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有關寫企業盈餘管理論文

有關寫企業盈餘管理論文

盈餘管理就是企業管理當局在遵循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對外報告的會計收益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以達到主體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盈餘管理是目前國外經濟學和會計學廣泛研究的課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關寫企業盈餘管理論文 ,歡迎閲讀

有關寫企業盈餘管理論文

有關寫企業盈餘管理論文

摘要:

盈餘管理對於上市公司對外披露的財務報告至關重要,也是一些上市公司容易出現會計舞弊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將從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內容入手,進而分析其對於審計意見的影響,並對於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質量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

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審計意見

20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分別在上海、深圳兩個城市成立了證券交易所,開始了資本市場的嘗試,對企業上市融通資金、促進上市公司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我國政府為了更好地保護上市公司各類投資者的利益,在《公司法》及《證券法》中對於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尤其是持續獲利能力有着極為嚴格的要求,相關法律規定如果上市公司出現經營業績不佳、連續虧損的情形,且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最終將遭到退市的嚴厲處罰。少數經營前景堪憂的公司為了保住其上市資格,採取人為調節公司盈餘的手段,以達到虛假盈利之目的。因此,國內上市公司因盈餘管理而產生的會計舞弊問題時有發生,進而嚴重地損害了廣大投資者及其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併為國內證券市場的改革及發展增添了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相關審計機構及人員,在其執業過程中,對於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加大審計力度,進而出具獨立、客觀、公正的審計意見,以期達到對公司投資者及債權人負責的目的,並最終為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保架護航。

一、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內容

目前,盈餘管理的理論問題國內乃至國際對其爭論較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大致可以分為美國會計學家斯考特的“通過對會計政策的選擇使經營者自身利益或企業市場價值達到最大化的行為”觀點及凱瑟琳雪珀的“企業管理人員通過有目的地控制對外財務報告過程,以獲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觀點。但筆者認為其本質都是會計主體利用一定手段來人為調節公司盈餘,以達到某種目的的行為。

(一)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內涵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大體具備以下涵義:

1.盈餘管理主體是上市公司的管理當局,一般是指經理執行層及董事會;

2.盈餘管理的對象是上市公司向外披露的公司盈餘;

3.盈餘管理的方法及手段是GAAP即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在允許的範圍內綜合運用會計和非會計手段,來實現對會計收益的控制和調整,它主要包括會計政策的選用;

4.盈餘管理的動機是使其盈餘管理主體自身利益實現最大化,以滿足某種需求。可見,盈餘管理是上市公司管理層或執行層在相關會計法規允許的範圍內通過對其對外披露財務報告的公司盈餘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以達到公司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會計行為。

(二)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動機

1.公司管理當局自身需要。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日臻完善的今天,公司的所有權、經營權分離愈加清晰,公司經營效益好壞直接決定着管理當局的績效考核及薪酬分配。因而,公司管理當局為其自身需要,進行盈餘方面調整是極有可能的。

2.對外發行股票及上市的動機。根據我國《公司法》的相關規定,第一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必須是最近連續三個會計年度內有盈利,而其預計的利潤率要達到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對於這一條限制性規定,一部分公司是無法達到的,因而一些為了上市融資的公司運用盈餘管理手段為自己進行所謂的上市包裝,以取得公開發行股票及上市的資格。

3.避免公司被退市的動機。我國為了保護上市公司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通過相關法律規定了上市公司退市的條件。其中規定,如果上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內連續出現虧損,證券監管部門將暫停其股票的上市交易資格,並要求其在規定的期限內削除虧損。如仍不能扭虧為盈,證監會將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資格,也就是做退市處理。公司上市後又遭到退市將帶來巨大的損失,一些“披星戴帽”的公司,為了保住上市資格,會想盡一切辦法實現利潤。因而,利用盈餘管理的方式實現扭虧的做法,也就變得極為常見了。

4.出於節約納税成本的動機。隨着我國税收徵管體制的日益健全,納税成本問題已成為每個企業都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而上市公司的盈餘直接關係到其所得税費用問題,進而影響到其留存收益。所以,一些公司為了節省所得税納税成本,採用諸如儘量少列收入、多計成本的方法以達到減少應納税額的目的,從而利用少支出一部分企業所得税的盈餘管理方式,以實現其節約納税成本的動機。

