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鵝鼻嘴導遊詞

鵝鼻嘴導遊詞

鵝鼻嘴公園,一座秀美的濱江公園。她因山而勢,將樓、亭、閣、廊等組成的建築羣落與山,水、橋、炮等人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雖由人作,宛若天成,以下這篇鵝鼻嘴導遊詞是由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歡迎閲讀!

鵝鼻嘴導遊詞

“山環芙蓉城,私怪鵝鼻狀”。美麗的鵝鼻嘴公園位於江陰長江大橋旅遊區西北部,距市區僅二公里,逶迤臨江,因山勢蜿蜒多姿,形如鵝鵝伸鼻江中而得名。

公園佔地350畝,以山體為主,森林茂密,野趣濃郁。公園由商貿服務區、濱江遊覽區、森林休閒區、炮台博物館區等功能區組成,景點眾多,各具風貌。鵝州攬勝、江尾海頭、江濱曉步、澄江古渡、寒江獨釣、鵝鼻積雪、辛候亭等十八景吸引萬千遊人。

置身鵝鼻嘴公園,得到的享受是多層次的。入山門、看神龜、越仙鵝洞、聽傳説故事,你會感受到鵝山之神奇;憑弔“霞客尋源”、唐公碑、謁詠江詩碑、摩崖石刻,你能會悟古文化的璀燦光芒;被長江沖刷歷史風雲聚會的古渡口、渡江第一船、石灣古炮等文物古址,帶給你的是懷古之幽思;在鵝鼻積雪、看雲聽潮閣、臨江品茗,仰看雲捲雲舒、俯瞰水湍水緩,聽濤聲陣陣、拂習習江風、儼若仙境;沿江濱棧道,“寒江獨釣”、水邊漁網、漁獨燒烤,頓使你迴歸自然、情生野趣;在各式小木屋小憩,將讓你體驗到真正的渡假感受;登上鵝山主峯極目千里,雄偉壯觀的中國第一橋橫空出世、氣勢磅礴,大江兩岸,一馬平川,盡飽江天一色,江橋一體奇觀;隨觀光遊輪劈波斬浪,領略號稱黃金水道上江海鎖鑰的黃山全景,你會看到在水天相接號峯巒突兀江心,似一把碧色巨鑰橫陣在江海門户上,盡顯威嚴壯偉之美……

鵝鼻嘴公園,一座秀美的公園。她因山而勢,將樓、亭、閣、廊等組成的建築羣落與山,水、橋、炮等人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雖由人作,宛若天成,成為人們旅遊、度假、休閒的理想之地。

從中山公園出來,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坐落在長江邊上的鵝鼻嘴公園。曾經在還要買門票才能進入時,我就分別和同事、家人、同學、朋友去過多次,其中帶女兒去玩的一次還寫了遊記,所以我對那裏的熟悉程度並不比中山公園差。但由於以前沒聽過導遊講解,我的“熟悉”只是在線路上,要想應付現場考試的監考大人,還必須虛心、認真地聽師傅的現身説法。所以,上了車,別人一直往後面走,而我就選擇了第二排坐下,前面的座位是給講累的師傅留着休息的。鵝鼻嘴公園離江陰市中心僅一公里之遙,我們的汽車從中山公園西大門經人民路折向北,轉了幾個彎就到了目的地。就在這簡短的路途中,我們那可敬的師傅又傳授起沿途講解的技巧來,他是真把這車人當作未來的導遊看了,也不知最終會有幾個人取得導遊資格?其中會不會還有象我一樣的玩票者?海關過去要經過黃山湖公園,這是一座只有三年園齡的以人工湖為中心的公園,它和鵝鼻嘴公園、要塞森林公園、大橋公園、要塞古炮台、國際鄉村俱樂部、君山宗教文化活動中心等組成了濱江要塞旅遊度假區。

