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中醫兒科學教學現代化與規範化論文

中醫兒科學教學現代化與規範化論文

中醫兒科學為一門中醫臨牀學科,包括理論講授教學、臨 牀實踐教學、科研實驗教學三個環節。如何使教學現代化、規 範化,實現傳統的中醫理論與現代化教育的最佳結合是中醫兒 科學教學面臨的現實問題。筆者認為,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手 段、教育思想模式的現代化、規範化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中醫兒科學教學現代化與規範化論文

1與時俱進地更新教學內容

1.1調整課程結構和課程體系

不斷豐富中醫兒科學內涵,調整課程結構和課程體系,形成具有學科特色的新課程體系,體現學科課程及其內容的系統性。新課程體系應加強中醫兒科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和融合,內容銜接緊密,符合人才培養和教育客觀規律的特徵,實現資源共享,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教學質量、效率。在以培養應用人才為主的教學體系中,應實事求是,在掌握中醫診療的基礎上,中西醫結合,取長補短

1.2促進教學內容的創新

不斷更新理論課和實踐課教學內容,不斷拓展知識寬度。將新知識、新理論、新成果和新技術不斷充實到教學內容中,以提高課堂效益,使學生既能同步掌握傳統理論,又能瞭解現代專業知識,並應用於臨牀和科研實踐。國家級名老中醫王烈教授就是中醫兒科學理論創新的典範,他提出的“哮喘苗期”、哮喘三期分治和哮咳等理論,構建了小兒哮喘病防治的創新性理論體系。

2教學手段現代化、信息化

2.1建立健全網絡教學

針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侷限性,追蹤現代教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建立健全中醫兒科學網絡化教學體系。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網絡資源的作用和優勢,探索中醫兒科學學科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新途徑。逐步完善網絡的教育教學平台,完成由電子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多媒體教室構成的數字化教育教學環境的軟硬件建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網絡環境下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和對信息的處理、分辨及利用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學習的主動性、選擇性和學習興趣。將課程教學大綱、實驗指導、習題、多媒體教學課件、課程教學錄像、課程電子教案、參考文獻目錄、網絡課程等上載網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對已上網的資源不斷進行完善、更新,進一步開發交互性較強的成套多媒體課件,完善電子示教模型庫建設,努力實現網絡教學系統自動化、智能化。

2.2改革優化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組合教學為中醫兒科教學帶來一種橫跨空間和時間的全新方式。同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它的最大優點是能夠較好地開發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解決理論與實踐脱離的現象,充分發揮媒體各自的優勢,將臨牀各種病證、治療方法、技術操作以及相關信息資料等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

通過開辦教師備課、學生自學用的視聽閲覽室,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步實現教室、教研室現代教育媒體的普及化。對多媒體課件的表現形式進行改革優化,把改革和建設結合起來,在改革中建設,在建設中改革。採用多媒體授課、多媒體作業、多媒體討論等形式,豐富內容,加大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拓知識範圍、提高中醫兒科學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重要作用。

2.3開展雙語教學

積極開展雙語教學,在確獅學術內容表達準確性的前提下,做到外文語言純正。將中醫兒科學雙語教學視頻課件、英文電子教案上載網絡,充分確保實現“跨語言”的突破。

3調整優化教學思想模式

堅持特色教學,完善己建立的教學模式,在不失中醫兒科學原有的思維模式,不偏離中醫軌跡的前提下,促進中醫兒科學教育教學與國際接軌,達到國際化、標準化、規範化。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人的發展為中心,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激勵學生主動發展。

3.1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思維模式

中醫兒科學的教學不單是理論講授,也不單是臨牀實踐,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思維模式,在教學理念上強調以理論聯繫實際為中心,鍛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嘗試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重視基礎理論知識的把握,同時引入案例教學法,從接診到處方用藥全程,使案例更貼近於臨牀,進一步縮短課堂與臨牀的距離。講思路、講重點、講方法,陶行知曾説過:“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思考”,將課堂變成思維的王國,通過思維訓練,有意識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理論聯繫臨牀的能力。

強調臨牀思維能力與臨牀操作能力的統一性,強調發散式思維,將訓練和考試改造成為連續動態的過程。以學生主體個性化教育為載體,在尊重學生主體的前提下,通過理論聯繫實際的方法開展實踐教學,由臨牀見習向自己動手的教學模式轉變,畢業實習向以問題為中心的循證醫學的教學模式轉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把所學的中醫兒科理論融會貫通於臨牀實踐當中。

3.2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把素質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知識素質、文化素質,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臨牀實踐能力、運用知識能力等。創造條件使學生較早地參與臨牀實踐、科研和創新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綜合分析能力以及理論聯繫實際能力。

3.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中要融入培養學生創意識的思考題、討論題等,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完成高教法賦予的“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重任。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積極探索中醫兒科學教學科學發展的思路與方法,建立並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中醫兒科教學的現代化、規範化體系,必將有力地促進中醫兒科學的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olz8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