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實習報告 >

工業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

工業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

工業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1】

工業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

本次實習以生產實習為主,生產實習是學習工業工程專業的一項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旨在開拓我們的視野,增強專業意識,鞏固和理解專業課程。

實習方式主要是請企業技術管理和企業管理人員以講座形式介紹有關內容;

今年暑假我們利用了為期二十多天的時間進行了生產實習。

通過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的施工相結合,使我對建造樓房的認識更上一台階。

在這二十多天中,我們主要實習了一個樓層的基本工序,還有很多沒有學到的知識。

我相信在將來的工作中也會有更進一步的瞭解與認識,也會學到更多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的大腦。

在實習中主要側重的是施工技術方面的知識。

還有模板設計:施工準備

1.模板安裝前的基本工作: 1)放線:首先引測建築的邊柱,牆軸線,平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各條軸線。

模板放線時,根據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中心線和邊線,牆模板要彈出模板的邊線和外側控制線,以便於模板安裝和校正。

2)用水準儀把建築水平標高根據實際標高的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

3)模板墊底部位應預先找平,雜物清理乾淨,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或混泥土成形後爛根。

4)工長事先確定模板的組裝設計方案,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

5)模板應圖刷脱模劑。

還有好多注意事項,我在這就不列舉了。

鋼筋工程採用的鋼筋為HPB235、HRB335、CRB550三種。

工藝流程:

修改預留搭接筋 → 綁立筋 → 綁橫筋 → 綁拉筋或支撐筋

將牆身處預留鋼筋調直理順,並將表面砂漿等雜物清理乾淨。

先立2~4根豎筋,並劃好橫筋分檔標誌,然後於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固定好位置,並在橫筋上劃好分檔標誌,然後綁其餘豎筋,最後綁其餘橫筋。

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拉筋,拉筋直徑不小於φ6,間距不大於600mm,剪力牆底部加強部位的拉筋宜適當加密。

為保持兩排鋼筋的相對距離,宜採用綁紮定位用的梯形支撐筋,間距1000~1200mm 。

現場的條件比較特殊,而由於各道工序的交接進行,應組織協調好其中的順延時間,防止在交接處發生窩工的現象。

管理人員協調好現場的一切關係,鋼筋工班組未綁紮完,木工支模就無法進行,而在支模過程中,還要與搭吊班組之間配合,不給吊料工人總不能自己下去採用原始方法上料吧?電工組的電氣線路不暢通,塔吊怎麼能進行正常工作呢?而這就與外業關係協調市政又有聯繫了。

管理人員應全面充分的考慮之間的聯繫,才能使工作有條紊的進行。

我們看到工人們還在綁紮鋼筋,柱和樑的鋼筋已經綁紮好並放到了模板預留的槽裏。

我觀察了其中的幾條樑和柱,就像老師説的:樑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樑有九條,次樑有六條;上不是架立筋,主樑和次樑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間用箍筋綁紮。

而柱子就不一樣了,三四條樑要交匯於柱,就必然要使樑的鋼筋穿過柱子,這樣使得柱頭的鋼筋十分密集,同時澆築混凝土時也要注意密實。

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縱橫兩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縱橫兩路放着。

擺好的鋼筋就要用鐵絲綁紮好,為了保證麪筋不被踩低下去,還要用馬蹄筋將其抬高。

幸運的是,隨着鋼結構廣泛使用,結構工程師們發現,雖然很多設計抗震性很高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紛紛在強地震中倒塌了,而沒有一列鋼結構高層建築出現過坍塌現象。

這足以説明鋼結構建築在地震中的不倒優勢,同時也給那些處於地震活動頻繁的國家或地區帶來希望,他們可以通過少建或不建鋼筋混凝土結構只建鋼結構的房屋來減少由地震帶來的損失。

日本和台灣都是這樣,現在台灣連幾層的教學樓都要用鋼結構的。

管理人員還應正確處理好進度,質量和成本之間的關係。

在模板工程中,要求基本上與課本上寫的差不多,內撐外拉的原理且在澆築砼前必須沖洗模板內部。

其中也發現了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它的模板上有圓孔,且每塊柱模板上都有,在木加工區拼裝後,用塔吊吊到相應的位置。

現場拼接在圓孔中插入帶有螺紋的鋼筋,柱箍和加強用內楞放好後,再穿過的鋼筋端頭擰上燕尾卡,在穿鋼筋之前,應先放入塑料管,柱拆模後,再鋸出外露的PVC管,抽出鋼筋,在柱模安裝好後質檢人員應檢查垂直度,使其在規定範圍內,具體方法是用線墜和捲尺測定。

