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推薦】支教的演講稿四篇

【推薦】支教的演講稿四篇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怎麼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支教的演講稿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支教的演講稿四篇

支教的演講稿 篇1

各位學校領導、支教團隊的老師們、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很榮幸能有這樣一個機會,作為家長代表在這做一個簡短的發言。

首先,我謹代表學生家長們,向支教團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在這個暑假裏,他們冒着酷暑,放棄了與家人和朋友團聚的機會,來到我們身邊,為我們的孩子在這裏傳授知識,喚起愛心,遠離孤獨,樹立自信。

在短短10多天的支教生活中,有兩種反常的天氣,一種是暴雨,一種是酷熱。而您堅持每天教孩子們英語、音樂、美術、體育,使孩子們得到各方面素質的均衡發展。

你永遠不拋棄孩子,不髒,不怕累,像父母一樣,盡一切可能照顧孩子。孩子被蚊子咬了,你給他們塗香油精止癢,孩子生病了,你是孩子喝冰水發燒了,抱着孩子去嚴果健康中心看病,直到孩子轉了個彎……

這些碎片,在許多人的眼裏沒有什麼感覺,但在這些整天與黃土為伴,與牛羊為孩子們的眼裏,是多麼的新鮮和難忘。你和你的孩子玩耍,給他們帶來歡樂,趕走煩惱。

你教你的孩子們唱歌,把真正的愛放進他們的歌裏,通過他們的歌在他們的心裏播下愛的種子。俗話説,玫瑰散發香味。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沒有孩子的愛一定會傳遞下去。

十天多一點的支教生活即將結束。您的身影和關愛將長久地銘刻在孩子們的心中,我們的父母也將長久地感動和感激。

你走了,但我相信,無論你走到哪裏,孩子們都會永遠關心你,你的名字也會刻在孩子們的心裏;我也相信,如果每個人都像你一樣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幸福之花就會盛開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微笑就會永遠停留在人們的臉上。

最後,我要向支教隊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們為我們的孩子們付出了這麼多。祝老師和家長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謝謝大家。

支教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來自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張旭東,我有幸在大學畢業後作為哈工大第十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去雲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支教一年。很高興今天可以和大家分享我這一年的支教經歷。

大三的時候,我做出了一個選擇,我要去支教。有人問我,為什麼想去支教?我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有太多的答案,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體驗生活,為了鍛鍊自己吃苦的能力,或者你可以説這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甚至你也可以告訴他們做一件事不需要理由。這些都沒錯,但當我支教一年回來之後,我最想告訴你的答案是:因為那裏需要我們。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質疑大學生去邊遠地區支教一兩年到底有沒有意義。我想告訴大家,至少我看到的一切,聽到的一切都表明,這是有意義的,那裏需要我們,那裏的孩子需要我們。

中國幅員遼闊,地大人廣,全國有23省,根據地域分佈又把中國分為東、中、西三個部分。也正是這三個部分讓中國同一片天空中出現不同的景象。當你走出城市來到那些藏在大山深處的小學之後,呈現在你面前的是這樣的畫面:破爛的教室,千瘡百孔的課桌,坑窪不平的操場,沒有選擇的食堂,沒有任何球的體育課,沒有任何樂器的音樂課,沒有夏天的風扇和冬天的暖氣,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甚至很多地方連電都沒有。有的只是孩子們破舊的衣服,蓬亂的頭髮,沾滿泥巴的鞋子,身上挎着媽媽自己縫的書包,但是孩子們卻有着真誠的話語,純真的笑容,善良的心靈,最打動你的是他們的眼神,那裏閃爍着的不是慌亂,不是無助,是渴望,對未來的渴望,對一件新事物的渴望,簡單到對一件衣服,一支筆,一塊橡皮的渴望。

在這種環境下山區的孩子們接受的是怎樣的義務教育呢?我見到過這樣一所小學,全校有43名學生 ,分為六個年級,只有三名教師,其中一位老師要跨年級教授五門課,而這位老師只有高中畢業學歷,學校雖然開了英文課,但卻沒有懂英文的老師,每到農忙的時候無論老師還是孩子都要在抽出時間下地務農。

