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幼兒園文明禮儀演講稿範文(通用5篇)

幼兒園文明禮儀演講稿範文(通用5篇)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文明禮儀演講稿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文明禮儀演講稿範文(通用5篇)

幼兒園文明禮儀演講稿1

大家早上好!

喜聞北大吳忠劍橋雙語幼兒園榮為"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我感到十分地高興,對工作在一線的幼教老師,對給予我們工作大力支持的家長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謝!

我園自20xx年xx月起,開始實施文明禮儀教育,從方案的制定、實行到階段性小結,從活動初期的廣泛宣傳、培訓指導、環境創設;到活動中期主題活動的開展,例如《好習慣伴我行》《文明進餐》《我是文明好寶寶》《文明每一天》《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心中》《文明禮儀親子活動》,到活動後期的收集材料、整理圖片、總結匯報,無一不凝結了園領導和老師們的心血。

“文明之花結碩果”通過開展文明禮儀實踐教育活動,培養了幼兒知禮儀、懂禮貌、講文明的良好日常行為習慣,全面提升了幼兒的文明禮儀素質。在幼兒園裏,每天都能感受到幼兒向老師、長輩主動問好;遊戲時追逐打鬧現象逐漸減少;不亂扔、不採摘、不亂吐、不亂畫,養成把紙屑、果皮、包裝袋放到垃圾桶和隨手拾廢物的好習慣;用餐時不挑食、不交談,保持桌面地面乾淨;參與活動遵守秩序,不擁擠,不吵鬧;教職工做到衣着整潔、大方、得體;師幼都能自覺愛護幼兒園環境,使幼兒園環境更加淨化、美化。

我園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至今,共評出文明禮儀先進班級4個,評選出文明禮儀標兵2名,文明禮儀教師7名,文明禮儀之星28名,文明禮儀寶寶36名,創編出“文明禮儀教育”兒歌32首,有468名幼兒參加了“文明禮儀教育”意願畫評選活動,有14名幼兒榮獲了禮儀寶寶繪畫創意獎。雖然幼兒園開展的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們還將繼續努力,把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持續、深入地開展下去。

總之,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綜合性、系統性的工作。幼兒園必須把文明禮儀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使孩子們真正成為文明禮儀小標兵、小使者!

幼兒園文明禮儀演講稿2

今天站在這個講台上,面對我們一個個富有生機活力,精神飽滿的同學們,來談這樣一個近乎老生常談的問題——文明。或許大家會不以為然,大家可能會覺得,作為一個悠悠五千年華夏文明古國的炎黃子孫,談我們從小到大無時無刻不強調一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是不是太羅嗦了。我想説:NO!唯有文明生活,方能壯哉一中!

有一種美,是一種可以吸引目光的美,是一種可以吸引靈魂的美,是一種可以給生活帶來激情,給生命帶來温馨,給人生帶來精彩的美,這種美就是文明之美。

作為一名大一中帝國之子,身在校園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體會着文明所帶給我們的快樂、幸福和感動。走在校園之內,看到潔淨的甬道,你是否會想到是誰在整天默默地付出,頭頂烈日,汗流浹背,撿淨每一塊紙屑,創造着整潔乾淨的校園?身在食堂之內,默默排起長隊,安靜有序打飯,你是否會想到如果大家蜂擁而至,毫無秩序,待到何時才會肚內盛飯,安心歸隊?還看教室之內,自習安靜無聲,早讀聲音洪亮,課堂積極活躍,你是否會想到,如果大家各行其是,該讀不讀、該背不背,那學習將會成為何物,教室成為何處?等等等等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種精神該支撐着我們,這種精神就是——文明。

古人説,“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説,你不學“禮”,不講文明,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那麼,什麼是文明呢?簡單地説,文明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道德的體現,也是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國家的臉面。

一個國家是有億萬個公民組成的,因此國家的整體素養更是與個人素養息息相關。為什麼這麼講呢?大家雖然沒有去過一些歐美國家,但大家或多或少的在書本上、或是在網絡上、甚至在一些電影情節中看到一些有關各國文明的表現。大的不説,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文明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説,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發現一些不文明現象:隨地吐痰、滿口髒話、肆意追逐。或許大家都不注意這些小事,但是殊不知文明禮儀的養成與發展正是和這些個小事息息相關的。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真正做起來卻又是另一番景象。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言行舉止上下功夫,就要徹底的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或許有的同學還會説,文明太虛,我追求個性,在校園裏吐個痰、罵個人又能怎麼了?再着説了,講文明,對於我來説又有什麼好處?我只想説:你這個人有點彪~~當你的每一句髒話脱口而出的時候,上帝已經默默的把那顆行為的種子深深地埋在你的心裏。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按照數學等效來説你的每一次不文明現象都在決定着你的命運!那説文明到底有什麼切身的好處,舉一個小例子:就是在你打飯的時候,當你文明瞭,那些菜們就會微笑的對你文明瞭,大爺大媽們也就會燦爛的對你文明瞭,甚至你的飯卡也會減少點痛苦!所以説,不要總是抱怨食堂,抱怨大媽,想想自己,今天你文明瞭嗎?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我們滿懷憧憬,我們充滿激情,我們追逐着夢想長大,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親近文明,體現文明,實踐文明,文明生活,壯哉一中!

