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發言稿 >

升旗儀式班主任發言稿(通用6篇)

升旗儀式班主任發言稿(通用6篇)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發言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發言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那麼,怎麼去寫發言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升旗儀式班主任發言稿(通用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升旗儀式班主任發言稿(通用6篇)

升旗儀式班主任發言稿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當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校園上空冉冉升起,當莊嚴的國歌又一次在校園久久迴盪,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週,今天國旗下我想和大家談的話題是:怎樣做一個文明之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不講髒話,粗話,不穿奇裝異服,是在安靜無聲的自習課時嚴格遵守紀律……文明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事。因此,從現在起,同學們應該堅決摒棄掉自己身上種種不文明的行為,做一個自尊、自愛,樸素大方的學生;做一個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學生;做一個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學生。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一步步地邁向文明之路,祝願我們的學校處處開滿文明之花!

升旗儀式班主任發言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作家説:“環境是心靈的港灣。”畫家説:“環境是靈感的源泉。”軍事家説:“環境是制勝的法寶。”教育家説:“環境是塑造人的搖籃。“愛我校園,從我做起”。潔淨、舒適、安全的校園環境不僅是我們學習生活的需要,而且是陶冶情操的需要,營造優良的校園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神聖職責。親愛的同學們,有美麗的環境,才有美麗的心情,才更有學習的熱情,我們絕大多數學生從早上到校學習,到下午離校,幾乎一整天都在學校裏,這裏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這裏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地方。為維護校園環境,讓我們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請同學們多“彎一彎腰”撿起校道上、樓梯上以及其他道路邊上的一片廢紙和垃圾,班級幹部起到帶頭作用,同學們形成良好的監督意識。讓我們一齊來保護綠樹草木,不踐踏草坪,不攀摘樹枝花朵;愛護每一片綠葉,愛護每一株幼苗。不隨地吐痰,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在牆壁、樹木、課桌上亂寫、亂畫、亂刻,愛護公物;自覺維持好教室、食堂、宿舍及周邊環境的衞生,勇於監督,同破壞環境衞生的不良現象和行為作鬥爭。

保護環境,自古就有“不涸澤有魚,不焚林而獵”的古訓。同學們,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校園,讓我們少一些不經意,多一些責任感,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共同創造美、保護美、享受美,讓我們的行動,成為我們校園中一道靚麗的景觀吧!

升旗儀式班主任發言稿3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金色九月,秋高氣爽。在這充滿着豐收喜悦的時節,我們即將迎來第24個教師節,在此,我代表學校全體同學向辛苦耕耘、默默奉獻的全體老師致以節日的問候,並衷心祝願你們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九月,尊師重教是這個季節的主題,空氣中瀰漫着感念師恩的氣息,尊師重教是永遠的美德,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所有的教師都應該享受崇敬與祝福;有人説,老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有人説,老師是粉筆,在生命中書寫出自己最絢麗的顏色,雖然耗度了年華,卻換來了我們的收穫;有人説,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春去秋來,澆灌我們知識的雨露……而我要説,老師在我們學校,好比父母,使我們雖不在家,卻有了家一般的温馨。

我們與老師朝夕相處,課堂上的每一個瞬間,都成了我們最難忘的記憶;拔河賽上,您激動地揮舞拳頭,我們雖被汗水浸濕,卻洋溢着快樂的笑容;舞台下您會心的眼神,使台上的我們,雖萬分緊張卻又壯起了膽量;考場上寫在黑板上的寥寥幾字,雖簡單卻給我們以自信;自習課上,您埋頭書寫的身影,使教室裏辛苦做作業的我們,雖壓力頗大,卻又重新提起了精神……

多少個日日夜夜,您就是這麼付出着,不計回報,默默無聞。當我們考得不好的時候,你們會擔心,我們是不是沒有學好;當我們贏得比賽時,你們會為我們驕傲……

雖然一年又一年,您憑添了一縷又一縷白髮,但您全然不在意,只是為我們收穫了知識,笑了又笑。

在此,我謹代表全體同學,向我們的老師説一聲:“你們辛苦了!”

同學們,新的學期開始了,標誌着新的征程即將遠航,就讓我們努力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回報我們的老師吧,就讓我們用最佳的表現獻給老師吧,就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辛勤教育我們的老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吧!

升旗儀式班主任發言稿4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在規範中成長,在勵志中成才》

高中不同於初中,它的學習內容多、學習時間長、學習標準高,檢測方式方法多、檢測時間間隔短、檢測糾錯力度大,高中的負重、荷載、壓力要比初中大得多,更需要探索新的學習方法、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習的緊迫性、專注性、持久性和一貫性。

要想三年以後升入一個理想的大學,就要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注重規範,養成習慣。讓自己在規範中成長,在勵志中成才。

一、注重規範細節,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説過:“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而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期主要開學之初。因此,作為一名剛入學的高中生,我們更要注意這些小事和細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麼,同學們平時應該注意哪些細節,養成哪些好習慣呢?

