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實習報告 >

報社的實習報告彙編十篇

報社的實習報告彙編十篇

在現在社會,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報社的實習報告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報社的實習報告彙編十篇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1

七月的蘇州,夏日躁動的氣息改變不了這座城市固有的靜謐。鮮紅的夾竹桃林、園林裏幽徑曲折、老城區的白牆黑瓦、園區的大道無一不在詮釋着這座身處的城市——園林城市、旅遊業發達、經濟發展快、文化底藴深厚等特點。

能夠進入蘇州日報社實習,也是一次“機緣巧合”。這説長也不長的一個月裏,我熟悉了採寫流程、業務技巧,也熟悉了這座城市。日報的社會生活部是一個貼近羣眾生活的部門,帶我的記者蔣麗英老師也是一位敬業的和善的女記者。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我完成了新聞作品十餘篇,參與報社組織的公益活動一次,自覺受益匪淺。

一、記者這一行業要求記者本人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更需要廣博的學識,對生活的熱情,對人民的同情。此外,靈活的交際能力,積極的處世態度,平易近人的談吐舉止,都應該是一名優秀的記者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二、記者可以不能説會道,可以不能言善辯,但是一定要以最真誠的一面來面對百姓;記者可以不外向活潑,但是一定要有把握事物本質和主體的能力,要有敏鋭的新聞觸角,要有觀察力,要有行動力。

以採訪“小候鳥”們為例。蘇州是一個外來人口大市,外來人口(通常稱之為“候鳥”)佔總人口數已近50%。那麼在放暑假時,外來民工的子女(自然被叫做“ 小候鳥”)不免湧進蘇州,與父母生活在一起。這是,蘇州市內難免對出現一些新的不安全的狀況。找到了這個切入點,蔣麗英記者就帶着我前往火車站、汽車站,對這些“小候鳥”和家長們進行採訪。

採訪過程中,“小候鳥”們對蘇州的各個遊玩景點表達出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很期待父母能帶他們去動物園、蘇州樂園等地遊玩。但是大多數孩子因為父母忙於工作,而沒能夠實現。聽到這些,蔣老師當即問道:“如果我們報社組織活動讓小朋友們去蘇州動物園玩,你最想看什麼小動物呢?”在得到“大象”、“獅子”等答案後,蔣老師回到報社就立即着手準備起了這次“小候鳥夏令營”活動。

在得到主任的允許後,蔣老師聯絡了蘇州市動物園,在説明情況後得到了園內工作人員的歡迎。她又聯繫了她自己的一個朋友,對活動進行贊助,給孩子們準備小禮物……第二天一早,一篇以“小候鳥夏令營歡迎你”為主題的稿件上了報,呼籲對全市的外來民工子女參與這次公益活動。“小候鳥”們的家長紛紛按照要求撥打電話報了名,這才有了7月12日的這次公益活動。

由此可以看出來,不管是記者的人脈、行動力,還是溝通能力,都是好記者所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而我通過這次實習看出,我通往新聞記者的這條路,需要走的還有很長。

轉眼間就到了八月,實習期的結束並不意味着思考的停滯。在不斷的思考與總結中,我發現既然一位優秀的記者在性格上、素質上等各方面要達到“那麼多條”,那麼不具備“那麼多條”的人便不一定能成為好的記者。而新聞學專業的學生的就業面並不是那麼窄,只要有心、肯幹,便一定可以再日後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

那麼面對這麼多條路,選擇什麼,如何選擇便似乎有了越來越接近“明確”的方向。人生航行中的濃霧似乎正在漸漸散去,剩下來的迷惑不解,則需要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思考來解決。

謹以此,作為我20xx年暑假蘇州日報社實習工作的一次小結。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2

今年暑假我到《大河報》實習了一個月,真正的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運用到了實踐當中,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一些知識和經驗,收穫頗豐。

我的指導老師是大河報西區記者站的主任,是報社人員的老資歷了,主要負責綠城新聞這個部分。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我主要是在老師的帶領下獨立完成各項工作。第一次隨老師出去採訪是去鄭大一附院,採訪一個因路況問題摔成重傷的一位患者。一路上,老師提醒我要好好記錄信息,因為寫新聞稿件第一手信息是很重要的。之後回報社,老師要我寫800字左右的稿子給她,因為第一次寫採訪稿件,一時不知如何下筆,一篇稿子我居然寫了快一個小時。老師只花了10分鐘不到就把我800多字的稿子改的只剩下200多字,改完後老師説,以後寫稿要抓重點,不能照着資料全盤照抄,儘量寫的通俗易懂一點。當時覺得很慚愧,上了,卻連這種簡單的稿子也寫不好,於是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個月裏抓住機會好好學習。

後來跟老師出去採訪的時候我都很注意觀察,老師經常對我説,當記者是很辛苦的,剛開始別指望別人能給你好臉色看,很多人都不願意配合記者的採訪,但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放棄,要想方設法找到有價值的新聞。剛開始的時候和老師出去還沒什麼體會,而後來幾次出去採訪的時候就真的感受到了記者的辛苦。七夕節那天老師要我去各大商場去搜索一下相關的新聞,我在一些百貨商場轉悠了半天,問了幾家家珠寶專櫃和一些餐飲店,他們全部都拒絕我採訪,直接説不想回答我的問題,不想透露之類的,當時我真的覺得很受打擊,後來好不容易有一家專櫃願意接受我的採訪我才勉強完成了任務。我以前覺得記者走到哪裏別人都會畏懼三分,畢竟是“無冕之王”,是人民羣眾的發言人。但是現實是現在很多人對記者都存有戒心,有的是怕記者亂寫,寫負面新聞,有的則是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沉默是金。所以記者不光是要會如實的發覺新聞、寫新聞,更要學會跟人溝通,學會交際,才能從當事人口中得到更多的材料。