幼兒園文明禮儀演講稿3

時尚也許是服裝店炫目的服飾,把你演變成千姿百態的新潮寵兒;時尚也許是美容院的彩粧,讓你貌若天仙;時尚也許是珠寶店裏的項鍊或飾品,成為你個性化的標誌。

時尚是一種麻木,會被內外差異所迷惑。時尚是一種感覺,會被歪曲、被染黑。時尚穿着華麗的外表,傾聽着文化的拷問,體驗着心靈的感悟。當時尚和文化結緣,那它將是文明的象徵;當時尚與先進文化、流行文化和高雅文化融合,那將是文明禮儀響亮的`代言。

作為幼兒園裏孩子王的我們——時尚又是什麼呢?難道就是用品牌和潮流打扮的外殼?難道就是流行音樂與街舞打造的躁動?難道就是童謠與遊戲組合的純真?我認為,教師由內而外透出的文明禮儀舉動就是一種最完美、最温馨、最高雅的時尚。

這裏的禮儀,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禮儀無處不在,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仁、義、禮、智、信”標榜着中國人文明、高尚的為人之道,“禮”更受推崇。從古代就有專門的機構“禮部”來制定各種禮儀規範、有專門的人來監督禮儀的執行。把禮儀推崇為人格和道德的最高境界。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坐如鐘、站如鬆、走如風”是舉止禮儀、“目不斜視、笑不露齒”是交往禮儀等。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角色的轉換、職業的更替那些本該傳承的文明禮儀精華,那些該發展取代的禮儀規範,在我們的身上又留下多少的痕跡呢?在我們的身上又有多少文明禮儀之光在熠熠生輝呢?又有多少文明禮儀意識在傳揚呢?作為一位教師在我們的身上該對文明禮儀交怎樣的答卷呢?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好書必先育好人,育好人必先樹好人。教師具有謙遜、温和、文明、素雅的禮儀就是校園裏最時尚的代言。

當清風拂面,樹葉婆娑,晨光蓬勃、尋着孩子銀鈴般的笑聲而去,看到校園門口老師甜美的笑容、得體的裝束、輕聲的問候、温柔的撫摸,家長和孩子們已經感受到禮儀的温情,時尚的美麗、文明的可愛、時尚的純美。我想説幼兒教師的時尚就是這樣樸實清新;幼兒教師的禮儀首先是柔美温暖。

當孩子哭鬧、不肯吃飯、調皮搗蛋。循着孩子的嘈雜聲而去,看到老師彎腰躬身的輕撫、低聲細語的安慰、耐心動情的開導,孩子體會到禮儀的力量、禮儀的温柔、時尚的醇厚。我想説:幼兒教師的時尚就是忍耐寬容;幼兒教師的禮儀是善良慈愛。

當孩子尿濕嘔吐、咳嗽發燒、摔跤跌倒,隨着孩子傷心的哭聲而去,看到老師不顧骯髒和氣味在忙碌、急切焦慮的詢問、細心地查詢傷口,孩子感受到禮儀的責任、禮儀的動情、時尚的偉大。我想説:幼兒教師的時尚就是責任和愛心;幼兒教師的禮儀就是温馨和友好。

幼兒教師“十應十忌”的禮儀規範早已播撒在藝術幼兒園教師的心田,四年的陪伴下,禮儀之芽逐漸萌發,如今已經綻放花的芬芳,正等待累累的碩果。然而,飽滿、甘醇、豐收的果實更需要教師們付出成百倍的努力去澆灌,讓每一株禮儀之樹常青、每一朵禮儀之花芬芳、每一簇禮儀成果豐實。生活是美好的。

幼兒園文明禮儀演講稿4

大家好!

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從小做起》。

我們是新世紀的少年兒童,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

首先,在日常人際交往中,要注意使用文明禮貌用語。“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等禮貌用語,我們都要牢牢記在心裏。有一次我們班周楚和何逸菲一起玩的時候,不小心弄疼了何逸菲,何逸菲痛得快哭了,她很生氣,氣呼呼的瞪着周楚,一場大戰眼看就要發生了。就在大家的着急中,只見周楚説:“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原諒我好嗎?我以後會小心的。”何逸菲怒氣未消地看了看周楚及周邊的同學們,然後他們的目光好像都在説:“原諒他吧!”何逸菲想了好一會兒,然後温柔地説:“沒關係,以後注意點就行了。”就這樣,一句簡簡單單的“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讓一場同學之間的矛盾化為無形了,這就是文明禮貌的魅力!

