我曾經看過很多,但我就是不明白,為何會出現家裏四兄弟,大哥管春天、二哥管夏天、三弟管秋天、四弟管冬天這種用書面約定的這種情況,隨後,如果,比如二哥由於某某原因不管父母了,其他兒子也不會伸手,問他們為何不管,他們便亮出那張協議書。

我對這種情況的出現感覺非常不理解,贍養老人不是每個兒女爭着做的嗎?竟然為了利益想出這樣一些招數——有人説,中國人非常聰明,就是聰明都用在了這種地方。好了,這樣的事一報導,就可能會有法律的干涉,或者,在報導的一開始,老人就已經將兒女告上法庭。其實,我覺得,有些事,如果只能用法律解決,只能説是一種悲哀。人人都説,孝是傳統美德,孝是法律裏面的義務,我從某種意義上表示反對,因為把孝放在這些美德、義務等等的位置實在已經降低了孝的內涵。羊羔跪母、烏鴉反哺我就不説了,我只想表達一種想法,我想説孝不應該是人人掛在嘴邊的美德、義務,而應該是人或者動物的一種本能、一種屬性,沒有孝,便沒有這種屬性,沒有這種屬性,便不能稱之為人或者可以稱之為你們口中的禽獸不如。但是,一個人,可以沒有美德的,也可以不承擔義務。

對於學校的感恩我説不好,麗人湖邊正在建的那不知什麼時候建好的大樓應該是一方面的例子,另外一方面,我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感恩自己的老師、同學。並且我也聽我曾經的語文老師説過一句他借用的話,他説∶學校是什麼,就是在你嘴裏罵了千萬遍卻不許別人嘲笑一句的一方土壤。所以,對於感恩學校就説這些,大家都明白的。

感恩社會,我也不準備講很多。法律裏面要求我們做一個好公民,懂得自己可以幹什麼、應該幹什麼、必須幹什麼,這不難,也不簡單。我想大家最低最低的標準應該是不危害社會吧,我覺得,只要不危害社會,就已經對社會有了貢獻、感恩了社會。因為這個感恩社會太寬泛,我也只能寬泛地談,感恩社會就到這裏。

感恩的班會演講稿5

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是學會感恩提起感恩我們大家都知道以我們目前所處的階段索要感謝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我們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要感謝老師的教會之恩,還要感謝同學的知遇之恩等等。

可怎樣去感謝,怎樣做到感恩?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其實感恩的方式有許多種,感恩無處不在。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11歲的小男孩在離家十多公里的地方,讀初中一年級,一個深秋的夜晚,他驀然想起今天是西方的感恩節。於是他心血來潮,想給父母一個驚喜,天太晚了,坐車回家已不可能,他去借來一輛單車,心想這樣回家更能讓父母感動,可剛出校門,天開始下雨了,他少一遲疑,但小氣這樣可以感動父母所以精神一抖,上路了。一路上他腦子裏一直暢想着母親打開門是看到他的驚喜,汗水和雨水濕透了他的衣服,他已讓使勁的等着踏板,只想早些告訴父母,他對他們的愛和感激。

終於,他濕漉漉的站在了家門口,心裏怦怦的直跳着敲響了門,門打開了,母親一見到他便滿眼驚慌的問東問西。以為他出了什麼事,而男孩突然間腦子一片空白,一路上演練過無數次的台詞,怎麼也説不出口,哎~可憐的男孩最後什麼也沒説,之時一扭頭便走進了自己的房間,關上了門,而父母卻為他擔心了一個晚上。

為什麼男孩感恩不成還無端的交了父母的一夜好覺呢?那是因為他沒有以適合的方式去感恩,怎樣的盲目行動會弄巧成拙,事得其反呢?所以感恩也需要技巧。

感恩不知是體現在某一次的刻意為之,二十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歐與老師後的“老師好”,被同學幫助後的謝謝,都會體現出你的感恩,又如你的成績足以使你的父母為之驕傲。難道這不是感恩嗎?所以感恩和感激的方式又有很多中只要有行,感恩無處不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x9pxe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