在採訪的時候,一般的普通人都會有一種恐懼感,我們首先就應該幫助被採訪者減輕恐懼,就跟拉家常一樣,讓他們慢慢放鬆,然後一步一步切入正題。採訪過程中,也是採用各種手法讓被採訪者自己開口説。採訪上,老師教會了我,如何讓當事人自己開口説的方式技巧,告訴我必要的設計圈套還是要的。同樣,面對不同的人羣也才要選擇正確的溝通的渠道。比如,當採訪對象為縣領導時,首先服裝的選擇就很重要,不能太學生樣,也不能太職業化(會形成一種比較緊張的氣氛),其次語言要組織好,一般會提前準備好要提問的問題,不能太隨便,由於零的時間都是比較緊張的,所以語言也要幹煉,不能廢話連篇,一定要抓住重點,把自己想問的問題明明白白的簡單表達出來。並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激發被採訪人主動提供新聞,有繼續談下去的“慾望”。最後要注意禮儀方面的問題。這不僅僅使個人形象的問題,也是代表着整個報社,特別是我們這些新聞工作者,直接面對的就是廣大的人民羣眾和領導,更要注意自己的整體素質。在此,我也感謝我的商務禮儀老師,交給我的一些社交禮儀,比如握手的原則,飯桌上的原則等等。在我的採訪中給我了莫大的幫助。不出去採訪的時候一般就在辦公室寫稿子,在辦公室要注意維護辦公室的環境。報社的報紙特別多,由於人員多報紙總是很亂,我利用課本上的知識,每天都及時分類放好,這樣就整齊的多了。讓大家用最飽滿的精神去健康的工作。

這次實習雖然時間很短,只有一個月,但我覺得這樣的經驗卻是很寶貴的。我零距離的接觸到了新聞工作者的生活,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瞭解到做一名好記者的不易,每一則新聞裏都有這些記者辛苦的汗水。他們的生活規律完全被打亂,有時為了跑一個新聞連飯也顧不上吃,正是有了這些敬業的新聞工作者的努力,我們才能每天及時瞭解到社會上發生的事,瞭解新的資訊。經過這次的實習,讓我對記者這個職業更加肅然起敬,更想加入到他們的行列,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3

大學生暑期社會時間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是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重要舉措。作為大一生活學習的總結,我也參加了社會實習活動。得到了實習單位領導的讚譽,而且在實習活動中拓展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增了知識,長了才幹。

很快的,署假又過來了,面對最後一年的校園生活,想着剛剛過去的最後一個署假,緊張沉默之後更多的是感慨,印在腦海裏的每一個足跡都是那麼的深,真的説不出是什麼感覺,伴着時間,就像是在和自己的影子賽跑,不可能從真實的兩面去看清它,只是經意不經意的感受着有種東西在過去,也許更適合的只有那句話:時不待我,怎可駐足

xx工人日報的新聞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一般沒什麼人在辦公室,以至於我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在辦公室見過每個人。他們一般都在外面跑新聞,只有趕稿的時候才會出現在辦公室,或者説,只是來交稿的時候出現在報社。跟着“來無影,去無蹤”的老師們學習,確實有點難度。

每天上班,辦公室是我開門,總是要等很久才有記者來上班。初來的幾天,我每天第一個去,坐着看半天報紙,然後上網找料,經常找不到新聞線索,我心裏很着急,幾乎都是老師給我一個電話,聯繫一下,就開始出去或者電話採訪。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彷徨。

1、高温系列採訪

才來了一天,也還不認識什麼老師,帶我的老師又常年不在辦公室。史老看我們有點小空,於是,讓我和另外一個實習生去外面採訪一下高温下的務工人員。我們在九蓮社區門口發現了一個縫衣服的阿姨和兩兄弟的修鞋鋪。一翻生疏的招呼後,就開始和他們聊了起來,雖然他們都不願意多講,更不願意我們把他們寫到報紙上去,但最後也勉強地瞭解到了我們需要的信息。回來努力寫稿,直到下午一點多才記得還沒吃飯。

2、稿件不能發

夏老師常跟我説:“自己去找找有什麼好寫的,然後發到我郵箱。”由於我還沒有自己的消息網,所以,我經常去論壇找還沒被髮掘過的消息。突然被我發現了有關移動集團彩鈴的帖子——“我的彩鈴都被和諧了!”心想着終於找到可寫的了,於是我打電話去了移動的人工服務枱,以辦業務為由取得了一些信息,也寫了一篇稿子,心裏很喜。第二天,夏老師就來辦公室説這篇稿子不能發,因為報社的領導和移動的老闆關係很好。這樣的理由我很無語,不得不接受,也算是一種體會。

3、電話採訪

電話採訪是採訪中經常會用到的,而最經常用的號碼就是114查詢台。在這期間,我電話採訪過游泳池的水質檢查、救救白血病小孩和康師傅“自來水事件”。電話採訪最容易吃閉門羹,打過去不接或者告訴你應該找哪個部門,採用迂迴戰術是常常碰見的。“康師傅”的事件我不知道打了多少電話去各個公司,比如統一,都只有“嘟嘟”的聲音,看來還是要平衡下自己的情緒。

4、實習生出差

據説,我們報社實習生是不能出差的,而我卻偷偷地去了,還是代表整個報社,説來心裏也挺慌的。我們報社和杭州電台、電視台聯合主辦了一個“和諧中秋”的活動,主要是在全省評選最感動的外來務工人員。夏老師突然有事,我戰戰兢兢地一個人去了,什麼都不知道的小菜鳥,就這樣跟着他們一行人去了台州和温州,跟着採訪了三個人,一切還算順利。這種處在初級階段的人,還是在旁邊多學習老師們才是對的。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4

20xx年7月7日,我們藥學專業一行三十人來到了山東博士倫福瑞達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瑞達),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在這一個月裏,我們做了很多,想了很多,收穫也很多。

行在福瑞達

福瑞達在濟南共有兩個廠區,一個是坐落於山大路南口的老廠區,一個是位於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新廠區。我們三十人被分成三個小組,我們組的實習路線是新廠區——老廠區——新廠區。由於新廠區離學校較遠而且坐公交車不方便,因此我們每天要先坐公交車到達較近的老廠區,然後再坐二十分鐘的公司班車去新廠區。雖然時間有點漫長,但是和同學們這一路上的歡聲笑語卻是美好一天的開始。一路上總是會有看不完的風景,美輪美奐的奧體中心、川流不息的人羣車輛、枝葉繁茂的青翠柏楊、平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細細觀察車窗外的濟南,你會發現這座四千年的古城每一天都有新的變化。