大部分孩子都住在山裏,為了上學有的孩子甚至需要每天走一個小時的山路來到學校,等到晚上再花同樣的時間回去。來到孩子們的家裏你會發現,相對於他們,自己生活是多麼幸福,在這裏,幾塊木板上鋪上一層稻草,再加上一張破爛的席子就是牀,在這裏,一個火盆,填上幾根柴火就是灶台,在這裏,一個破舊的輪胎,一把父親雕琢的木劍,就是一個孩子全部的玩具。在這裏孩子們不會為各種課餘輔導班而苦惱,因為他們從小就要為家裏做農活;在這裏父母也不會為孩子吃太多零食會不會影響健康而憂慮,因為山裏一把酸棗可能就是孩子在飯後能找到唯一的食物。

在上完九年義務教育之後,大多數山裏的孩子面臨着兩個選擇,走出去或留下來,選擇留下的人,不會花費更多的時間繼續留在學校;而選擇走出去的人幾乎都通過外出打工的途徑來實現目的,因為高考對他們來説實在太難。這就出現一個很殘酷的現象,在一個貧困山區裏,幾乎沒有人接受過大學教育,甚至高中畢業的人都很少。不管你從前瞭解多少貧困山區孩子們的生活,不管你已經做好了多少心理準備,但當你真正走近他們,面對這一切的時候,你就會有一種心靈上的觸動,這不僅是同情,這更是一種責任感,就像有一口鐘敲打着你的神經,提醒你應該做些什麼去改變着一切。

沒錯,也許你會説支教能解決這些問題嗎?當然不能,志願者幾年的付出就像一滴雨水滴入平靜的湖泊,只能留下一刻的波瀾,對於他們來説,你只是過客,你的到來和離開不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多少改變。但有個故事在青年志願者中流傳甚廣。退潮後,一個小孩子把滯留在海灘上的.小魚一條條地揀起來,丟回大海。有人問他:“海灘上有那麼多的魚,你這樣做又有什麼意義呢?”小孩子一邊繼續丟魚,一邊回答説:“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這樣做對這條魚是有意義的”沒錯,我們的力量的確渺小,但是哪怕有一個孩子因為你的存在而改變了一生,這就是有意義的。 一名在西部支教的志願者具體都能做些什麼呢?作為一名支教老師,首先面對的當然是和你朝夕相處的孩子們。今天,我回到這裏,回想起和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那一個個無論令我快樂或憂愁,欣慰或心酸的瞬間,都化成了無盡的

思念。記得第一次走上講台,成為一名教授高一化學的老師,我帶着激動緊張的心情環顧着教室的一切,黑板,粉筆,貼滿名言警句的牆壁,和眼裏透露着興奮地學生。頓時我心裏湧起一種想要把我知道的一切一下子都教給他們的衝動。但是因為沒有經驗,前幾堂課的效果並不好。當地教師告訴我,做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威嚴”。於是,為了拉開我年齡上與學生過於相近的距離,掩飾我性格上的天真與幼稚,彌補初登教壇在教學上存在的許多不足,我課內課外板起了本來友善和藹的面孔。但是這一切不但沒有收穫很好的成績,我和孩子們的關係也變得生疏了。有過困惑,有過消沉,但是我不想放棄,我想總會有方法能讓我的學生即提高成績,又能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漸漸地,我從迷茫中開始尋找方法,每堂課結束後我都會找幾個孩子談心,我試着去走入他們的生活,聆聽他們生活中的快樂和挫折,試着找回了我一度失去了的童心,並將它們跟孩子們的心融匯到了一起。終於我的努力有了回報,從第二個月開始,每次的月考成績我教的班級都是第一名。當我看到孩子們從一個元素符號都不認識到能寫出複雜的化學方程式時,當我和孩子們一起歡歌笑語時,當我發現講台上放着的蘋果,當我新年收到孩子們的賀卡時,我都會深深的體會到,要啟開孩子們心靈的大門,必須付出最大的熱情,因為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學藝術,都源於自己的愛心。