1、吃苦耐勞的習慣——我們入學第一課的軍訓,是市二中學子入學適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一新同學從假期的散漫生活習慣向高中學習生活的重要過渡,有利於磨練學生意志。軍訓中的“拉練”更是對學生體力、耐力、意志力的綜合考驗,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優良品格,磨礪了百折不撓的意志。這些為今後高中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2、珍惜時間的習慣——珍惜時間就是合理利用時間。時間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他不會為誰停留。對於一個高中生來説,要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甚至把別人玩的時間用在了讀書上,才會有更大的收穫!

3、舉止文明的習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舉止文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高中生,更應該養成舉止文明的好習慣。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要堅持講文明話,做文明事,謙讓有禮,不講粗話,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等。

4、遵守規範的習慣——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知道,良好的紀律是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保障。作為一名學生,就要嚴格遵守《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嚴格遵守學校、班級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

,切實做到:尊師愛友,自律自強;誠實守法,文明禮貌;遵守公德,愛護公物。

5、勤儉節約的習慣——每次洗手後,要隨手擰緊水龍頭;離開教室時,隨手關掉教室的燈;在餐廳吃飯要做到“光盤”,時刻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古訓。

同學們,好的習慣會成就一個人。多一個好習慣,就會多一次成功的機會。好習慣的養成是日積月累的,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堅持一個行動,才能養成一個習慣,相信只要能夠每天堅持,好習慣就會伴隨你。當這些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你就不再把它視為一種約束,就會自覺地去遵守,就會快樂地接受學校教育,學業之舟才會遠航,收穫之倉才會豐盈。

二、注重約束自己,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高中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它不像初中的課程,可以憑藉小聰明在考試前突擊一下就把成績提上去,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約束自己,靠自己的辛勤努力成就自己的大學夢。

大家知道,我們在學習、考試中做題時,經常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問題,這就是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審題不規範,步驟不規範,答題不規範造成的,通過生活中的規範無形中遷移到學習中來,使同學們的學習成績在不斷提升,使同學們的素質在不知不覺中提高。我們知道,考試的題目往往考察的就是容易忽略、容易忽視的問題,例如,數學中的求定義域,考察的就是分式分母不為零,偶次根式被開方數大於等於零,對數中的真數大於零,底數大於零不等於一等,只要漏下一個就是運算再正確也不會對。所以,在學習上,同學們要時時處處講規範,靠規範提成績、靠規範上台階。現在學校提倡的學習關注度問題,落實要求明顯的兩個問題,一個是自習中的零抬頭率問題,也是學習的規範之一,這個不用我説你也應該知道,如果老師或同學在教室外走過,你就向外張望,説明你的心思沒在學習上,説明你的關注度沒在教室內,而在教室外。同樣的學校提倡的上課零低頭率也是一樣。

然而,規範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要想事事規範,從現在開始就應當儘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按部就班地跟着課程進度學習。從高一開始,就要着手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認真預習的習慣

2、專心聽課、勤於動口、動手、動腦的習慣

3、及時複習的習慣

4、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5、練後反思的習慣

6、積極應考的習慣

7、閲讀自學習慣

8、善於觀察的習慣

9、切磋琢磨的習慣

10、總結歸納的習慣

三、注重磨礪自我,勵志成才

相信進入高中的每一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想讓心中的理想揚帆遠航。基於此,除了同學們要養成一些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外,還要進行勵志教育。

1、收集勵志名言和勵志故事。如“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孔子),“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青年應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孫中山)、“有志者,事競成”(古語)等名人名言;“身無分文,心憂天下”的毛澤東、“為了中華民族之崛起,騰飛於世界而讀書”的周恩來、“決心把一種烈性炸藥改造成安全炸藥”的諾貝爾等名人勵志故事。借這些勵志名言和勵志故事,讓自己明白:駿馬,就應該馳騁天地、志在千里;蒼鷹,就應該搏擊長空、與天比翼;雄獅,就應該威令百獸、嘯谷為王;青年人,就應該對生命抱有極大熱忱,勵志成才!

2、樹立自己的遠大志向。毛澤東、周恩來、諾貝爾以及無數成功人士都是從小有遠大理想,併為之奮鬥直至成功。謝中衝在《生命核能》中也提出:“將生命的能量聚焦於一處,你的人生將發生神奇的變化。”所以,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長志。勵志成才,就要擁有一個堅定長遠且唯一的志向。並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能夠始終如一,不拋棄,不放棄,對所有的痛苦與磨難甘之如飴。

那麼我們的理想是什麼?我們又該為自己的理想做些什麼呢?

