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發言稿 >

雙減後家長會發言稿範文(精選8篇)

雙減後家長會發言稿範文(精選8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發言稿,發言稿的寫法比較靈活,結構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講稿那麼嚴格,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怎樣寫發言稿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做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雙減後家長會發言稿範文(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雙減後家長會發言稿範文(精選8篇)

雙減後家長會發言稿1

家長們:

今年秋季學期是中小學全面落實“雙減”有關部署要求的第一個學期,減輕中小學生作業負擔、提升教學質量,實施“5+2”課後服務模式,校外培訓機構轉型奔向素質教育……校園內外許多新變化、新動向正在發生。在此之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稱“雙減”政策),明確提出要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提升學校課後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同時全面規範校外培訓行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新政策之下,教育系統有哪些變化?師生、家長有何期待?當家長把大量注意力放在藝術、體育等領域的技能訓練時,卻容易忽視“素質教育”最核心的內容,即對道德情感、心理健康、創新和實踐能力等素質的培養。“雙減”為素質教育開展創造了條件,推動了校外培訓機構參與素質教育。但是,學校始終是素質教育的主體,校外培訓機構只能起補充作用。體育要加上去,無論是加課時,還是加運動強度,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減輕學生的學科課業負擔。因為學生的時間是固定的、精力是有限的,睡眠時間是必須保證的,如果學科的負擔減不下來,體育要加上去是很難的。

一、家校合力才能做好素質

教育工作20世紀80年代,素質教育在我國逐漸受到重視。其後,具體內涵和實施要求不斷明確:“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出台了“減負三十條”,其中提到要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素質教育”往往和“減負”一同被強調,折射出長期以來在追求分數的道路上,學生負擔越來越重,素質教育被逐漸“怠慢”的現實。在很多家長眼裏,學校很重視素質教育,但是一旦“佔用”孩子用來學習的時間和精力,第一個不買賬的就是家長。把過多精力放在素質教育上,高考可能要付出代價。素質教育是個長期涵養的過程,短時間內很難見成效。對於家長而言,在考試賽道上讓孩子做素質教育的嘗試,也面臨多重壓力。如果“試驗”失敗,孩子的人生怎麼重來?這是比較普遍的擔心。然而,事實上是隻要處理得宜,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二、兼顧分數與全面發展,需要聯動教育評價改革素質教育已提出多年,但“考試分數”依然是剛性指標。

讓素質教育真正紮根、生長,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土壤?分數與綜合全面發展並不矛盾。基於此共識,如何在優化考試評價方式的基礎上推動素質教育,才是目前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北京特級教師陳維賢認為,以中高考改革“指揮棒”撬動課程改革和育人方式變革,總能立竿見影,但也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學生作為活生生的人,擁有自己的個性與特質,而非教育流水線上的產品。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怎樣既滿足家長和學生的升學需求,又提高素質教育水平?這需要聯動教育評價改革,對學校、校長、教師的考驗,可謂巨大。“雙減”意見提出,各地要積極完善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模式,依據不同科目特點,完善考試方式和成績呈現方式。隨着教育改革逐步推進,全國多地正在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目前,湖南、江蘇、雲南、河南等省已將美育科目作為正式考核內容加入中考範圍,其他地區也在加快美育進中考的腳步。上海擬於20XX年起,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應用於高中階段學校自主招生、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等過程中,真正做到“見分也見人”。全面素質的培養不同於學科教學、知識學習,它是一個彌散性的、見效慢的過程,需要全方位地、長期地進行訓練與薰陶。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是擺在中國教育面前的一個經典性難題。解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需要一個過程,説到底,只有在人們淡化了對社會資源的競爭性選擇、不那麼在意學歷高低後,這個矛盾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雙減後家長會發言稿2

家長們:

大家好!