在教學之餘,我們也會做我們能做的一切,元旦幫忙排練節目,豐富孩子們的業餘生活;週日舉辦講座,告訴孩子們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希望能擴展他們的眼界,樹立他們的夢想;為了改善孩子們學習條件的同時節約資金,我們從外面訂來40套桌椅零件,然後利用課餘時間組裝好給孩子們送去;我們會盡自己的力量向外界展示宣傳這裏的一切,引起社會的關注,為孩子們募捐獎學金和學習用品;之後幾乎每個月都會到鄉下學校裏發放這些從社會各界好心人捐來的物資,其中今年五月在我校新一屆支教團和明德踐行會的熱心倡議下,通過威海日報的宣傳,寧蒗山裏的的孩子收到了來自威海古寨中學同齡學生的問候,同時來自威海各界愛心人士捐助的60袋衣物與文具被送到孩子們的手裏。因為選擇捐助的學校非常偏僻,我們坐了一天的車才到達當地的鄉政府,第二天清晨我們便和託着物資的四匹向當地借來的馬一起翻越一座山最終來到那所學校,將物資發給孩子們,無論過程多麼困難,但當看到孩子們收到從自己手裏接過去的新書包

後燦爛的笑容,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那天是6月1號,於是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慶祝了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兒童節。在這一年裏,由我和另外四名來自本部的隊員組成的第十屆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團雲南隊,共從社會募捐助學款10萬餘元,物資價值約80萬元。

一年的支教生活我收穫了很多,在那裏我學會了感謝,感謝當地老師對我的關心和照顧;在那裏我懂得了牽掛,對哪些伴隨着我的付出而一點點成長變化的孩子們的牽掛。在那裏我體會到了什麼叫真正的心酸,面對無數需要幫助的手,但限於個人力量太過渺小,心有餘而力不足,無奈的辛酸;在那裏我懂得了怎樣艱苦但快樂的活着,體會到淚水與汗水的價值;志願者生活是一種成熟蜕變的歷程,你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其中的滋味。雖然平凡,雖然平淡,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蹟,但能讓人感到心靈上的滿足。

最後,我真的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西部志願者的隊伍來,關注我校研究生支教團。帶着你們的愛心、帶着你們的智慧,讓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哪怕一點點的幫助!給自己一次蜕變生化的機會,你會一生無悔!

謝謝大家!

支教的演講稿 篇3

我是xxx區巴師附小的一名年輕黨員,一名普通女教師。響應xx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的號召主動申請支教的我,200x年8月底,到了xx縣xx小學。

xx,於我這是個陌生的地方。但支教不久,我就深切地感受到這裏不僅山美、水美,這裏的人更美——純潔、樸實、熱情、進取、負重自強……

我不能忘記:剛到xx,縣教委領導為我們接風洗塵,江口小學的領導為我們張羅不停;

我不能忘記:教師節,xxx校長髮來信息祝福節日;中秋佳節,王建國老師放棄與家人團聚和我們共進晚餐;xxx老師主動為我們打掃整理房間;國慶節,當我踏上歸途向楊校長説“再見”時,他送了我“五千萬”:“千萬別忘代問家人好;千萬別訴苦;千萬別哭鼻子;千萬別説不來!千萬記住!”多麼有力而期盼的話語!

我不能忘記:xxx區教委和xx縣教委的領導在百忙之中來看望我們;xxx教科辦的領導和教研員經常關照我們;巴師附小的領導不辭辛勞來江口關心我。面對這些撩撥心扉的情節,真是異鄉非異客矣!這一切為我的支教生涯鋪墊了温馨愉悦的心情,營造了舒適宜人的工作氛圍!

我很好地調試了心態:將自己真正地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之中。只有學會了生活在他們中間,才能更好地在他們身邊工作。

在我認為:支教不僅僅是一種勇敢的行為,它應該更是一種理念。我心懷熱愛山區、熱愛山區教育、熱愛山區孩子的理念,與同事們領會新課標,實踐新理念,形成教學互動,豐富了校園生活,給江口小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年來,太多的事例讓我體驗了成功的喜悦,讓我感受了身為支教者的驕傲!