吃在福瑞達

要説起在福瑞達實習期間的伙食,豈一個爽字了得!據我所知,我們整個院裏也就我們的伙食最好了,不但經濟實惠而且美味可口。去新廠實習的第一天中午,剛進食堂就驚喜於眼前的情景,一排排桌椅整齊的排列着,白色的地面一塵不染,打飯的師傅統一着裝,帶着白色的口罩和帽子。我不由得感歎:“哇,真是太乾淨了!”旁邊的同學説:“顯然啊,人家gmp都能認證上,更別説這區區一個食堂了。“我很認同的使勁點了點頭。這個餐廳是半自助式的,每人中午三份菜是限量的,米飯、饅頭和湯是不限量的,我觀察了一會兒發現這裏沒有一個人會大把大把地浪費糧食,大家都儘量將自己的米飯或饅頭吃乾淨後才倒入收殘桶中,這讓我不由得感慨福瑞達人的自覺性和高素質。公司的飯菜質量很不錯,而且懂得科學搭配,每頓有葷有素,每週有粗有細。在那裏吃了一個星期的飯,我都覺得自己胖了不少。後來我們再到老廠區的時候,由於原食堂搬遷在即,飯菜是由快餐店送過來的,所以不如以前那麼可口,但是已經算是很不錯了。雖然現在實習已經結束了,但是福瑞達的美味飯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穿在福瑞達

眾所周知,按空間中細菌的數量可將藥廠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a 區級別最高,因此針對於不同的工作區域也有不同的着裝要求。還沒有開始正式實習之前,老師就要求我們在實習期間不能穿短褲,不能穿涼鞋、拖鞋,雖然在如此炎熱的天氣裏做出這樣的規定似乎有點不近人情,但我們理解這也是為達到生產條件,保障藥品質量而要求。剛開始的幾天我們是在外沿區域打掃衞生,因此只需要穿上隔離衣,戴上帽子,穿上鞋套就可以了。後來我們進b區工作時就要按更嚴格的規定換成專門的無菌衣,從頭武裝到腳,只能露出兩個眼睛,雖説這衣服有透氣孔,但整個人被裝在裏面也是很不舒服的,半天下來身上的衣服都被汗給浸透了。可是他們有些工作人員卻要一穿穿一整天,想想他們真的很不容易,若不是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還真是撐不下來,由此,我不禁更加佩服他們了。

學在福瑞達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天在福瑞達和這麼多的工作人員在一起工作,真是學到了不少東西。在正式踏上工作崗位之前,公司安排人員專門對我們進行了培訓。通過幾次培訓,我們對博士倫福瑞達製藥有限公司的歷史背景、企業文化、生產管理、質量管理、市場開發等方面有了大概瞭解,簡單的培訓之後我們又參觀了其主打產品“潤潔”和其他產品的生產線,深入瞭解了藥品從原料的配製到生產出產品的整個生產流程,這讓我我不禁感慨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所帶來的高效率高產出。在參觀結束後,車間的盛主任又給我們詳細講述了藥品生產設備的原理和具體生產步驟,圖文並茂,繪聲繪色,妙趣橫生,讓我們在不知不覺掌握了很多知識。除了通過面對面的課堂式傳授外,我們在具體實踐中也學到了不少東西。就拿最簡單的打掃衞生來説,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們怎樣才能最快速、最便捷、最省力的清潔地面,這些看似小的技巧着實讓我們省力不少,而且這對我們以後的生活也頗具指導意義。

這些天在福瑞達的實習,不僅提高了我的科學素質,還提高了我的思想素質。那裏工作人員腳踏實地,勤奮忘我、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時刻激勵着我,為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不僅如此,他們的熱情和藹友善也時時感染着我,讓我少了分忐忑,多了些自信,讓我在勞碌的工作中依然樂觀向上。

總而言之,福瑞達的人、福瑞達的廠、福瑞達的文化、福瑞達的管理制度都了我很多的啟迪。

愛在福瑞達

轉眼間,一個月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在和廠裏的工作人員聊天的過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作為一名福瑞達人的自豪和對福瑞達的熱愛。還依然記得在包裝車間工作的秦大叔,總是能從枯燥無味的打包工作中尋找無窮的樂趣,我們在和他一起工作時從來沒有感覺到一點累,快樂和笑容總會溢滿臉龐。還有衞生崗位上的張姐,工作之餘熱情開朗,常和我們聊天,但是一工作起來,那認真勁兒,我們個個都自愧不如。還有車間主任盛主任,温文爾雅,知識紮實,車間裏的大小機器的每一個部件他都瞭如指掌。

雖然在廠子裏呆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我對福瑞達,對福瑞達裏的人都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待到離開之時還真是有些戀戀不捨,在這裏我學到了很多,有關工作,有關人生……

再見了,福瑞達,祝願你的明天更加美好!

我來合肥曼迪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快三個月了,從剛開始的惴惴不安,到現在的漸漸適應,回首這段時間,感覺自己成長許多,再結合張主任的要求,寫了這份實習總結,這份總結主要包括我對公司及部門的認識,對領導及同事的印象,我個人的一些思考以及對自己的要求。

當我在網上看到公司的招聘廣告時曾登陸過公司的網站,大致地瞭解了公司

的情況,它佔地56000多平方米,年銷售收入8億多人民幣,員工200多人,還是安醫大、安中醫的.實習基地。先進的企業文化更是公司的一大特色,支助希望小學,獎勵高考中榜的員工子女,組織旅遊,舉辦運動會等等,加強了員工之間的聯繫,形成了促進企業發展的良好價值觀,增強了企業的美譽度和競爭力。這些種種深深地吸引了我,嘗試性地投了簡歷,最後很榮幸地進入了公司。

剛來的兩週,我在儲運部和採調部實習,清楚了這兩個部門的工作內容和情況。儲運部主要負責公司藥品的收發和保管工作,也是公司人數最多的部門。在劉富俊和李剛部長的領導下,儲運部有條不紊的運行,崗位分工明確,員工活力激情,團隊和諧合作。而採調部主要就是負責公司經營藥品採購調撥工作,與供應商及客户建立穩定雙贏的合作關係。採調部的每個人都忙忙碌碌,電話一直不斷,客户川流不息,這種繁忙也展現着一個生機勃勃、活力四射的公司。

兩週後我真正開始接觸辦公室的工作。辦公室作為公司的一個重要部門,承擔着聯接和服務各部門的重任,文件的上載下達,人員的進出調動,證照的變更換新,檔案的保管,辦公用品的領用,車輛的使用等等都是辦公室的工作,事物繁瑣雜亂也是讓我震驚的。但是在張部長的帶領下,辦公室的工作還是緊張有序的進行着,為公司其他部門及客户提供最優質、最全面、最便捷的服務。

