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重塑“人師”形象,迎接新挑戰

重塑“人師”形象,迎接新挑戰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站在教育改革最前端,有必要重新審視自我,重塑自身形象,使自己具備迎接新挑戰的素質和能力。

一、“以人為本”,重塑教育觀。

每個人生來都有求知的慾望,都有自身發展的潛力,教師要善於“多縱比少橫比”,即要多拿學生與自己比,少拿他們和別人比,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挖掘每個學生潛在的智慧和能力。以前,學生一旦犯了錯,我們就會苛責,説“__多聰明,你怎麼不如他”等等的話。假如,我們用人本主義的思想來處理問題,即對事不對人,對於學生犯錯的行為,我們採取有效方法讓他們意識到並及時糾正。但對本人,還是要以鼓勵為主,諸如“你很勇敢,希望你再想一想”、“再聽聽別人是怎麼回答的”等評語,這樣就不會熄滅學生求知的渴望,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才能持久。總之,我們應時刻做到心中有“人”,充分發揚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幸福的人!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以德為本,德高能為範。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是神聖的。尤其是小學生,天真純潔,把老師所説的話句句視為真理。教師的一言一行就像雕刻家手中的刻刀,在學生的心靈上留下痕跡。以前,常常不自覺地用教師的特權為自己樹立權威,“以權服人”,要求學生言聽計從,遵守規範。漸漸地,我開始明白“以身垂範”的意義,只有對學生以情動情,以理曉理,以行導行,才能使學生“不令而行”。教師要為人師表,言傳身教,一切行為舉止,都要成為學生的楷模,使教師正確的世界觀和良好的品格撒在學生的心田,綻開燦爛的花朵。要尊重學生人格,用富於感情、令人信服的説理教育學生。對個別後進生,要做到不記前嫌,用發展的眼光去對待,鼓勵他們放下包袱,輕裝前進。不要忽視“中間層”學生的存在,關愛他們敏感的心靈,讓他們體驗到老師對他們的信任和關注,增強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在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師生關係下,教育教學活動才能有效地進行,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博學勤研,業精堪稱師。

教師以教書育人為職責,理應成為終身學習的先導。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技術和手段,多看教育學、心理學及其他一些教科研的'書籍,向有經驗的同行學習,更應利用現代化手段——上網去放眼“看世界”,跳出所教學科知識的侷限,向文化科學知識的廣度拓展。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中旁徵博引、盤活知識,帶給學生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新信息、新觀點,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喚起學生不斷追求新知識的慾望。教師還應能説會畫、能歌善舞,興趣廣泛,唯此才能憑着自己的才能帶動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志趣,才能適應學生髮展特長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更要交給學生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造性。參與教科研是教師提高自己理論水平的一條途徑,選擇一些帶有普遍意義的問題進行立項研究,以教促研,教研結合,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積累,要及時總結,多寫教學扎記和體會,不斷地使自己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知識,從理論的高度來處理教育教學活動。

四、心理健康,揚自我個性。

“要散佈陽光到別人心裏,自己心中先得有一輪太陽。”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教師的心理素質尤為重要,一個情緒不穩定的教師很容易擾動其學生的情緒,而一個情緒穩定的教師,也會使學生的情緒趨於穩定。因此,我們無論處於何種心理狀態,都必須表現出心理狀態的穩定性,特別是在心境不佳的情況下,要注意控制和調節自己不穩定的情緒,切不要把學生當作發泄個人不良心態的工具。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藝術總是帶有鮮明的個性,有個性才有魅力。缺乏個性的教師,其上課機械呆板,創造性、藝術性肯定不強;而富有個性魅力的教師,定能建立起獨特的具有較強審美意識的教學風格,進而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迷戀教師的上課並喜歡這一門課。因此,教師必須在工作中調動自己的創造潛質,有自己的教學個性,將自己個性滲透於研讀教材過程中,滲透於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藴,頗具審美價值的教學設計,富有愉悦品位的語言、神情、舉止,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標籤: 挑戰 重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l48e7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