我始終堅持將自己所領悟的新課程理念在備課和課堂教學中滲透。我的工作計劃、總結、教案、教學後記經常受到領導好評,所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起了指導性的作用。我還多次配合學校對教師們進行課堂示範及教學指導。不僅如此,20xx年春,我還投身到江口教科辦為了配合新課程改革,組織到部分邊遠鄉鎮送教的活動中。這使我目睹和體驗了山區學校老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花園並無花,建在石旮旯”的花園小學;陳舊得可以作古的馬鞍小學;與貴州接壤的浩口小學;山高皇帝遠的天星小學;手可摘星辰的文復小學……望着這一切,我把我的教學奉獻給他們,把我的理念交流給他們,把我的快樂分享給他們。長達一週的送教活動不僅讓更多人深刻地認識了我的愛心與真誠,而且使我深刻認識到山區教育的艱難與希望,認識到山區教師的艱辛與奉獻,認識到山區孩子的艱苦與渴望,寫出了那篇發表在《武隆教育科研》上的教學隨筆——《讓愛跟心一起走》。

為了提高片區及學校參加縣區各學科優質課競賽的質量,我應邀與教研員、參賽教師一起,利用業餘時間進軍賽課。語文、數學、美術、音樂、自然,每一次優質課競賽,我都毫不保留地無私奉獻着。一年來,使片區及學校在該項活動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因為我真正懂得了對職業的敬重感、自豪感、責任感,勢必形成堅定的職業信念,成為職業工作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無論怎樣,我都會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執着追求的精神讓自己的事業日臻卓越,奉獻不息。

我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條件,為學校、老師和孩子們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為教師們帶去教育雜誌、併為他們訂閲、推薦訂閲優秀教育期刊;我為孩子們帶去有益的書籍、報刊以及製作字詞卡片的硬紙片;為家境貧困的學生家庭帶去幹淨的衣物;為學校製作的專題片配音、為比賽攝影等等。

我是一個文藝積極分子,教師節卡拉ok比賽中摘到了一等獎的桂冠;我組織編排的舞蹈《歡樂的小太陽》在“六一”國際兒童節演出並榮獲三等獎;在學校組織的青年教師“電子説課”競賽中,雖然我只是第二名,但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是一名活躍的教育嘗試者;我還是一名教改科研的實踐者,參與到學校承擔的市級課題的研究之中。我的學生和我們的班級總會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好評。

不僅如此,我還積極投身於廣泛的社會活動,調動大家參與活動的激情,豐富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我參加了武隆縣的健身操大賽,武隆縣首屆青年風采大賽,江口鎮“三八”國際婦女節卡拉ok比賽,重慶市兩江四岸全民健身運動登山比賽;江口鎮有線電視台節目錄制等工作。這其中,我是演員、是運動員、是記者、是主持人。儘管我支教在外,父老鄉親、領導同事卻沒忘記我,仍將我評為沙區首屆“十佳輔導員”。就在我即將結束支教生活離開江口的時候,仍然義無返顧地接受教科辦和學校的安排,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上了一節示範課;還接受學校領導安排,參加鎮黨委組織的紀念建黨83週年演講比賽,並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支教,一個新時代的產物,它為我們創設了契機。我正是在這一環境中逐漸成長、成熟起來,並重新認識了自我。

我將一些平常在生活、學習、工作中的點滴,甚至個人情感的一些瑣碎小事,用心去思考、去體味、去面對,並且記錄在我的日記當中,寫成了一本近4萬字的《支教日曆》。好多同事、朋友將它傳閲,都説只要細細品味,就不難發現其間藴涵着的人生哲理、支教生活的酸甜苦辣、教學實踐、班級管理點滴,讓人思量、讓人回味無窮……

通過支教,我走進了社會生活的廣闊天地,體驗了生活的艱辛,感受了人生的價值,還檢驗了自身的基本素養和職業境界。

通過支教,我領悟到:作為一名女性,要靠思想和智慧來證明自己。曾任美國駐中國商務參贊、現任柯達全球副總裁的葉鶯女士,其貌不揚,可她靠自身的思想和智慧來贏得事業和尊嚴!我不苛求像她一樣輝煌,但我相信自己能與她一樣敢於追求!