這兩個多月,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許是因為剛剛畢業和以前接觸這個行業不多的緣故,剛來公司時我還是有點迷茫的,覺得有些無從下手,不知從哪裏做起,不過在同事們尤其是郭雨姐姐的熱情幫助下,我很快勝任了基本的工作,比如發放餐券,協助準備變更換證資料,甚至當起了電話維修工等等,漸漸地我樂在其中。

這就是我這兩個多月來的大致經歷,接下來我想談談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首先是關於對領導和同事的認識。張部長,我的直屬上司,是個很博學的長者,無所不通。參與公司二期工程建設,研究圖紙,體現了他在建築學方面的造詣:當任董事會祕書,撰寫各類文件,體現了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另外張部長的終身學習的思想值得我效仿。他每天都閲讀報紙,收藏有價值的版面,思考、分析、研究當前熱點、重點。值得一提的是張部長的紳士風度。去天柱山的漂流過後,大家都靜坐車上等待人員到齊返回合肥,他卻慢慢挪下車,原來是到外面去抽煙,這讓我印象深刻。不過在這裏我也順便大膽地建議,為了自己和周圍人的身體希望張部長少抽點煙,還有適當地控制下自己的暴躁脾氣。

郭雨姐姐非常和善漂亮,也教會我很多東西。當我複印出差池時,她手把手教我怎樣操作,當我傻傻地坐在桌上吃飯時,她提醒我給張部長敬酒,當我幫張部長打印材料時,她幫我校正修改,我由衷地感謝她。工作上她忙而不亂地處理者繁雜的換證變更,一絲不苟地統計辦公用品,沉着穩重地應對領導突發指令,這些都值得我欽佩。生活上她多才多藝,經常代表公司參加活動表演節目,她喜歡漂亮的衣服和飾品,注意保持身材,是個非常可愛的姐姐,剛進公司時我還以為她是二十多歲的同齡人呢。

接下來是我個人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一些想法。現代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必須規範化、制度化、民主化。中國很多舊式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弊病就是人治色彩太濃,企業唯領導人至上,領導人可以隨心所欲。而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關鍵就是規範化經營,制度和決策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這樣公司就可以獲得靜態穩定地發展,高層管理的職權就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我們公司,車輛是公司集體的財產,它的使用應當會有相關程序制度規定,而不能單純由高層管理者決定。重大決策的制定(比如與國中醫藥的股權換置)應該發揚民主精神,畢竟員工有權利知曉公司的發展規劃和重大變動。

公司要設法增強企業凝聚力,改善工作態度。員工的工作效率與其工作環境和人際關係狀況有很大關係。我感覺公司裏很多同事經常會把自己的私人情緒帶進工作,對待客户和同事態度都很冷淡,上級對下級缺少人文關懷,耐性不足,專斷獨行。一個公平、平等工作環境再加上和諧、温暖的人際關係,使員工在公司裏有歸屬感,真正做到以公司為家,肯定會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對此公司可以建立客户評價制度及員工互評制度,再結合公司一貫的上下級互評,而考評的成績與被考評人的工資及升遷掛鈎,這樣方能客觀公正的反映每個員工。

再次是公司的工齡工資模式老舊,吸引力不強,我建議制定“拋物線型”工齡工資政策。這種工資模式式分為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符合員工對企業“拋物線型”貢獻規律,體現了“青年員工漸長,中年員工快漲,老年員工慢長”的原則。這種模式將員工總工齡分為社會工齡和企業工齡,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把這兩部分按合理比例組合來計算工齡工資,但應遵循“企業工齡工資標準高於社會工齡工資標準”、“企業工齡工資標準與員工貢獻率掛鈎”兩項原則。這種模式有利於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減少優秀人才流失。

實習真的很快,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昨天還在報社裏。還記得我第一天去的樣子,好不容易找到了去的路線,好不容易擠上了擁擠的公交車,好不容易找到了報社,又好不容易得找到了老師,不過一切都是順利的。

這可以説是我第一次真正的進入社會,當我走進辦公室的時候真的很緊張。大家都做自己的事情,當我進去的時候只是禮貌性得看我一眼,好一點的給我一個微笑。我不尷不尬得走到老師面前等候發落。不出意外得第一天的任務就是看報紙。

第二天我有了自己的辦公桌,我以為我也正式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了,可是我想錯了。一連幾天我都是在無所事事中度過的,偶爾老師給我一個任務,哪怕是很小的任務我都大動干戈,搞的發生什麼重大事件一樣。

第一個星期真的如噩夢一般。在辦公室裏你會感覺自己完全是多餘的,沒有人會理你。而且老師們在你面前侃侃而談,但是任是沒有你插嘴的份,第一個星期就在這麼渾渾噩噩中度過,當時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完了!完了!這個暑假完了,難道每天在這裏做空氣。那還不如回家。説真的,我真的有想過不幹了,回家算了。

但是所謂絕處逢生,壞到了極點就不可能再壞下去。第二個星期因為報社的活動較多,慢慢得和老師們熟絡起來,但是一般來説我還是大氣不敢出的那種。説到我的老師那可不得了啊,在我進去以後不久她們三個就組成了太太理財團,有了一檔專欄叫太太理財經。在這麼強大的老師團裏沃的壓力可想而知啊。最後還是小l老師開口了:你多看看基金的東西啊。熟了以後可以幫我寫基金的文章。聽到這個消息真的是煎熬了多年的農民聽到了解放的消息般振奮人心啊。我終於可以有事情做了!

