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民辦高校大學生能力培養論文

民辦高校大學生能力培養論文

一、營造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

民辦高校大學生能力培養論文

通過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來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還應該提高民辦高校師資隊伍的自身創新能力,打造出一支綜合素質較高、專業知識過硬且具備創新意識的創新型教師隊伍。創新型的教師善於尋找和吸收最新的科學知識和教育成果,並會將其積極的應用於最新的教學實踐當中,能夠經常發現創新性並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善於從學校的客觀實際和教學條件出發,制定出切合實際並容易被大學生接受的最優化的教學方案。民辦高校的教師隊伍一般都非常年輕,他們思維活躍,勇於接受最新的知識和事物,富有創新精神,因此,民辦高校的教師要充分發揮特有的優勢,加強自身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創新能力,增強創新意識,積極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貢獻力量。

二、構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中心的教學運行機制

民辦高校應該根據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來及時設置和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使其人才培養可以適應當今社會經濟和區域經濟的發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我國民辦高校90%以上都是應用型大學,培養的人才都是為了滿足生產和服務一線的需要。因此,民辦高校想要辦好應用型大學,就必須致力於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這既是民辦高校的辦學優勢,也應該成為民辦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定位。

1、專業設置要符合市場需求

近年來,很多民辦院校都高呼“社會對專業的需求就是我們辦學的目標”這種口號,這都説明民辦高校開始對社會市場需求高度關注,但是許多學校忽略了對自身辦學條件的審視,缺乏對自身辦學能力的考量。從專業設置的角度看,多數民辦高校的專業設置與公辦院校高度雷同甚至一致,使得民辦高校在專業設置方面毫無自己的特色,從而缺乏市場的競爭力。所以,民辦高校的專業設置必須考慮自身的條件,做好自我定位,要立足於辦好應用型大學的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中心,理智的'判斷自身的辦學條件和辦學優勢,選取市場對人才需求的某一個區間,全力打造精品專業,創建自身的形象和品牌。另外,民辦高校的專業設置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不能選擇現在的“熱門專業”,而是要根據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預測未來社會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拓展新興專業和冷門專業的發展空間,才可能辦出特色,找準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2、制定好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

民辦高校要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必須制定合理且隨着外部市場變化而變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要從“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出發,將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從課程設置上看,應考慮到民辦高校的辦學特色,設計合理且完整的知識體系,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快適應、高素質”的原則使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協調發展。要加強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融合,增加選修課範圍,為學生提供更大的自主選擇和創造的空間。要增加符合市場需求和專業特色的教學內容,將前沿知識和先進的技術傳授給學生。還應重視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精神家園。

三、搭建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平台

1、基於“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當前,大部分民辦高校都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但還僅僅是停留在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性理論傳授階段,無法將創新創業知識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只能通過大量的模擬創業實踐課程和活動,讓學生大體瞭解企業的運行機制,這些對於真正的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還遠遠不夠。因此,民辦高校要充分利用企業的力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必須有企業的參與才能取得時效性的進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方式是造就創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開展校企合作能有效地保證企業對高素質創新型人力資源的開發需求,可以較好地解決企業對人才標準的培養途徑與質量要求等問題。

2、開展創新性實踐教學

傳統的實踐教學側重於對專業知識的驗證和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對培養和鍛鍊學生創新能力這點認識不夠;另外,近年來的創新教育也主要集中在創新理論的傳授,圍繞着創新的實踐教學活動較少。因此,以往的實踐教學和創新教育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來説,是不夠完整的,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問題。而且,民辦高校由於受到自身條件的制約,其實踐教學平台的建設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要求相比,也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民辦高校應該高度重視搭建創新性的實踐教學平台,開展旨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創新性實踐教育,為培養創新創業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提供個性化的創新性實踐平台和發展空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903x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