有一句俗語説得好,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能鷹一樣一飛沖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着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人人都想成功,可成功女神並不垂青所有的人,但我堅信所有參與、嘗試過的人,即使沒有成功,他們的世界卻不是一份平淡,不是一片空白。所以,為了我們的高考夢想,從現在開始擺正心態、樹立目標,併為了你的目標而持之以恆地努力。成功的花朵,有賴於辛勤的汗水去澆灌;理想的果實,靠知識的土壤去培育。理想的實現,夢想的超越,離不開辛勤的努力,不屈的精神。今天的成就是因為昨天的積累,明天的成功則有賴於今天的努力。要始終牢記:成功無捷徑。有志青年應當用夢想與激情碰撞出的火花,點燃理想的火炬,一路拼搏,一路奮進,憑藉無堅不摧的信念,駕馭生命的能量,成就人生的輝煌。

最後,我想用高一18班的班級口號與大家一起共勉“拼搏改變命運,勵志照亮人生,我為二中驕傲,二中因我自豪。”

升旗儀式班主任發言稿5

老師們、同學們:

過去的一年裏,同學們在高一的學習生活中,養成了良好的品行學思的習慣,打下了發展的基礎,樹立了一名優秀高中生的內在形象。高二,是高中三年的關鍵,是“穩固內涵、全面發展”的一年,也是最難把握的一年。在學業上,特別是春季班增設專業課後,教學內容多,課業負擔重;在心理上,很多同學高一新鮮勁已過,以為高考尚遠。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同學們進入學業上進的緩慢期,心理上的迷茫期,自我約束的鬆散期,這也是最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時期。希望同學們能認清高二的特點,進一步夯實基礎,注重習慣養成。在高一認知、感悟、收穫的基礎上,應力求再認識、再完善、再提高,將客觀的、外在的要求轉變

為主觀的、內在的需求,將良好的習慣、高效的方法、競優的意志內化為個性品質,穩固下來。不要因為一時的浮躁和迷茫,失去了人生所必須的最重要與最珍貴的人生歷練,走向不知所終的遠方。要靜下心來,克己修煉,在挑戰高二的過程中,挖掘人生至關重要的寶藏,並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成就自我,鑄就輝煌人生。因此,我希望同學們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增強合作與競爭的意識。學習存在競爭,學習需要合作。只有在合作基礎之上的競爭,才是真正意義的競爭,才能相互激勵、相互促進、相互提高,才能實現共進共榮。競爭是客觀存在,是上進的表現。競爭能激發個人的'潛能,有競爭才有動力,同學們在學習中要長期、持久地保持進取心,不鬆懈、不氣餒、不言敗。合作是主觀體現,是發展的基礎。合作能擴大個人的功能,有合作才有共進,同學們要充分認識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棄自私、棄封閉、棄孤行。合作與競爭是對立統一的,“所有的學生都應能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為趣味和快樂而競爭,自主地進行獨立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要學會與教師合作,認可、適應、配合教師,遵循教師的思路和方法,在教師的指導、引領下主動參與學習,不能脱離教師的指揮,不能偏離學習的方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一名學生在學習上都有獨到的見解和長處,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方面,要學會與同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請教、互相探討,實現同學間的“互教互學”。通過合作學習,集智聚力,拓展思維,共同進步,實現更高層次上的更高水平的競爭。

二要注重過程與方法的結合。學習要注重過程,要研究方法。沒有紮實的過程,沒有科學的方法,就不會有理想的結果。有作為的人都注重過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收穫得好,必須耕耘得好,”只要全力而為,結果就會水到渠成。學習的過程是先苦後甜、苦盡甘來的過程,要想擁有和享受精彩的結果,就必須在過程中多付出、多投入;學習的過程是持續漸進、理解應用的過程,要學會積累,學會反芻,學會消化,學貴一貫,學在自得。學習的過程,需要境靜、心靜作保證。只有靜,才能學得進去,學得紮實;“非寧靜無以致遠,”要想學得多、學得廣、學得深、學得透,沒有寧靜的心境和環境是不可能的。寧靜是金,平靜是福;嘈雜是草,喧囂是禍。學習的過程,需要科學的方法作支撐。“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妨礙才能的發揮”。學習的方法很多,因學科而異、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就是有效的,就應該堅持下來;他人的方法、做法,可以參考、借鑑,但不能簡單機械地搬用,關鍵是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要強化目標與計劃的實施。學習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創造性活動,要實現學習的目的和任務,就必須將學習的目的和任務轉化為若干個適當、明確、具體的階段性目標,然後科學的、實際的制定個人的學習計劃,並認真執行。正確的學習目標能催人奮進,激發力量;沒有學習目標,就沒有動力和方向,是對學習時光的極大浪費。學習計劃是學習的具體安排,就是規定在什麼時候採取什麼方法和步驟達到什麼學習目標,短時間內達到一個小目標,長時間達到一個大目標,使學習一步步地由小目標走向大目標。“預則立,不預則廢”。全面、合理、高效的利用學習時間,恰當的安排各項學習任務,使學習有秩序地進行,把自己的學習管理好,是每一名同學的必修課。目標、計劃的制定,要根據學校教學安排和個人的實際而定,避免盲目性;目標、計劃的實現,關鍵在執行和落實,要有恆心,切不可半途而廢。

