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演講稿

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演講稿

演講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演講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演講稿

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五年級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繼承傳統,尊老愛幼》我們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感到自豪和驕傲。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樣,感染着我們,打動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

百善孝為先。春秋時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時候,由於父母體弱多病,家裏很窮。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可家裏一粒米也沒有,怎麼辦?小小的子路,於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裏的山路,從親戚家裏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我國的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即使自己作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為自己病弱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自己的下屬去做,難道他不是尊老愛幼的楷模嗎?

因此,作為一個新世紀、新時代的小學生、少先隊員,我們大家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個尊老愛幼的模範;積極、勇敢地接過先輩們尊老愛幼的接力棒,把祖祖輩輩這一光榮傳統,一代一代傳下去。

謝謝大家!

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演講稿2

同學們:

大家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繼往開來的新一代,我們要繼承民族優良傳統,使尊老敬老之風在青少年身上發揚光大。

我們這一代青少年,生活在和平環境裏,受到社會、老師、家長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體貼。吃、穿、住、行比當年的老一輩人不知要好多少倍;你們不必為每日三餐發愁,不必為戰火頻繁受顛沛流離之苦,也不必每天徒步幾十裏去讀書而忍受飢腸碌碌……

我們的革命前輩,今日的老人們為創造幸福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為建立新中國曾出生入死流過血和汗;他們為鞏固人民政權曾同形形色色的敵人進行過激烈鬥爭;在和平建設年代,他們為了國家為了兒女,有的奮戰在礦山,工廠,有的勞作在農田,也有的去農墾、戍邊。父輩、祖輩含辛茹苦將你們養育成人,又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社會、為家庭、為你們默默奉獻着自己的全部身心。

沒有革命前輩的奮鬥和犧牲,沒有老一輩人的辛勤汗水,哪有國和家的繁榮幸福?我們要時刻不忘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吃水不忘打井者,乘涼不忘栽樹人。

同學們!如果説兒童是祖國的花朵,青年是祖國的未來,中年是祖國的中堅,那麼老年人則是祖國的基石。

他們曲折的人生道路,他們豐富的閲歷,他們對事物的洞察力,他們從實踐中總結出生活真諦,甚至他們的喜、怒、哀、樂都足以成為青少年的教科書,可以從中得到收益和啟發,使青少年在人生旅途中少走彎路少跌跤,他們實在是我們應該尊敬的人。

我殷切希望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能夠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演講稿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因為美德而變得美麗。社會,因為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世界,因充滿美德而更繽紛。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説明了中國是一座文明之邦。但中華美德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是中華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美德而感到驕傲與自豪。一直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般感染着我們,打動着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

古人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風。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尤其以勇敢為名。但子路小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親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親的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袋小米,看到父親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個"最美媽媽"吳菊萍嗎?沒錯,她就是當年那個自稱是"路過"而救下一名兩歲女童的英雄。七月二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區,兩歲女童從九層高樓墜落下去。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脱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令她當場昏倒,左手臂多處骨折,但也挽救了那位兩歲女童的生命。這一驚險的一幕感動了成千上萬億人,有的人稱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更有的人稱她是"英雄"。

我也做過一件好事。那是在我上學坐的車上,發生的一件事:在那位老人上車之前,車上的人們在我看來普通極了,沒有年老、體弱的。而當年老的奶奶上車,售票員叫到:"請車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讓個座?"時,原本平凡的人們開始焦躁起來,有的人説我身體不舒服,有的人並沒有説什麼,但她的臉上卻多了一種焦慮的表情。看着每個人的神情,那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難過。每個炎黃子孫最為平凡的"中華美德",到哪去了?我很慶幸,我讓了座,我沒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細小的"中華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矢志愛國、善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蹟如中國的瑰寶,數不勝數,"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華美德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中華美德都會影響着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謝謝大家!

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借的時間,和大家分享我對三個詞彙的認識和思考:一個是重陽節、一個是《新老年法》。

重提重陽節這個詞,是因為昨天重陽節剛過。農曆九月九,傳統重陽節。據傳,中國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是吉利的日子。民間在該日有登高、插茱萸、賞菊等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説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此節日又被稱為老人節,成為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之風的重要節日。同志們,老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對老人,我們要常懷一顆敬畏之心。《十二五規劃教育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旨在弘揚傳統文明,深化德育教育。我校政教處、團委已經做了大膽的實踐和有益的嘗試。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今年的九九重陽節,恰逢我國第一個法定“老年節”。之所以是法定的,因為《新老年法》在今年7月1日頒佈實施了。所以今天我重提《新老年法》這個詞。是相對於《老年法》而言的,它增加了三章;對原法修改了38條,新增了38條。總體上看,修改幅度大,新增內容多,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修訂案修改內容最多的之一,使《老年法》得以“脱胎換骨”,實現了質的飛躍。其中對老年人要有精神慰藉引人關注。它要求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應當經常回去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也就是説要“常回家看看”。孝順父母、敬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體現,現在看來,更賦予了文明新風以法律依據。

最後,來談教育這個詞。我們對這個詞可以説是老生常談了。最近在一本教育雜誌上看到這樣一篇寓意深刻的短文:一位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後來當上了美國一所學校校長。在每一名新老師來學校時,他都會給新老師一封信,裏面寫着:“親愛的老師,我是集中營生還者,我親眼看到人類不應該見到的情景: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由學識淵博的工程師毒死,婦女被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槍殺。看到這一切,我懷疑:教育究竟是為了什麼?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只有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價值。”是啊,教育的重點是培養人,培養有良知的人、有人性的人。所以,教育關注的不應只是知識的灌輸與接收,更重要的是擺脱浮躁和功利,關注人的成長和關注生命的尊嚴與價值。這也是實現的基石。而我們的教育似乎做得有點毛糙、有點功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8xwpg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