但是天下哪有天上掉餡餅的美事啊。要寫文章可以,那必須瞭解基金的基本常識啊。我這個人沒有什麼耐心,而且那些名詞解釋解釋得又老長老長的。現在我懂了以後看,我覺得它們講的很多都是廢話,明明很簡單的意思被他們解釋得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那幾天那個痛苦不是用語言可以説明的,天天我看得是雲裏霧裏啊。

忽然有一天,老師問我看得怎麼樣了啊。我這個人膽子也大了,説:看懂了。結果老師就説:今天要寫重點啊,你看看有什麼好的題材沒有?像我這種對概念都一知半解的人,還讓我選題材,一聽到老師的問題我就蒙了。我當時説:我們可以寫寫投資者的後市的操作。現在想起來我一個汗啊。這麼爛的題材。樓老師也沒有多説我,只是笑了笑説:你跟我來的時候一樣一點都不懂。你現在還是要多看看,不要急。那時候我就覺得真的要做好一行真的不容易,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

因為那天其他老師也不在,我就和樓老師聊了起來。聊天后我才知道原來樓老師也是城院畢業的,而且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到了浙大的研究生。經過那個下午的聊天我和樓老師也漸漸熟了起來。我也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基金的知識學好,至少不能給城院的人丟臉。經過不懈的努力,還有一些講座,對基金的大概有了一個把握。至少基金有哪些分類,不同基金之間有哪些區別,我都搞清楚了。

後面幾個星期,我不僅完成了學校佈置的任務。老師更是把寫封底報道這種重大任務交給我。説你慢慢寫寫看,寫得好寫不好都沒事,我會幫你修改的。第一次寫的時候當然是力不從心,非常想寫好但是知識面不夠。而且整個流程也不清楚,到最後寫得我累死但是出來的效果還是不行。我非常不好意思得交給老師,老師看過以後沒有批評我,只是説這個重點已經抓的非常好了,就是你的新聞結構和欣慰措辭還有很大的不足,總體來説寫得不錯。當時我那個開心啊!沒想到我這個沒有什麼文采的人也受到了表揚。

以後的每個週五我都會寫封底報道,而且越寫到後面我越駕輕就熟。收盤後看各個財經網站的收評,然後打電話給各大證券機構採訪相關人士關於大盤走勢的分析,還有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5

引言

啟程前,所有的朋友都告誡我,那是一個是非之地,萬事要小心,報社實習報告。拉着行李箱走出校門,回望一眼,突然驚覺,此行我是單飛的孤雁,去一個有我的理想但沒有保護的地方。害怕,但仍要朝聖南方,目的地是南方都市報東莞記者站。

我把我的南都之行總結為五個章回:適應、體味、歷練、感悟,中間插敍我採訪“賣命少年”的經歷。

適應

南方天空很高,但我需要走出疏離感

6月24日清晨6點,一夜未成眠的我走出東莞市火車東站,廣場上很多乞討的兒童,我緊跟在一個高大的陌生男人身後,以求安全。因為聽多了東莞的亂,我必須嚴加防範。

戒備森嚴地走進這座城。

24號下午我去報社見了站長王海軍,他是我們學院的畢業研究生,李貞芳老師幫我聯繫到這個珍貴的實習機會。王站長和顏悦色,比我百度到他的照片要年輕帥氣,我們聊一些學校的人和事,可惜我的腦子有點記憶短路,明明昨日才從那個地方走來。我首先要找個地方住下,報社兩個職員租了三室一廳,現空了一間房,求合租,我就住進去了。由此認識了三個“靚仔”:劉定國和劉沛,還有一條叫巴薩的大狗。劉定國告訴我:“都是男的,連狗都是個男的。”巴薩是薩摩耶品種,“看起來很強大,實際上很弱小。”這是後來對它的評價,我初見它時我確實很害怕。對狗都很戒備。

我説要做社會新聞,站長給我找了個指導老師:黃超。一個這麼胖居然還挺帥的男記者,很愛笑,像一道陽光似的,我從心底打消了對他的畏怯之心。他把我帶到辦公室,把我介紹給辦公室的老師們,一一問好後,他説:“這裏的電話每一台你都可以隨便用。”此後,和黃老師的交往雖然我還是恭恭敬敬,但不會以我慣常的作風:對老師敬而遠之,我會跟他講我的思路、我的困惑,與工作相關的或是無關的,都會直接跟他説,很輕鬆隨意的關係。他也真誠地跟我分享他的經驗、體會、採訪和寫作的技巧,實習總結《報社實習報告》。黃老師要我別稱呼他為“老師”,他説我們是“互相學習”,我知道這是謙虛,不叫“老師”那我應該叫什麼呢?所以我一直叫他老師。

第一採訪居然是一個獨立完成,因為黃老師有別的任務,只能和我分頭行動,我答應了,有點忐忑也有點期待,我不知道這個稿子該怎麼做,但是我相信我一定做得到。這是一個勞資糾紛案子,16個工人因加班費和無故解除勞動關係等原因向公司索賠百萬。據説在東莞,這樣的糾紛很多,工人有工人的權益,工廠有工廠的苦衷。

每天上班,辦公室是我開門,總是要等很久才有記者來上班。初來的幾天,我每天第一個去,坐着看半天報紙,然後上網找料,經常找不到新聞線索,我心裏很着急,幾乎都是老師給我一個電話,聯繫一下,就開始出去或者電話採訪。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彷徨。

這段時間我是報社唯一的暑期實習生,下班後我就直接回家,有時候做點飯,叫劉沛一起吃,他我能做這麼多的菜,佩服得不行,然後聊天,但是吃了飯後他進他的房間,我開始打掃衞生,完了就一個人在客廳看電視,有時候會看書,很早就睡覺。半個月,每天就這樣過。除了採訪的出租車上,我沒有想過要看看東莞的風景。

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生活圈。在進入另一個生活圈之前,只是一個人慢慢地咀嚼孤獨。幸好我不是怨尤的人,我知道在一個新的環境過得好不好,完全是由自己決定。我要適應。但是這座城市讓我有坐在船上的感覺,我總是感覺自己是個旅人。

更需要適應的還是新聞工作。雖然我有一點淺淺的媒體經驗,也做過一些大稿小稿,但是南都的寫法我還是不太適應,看多了內地媒體的四平八穩,南都的“出奇制勝”要求我改變。

南方都市報,對我來説,是一個有點大的舞台。我就像一隻剛學飛的鳥兒,遇到這麼廣闊的天空,有點暈眩。我需要熟悉環境,也需要自我調整。

每天都在鼓勵自己。

體味

南方都市報年輕炙熱的氣質

每個星期五,上午10點到12點,是報社的週會時間。每個記者都儘量不錯過,雖然上班時間看個人安排很輕鬆,但是這個會議紀律嚴明。

應該説我是有點期待開週會的。會議上大家評報,品讀本週新聞,做得好的給以掌聲,毫不吝嗇的讚揚,做得不夠的,坦誠地給出很多改善意見。我沒有發言權,只是靜靜坐在一個小角落聆聽思想火花碰撞的聲音。

站裏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是很年輕,8成以上的80後,意氣風發,鋭意進取。大家都有自己的職業理想,我所遇到的南都新聞人,沒有安於現狀不思進步的。雖然也許我這是表面體會,畢竟他們對我這個初涉媒體的大學生當然總是鼓勵。

辦公室裏每天都有笑料,我剛來時一直很奇怪,為什麼這裏整天的歡聲笑語?他們同事之間的關係非常友好、隨意,他們有時會跟我講大家的共同經歷,那種團結和温馨讓我很嚮往。

實習期間,我對南方都市報“求新求變”的風格深有感觸:記者寫稿的時候很用心地想新聞最‘新’的地方在哪?最吸引眼球的在哪?不惜一切地向這一點潑墨。而編輯改稿子的時候也是挖空心思地追求新奇,我們的一篇消防演習報道,被冠名《上吊練膽子?》,當時很無語,但是想到編輯同志也是難為了。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6

深入社會、體驗社會的最好經歷,這次實習時一次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不管對我以後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非常感激在實習過程中幫助我每一位同事!

