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新技術下汽車檢測與維修人才培養之思考的論文

新技術下汽車檢測與維修人才培養之思考的論文

【摘要】從汽車產業發展的現狀出發,闡述在汽車技術高速發展情況下,應解放思想,適應新形勢,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從四個方面入手,培養出能適應新技術的汽車檢測與維修人才。

新技術下汽車檢測與維修人才培養之思考的論文

【關鍵詞】汽車檢測與維修新技術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8C-0176-02

一、汽車產業現狀

(一)汽車行業現狀

2004年以來,我國汽車行業持續高速發展,一方面表現在產銷兩旺,另一方面表現在汽車技術的快速進步。從產銷量上看,我國在2009年和2010年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圖1是我國2005年以來國產和進口汽車的銷售數據。從中可以看出,國產汽車銷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進口汽車雖然絕對數量不大,但2010年比2009年增長了一倍,説明高檔車的進口量在迅速增加。2011年全年,高檔車的進口量突破了百萬。從技術上看,我國汽車從2000年開始逐步進入電控時代。這一方面是因為排放法規的嚴格,另一方面是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除進口車已經與世界各個汽車市場實現同步外,國產車所採用的技術也基本與國際同步。前幾年發動機電子控制技術、電控自動變速器(AT)、ABS防抱死系統、安全氣囊(SRS)、電控門鎖和防盜系統、自動空調(A/C)等視作新技術來,現在這些系統已經成為家用轎車的標準配備。這幾年來隨着人們對舒適性、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汽車上又配備了車載網絡系統(CAN系統)、車載診斷系統(OBD)、電子穩定系統(ESP)、胎壓監測系統(TPMS)、導航系統(GPS)、柴油共軌技術(CommonRail)等。

(二)維修行業現狀

據統計,我國註冊的汽車維修企業有30多萬家,其中有1萬多家是4S店或3S店,而一類和二類維修站近8萬家。2008年以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特別是2011年,隨着世界經濟的二次探底,我國為緩解通脹、穩定房價,收緊了銀根。市場上流動性減小,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1年中國汽車累計批發量增速為2.45%,由於汽車銷量增速下降,導致4S店有80%以上總體業務瀕臨虧損,同時汽車美容、新車保險等業務大大萎縮。但是從整體上看,汽車售後服務業務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這使得各家4S店或3S店更加註重汽車維修業務的發展。對於綜合型維修企業,因為他們接觸的車型種類較多,客户需求相對複雜,所以對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綜合能力要求更高一些。維修業務的增加和車輛技術的進步,都在快速地推動着維修行業對維修人才的渴求。一輛新車從購入到報廢的花費中,後期維修保養佔45%左右,所需汽車維修技術工人缺口將會不斷擴大。可以説,維修行業競爭的本質在於人才的競爭,集中在服務人員、維修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各個層面上的人才需求上。

目前,我國汽車維修行業的從業人員約300萬,每年新增人數約30萬人,這些人主要是通過職業院校的培養,或者是從其他行業轉移過來的。從數量上看,這些人員能夠滿足行業需求;但從質量上來看,還遠遠不夠。因為一方面維修行業的在職人員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和技術培訓;另一方面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受到的教育跟不上汽車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學校課程體系,不能適應實際維修的需要。他們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不能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一般都需要在維修廠內再進行從學徒、中工、大工的歷程,而且這一歷程時間過久,影響了這些人員薪金的提高。

(三)汽車維修行業職業教育現狀

自2004年,國家教育部、勞動部等六部委聯合推出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人才緊缺培養工程,汽車運用與維修被列入其中。同時,職業院校的招生規模也逐年擴大,2007年達到810萬人,其中汽車專業達到30多萬人(中職20多萬人,高職10多萬人)。每年30萬的新生力量雖然數量巨大,但現有維修行業就業人員有300萬之多,年替換比例只有10%,與市場所需差距甚遠。

在教育部的主導下,汽車專業的職業院加大了與汽車主機廠的合作力度。例如豐田的T-TEP項目,通用的ASEP項目,現代的校企合作項目等,推廣他們的培訓模式。

二、適應新形勢,解放思想,改革人才培養方式

汽車工業及其新技術的發展,要求汽車維修專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理念要進行相應的變革,改革原有教育模式,創建新的適應汽車工業及其新技術的發展要求的培養模式。筆者認為,加強汽車檢測與維修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與開發應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一)改革課程設置,實行新的模式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培養的是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汽車醫生”,因此制訂教學計劃和大綱時,應以理論為基礎,以崗位職業技能為核心,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優化課程設置。其中應掌握三個基本原則:

