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2015做真善美好少年演講稿

2015做真善美好少年演講稿

“自古以來,人類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不斷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即不論是從認識和知識的角度去求真,從行為和道德的角度去向善,還是從審美和藝術角度去尚美,人們都力求將三者最完滿地統一起來。”這是《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書中的一段話,這段話闡明瞭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與嚮往。而我們少年,就要追求真善美。

2015做真善美好少年演講稿

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真善美”可以分為“求真”、”向善“、”尚美“這三個部分。而這三個部分,我們都做到了嗎?

求真。做一個真實真誠的人,才能為他人,為社會做有價值的事。這幾年的“瘦肉精”、“有毒奶粉”、“有毒大米”這些造假事件,大家都無人不知,然而這些事又像一個個警鐘一樣時時刻刻地提醒人們。求真,只有真實才是最美的,真實造就人與人之間的信賴,讓人們知道科學容不得半點虛假,求真的道路是無窮無盡的。

向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一個詞就是“友善”。中國那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無不是教人友善相處嗎?那經典名著中所含的民族素養,哪個沒有善良?善良是永遠的美德,如果每個人都做出小小的善舉,那麼這個社會將是多麼美好!如17歲的郭秦姐姐就有一顆金子般的善良的心,家境並不富裕的她,卻為災區捐了那麼一大筆的財富!我的心深深地被震撼了,雖説我不能做那麼偉大的事,但是,“急人所急,解人所難”,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同學,那麼小的義舉呢?難道我做不到嗎?

尚美。生活教人尚美。只有熱愛生活,你才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如此的美好。雖然生活中有數不盡的困難與挫折,但是還不是有那麼多的人挺過來了嗎?有挫折的生活是最完美的。渡過磨難、挫折的人才是最美麗的。法國雕塑家羅丹説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呀,去發現美吧,用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理解完這些我覺得我的確是個真善美的少年。然而,塑造我的卻是老師與父母。我們的老師教我們真誠、善良,熱愛生活。我的父母教我學會尊重、學會感恩、學會為他人着想。

老師和父母給我機會,讓我有做着一件件好事的機會。上次,老師給了我一個可以去敬老院做義工的機會。我和同學在敬老院幫老人剪指甲,給他們收拾屋子,和他們聊天。做完這些事,我彷彿覺得自己的靈魂一下子昇華了許多,把一天的時間,投入到了過有意義的活動之中去,快樂了自己,快樂了別人,最重要的還是做出了這善良的力所能及的事,何嘗不是快樂的呢?

春節,在綿綿的春雨之中度過。我在這個春節,也做了一件温暖自己、温暖他人的是。大年初七的早晨,我和媽媽在街上閒逛,想買些好吃的東西帶回寧波。突然,我們看到了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他坐在濕漉漉的地上,周圍什麼也沒有,只有在他的正前方有一個破碗,那破碗裏什麼也沒有。,看得出來是個討飯的。周圍來來往往的人們,絲毫都沒有注意到有個老人在乞討。媽媽對我説:“大過年的,大家都這麼開心。你看,這個老人卻在下雨的時候,坐在大街上,沒有飯吃,沒有錢。”説着把我們剛才買的還冒着熱氣的燒餅遞給我,説:“去給那個老人。”我拿起燒餅,走上前去,説:“老爺爺,給你吃。”那老人朝我一笑,説:“謝謝,好人會有好報的。”雖然我並不相信好人會有好報此類的話,但是我的內心卻是心潮澎湃。因為我又做了一件好事,又向真善美邁進了一步。在這個細雨綿綿的春天,媽媽為我播下了一顆美好的種子在心田裏,而我自己的行動卻像綿綿細雨一般滋潤着這顆種子。

做個真善美的好少年吧!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身邊的人、為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吧!爭取吧,少年,讓我們一起向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8g74p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