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北京紫竹院導遊詞範文

北京紫竹院導遊詞範文

作為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遊,就有可能用到導遊詞,導遊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遊覽景觀、遵照一定的遊覽路線、模擬遊覽活動而創作的。怎樣寫導遊詞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京紫竹院導遊詞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紫竹院公園在北京海淀區白石橋附近,其由來,和附近的廟宇有關。明代萬曆五年(1577年),“慈聖皇太后”出資鉅萬,在廣源閘西邊興建萬壽寺時,隨着將紫竹院的廟宇納入萬壽寺,這個地方就成了萬壽寺的下院,清朝乾隆賜名為“紫竹禪院”,紫竹院由此得名。

紫竹院是三湖兩島、一河一渠(長河與紫竹渠),翠竹全園佔地14公頃,其中水面佔11公頃,成為一座以水景為主,以竹景取勝,深富江南園林特色的大型公園。該園的竹景是經長期營造的結果。園內所種植的大量紫竹、斑竹、石竹、金銀玉壽竹等珍品,是分別從四川、福建、蘇杭、日本等地引進的。當年從南方引來各種各色竹種,有青竹、紫竹、斑竹、石竹、壽星竹、金鑲玉竹。特別在古廟舊址上種了成行紫竹,莖為紫褐色。目前園內各處共有竹54個品種,50萬株,但以紫竹為眾,紫竹院已成為以竹為主的竹景公園,尤其以紫竹為最有名氣。

來到紫竹院,便來到了竹子的王國。公園的大門是用竹子搭就的傣族風格的'門坊,造型別致新穎,公園裏有了竹樓、竹亭、竹桌、竹椅,連大大小小的橋都用竹子打扮起來。壯觀的侗寨風雨竹橋,可使遊人親軀體會貴州侗族在橋上躲風避雨的習俗;上船橋則是一艘大竹船,竹篷竹窗,船弦邊掛着大紅燈籠,豪華氣派。各式各樣的竹建造以其獨特的風格盡顯中華民族的文化風采,更讓人感到竹是人民日子中別可缺少的。公園裏竹水車帶着嘩嘩的水聲漸漸轉着;別停撐動的竹篙使竹筏在湖面上劃出一道水痕;坐竹轎子,抖箜竹,吹藝筒讓很多人玩得開心。一羣人合着苗族蘆笙的節奏興高采烈地跳起竹竿舞,草坪裏用竹子搭起的舞台上雲南白族、傣族的歌舞表演更是吸引了大批的遊人,湖岸邊用竹子搭建的竹市一條街上人頭攢動,人們在這個地方飲茶,品嚐竹膳,購買各種竹製日用品、工藝品,其景象,頗似南國“清明上河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xmlyn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