1專業基礎課應突出為專業服務的特點。高職高專培養要求,理論適度、必需、夠用為原則。例如,材料力學中的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以及流體力學應充分和汽車緊密結合,材料學結合汽車生產及使用中所使用的材料講解,汽車中用到的部分講透,汽車中根本用不到的東西堅決不講;電工電子方面講解的內容應緊密結合現代汽車電器元件及電路的特點設置課程內容;液壓傳動,重點講解汽車中應用的液壓元件及液壓裝置;機械製圖及CAD應培養學生測繪和能讀懂汽車零件和裝配圖;機加工應體現汽車機修中的工藝性和特點。此類課程結合汽車專業的特點,可以編寫出汽車材料力學、汽車電工電子、汽車液壓、汽車製圖、汽車機械基礎等講義或教材。

2職業技能課程應緊跟汽車製造技術和檢測手段的發展。首先,應對汽車形成一個整體概念。比如這樣的課程內容:在講汽車發動機構造內容時,就應該把常規發動機和現代發動機新技術,如:可變配氣機構、電控噴射系統、廢氣再循環和增壓技術等糅合為一體去講;在講汽車底盤內容時不僅講普通的變速器、制動系、汽車懸架、轉向系等,而且也應詳細介紹無級變速、自動變速、ABS、電控懸架等;同樣汽車電器也應該把自動空調、車身電器、全球定位、衞星導航、巡航等內容全部講完。其次,課程內容應緊跟汽車技術的發展,現在汽車上已經使用的裝置,在課程中一定要充分體現出來,把汽車最新技術發展趨勢方面的信息傳遞給學生。比如,講安全氣囊時不僅講一般的安全氣囊系統,而且也要講OPDS乘客檢測系統和簾式安全氣囊;講解電控液力自動變速器,也要介紹現在汽車上已經應用的連續無級自動變速器(CVT)、雙離合變速器(DCT)等內容;講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統時,柴油電控共軌噴射系統一定要講;柴油機增壓技術和汽油機增壓系統對比去講。最後,汽車專業課程一定要體現實用的特點。除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檢測方法外,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技能。例如,如何利用故障碼數據流分析故障、如何利用波形分析故障、如何根據發動機尾氣排放檢測儀分析故障、如何進行車輛四輪定位檢測並根據檢測結果進行調試等等。

3職業技能課程應強化實踐教學。高職院校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有三個方面:教學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但目前職業學校實踐教學課時數普遍偏少,所以,必須轉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觀念,合理設置實驗課程,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實踐技能訓練時間。另外,職業學校要走產教結合之路,拓展校企之間的聯繫。各級政府和教學行政部門要為職校學生的`實驗、實習創設條件,開闢基地,把教學活動與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應用和社會服務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創新技能。要能充分挖掘人的潛能、全面發展人的個性,要充分尊重和挖掘每個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潛能,注重對學生在思想道德品質、文化基礎知識、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和身心素質諸方面的提高,並給每個學生指明繼續努力的方向,提供前進的動力和個性發展的機會。

對於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比如汽車整車檢測技術、發動機檢修技術等課程,宜採用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在現場上課,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克服設備台套數不足的問題,這樣既節約人力,也節約了大量重複勞動的時間。

(二)更新教學手段,加強實驗設施建設

先進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模塊式一體化現場教學等,能清楚地層示汽車各零部件結構原理及內部運動關係,直觀、動感性強,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汽車構造課的教學,可使用掛圖、模型、實物等教具,用幻燈、投影、錄像、多媒體教學課件等現代教學手段,把各種機構的結構、工作原理生動直觀地顯示出來,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汽車檢測與維修是一項技術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為切實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工作能力,應加大實踐培養的力度(實踐培養課時應達到50%左右)。保證每一位同學能親自動手反覆操作,以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提高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水平。

(三)加強校企聯姻,形成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為保證所培養的人才更能貼近企業需求,縮短與生產實際的距離,必須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與合作,成立以企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教師為主的專業培養委員會,讓企業直接參與培養計劃的審定和有關教改的課題研究,以利於學校及時將最先進的技術納入培養領域,及時瞭解社會需求,不斷改進學校的培養內容和方式、管理等工作。同時,學校也可與條件較好的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緊密的聯繫,把企業作為學生的實習實訓基地,以彌補學校實習條件的不足,還可以使學生提前認識企業實際生產情況,以便畢業後儘快上崗。

(四)加強雙師型(複合型)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雙師型(理論培養和實踐指導都過硬的)師資隊伍建設是培養高質量學生的前提。一名稱職的專業教師,不僅需要掌握紮實的基礎理論,精通專業,時刻把握本專業發展的脈搏,而且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僅重視理論教學只能紙上談兵。因此,專業教師每年需要有一定時間到企業或更高的學府進行鍛鍊和學習,以掌握本專業和相關專業最新的技術發展動態,及時進行知識更新、拓寬視野和調整知識結構,使自己成為與技術發展同步的、行業領域中的汽車機電一體化專家。同時必須解放思想,本着“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聘請行業和企業的名家、高級技術人員到校任教,做學術講座,進行技術合作或擔任兼職教師,加快“雙師型”教師的建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wezgj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