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地域建築適宜技術的延續與發展論文

地域建築適宜技術的延續與發展論文

摘要:蒙古包針對草原地區四季分明、風大嚴寒的氣候特點,提供了最原始有效的生態通風策略。文章將詳細敍述遊牧民居的通風策略,並結合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築館的成功改造,探索適合當代的地域適宜技術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地域建築適宜技術的延續與發展論文

關鍵詞:地域建築適宜技術;蒙古民居;自然通風

20世紀工業文明後,國際式建築迅速風靡全球,由此帶來的能源和環境壓力引發了建築師對自然和氣候的新思考。20世紀70年代,批判的地域主義提出了對國際式及後現代建築理論的新反思,開始從場地、氣候、自然條件、文化習俗等方面考慮建築的生成原則。許多設計者開始向地方民居中尋找經驗與技術。文章將以草原民居——蒙古包為例,介紹傳統草原民居的通風策略,並針對時代需求,探索遊牧民居通風技術的傳承與發展。

1蒙古包的地域氣候應對策略

內蒙古位於我國北部邊疆,地域廣袤,屬嚴寒地區,四季分明,温差較大。有較強的大陸性氣候,多數地區乾旱少雨,温差較大,日照充足,多大風沙天氣。因此蒙古包在的外部形態設計上,無論平面或立面,均採用流線型形體,使得從各個方向的風在受風區域垂直接觸蒙古包的面積達到最小,並在背風區形成迴流,將風的阻力減到最小以抵抗風暴襲擊,

在內部,蒙古包主要是以頂部的陶腦為出風口,門縫為主要進風口。夏季當蒙古包內温度較高時,可根據室外的風向、風速,局部上翻蒙古包外圍的覆氈(圖1),使室內温度高、密度低的空氣向上運動,底部形成負壓區,室外温度低、密度略大的空氣不斷補充進來,營造室內的自然通風環境。利用微風速儀測試得出:0.2-1.0m/s的理想室內氣流在蒙古包內部輕易可得。

蒙古包是紮根於草原之上的建築形態,完全依託於草原的自然環境,根據氣候,風向、風速的不同變化,將不同方位的氈毯翻起:夏季盡提高建築表面接受主導風的覆蓋面積,冬季減少冬季主導風對建築的影響,將風能充分利用。將自然通風的'兩種原理——熱壓通風和風壓通風相結合,藉助自然的力量獲得良好的生存環境,與自然和諧統一。

2傳統通風技術的當代再利用

蒙古民居在通風技術上是充分利用了自然通風的原理,在當代的建築設計上,可以借鑑蒙古包的通風策略,提煉、抽象、轉化傳統技術精髓,並結合現狀需求和條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如內蒙古工業大學的建築館改造,就是充分利用原有建築的構件如煙囱、地道等,結合金屬孔板、通風口、可開啟窗等,應用適宜的地域性技術,強化室內的自然通風,使舊建築獲得重生的典型案例。

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築館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其前身是上世紀70年代生產鑄造工件的校辦工廠。在廠房的改造過程中,設計者充分考慮建築的生態效應,對原廠房的空間特性進行評價,配備最佳的使用功能——將西南角的獨立廠房改造成報告廳和物理實驗室,將丁字形廠房改造為教學和行政辦公樓;並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對原有空間及設施改造重組,在報告廳和教學樓中各自形成了完整的自然通風系統。

在報告廳的改裝中,在外牆上設置上下兩層窗户,上層窗户不開啟,主要用於採光,下層窗户可開啟,在過渡季節及夏季進行通風換氣,其通風系統主要由貫穿室內外的通風管道及庭院中原有的22m高的煙囱組成。室內的通風管道斷面為?600mm,管道上設有手動多葉調節閥1,2(圖2),其中調節閥1安裝在煙囱的豎向管段上,手動調節閥2安裝在與室內排風管道等高的室外水平排風管道上。夏季,室內外温差小,熱壓作用相應減弱,報告廳內部的下層窗户打開,關閉閥門1,打開閥門2,隨着熱空氣向上流動,利用熱壓作用將空氣中的熱量和聚集的CO2排出,引導氣流直接經排風管排到大氣中;冬季,由於室外寒冷,報告廳在使用時底層窗户大部分處於關閉狀態,雖然室內外温差大,但是進風量小,為保證室內的通風換氣量,打開閥門1、關閉閥門2,利用煙囱增大排風口的高差,從而在保證室內温度舒適度的前提下又能有效通風換氣。

教學樓內的送風系統是截面為4M2的地下通道,分別在教學樓南北兩個立面下方設2個地道風引入口,在室內分佈3個送風口。室外空氣通過地下通道與土壤熱交換後,送入室內。建築在東向、北向的維護結構都開有通風口以便室內外空氣的流通。內部維護結構圍而不封,並在建築內部牆體間留有貫通1-3層的通風通道,猶如建築內部的通風豎井,強化室內的空氣流通。

3結語

蒙古民居是草原遊牧民族憑藉智慧、經驗,不斷進化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建築類型。雖然如蒙古包這種民居形式不能滿足當代社會對大空間、複雜功能等的需求,但在具有地域生態特性的適宜技術上卻十分值得研究學習。隨着可持續建築觀的興起,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傳統與現代的關聯,特別是傳承其綠色建築思想和技術。學習傳統、探索適合當代的地域適宜技術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柳孝圖.建築物理(第三版)[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126-131.

[2]王其鈞,談一評.民間住宅[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120-128.

[3]白庚勝,戴華剛.建築民居[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62-68.

[4]羅小未.外國近現代建築史(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357.

[5]劉錚.蒙古族民居及環境特性研究[D].西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11-18.

[6]劉錚,巴特爾.內蒙古草原傳統民居的生態智慧[J].2007第十五屆中國民居學術研討會:389.

[7]唐汝寧,馬卿.高校舊廠房改造工程中的自然通風設計[J].暖通空調,2011(14):42-45.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zd70z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