其次,在公共場所,我們要自覺做文明禮貌的少年兒童,要自覺養成文明習慣。比如在課間不追逐打鬧,不玩危險的遊戲;愛護花草樹木,不隨意攀折樹枝;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不説髒話,不打人罵人;在公共場所不隨地吐痰,不大聲喧譁;要保護環境,不亂丟果皮紙屑。

第三,我們要謙恭禮讓。謙恭禮讓就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謙虛的態度,尊重別人,對人恭敬,懂得禮貌。謙恭禮讓能與別人友好相處,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友誼、和幫助。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四歲的孔融把大梨讓給哥哥弟弟吃,然後自己則吃小的。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然後生活中,我們能否做到好吃的讓爸爸媽媽先吃,好玩的讓弟弟妹妹先玩呢?

同學們,文明需要大家來參與,文明的氛圍要靠大家共同來營造,從身邊的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校園裏,我們是文明的學生,在家庭裏,我們是文明的孩子,在社會上,我們就是文明的使者,遵守社會公德的模範小公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幼兒園文明禮儀演講稿5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無聲就餐”。

食不言,寢不語,是衡量一個人具備良好習慣的標準。好習慣能影響人的一生,我校從抓學生就餐無聲開始,逐步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我有兩個事例與大家分享。

十幾個中國人到一家大酒店用餐,進入大堂後,就吵吵開了,猜測哪一個門是餐廳,有的則高喊“累死了,快開飯吧。”,原本十分寂靜的大堂由於他們的到來頓時“熱鬧”起來。當他們得知餐廳的位置並推開大門時,全體都愣住了:他們看到該餐廳內有100多位俄羅斯人正在吃飯,但卻鴉雀無聲。如果不是眼見為實,他們真不敢相信,100多人吃飯的餐廳怎麼會這麼靜。受此影響,他們也輕拿碗筷杯碟,細嚼慢嚥,吃了一頓安靜的午飯。

十幾個中國遊客在本來很安靜的大廳中大聲喧譁,而且還不按順序排隊。登機後,有人對所安排的座位不滿意,便站起身大聲喊:“靠窗的,誰與我換座?”因為是旅遊高峯,整個艙內沒有空位,空乘小姐只好對其不斷安撫。剛起飛不久,一位女遊客從行李中拿出食品分發給她的同伴,進餐時還大聲喧譁,坐在他們身邊的一羣外國人沉默不語,皺着眉頭,連連搖頭聽到這裏,大家有沒有覺得中國人太吵了一點呢。在各種場合,中國人難道就不能安靜一點,不能控制自己嗎,炎黃子孫擁有五千年的文化,難道文明素質還不及外國人嗎?那絕對不可能!所以同學們要從現在從學校開始培養自己的好習慣。

同學們,文明也是一個學校整體素質的重要體現,而每日三餐正是提升學生文明素養的重要平台。在此,我要向同學們提三個建議。

一是讓學生明確用餐前、用餐時和用餐後需遵守的紀律,瞭解文明就餐從節約糧食做起、從尊重他人勞動做起,從規範自己的言行等小處着手培養自己的好習慣。同時針對學生在就餐時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讓全體同學知曉就餐時不文明行為對人對己的不良影響,從而增強遵守紀律的自覺性。

二是加強文明就餐管理,嚴管入規。形成了嚴密的管理網絡,層層監護。首先,任課教師或值班老師組織學生在教室門口排隊,排好後再由老師帶入食堂。其次,值班老師在餐廳指導學生有序排隊,在學生會成員分區巡視,進行督查,對違紀的學生記錄到人、量化到班,違紀扣分公佈、評比上榜,藉以監督就餐秩序。

三是營造文明就餐氛圍,潛移默化。首先,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必須先做到,我們要求就餐老師、值日老師和值周領導都做到無聲就餐,有事儘量使用手勢、眼神來進行溝通。另外,我們加強餐廳文化建設,藉以營造氛圍。把“就餐無聲、禮儀上升”、“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富有哲理的名言古訓懸掛在餐廳牆壁上,用以教育學生珍惜糧食的來之不易和體驗勞動的艱辛,對提高學生的節約意識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我相信通過長期堅持,學生們會由開始的約束管理,慢慢的內化為行為習慣,真正做到了“進出有序、就餐無聲”,出現了我們現在在餐廳所見到的喜人情景。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dvwg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