我堅信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後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

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緊張的一個月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一個多月裏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穫。

實習結束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

首先,通過一個多月的實習,

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

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

工業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2】

深圳市XXXX畢業實習報告

第一章 倉庫物料規劃與管理

1.1 倉庫物料規劃與管理實習內容概要

在第一環節的實習過程中,首先,上午在吳主管的講解下,對五層的各個倉庫進行了初步的瞭解。

例如,每樓層的倉庫的總體佈局、主要物料類型、基本運作形式、與其他部門聯繫等等。

其次,在下午開展工作之前,先對早上了解到的情況進行了整理與總結,並對各層倉庫的情況有針對地對各層倉庫情況提出疑問點。

然後深入到各樓層進行了解。

在當天下班前,彙集、整理和總結確定需要報告的問題,並嘗試提出部分問題相應的解決方案。

我主要負責的是第四層的物料倉庫。

其主要是為生產部門的各個產品生產線提供產品的塑料套件、五金器件等。

塑料套件如充電器、數碼電池、筆記本電池外殼等,其主要是來源於一樓注塑車間的成品入庫以及外購塑料件。

五金器件如電源插頭插腳、電池電極片等等。

因為涉及到物料的入庫、出庫、存放的空間佈局與規劃安排,所以為了方便對其物流規劃進行分析,特此繪出了此倉庫的平面佈局圖。

如下一頁所示。

1.2 四樓倉庫物料規劃與管理學習與分析

在進行了對企業總體物流系統的認識與瞭解之後,帶着整理、總結後產生的疑問,下午,我開始針對四樓倉庫物料規劃與管理的現狀進行認識與分析。

經過一番認真的觀察、仔細地分析以及嚴謹的調查之後,我發現四樓倉庫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圖 1-1 四樓物料倉庫佈局

1.物料規劃分區的問題。

據倉庫管理員的介紹,他們有實行按物料類別,再具體按產品型號的物料放置形式儲存物料。

而我們在現場並未發現倉庫方面有進行具體的按類別、產品型號放置的相關指示牌,有的只是模糊的易讓人無法分辨的物料分界。

如上佈局圖所示,在繪製此圖時,已將各類物料存放的分界理想化了,而實際情況是其分界是模糊而難以分辨的。

不同類別的物料擺放方式不盡相同,擺放區域規律也不盡相同。

當問及管庫存管理人員倉庫為何沒有相關的分區安排時,他們的的解釋是,因為新搬遷廠區,未來得及做出相應的分類規定,但他們目前正進行這項工作。

2.物料疊放的問題。

我們發現,在倉庫缺乏貨架的區域,不同型號的物料紙箱、塑料筐都是堆疊存放的。

這給相關人員對物料的存、取操作造成了相當大困難。

但據瞭解,這種堆放方式在原廠區的物料都是這樣堆疊存放的,因為考慮到貨架成本因素等等。

另外,有不少塑膠套是用大紙箱封裝的,儘管沒有超出倉庫相應的限高線,但堆疊之後在無物流搬運輔助設備的幫助下,是很難讓物流人員搬上或搬下貨架的,更不用説裝滿物料的箱子本身約25kg左右的重量會大大地加重倉庫管理人員的負擔、降低庫存管理效率。

3.物流流程問題。

據倉管人員反映,第二、三、四、五樓層的物料與第一層物料的物料接受管理出現不一致的情況。

儘管一樓物料接收和物料搬運的相關人員的的確確已經把物料送進倉庫,但在上層的樓層倉庫往往會“找不到”已經入庫的物料,以致不能及時地送往相關的生產線。

在新產品的物料接收、庫存管理方面,這個問題尤為突出。

4.庫存水平高。

如圖1-1倉庫平面佈局 所示,在倉庫入口不遠的塑料筐物料存放區,即原來廠區搬遷過來物料存放區域,有相當多的塑料筐、封裝物料的塑料袋上佈滿了灰塵。

問及倉庫管理員,他的解釋是庫存水平過高的緣故,造成的物料積壓、久未出庫。

他舉了個例子,若某顧客對某種產品的需求為100單位,涉及100單位的某元器件物料時,採購部門往往會訂購200單位該物料元件。

因而,這種庫存水平過高的現狀,造成了目前可利用空間較少的現狀。

我想這也是造成倉庫物流通道有較多物料堆放,未能擺放到相關貨架的原因。

1.3解決倉庫問題的建議

1.物料堆放分區的問題。

要解決物料分區不明確的問題,我建議倉庫的主管重新明確主管自身與一般倉庫管理員的崗位職責分別是什麼,抓住自身崗位的主次,物料管理事務凡事不必事必躬親。

主管需要從比一般倉庫管理人員思考的角度更高的層面思考物料存儲問題,例如,推行物料存放規劃相關規定、制定合理的物料入庫、存放、出庫流程等,而非是事必躬親地忙於各種物料的存放與出庫事務。

