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愛國主義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小學生演講稿

愛國主義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小學生演講稿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愛國主義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小學生演講稿

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愛國主義―我們的精神支柱》(兩腳自然分開,抬頭挺胸)。

熱愛祖國,獻身祖國,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這是每一個青年的崇高理想。那麼應該怎樣正確理解愛國主義呢?作為九十年代的青年應該怎樣愛國呢(運用仰視法表示思考)?

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範疇,在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有着不同的具體內容。在我國曆史上,愛國主義從來就是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無論是居廟堂之高的文天祥、岳飛,還是處江湖之遠的顧炎武、陸游都深探懂得這個道理。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優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乃廣為傳頌之佳話;而秦檜賣國求榮,吳三桂引清人關則遭萬世百姓之唾罵。人們尊敬的是“富貴不能淫,貧殘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愛國志士,痛恨奴顏嬸膝的賣國之輩。這(右手向前,配合腳的適當移動)就是我所認識到的愛國主義,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樸素而深厚的感情。

在中國近代,愛國主義同樣鼓舞人前進,激勵人去戰鬥。同學們,你們認識潘德明嗎(流露出詢問的神情)?就是那位用了七年時間終於在1931年完成了徒步走遍世界四十多個國家的偉大壯舉的中國青年潘德明。潘德明生長在黑暗的舊中國,當他看到外國人稱中國為“老大帝國”,稱中國人為“東亞病夫”時,他想,難道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果真沒有進取精神嗎?他決心向全世界吶喊:“不.不是的!”當他穿越渺無人煙的大沙摸時,乾渴使他差一點喪生;當他來到遮天蔽日的大森林裏,他又幾乎成了巨蟒的食物……面對這一切,他沒有絲毫的卻步,終於獲得了成功。當他到達印度時,受到了文豪泰戈爾的接見;當他來到奧林匹克廣場時,用幾種文字豪邁地寫下了“中國人潘德明步行到此”。後來,他又在(名人留墨集》中寫到: “德明必一往無前,以昭中國國民性於天下,必欲達目的而無退志……”這使我(左手撫胸,配合點頭動作)更深一步地瞭解了愛國主義。愛國主義不是空話,它需要的是實幹家,像潘德明那樣不畏艱險的進取者。認識了潘德明,我被他的進取精神所感動,更被他的愛國熱情所感動。我終於獲得了動力源泉,那就是被愛國主義激發出來的進取精神,也正是愛國主義的實質所在。

在我國曆史上,具有這種愛國精神的人(眼睛投射出希望的光芒)是很多的`。號稱“鑑湖女俠”的秋瑾女士曾發出“大陸浮沉人有責,救時無計愧偷生”的錚錚誓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在少年時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並與同代人相約“願相會於中華騰飛於世界之時!”我想,投身於保衞祖國,捍衞祖國權益則是愛國主義更深一層的涵義吧。

熱戀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祖國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現在(抬頭挺胸,雙手自然下垂),我們的國家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領導我們建設四化,實現四化,是為了全體人民。四化建設的成功當然不是用嘴吹出來的,它必須要經歷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誠然,我們的一些制度還不夠完善,不民主的現象在一些部門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青年應該怎樣愛國便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建設的勝利。可事情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即使是現代化建設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曲折。不用隱諱,我們的國家還很貧窮,然而愛國是不以祖國富裕為前提的。“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祖國的貧窮正是對我們每個青年的嚴峻的考驗,正需要我們發揚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建設祖國的青雲之志,成為富國富民的建國之材。

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之魂,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青年朋友們(表情肅穆),我們要更加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祖國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血肉一般,密不可分,同學們,為了祖國光明燦爛的未來,讓我們牢記朱德同志的詩句:“錦繡山河收拾好,萬民盡做主人翁。”(腳後退一後,行禮,退出舞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作為中學生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立志報效自已的祖國。愛國主義的中華民族的靈魂,炎黃子孫血肉相連,同呼吸,共命運,把滿腔熱情付注於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鬥。演講詞情感激越,擺事實,講道理,把愛國主義推向了最高峯。演講時,表情層層高漲,不可低落不可消沉,在整個演講過程一定要有飽滿的激情,配合相應手勢充分體現出愛國主義是我們的精神支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x9l0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