實施“雙減”政策,是黨和政府堅持教育事業公益性,促進教育公平的重大舉措。

“雙減”政策減輕了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對學校教育要求更高。要想減負不減質,對每一位中小學教師而言,是巨大的挑戰。教師應加強學習,積極更新教育理念,充分鑽研教材教法,發展素養,提升能力。立足於滿足學生個性化、差別化、實踐性學習需求,以生為本,因材施教,設計分層作業,提升質量。課後服務,滿足學生“作業、實踐、扶弱、特長”等多樣化學習與發展需求。

“雙減”政策落地,教師的`工作量與工作時長顯著增加,老師們既要保證本職工作的完成,又要兼顧家庭和個人生活,也需要整個教育系統的關注和協調——減少老師非教學和隱性工作時間,給予教師羣體更多關注和關懷。

作為家長,要清醒地認識到,“雙減”不是讓自己和孩子“躺平”。校外減負了,比拼的就是孩子在校內的學習效率。加強和任課老師的溝通,深入瞭解孩子的情況,尊重孩子之間存在客觀差異的事實,學習如何引導孩子,如何科學安排孩子的業餘時間,和老師建成協同育人共同體。孩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從來都是學習能力。重視孩子基礎能力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雙減”下應有的家庭教育理念。

謝謝大家!

雙減後家長會發言稿3

家長們:

大家好!

在我看來,“雙減”不是讓學生遠離學習,虛度光陰,輕視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質量上做減法,不是在教育責任上撂挑子。而是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要認真備課,引導學生敢於質疑,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要健全作業模式和形式,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同時轉變教育評價方式等。

我認為具體的做法有:

一、學習課程標準,對課程標準有新的認識,更新教學理念,明白減負並不是單純的削減作業數量,關鍵是如何在“減負”的同時提高質效。

二、增強集體備課,仔細鑽研教材,使各單元的教學目標更加明確,依據單元目標制定合理的課時教學目標,並依據各班的實際情況,修改教案,有針對性的對語文知識和能力進行訓練。

三、依據學生年齡特徵,創設情境,培育學習興趣,以“學生髮展為本”,精講簡練,給學生多一點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的發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所收穫,從而提高40分鐘的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總之,練習只是手段,讓學生在課後獲得鞏固才是最終的目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作為教師要精細設計每一個課堂作業,做到少而精,讓學生在樂中獲得學習,獲得鞏固,增強練習的有效性。

謝謝大家!

雙減後家長會發言稿4

家長們:

大家好!

“雙減”政策的重磅推出,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做出了重要保障,聚焦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切實做到教師應教儘教、學生學足學好。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責任重大,也會進一步鞭策自己,向做更優更強的校內教育努力。

1、打造高效優質課堂。抓牢課堂,向課堂要效率,讓自己的課堂高效是真正有效落實“雙減”政策的關鍵。學生,課本,教師構成了課堂的三要素,三者只有真正有機結合起來,才構成了完整的課堂鏈。

2、優化作業設計。雙減政策之一,是減輕義務階段學生作業負擔。這就對作業的設計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業的梯度,作業的分層,作業的時長,作業的質量等。作業負擔雖然減輕,但教育質量不能減輕,課後作業是課堂知識的鞏固與延伸,温固而知新,是學習環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作業的優化設計是需要去下功夫研究打磨的。

3、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生作業負擔減輕,自己可支配的時間也會相應增加,這就對學生的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學生必須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課後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效高質完成作業的同時,更要注重閲讀,自學預習,複習鞏固。

雙減政策的出台,對學生,對教師都是新的挑戰與機遇。打造更高更優的教育質量,培養更加全面的新時代接班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初心所在,甘之如飴,作為教育人,義不容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謝謝大家!

雙減後家長會發言稿5

家長們:

大家好!

“雙減”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大決策部署。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育和對青少年成長的關心,這也讓我看到了國家對於教育改革的決心和力度。

作為xx區人大代表,同時也是一位工作30年的教育工作者,我認為“雙減”政策堅持以學生為本,遵循教育發展規律,着眼於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是一個利好的政策。同時,它對學校的教學服務水平提出了很大的考驗。學校應該利用好“雙減”政策,切忌“一刀切”,做到“一學一案”,發揮學校特色來提升課後服務的水平,增強課後服務的吸引力。

當然,“雙減”政策的出台落實,必定會帶來重大的社會改革。這也需要政府部門予以更大的關注。對於校外培訓機構,要做到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讓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温。與此同時,也要積極探索新的模式來解決“課後延時服務”帶來的輿論、交通、社會環境等壓力。

教育改革,我們不但是旁觀者,更是親歷者,我們要給予這些政策更大的耐心和充足的時間,讓我們拭目以待。

謝謝大家!