報社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因為我新聞媒體專業的所以這次實習對我十分珍貴,年月。實習的時間裏,受益匪淺,不僅熟悉了報社工作的各個環節,掌握了記者採寫的工作方法,而且在發現自身不足的同時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深化了理論知識,下面就是實習鑑定。

被安排到機動部跑突發(社會)新聞。從此,實習期間。開始了和大學生活迥異的記者生活:準時上班,有時上午在賓館採集會議新聞,但下午已經在農村採訪鬥毆的雙方;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有時候晚上10點鐘還有采訪任務…

所以初到記者的職位上,由於我平時在學校只進行理論課的學習。很多東西都不很熟悉,對社會知識缺乏一定的解。但是每次有新聞線索時,指導老師都帶我現場,回來後讓我自己寫稿子,然後耐心給我修改稿件,並且告訴我應該注意的問題。後來,老師就讓我自己去採寫新聞,自己找新聞點。實習指導老師也經常幫我分析解決實習中遇到問題。有付出便有回報,實習期間,發表各類稿件共計52篇,同時我新聞敏感性、職業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的素質。

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實習的一個月很短暫。開始親身體會到做一個好記者究竟該需要哪些素質。

實習時要給自己定好位。實習中,首先。態度上要把自己當成學生,虛心請教;但是做新聞時,一定要把自己當成報社一員,愛崗敬業,嚴於律己,爭取多寫新聞,多發新聞,維護新聞的客觀、公正。

以後的學習中要拓展知識面,其次。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由於新聞需要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識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專業的新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以後的學習中多想,多讀,多學,為將來投身新聞業做好準備。

做一個好記者必須要有職業道德。做一個記者不難,再次。難得是做一個好記者。報社實習期間,常常有羣眾到讀者接待室找我幫助他解決問題,總是十分熱心卻極其無奈。很多老百姓辦不了事情,比如説包工頭廠拖欠工資,消費者權益沒有得到保障,記者只要一句話一個電話就能給他解決。發現,為老百姓説話就會得罪很多單位,但是記者是個需要愛心的工作,只讓小部分人説好不是好,只有讓老百姓説好才算好。

做好記者需要有很強的時間觀念,最後。尤其是機動記者。當有緊急事件發生時,如果你節奏很慢,那麼當你達現場也許已經人去樓空,一無所獲。這樣,一條重要新聞的現場性就會變得很淡。甚至,報社會在和同城對手的競爭中落在下風。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7

暑假從7月12日到8月22日,總計40天。我的暑假實習分為兩大部分,即7月12至7月28在《中國改革雜誌社》擔任《中國改革》、《改革內容》發行員、記者,關愛弱勢羣體互聯網功名記者、編輯。

7月29日至8月20日在陝西省政協《各界導報》做實習記者、編輯。整個實習延續了五個周、30余天。在實習期間,我學會了許多東西,當然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之處,這些收穫都將會使我受益匪淺。在此,我萬分感激兩個單位領導對我的信任和支持,給了我實習的寶貴機會,同時也非常感謝報社老師給我的指導和幫助。現在,我着重從實習見聞,實習體會兩個方面來完成我的實習報告。

實習見聞

實習一開始,雜誌社曹老師給我介紹了單位的大體情況,講述了做發行員和新聞記者需要注意的事情。這一點和後來在《各界導報》的開端大致相似。對於記者的行業,我有着濃厚的興許個極高的積極性,每次來訪或電話結束後,緊接着就是儘快的趕寫稿子,有時老師會給你一些機會,讓自己協助她編輯稿件,這樣我也是首次接觸了專業的報紙編排軟件——“飛騰”軟件。

我也貼身感受到了報業的競爭和壓力,以積極者遍及們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由於自己平時在校學習只是理論課的學習,另外所學專業與新聞傳媒相距甚遠。所以一進行媒體行業,要學的東西非常多,深感專業知識的欠缺。但是,指導老師每次帶着我採訪、編寫稿件、修改稿件,學習業務知識、鼓勵自己努力尋找新聞線索、這令我的新聞敏感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各界導報的文化氛圍,從中也領悟到了很多東西。各界導報,每週六早上九點召開全體學術研討總結大會,上到總編下到實習生都非常重視,那是一個遍及經驗知識傳授,接受社會在教育的地方,也是一個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的平台。另外,每天早上八點開始到八點二十進行例行晨會,進行新聞信息、工作心得、生活體會等的交流、彙報。還有一點也令我時感壓力所在——“各界導報是黨政機關報”、這時報社主編滑戰林老師開會時間時向大家強調的一句話。這就要求記者們要有很高的政治覺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

全面的知識結構、所以對人才的要求也是綜合性人才,即既要懂新聞的專業知識,又要會管理策劃和營銷、只要這樣才能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得心應手。為此,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也為今後的學習和努力明確了方向。

報社總編武老師重點強調:“我們要為最權威的報紙,權威與質量才是我們的特色。”我覺得,辦最權威的報紙是一個很難的目標,因為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與協調和公共努力。為着這個目標,趙麗老師多次明確告訴我;“我們記者要敢於報道,要勤快、多收集資料做全面的深入的報道。我們的記者要能夠很明確的判斷出新聞價值的大小,一次正確處理稿件。”我覺得這重質量報紙,應從四方面理解: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8