四要保持積極與健康的心態。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説過,“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着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着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着改變;性格改變,你的命運跟着改變。”保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對學習、對生活、對人生至關重要。要有自信心,學會體驗進步、感受成功,不斷獲得成就感,堅信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只要去做,就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要學會寬容,剔除心中的私慾和雜念,淡泊明志,有所追求;推己及人,與人為善。與同學相處,要尊讓、謙和、寬容、互助,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靜下心來看待、處理問題,多一些平靜,少一些衝動。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師長、同學,感恩社會、自然、環境。心存感恩,你能感受平凡中的美麗,讓原本平淡的生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心存感恩,你會永遠充滿自信和活力,並讓快樂不期而至;心存感恩,你將在知足惜福中體驗一種由善意、温情、和諧勾勒的美好情愫。要有意志力,對於要克服的每一個障礙和所執行的每一個艱難的決定,都離不開意志力,都要依靠內心的力量。在學習、生活、處世上,同學們要有明確的目標,積極主動的態度,改變自我的願望,抵制誘惑的毅力,迎難而上的決心,乘勝前進的精神;要加強意志力鍛鍊,養成持之以恆、善始善終的品質。

同學們,做一名有理想、有思想、有涵養的高中生,就要不斷學習,汲取營養,深化內涵,希望同學們克服浮躁,保持平穩心態,進一步完善人格、成就學業、提高能力,為實現自我持續、健康、全面的發展奠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升旗儀式班主任發言稿6

初三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全體高三老師,跟大家説幾句話。于丹教授説:人生是要有些儀式感的。在二中的校園裏,你經歷過開學典禮,成人儀式,現在又站在了畢業典禮的舞台上。“高中畢業”這四個字,概括了你十二年求學路的風雨歷程,承載了父母老師多年的關懷與期待。在這個儀式中,老師要跟你們説説離別,談談未來。

説到離別。我最想説的是:感謝!感謝命運讓我有幸成為你的老師,有幸能在千萬人之中認識獨一無二的你,有幸參與你高中黃金時段的學習,有幸聽你叫我一聲“老師”!

忘不了你求知時渴望的雙眸,忘不了你運動時揮灑的汗水,忘不了你成功時激動的吶喊,也忘不了你失落時緊皺的眉頭。是你,在老師嗓子不舒服時,悄悄地放講台上一盒藥;是你,在老師聽課時,默默地遞來帶着體温的坐墊;是你,每天到辦公室報到,幫忙倒掉垃圾;是你,在老師節日時,在黑板上寫滿祝福! 善良的你,堅強的你,敏感的你,豪爽的你,調皮的你,成熟的你……都成為了老師心中抹不去的印記!

時光的流逝像一首無聲的歌,俯仰之間,畢業的鐘聲已經敲響,那些回憶雖然清晰,卻已漸行漸遠。一首小詩最能代表老師們此刻的心情:半是喜悦,半是悲哀,最難與人言的是慈母的情懷,盼望果子成熟,成熟了——又怕掉下來!三年一個輪迴,我們比尋常父母更多地品嚐了離別的酸楚。雖然三年前的初次相遇,就註定了今天的別離,然而這一天真的到來了,我們這些老師又有些心慌意亂,無所適從。有太多的叮囑還想再重複,有太多的牽掛始終放不下,關於未來還想再囉嗦幾句!

我想説畢業並不代表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老師希望你們記住:身處順境,要乘風破浪;面臨困境,不自暴自棄。希望你們將來能成為有抱負有擔當的人,希望你們能永遠擁有愛和寬容!希望你們懂得感恩,懂得釋懷,懂得取捨,希望你們在未來的日子裏能擁有快樂和從容!

相聚不知時光短,別離才知情誼濃,當熟悉的校園成為你們眼中漸漸遠去的風景,不管你喜不喜歡,第二中學都註定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畢業後,你會發現,在這裏經歷過的酸甜苦辣,都是生命中的一種財富,值得每個人終身懷念。記得常回母校看看,老師們一直都在原地等着你!

最後,祝願各位同學前程似錦、夢想成真!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fayangao/7wzm3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