2.物料疊放的問題。

造成物料疊放問題的`原因是,倉庫缺乏足夠數量的貨架。

這是已經從幾個倉管

人員的口中得到證實的。

迪比科電子生產規模的擴大,原先三個廠區的大部分物料都集中到了一起。

因此,與已經擴大的生產規模不匹配的物流系統設備更新及添置已成為迫切的需要。

儘管購買足夠數量的貨架,需一次支付較大的購置成本,但我相信隨着公司生產規模的擴大,這些成本的付出將會成為必然。

這就需要企業管理高層在庫存成本與管理效率、產出效益之間做出權衡。

3.物流流程問題。

這個問題涉及到多個部門,需要各個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方能解決。

相關高層管理人員應該組織協調這些部門進行物料入庫、出庫流程改善,同時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倉庫物料管理水平,以避免已入庫物料出現“找不到”的情況。

另外,為公司物流系統增加現代化的物流管理輔助系統很有效的一種解決途徑。

譬如,在進行物料接受、入庫或出庫時更多地使用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如安裝信息管理系統或者ERP系統等,進行更為科學、可靠、高效的庫存管理。

4.庫存水平高。

“庫存水平較高,空間利用率不高”,這是倉庫管理員反映較為普遍的的問題。

在倉庫入口不遠的塑料筐物料存放區,即原來廠區搬遷過來物料存放區域,有相當多的塑料筐、封裝物料的塑料袋上佈滿了灰塵。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公司高層和倉庫相關的職員共同探討。

在探討中,尋找適合企業自身的庫存策略,進而確定是選擇較多的庫存還是較少的庫存策略。

另外,倉庫管理應該配合ABC分類法、定期盤存系統、連續盤存系統或複合系統等手段,以不斷提高倉庫物料的管理水平,從而減少持有較多庫存的壓力,充分利用庫存空間的同時,又減少物料的長期積壓而導致增加的庫存成本等等。

第二章 工模車間平面佈置和路徑分析

2.1 工模、注塑車間實習內容簡介

實習的第二環節中,我們小組的實習內容是第一層的工模部門和注塑部門生產車間的情況。

我們的成員首先對車間的各部門、作業區域的分佈及運行情況做了整體全局性的瞭解,繪出了車間的平面佈置圖。

在利用平面佈置圖的基礎上,結合主管、組長等人員的介紹,以及組員們深入的觀察和仔細地分析,繪出了模具製造、注塑零件的工藝流程圖。

另外,在分析了模具製造、塑料件注塑生產過程和工模部與其他部門的聯繫之後,我們還結合了教材的方法、理論進行了作業測定的秒錶測試、方法研究的的人機作業分析、聯合作業分析、雙手作業分析,以及作業環境問題的分析與改善等。

我主要負責以制模過程為主的車間佈局與路徑分析,作業環境問題的分析與改善等方面的內容。

一樓車間佈局圖如下一頁 圖2-1所示。

圖2-1 一樓車間佈局圖

2.2工模車間佈局與路徑分析

工模與注塑車間主要包括模具製造和數碼產品的塑料件生產兩大模塊。

其中模具製造的佈局與路徑分析,可簡述如下:

首先,當工程部接到客户訂單,確定生產成品之後,將模具生產指令下達到工模辦公室。

工模辦公室接到生產指令,開始由辦公室的模具設計工程師設計相應產品的模具。

待工程師完成模具設計,工模辦公室的經理或主管將模具試製指令分派到各個制模組的組長處,並由組長安排剩下的模具製造過程,主管人員在其過程進行監督。

鑑於模具製造主管所説的,每個不同模具的製造流程是不盡相同的,生產安排也主要是由主管及各組組長靈活安排,因此只能大概將其大體流程簡述為:

從供應商處購得的模具製造材料首先經過銑、磨等先頭工序,再進行EDM加工、省模、CNC加工等環節,最後經過制模組之手完成模具製造。

標籤: 報告 工程 實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shixibaogao/8e9mg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