(三)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手段

1.通過交易實施盈餘管理。收入是實現企業盈餘的一個重要條件,而收入是有賴於交易進行的,因而上市公司通過交易可以起到盈餘管理的作用。上市公司為了達到其盈餘目標,通過一些特殊交易諸如:關聯方交易、債務重組、資產重組。另外一些公司通過改變交易方式及時間來操控盈餘的實現,一些對外投資較多的上市公司經常根據被投資企業的盈虧狀況來調節持股比例,以改變對外投資的核算方法,達到盈餘管理的目的。

2.利用會計政策變更實施盈餘管理。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或是執行層,要求其財務人員採取會計政策變更的方式實施公司的盈餘管理。大體包括以下幾種方式:通過變更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式、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以及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無形資產的確認、收入的確認原則、借款費用資本化或是費用化的問題等方式人為調節利潤,以期達到盈餘管理的目的。

3.藉助於地方政府的.支持。因為公司上市的前提條件和要求較為苛刻,所以爭取上市資格的難度較大。在過去我國各級地方政府“唯GDP論”的經濟發展背景下,上市公司數量的多寡是考核地方政府政績的一項內容,因而地方政府對於轄區內上市公司所謂的“殼資源”相當地看重。一些經濟效益不佳,甚至是瀕臨退市的上市公司,當地政府更是千方百計、想盡辦法保住其上市資格。地方政府一般給予其一定的資金支持或是財政扶持,以幫助其渡過難關。可見,上市公司藉助地方政府的相關支持也可以實現其盈餘管理的目標。

二、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對於審計意見的影響

(一)審計意見的內涵上市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是現代企業管理體制的重要標誌。同時,二者的分離使得上市公司形成了委託代理關係,這種關係造成了委託方與受託方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出現,使得投資者對於公司財務信息質量產生了一定的懷疑,由此也促進了審計行業的發展。審計意見是註冊會計師在完成對企業的審計工作以後,就企業是否符合一定的標準所出具的相關意見。審計意見大體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標準的無保留意見;

2.帶有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

3.保留意見;

4.否定意見;

5.無法表示的意見。上述的第2~第5種類型,又被稱作非標準的無保留意見,也就是審計人員對於企業所披露的財務信息存在一定的異議。可見,審計意見是審計工作的最終結果,是檢驗國內審計工作從業者審計質量的標準之一。

(二)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直接關係到審計意見的客觀性和有效性通過對於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動機及其手段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對外披露的財務報告因盈餘管理的存在,影響到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公允性。同時也制約着財務報表使用者對於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做出正確的決策,最終有可能損害上市公司投資者及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從現實情況來看,上市公司實施盈餘管理是客觀存在的,也是註冊會計師從事審計執業過程中所需要面對的一個主要問題。註冊會計師作為社會監督方,在其審計執業過程中對於上市公司披露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公允性,具有審計和評價的重要作用。

(三)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影響着審計意見的獨立性審計獨立性對於審計工作來説是十分重要的,在涉及到市場經濟中各方利益時,獨立性原則被審計職業界視為審計的靈魂。從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存在的“土壤”來看,一些公司大多圍繞着上市資格或是配股資格等融資活動而展開盈餘管理活動。註冊會計師是上市公司投資者、債權人及證券監管部門的保護者及代言人,能否識別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手段,並且能否按照證券監管部門的制度、法規對於採用盈餘管理較多的行為公正客觀地對外披露、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同時將其體現在審計報告之中,已成為檢驗國內審計市場遵循獨立審計原則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可以説,上市公司盈餘管理行為的存在,已經直接地影響到相關從業人員出具的審計意見,是能否真實遵循獨立性原則的重要標誌。

四、總結

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不但可以保護其投資者及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這對於建立我國的社會誠信體系,對國家的進一步改革開放及提高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都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對於審計意見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審計人員應很好地利用其職業判斷力,並且遵循獨立性原則對其執業過程中所發現的盈餘管理問題作出公允性評價及披露,以便更好提高其審計意見的質量,並最終為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國家的經濟繁榮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潘煥娣,李璐宇.基於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分析[J].財會通訊,2013.09

[2]安鵬,宋雪婷.上市公司盈餘管理手段的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28

[3]李小蒙,劉鵬飛.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行為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3.26

[4]楊麗娟.資產減值準則變遷對盈餘管理方式選擇偏好的影響研究[D].雲南財經大學,2013.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g0xy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