這次認識實習主要是去了博大企業集團以及解放日報集團旗下的《新聞報》。

我們先是去了博大企業集團,博大企業集團是一家多元化投資的公司,包括數個子公司和分公司,其主營業務為石材,核心公司為金博石材建設有限公司。公司的辦公樓從外面看就好像是用一整塊大石頭雕成的,大門旁邊的公司名稱“博大集團”也是刻在石頭上的,公司裏的桌子、牆壁裝飾畫、垃圾箱等也都是石頭做的,這些都充分表現了公司的特徵。我們先是在公司的會議室裏開了個會,看了一段介紹公司的視頻,商量了一下接下來的安排。然後由公司的負責人領我們參觀了一下公司的各個部門,大體的瞭解了一下公司。

接下來的三天裏,我們被分到不同的部門進行實習。我和其他六個人被分到了上海卡絲通化學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博大集團的一個子公司),幫助他們做一些文案方面的工作。在這裏,我更深切的感受到了公司內部的工作氛圍,每個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計劃,工作都是井井有條,一環扣一環的,感覺緊張有序。同時也更深入的瞭解了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公司以“博大精深,博愛天下”為經營理念,在公司的會議室及辦公室的牆上隨處可見的“假如我們是羚羊,停下腳步我們就會被獅子吃掉;假如我們是獅子,停下腳步我們就會被餓死”的警示語更是記在每個員工的心裏。他們公司的內部報紙《博大報》也是辦的非常出色,而且裏面特別注重對員工的關懷,每期上面都會有刊有近期過生日的員工名單以及其他員工對他們的祝福。

結束了在博大企業集團的實習後,我們又去了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公司負責人領我們參觀瞭解放日報旗下的《新聞晨報》。我們先是在樓下參觀了他們的排版過程,發現他們排版時使用的也是方正飛騰排版系統,但是排版人員使用的都極其熟練,用的基本上都是快捷鍵,我們雖然也學過方正飛騰排版系統,但是看他們排版的時候只看到電腦屏幕上的圖文速度飛快的變換着,根本就看不清楚他們做了什麼,就好像自己完全沒有沒有學過這軟件一樣。

看完了排版後上樓參觀了他們的新聞部以及編輯部。他們的新聞部劃分為時政新聞部、民生新聞部、國際新聞部、理財新聞部、社區新聞部、教育新聞部、視覺新聞部、環境新聞部、國內新聞部、評論研究部、社會新聞部、互動新聞部、體育新聞部、文藝部、週刊部等非常細化的部門,實習報告《報社畢業實習報告》。編輯部主要劃分為上海編輯部(主要負責上海方面的新聞的編輯)、要聞編輯部(主要負責頭版及前面幾版的新聞編輯)、圖片製作中心等部門。在行政管理上他們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在工作上他們又是相互配合的。

參觀完以後我們開了一個研討會,負責人倪主任又給我們大體介紹了一下解放日報集團的情況,然後就是大家提問了。在倪主任的介紹中,有幾點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第一,《新聞晨報》的定位是思路走在大家的前面;第二,《新聞晨報》不是通過擴大發行量來贏取利潤,而是通過控制發行量追求精確發行,吸引精確投放的廣告商來達到盈利的目的。

這次實習最主要的收穫,第一是對公司和報社都有了一些比較直觀的認識。以前對企業、對報社的瞭解都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一般就是書本上學的知識,或者是根據在網上或電視報紙上看到的部分報道來做的想象。這次實習是我第一次進入到一個企業和報社的內部去看他們怎麼樣工作,怎麼樣與同事之間相處,感覺對自己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第二是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專業畢業以後可以從事的工作以及工作的環境,也曾在在網上、課堂上看到聽到過很多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以及解答,但自己卻只能是憑着這些來想像。而這次實習終於讓我有機會親身感受一下未來有可能會面臨的工作環境,我想這是讀再多的書也不能得到的結果吧。

另外通過這次實習,我也意識到了很多平常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例一,在博大的時候,有一個姐姐問我們“你們誰的平面比較好?會使用photoshop等軟件?”我一聽就愣了,這個photoshop吧,要説不會,我們可是專門學過的;要説會吧,我也就會一點兒簡單的操作,如果説人家讓我做個什麼效果而我又不會做的話,多難看啊,人家心裏很有可能想“你不是説會嗎,怎麼又不會了呢?”我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結果就給碰上了。唉,今後一定要學好軟件,到時候可以很自豪的説“我會!”

例二,還是在博大的時候,發展中心的人讓我們幫忙想一個珠寶的創意,就是給一件已經做好的珠寶起一個名字。平時感覺自己讀了挺多的書的,但是那時候卻搜腸刮肚,抓耳撓腮都想不出一個好的來,連個比較恰當的都想不出來,還是學編輯做文字的呢,真是感覺好羞愧啊,突然之間真真切切的領會到了“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的含義,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所以呢,得出結論:第一,一定要多讀書,無論是什麼時候。唉,其實這一點幾乎所有的人都給我們強調,但自己領悟來的真的是跟別人和你説的不一樣啊!第二,要讀活書。書本知識和實踐之間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這差距只能通過實踐去彌補,光説不做,説得再好聽也沒用。

關於這次實習,去解放日報那塊兒感覺非常好。不過整體時間安排上感覺有點兒不太合理,在公司裏有時候是閒着的,可能是由於距離上海太遠導致準備不是非常充分造成的吧。建議下次實習時儘量多聯繫幾個點,使同學們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9

文筆好的好處就是可以將來做一個作家或是記者,報社編輯也是不錯的。我的專業就是中文,雖説不是很熱門的專業,但是我還是會做到最好的。光有好文筆是不行的,我還要有寫文章的素材,出去實習時一種很不錯的選擇。在實習中既可以接觸到新鮮的事物,也可以鍛鍊我的實踐操作能力。轉眼一個星期就過去了,我的實習生活已經過了有半個月時間了。

我的記者線上還是沒有多少新聞,我只能自己想辦法。在經濟部不像在熱線部,新聞不多,而且關鍵的是我沒有新聞線索。正在尋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題目,確定題目以後可以自己有針對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寫了,算是自己策劃、實施了。

星期四時我聽到朱總和省會新聞部的王海科記者説去採訪,要帶一個實習生,我馬上就給王記者説那帶我過去吧。後來我就和他去黃河飯店在鄭州市咪表聽證會場了。當天去會場的中央和地方的媒體有好多家,央視、中青報、河南電視台、大河報、河南商報等都去了,因為咪表聽證案在全國來説應該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較大的關注。由於裝備比較簡陋,還好王記者拿了一個mp3可以錄音,我就帶了一個筆記本。回來後就以自己做的記錄寫了段稿子,給王記者通過qq傳過去了。感覺自己寫的稿子還是很差勁,因為自己對這個案子本身不是很瞭解,關注的也不夠,所以有些基本的內容都會出現差錯。寫的稿子基本的事實是比較清楚,但是不像新聞,那種導語與串詞不熟悉,不是那種流暢的新聞報導。

