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民族心中華情徵文演講比賽演講稿

民族心中華情徵文演講比賽演講稿

夢是什麼?夢是願望、是期盼,是幻象,更是一種意念、一種執着。夢是兒時播灑下的種子,夢是暢想的序曲,夢是追尋者的航線。夢更是在成長歲月裏迷失、卻又苦苦追尋的方向。

民族心中華情徵文演講比賽演講稿

夢想的重要性自然無需我贅述,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體會——夢想是我們通往成功的地圖。有了夢,我們才知道,執着的眼神該望向哪裏;我們才知道,面對每一個清晨,我們起牀我們醒來,真正的動力在哪裏;我們才知道,我們用心努力地對待每一分每一秒,拒絕虛度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我們也才會找到,在這世上走一回,作為一個獨立的能呼吸有脈搏的人而存在的價值,在哪裏。

幾百年潮起潮落,雨起雨歇,洗不盡黃河水的洶湧浩瀚;幾百年的花開花落,情生情滅,抹不掉中華人的脈脈長情。五千年悠悠的歷史長河留下了多少浩淼的漢宮秋月,五千載濃濃的民族情懷鑄就多少“金戈鐵馬”,這深入骨髓的情懷賦予了中華無與倫比的凝聚力,也是所有炎黃子孫的民族心。這是一種情,剪不斷,隔不開,變不了的中華情。它是五千年血脈相通的堅強,是炎黃子孫情意相連的温情重現。澳門迴歸,香港迴歸,《七子之歌》傳遍九州,一句句歌詞,道盡了心酸,盪漾着悲切。風風雨雨中,等了多少年,盼了多少年,終究等到了團圓。

如今,中國的國力強盛了,中華兒女的民族心重又凝聚在了一起,實現了團圓夢的我們,又該將目光望向哪裏?一個沒有夢想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是將消亡的民族。悠久的文化需要我們延續,中華的未來正握於我們手心。

北宋著名理學家張載曾説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他的夢。而正是有了這樣的夢想的實現,才會有20XX年,姚明在退役發佈會上的感言:“感謝這個偉大進步的時代,使我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也許,我們未必都像姚明那樣盡情綻放了夢想,獲得了舉世矚目的光芒。但再渺小再普通的`人,也有實現夢想的權利。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丟了自己的夢。

當最初的夢想都在不斷的開花結果時,當一個個小小的夢想匯聚起來,就會凝結成一個偉大的美麗夢想,那就是中國夢。“中國夢”與個人夢脣齒相依。“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平凡的我們追逐自己的夢,本身就構成了“中國夢”的一塊塊基石。而“中國夢”的建構,又為我們放飛自己的夢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稚嫩的我們渴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追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們同樣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們更夢想着早日看到國家經濟騰飛、社會穩固、文化繁榮、生態恢復的時代畫卷,在祖國大地上鋪展,呈現的那一天。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在夢寐以求的過程中、中國跨越了幾十年,幾百年。父輩和兄長們,已經率先垂範,用枕戈待旦的奮鬥精神,換來了令世界驚歎的中國奇蹟。時代轉輪的指針已經落在當代青年人的身上,國家的命運也是青年的命運,擔負起這一使命,青年人責無旁貸。

青春絕不是趁着年輕而虛度光陰,更不能沉溺於年華流逝的傷春悲秋,我們還有很多事要為之奮鬥。我們的青春,揹負着一種責任,一種寄託,一種祖國對我們的期待,更有“中國夢”的召喚。這個讓祖祖輩輩魂牽夢縈了多少年多少代的家國夢,它時時都在激勵我們青年一代,發憤圖強、鋭意進取、勇於創新;為開創一個嶄新的美好未來,竭盡所能。

讓我們把幼稚鎖進童年的記憶,仰望高飛的雁羣,勇敢地接過重擔,踏上新的征程;讓我們撥開心間淅淅瀝瀝的哀婉,撒下自信的種子,用高昂絢爛的基調譜寫青春,在夢與夢的邊緣,用夢想照亮前行的路。讓我們用坦然與執着裹住淚水,抹去心中灰色的迷茫,惠風和暢,讓青春的戰鼓在耳邊愉悦的擂響。

永遠不要害怕未來,因為它,還未來。我們正年輕,所以我們不怕輸。青春已經出發,夢想早已上路,而你,還在等什麼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qdjq7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