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一篇學術論文:讓帶着問題讀變讀着想問題

一篇學術論文:讓帶着問題讀變讀着想問題

“帶着問題讀書”是教師在閲讀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增加了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開創了閲讀教學的新局面。但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由於老師們對這種方法理解和運用的不同,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一篇學術論文:讓帶着問題讀變讀着想問題

 弊端一:使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侷限,不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帶着問題讀”是要求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閲讀,而這些問題都是老師根據備課需要而設計的,不一定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雖然表面上學生是在進行自主閲讀,但教師提的問題像一雙無形的巨手緊緊的控制着學生,讓學生的思維受到很大的侷限,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變得很被動。這種對思維方向的限定,嚴重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特別是創造思維的發展。

弊端二:容易造成學生閲讀的依賴性,不利於學生閲讀能力的提高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通過閲讀,學生不僅要理解課文,更重要的是培養獨立閲讀的能力和技巧。而“帶着問題讀”使學生的自主閲讀僅僅是停留在理解課文的層面上,而很難形成自己的閲讀方法,真正學會閲讀。長久的讓學生“帶着問題讀”,學生便會對問題產生依賴性,在真正獨立閲讀的時候就不會去鑽研,這樣不利於學生閲讀能力的提高。

弊端三:影響學生良好閲讀習慣的養成,不利於學生的終生學習

閲讀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服務。但“帶着問題讀”這種方法久而久之會讓學生會養成“等人提問”的習慣,而不會自己去發現問題。也就是説這時教師只是“授之以魚”,而沒有“授之以漁”。這影響了學生良好閲讀習慣的養成,會對學生的終生學習造成不利的影響。

因此,我們應該怎樣在閲讀教學中讓學生由“帶着問題讀”變“讀着想問題”,這樣更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自主閲讀能力。

1.創設良好氛圍,引導學生在自主閲讀中發現問題

教師上課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大綱上的教學任務,而更應該着眼於學生長遠的未來。所以教師在閲讀教學中要為學生創造真正自由的空間,儘量不給學生問題,不限定他們的思維。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在讀通的基礎上要求讀懂,鼓勵他們暢所欲言講出自己的想法與疑慮。對於學生的意見,正確的應及時予以肯定、支持;對不正確的意見,教師也不要輕易否定,要呵護其敢於發表見解的精神,使學生敢想、敢説、敢問、敢辨。同時充分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幫學生梳理,進一步引導探究。這樣,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發展,還容易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2.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

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教學中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閲讀過程中,學生對閲讀內容的理解必然帶有個人不同的個性化傾向。這是因為,每一位學生的閲讀都有着自己的焦點,每一位學生的理解都與其自身的知識水平、認識能力、生活經驗和閲讀習慣有關。因此,教師不能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縛或代替學生的思想,不能以自己的思維去統一規範和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而應該尊重學生的選擇,這“選擇”包括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的選擇。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的做到自主閲讀,並在閲讀中充分發揮創造思維,達到提高閲讀能力,形成良好閲讀習慣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閲讀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自主閲讀的氛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選擇,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讀着想問題”,並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培養他們的思維,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為他們的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rz94z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