星期五帶我的記者説有一個會議要去,是“創新河南 產業河南”高峯論壇,主要是圍繞《河南mba經典案例集》的編撰出版的,由大河報高級編輯王熙珩女士任總策劃人的,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河南各行業企業老總參加的會議。我和施彩英記者、經濟編輯部主任陳素紅、攝影記者閻義文去的 。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記錄,施記者他們出去採訪在會議上發言的比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樓下茶座還對河南塞思口腔醫院的何寶潔先生(塞思入編案例集)。回來後就以自己的記錄寫稿子,因為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訓,記錄的比較詳細,自己又拿了錄音筆,加上有一些相關的資料,稿子寫的還算比較順利。不過還是存在導語、新聞事件串詞的問題。

我認為在實習時還是多比較自己寫稿和老師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聞觀念比較新穎的報道(新京報、楚天都市報、中青報冰點週刊等)、見識記者真正的生活狀態等是很重要的。我現在離畢業還有2年時間,在這兩年裏我認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個合格的記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後走上記者這個崗位會能更快的進入狀態。

剛來,報社企劃部的夏老師接待了我們,後來經過較慢長的等待(部門之間協調加上記者也比較忙)我們幾個人被分到了新聞採訪部。我是跟着經濟新聞部的施彩英老師跑新聞,施老師因為培訓加上也沒有她那條線上的新聞,所以我就在報社看看報紙、打掃衞生、上網看看新聞和評論等。我現在為止發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馬紀朝老師讓我寫的關於用手機給小靈通發短信有望不加106的新聞,我寫好後馬老師加了一些內容也修改了一些説法,到發表時弄得像一篇可以的新聞了。

沒有來實習之前就聽説實習的時候可以學到好多東西,現在實習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自己還是感覺自己學到了一些東西或者説注意到了一些平時自己沒有注意的細節。自己以前在學校的《學生工作》編輯部做過學生記者,平時對新聞還算比較關注,但都是一般性的關注新聞事件。現在自己也算一個將要入行的準記者了,只關注關注新聞事件是不夠的。我注意到馬老師每天來了之後就是在網上找新聞線索,我寫的那篇就是他發現的覺得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之後讓我寫的。

來報社後自己看新聞也比以前有心了,會想一些和新聞背後記者的工作情況,從發現新聞線索到採訪、新聞見報之間的一些細節問題。

我覺得現在作為都市類報紙就是給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服務讀者。像商報這樣只在省會鄭州發行的報紙就應該抓住服務讀者的功能。就像我寫得那篇稿子,那是國家信息產業部7月10日發的一個公告,一般的市民可能不會看到,而且公告寫得比較專業,不容易理解。經過我們記者對河南本地的情況(這是市民最關心的)核實與瞭解,把具體的情況告知給讀者,就是為讀者服務。熱線部記者的工作就不用説了,報紙為讀者着想了,才會讓讀者感到温暖,這樣報紙讀者的忠實度才會提高,報社有發展。

記者的生活是很累的,可是新聞媒體發出的聲音必須保證採寫是真實的,萬一失實要保證問題不是出在自己這一個環節上。這次實習結束了,不過我對這次實習的思考還沒有結束,我感覺實習真的是需要很多的素材的,寫文章也不是那樣的簡單的,光有好文筆是不行的,還要學會怎麼去寫才能讓大家接受,這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通過不斷地鍛鍊,我的寫作能力還是會得到巨大的進步的,這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10

兩個月的實習讓我受益匪淺。剛進報社聽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做新聞就是要多聽多看多想多感受。當時理解的很淺顯,但通過這兩個月時間的磨練,我知道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話所含概的東西很多。所謂多聽多看多感受在我現在的理解,對於新聞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現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質。

報社的總編室裏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發行量第一的報紙才是最好的報紙”我覺得這句話十分有道理。發行量第一是一個很難的目標,因為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與協調。首先,新聞稿件必須有質量的保證。這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必須符合新聞的定義,即新近發生或將要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情。

對一件事情首先要考慮他是不是新聞,是一條怎麼樣的新聞。第二,必須從大局出發寫稿件。即這條新聞寫出來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其中影響包括積極的和負面的。要想辦法把新聞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有損於國家、黨和人民利益的新聞堅決不能寫。第三,要體察民情,關注民生,替老百姓説話,辦事,這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新聞。同時,也是一個記者的職業道德所在。第四,必須要有新的突破。現在的新聞無論從題材上還是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創新突破很難,其實不然。很多好的線索好的新聞都隱藏在百姓們關心反映的小事中。舉個例子,有一期的瀟湘晨報專門做了一個關於老百姓看病的專欄,記者暗訪了湖南幾個區域的大小醫院,看一次小小的感冒最低也要58元,最高的竟高達189元。

小病花大錢看似小事,但卻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記者都曾親身經歷過這種事情,或者聽到老百姓抱怨、反映過這個問題,但是都沒有引起他們的關注。晨報卻抓住了這個事件,把它寫成了精彩的新聞。這篇稿件看似平常,內容寫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卻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內幕寫出來,給老百姓開了一張明白的“清單”,最點,寫出了大量不為人所知的內幕,在內容上進行了突破創新,是很可貴的。

在實習期間,我作為記者,走遍了長沙的大街小巷、鄉鎮村莊,走高樓、下小巷,用文字記錄下了一個個的新聞事件。在這期間,翻閲了大量的關於政治的、社會的、生活的資料和報刊,對於社會各個層面的現狀有了十分深刻的瞭解。

在採訪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各個階層的人羣,在與他們打交道的同時,自己也學到了以前所沒有學到過的東西,那就是交流,溝通。 這兩個字看似簡單,而且人人都會,但是會和會不一樣,重要的是如何交流如何溝通。作為記者,要善於把新聞事件背後的故事挖掘出來,要讓被採訪對象能夠信任你,把積壓在心裏的話向你傾訴,這樣才能使一條新聞能夠豐滿起來,而不至於只是個骨架沒有內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shixibaogao/9rp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