通過支教,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普通的勞動者,應該在平凡中實幹。我喜歡“簡·愛”的思想:“你的想法,決定你要做的事。”雖然我離“簡·愛”很遙遠,但我離我的想法卻很近很近。

通過支教,我感受到:作為一名黨員,應該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幹一行,愛一行,為自己從事的事業揮灑熱血、奉獻青春。

所有這一切,讓我似乎就在深情地吟唱。多變的旋律告訴我: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什麼艱難險阻,只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對他人充滿愛心,對生活充滿熱情,對事業執着與崇敬,就一定會領略到成功的喜悦!

當我們支教歸來,又有許多有志青年走向支教的歷程。今天,我將自己在支教生活中的親身經歷、感受和點滴成績,向領導彙報,同時奉獻給即將走上支教之路的同志們,以求共勉。我相信,你們也一定不辱使命,做得更完美、更優秀!

生命如歌,讓我們用心去聆聽吧!

支教的演講稿 篇4

帶上耳機,聽着學生們哼的歌謠;翻着照片,看着他們的一張張笑臉。窗外陽光明媚,我的心也滿滿的如這秋天結了碩碩的果實。

大一剛來,知道青年志願者協會有個支教部,就毫不猶豫的加入了,它圓了我小時候要當老師的夢想。

第一次去二十鋪小學代課, 説不上有多成功,就是喜歡上他們了,即使他們有時很調皮,但更多時候他們讓我看到的是可愛。帶體育課,他們學校條件差,就自己買了羽毛球去教他們打,打累了就和他們做遊戲。我想給他們一個歡樂的童年。上課時間很快就過了,大一上學期也很快就這樣過了。

大一下學期,跑宿舍,宣傳支教部,選拔支教老師。後來在王灣小學代課,每週二下午連續上三節課。幾乎每個週二都是上午放學後立馬去吃飯,然後匆忙的去開例會,開完會騎車到王灣小學代課,連續三節。那些日子,開始的時候有些吃不消,回到宿舍室友就能聽到我説累。漸漸的,就覺得這樣的日子挺充實。這些動力都是來自學生。上課時他們要淘氣,就把他們叫起來回答問題。課餘時間就和他們聊天。下課時給他們拍照片留念,都一個個爭相把頭伸過來,兩個手指丫就舉到耳朵旁。他們可愛的讓你忍不住去心疼,給他們帶去歡樂的同時,也把自己有限的知識無限的帶給他們。

對我來説,最忙,最充實,最不知所措的時候就是五六月份的日子。老部長剛把部裏的事交給我做,支教老師頻頻有課請假,再加上要在王灣小學籌辦六一兒童節慶祝活動。每週都在為找支教老師代課、有才藝的同學表演節目、活動資金和一些瑣事煩惱。很多事情都是看起來簡單做起來才知道沒那麼容易。現在看來,我還真要感謝那段日子,讓我成長了不少。曾在一本書上看過這樣一段話:“過程即是獎勵,完成一段艱難工作的過程,將會成為我們永生難忘的記憶”.直到現在,遇到比較艱難的事,我都會想起這句話。然後我就這麼好好的過來了。

暑假去打工時,還收到學生髮的問候短信,看到信息,就不覺得累了。我覺得自己所做的都是很有意義的事,也許學生們真的聽懂了我教他們的些許知識,但他們也許不知道,他們帶給我的更多。

上學年的工作,認真的去做了,不知道別人怎麼看,我覺得自己做的很好。這一年,我會更認真的去帶領支教老師,讓我們去支教的三所學校的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多的歡笑。

説到支教心得,又何止這些,只是,有些感覺與感動只有親身體會才能嚐到其中的美妙。

標籤: 演講稿 支教 四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ojr7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