雙減後家長會發言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教育及時雨一雙減政策》。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在全球諾貝爾獲獎名單中,日本、德國、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的獲獎人數遠超中國呢?因為日本、德國、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的男生,在小時候可以自由、無憂無慮地玩耍,等到上高中上大學後,他們覺得自己該努力了,於是就努力學習,向着自己喜歡的專業去奮鬥。而我們中國的教育方法怡恰相反,我們小時候每週的補習班把週末佔得滿滿的,其實這也磨滅了每個小孩的興趣,長大了可能一無所有。

在我三年級時有一段非常痛苦的時光,每週週六的早上六點四十就要起牀,比平時上學還起得早,眼睛都睜不開,可是媽媽一直在我耳邊催我,我不得不起牀,我邊起牀邊咕噥:“哼,又要去學奧數,週末都要起早牀,不能睡懶覺,這叫人怎麼活呀。”順風耳媽媽聽見了我説的話,便用激將法:“那你就再也別去學了,就在家裏睡大覺。”哎!薑還是老的辣。我只好跟着好媽去學奧數,奧數課上我一直在打哈欠。

奧數上完後,我又換上籃球書包,萬米衝刺來到體館上籃球課。籃球課上完後,我己經都累趴下了,可是我只能在外面隨便吃點又去高筍塘學美術

回家後,也不敢鬆懈,我做完奧數和美術作業後,就已經是晚上八、九點鐘了,吃了晚飯就躺在牀上睡着了。

這樣過了一個月後,我對籃球的興趣已經完全沒有了,我只好讓爸爸取消了一些補習班,這樣一來果然好了許多。

最近,網上還傳播着一個女孩在壓腿時寫作業的圖片,這並不是學校裏的作業,而是補習班的作業,本該好好運動和鍛鍊的時光被課外的培訓任務壓縮得所剩無幾。我相信這個女孩的家長看到這張圖片一定後悔不己,原來自己以為的課外培訓竟然使孩子的休閒娛樂時間大大被佔據。

國家為了減輕中小學生作業的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制定了雙減政策,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於教育全程,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現在全國各地都把"雙減工作作為重大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教育一號工程,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落實,讓廣大羣眾感受到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切實增強教育的獲得感,幸福感。以後我們可以趁着空閒時間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雙減後家長會發言稿7

家長們:

大家好!

近日,教育部印發的“雙減政策”引起不少家長和老師的注意,因為今年秋季正好是中小學全面落實“雙減”的第一個學期。

雙減政策具體指全面壓減孩子作業負擔,還需要減輕校外培訓負擔。而通俗一點的意思就是,一減輕作業負擔,二減輕校外培訓負擔,但主要針對的是小學生和初中生。

“雙減”政策的出台,讓我看到了國家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和力度。政策的出台,將減輕家長的負擔,讓“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有了希望。

我認為“雙減”政策堅持學生為本,遵循教育規律,着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障學生休息權利,讓學生的學習迴歸學校,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家長負擔,緩解家長焦慮情緒,迴應社會關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是利好政策。“雙減”政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學校的教學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科學利用課餘時間,開展體育、閲讀、文學、藝術等教育,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制定課後服務實施方案,提升學校課後服務質量,增強課後服務的吸引力。

把“雙減”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多措並舉提升校內教育教學質量:

一是抓好課堂主陣地,教師上好每一節常態課。做到每節課準備充分、知識儲備豐富、能力訓練到位,打造充滿“掌聲、笑聲、辯論聲”的生命高效課堂,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保證學生“吃飽”“吃好”。

二是加強課後服務,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學校發揮本校教師自身優勢,豐富課後服務供給,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和科學實踐,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幫助家長解決放學後接送學生的實際困難。

三是完善作業管理,深化評價改革。形成並完善學校作業系統,減少作業總量,提升作業質量。同時,探索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跨學科作業。

謝謝大家!

雙減後家長會發言稿8

家長們:

大家好!

實施“雙減”政策,從本質上説,是對一系列教育觀念的糾偏。

第一,糾正育人初心之偏。教育的本質是立德樹人。要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凝聚共識,尊重兒童的休息權、健康權,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

第二,糾正違規競爭之偏。不少地方、不少學校、不少家庭,為了在升學競爭中搶得先機,堅信所謂“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違法違規教育行為大行其道。實施“雙減”政策,就是依法依規治教,恢復和重建良好教育生態。

第三,糾正超前學習之偏。學校教育是專門的教育機構,承擔着國家培養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職責,而校外教育則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遺憾的是,當下的校外教育儼然成為了學校教育的另外一個實施主體。

實施“雙減”政策,要調整優化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結構,既要做好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減法”,又要做好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加法”。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fayangao/kkq4p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