沿江旅遊帶是江陰四大旅遊版塊中的一塊,它的職能是為江陰和周邊城市的遊客提供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商住會展活動的場所。當我們乘坐的車子到達鵝鼻嘴公園時,一個有着許多外國人的旅遊團正在往公園大門裏進。公園現在雖然不收門票了,但先前的圍牆和大門都還保留着,並且,它的門檻還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光從大門的氣勢上看,這裏更象過去一大户人家的正門。陳導在大門外將我們召集在一起,開始了他既象導遊對待遊客又如師傅對待徒弟一樣的解説,他是從門聯説起的。匾額上的“鵝鼻嘴公園”是已故著名書法家啟功的真跡,是當年公園建成時受江陰籍書法家沈鵬所邀而題,楹聯上的字就是沈先生寫的。陳導在這個時候運用了導遊講解方法中的一個——問答法:“大家知道這上面的字體叫什麼嗎?”一個聲音回答:“瘦金體!”緊接着又來一問:“這種字體是誰創立的?”我知道答案:宋徽宗!因為《導遊基礎》裏看到過的,但我沒説出口,在陌生人面前我一向表現很低調,可能A型血的緣故吧。

因為沒人作答,陳導就自己接着往下説了,他又將上下聯唸了一遍。原來,以家鄉擁有“較太湖黿頭渚或一更有過之”勝景而自豪的沈鵬先生題的是“客遊圖畫裏,山色帶雲看”,意思是鵝鼻嘴公園真誠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站在“鵝洲”巨石前,陳導介紹了“鵝鼻嘴”的'來歷:鵝洲本是長江邊的一座小山,這裏峯勢鬥起,巨石傾插,從江上遠遠望去,就像一隻天鵝伸鼻於江中汲水,鵝山因此而得名。早在1000多年前的晚唐時期,這裏就被稱為鵝鼻嘴了,有詩人李中的《江行夜泊》為證....。。我聽着聽着就有點走神,因為我想起了兩年前帶女兒來玩,也是在這塊石頭旁,當我拿着攝像機追逐着跑上跑下的女兒時,忽然聽到小丫頭跟我説:“媽媽,那個人長得就像外國人,説的話也聽不懂。

”順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我不禁啞然失笑:豈知是像啊,人家就是金髮碧眼的洋人!對於“鵝山神龜”,師傅倒是沒怎麼介紹,因為旁邊的碑上寫得很清楚,他在此處只是強調以後帶團來講解完神龜一定要有個昇華,要藉着神龜祝福遊客延年益壽,這樣會給客人留下好的印象,會拉近彼此的距離,對消除陌生感很有幫助。接下來要走的是一條蜿蜒216米、高2米、寬僅有1.5米的曲折山洞,這是當年國民政府為了抵禦日寇入侵、加強長江防衞而修建的軍事通道,如今是公園的一條通向江邊的遊路。江陰的江面並不寬,只有1500米左右,但是從狹窄的山洞出來後,這裏卻能給人以豁然開朗的感覺。因為學過《導遊基礎》中關於園林的構景知識,我知道鵝鼻洞起到的是抑景作用。

由於怕錯過老師講的精華,從下了車我就一直緊隨陳導左右,在洞裏聽到了多數人沒聽到的友情提醒:以後帶團要充分利用洞內陳列的圖片向遊客介紹曾經發生在這裏的戰事,要讓客人瞭解江陰作為江防要塞在歷史上起到過什麼作用,可以為後面講解炮台歷史做些鋪墊。到了江邊,如果是我,肯定要先介紹江陰長江大橋——20世紀“中國第一、世界第四”的懸索橋。因為我覺得它作為江陰的城市標誌,理應凌駕於其它景點之上,外地遊客也許正是衝着大橋才來鵝鼻嘴的,更何況,建這座公園的初衷就是為了讓遊人能以更佳的角度來觀賞雄偉的江陰大橋。可是,我們的師傅完全無視大橋的存在,不但剛到江邊時沒講它,後來轉到離橋更近的小石灣炮台在別人提到橋時也只是幾句話就草草了事。

雖然學員中有人和陳導説了培訓老師定的重點是大橋,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帶遊客來鵝鼻嘴必須要突出江陰作為軍事要塞的地位,要利用小石灣炮台把江陰人英勇抵抗外來民族的鬥爭史交代清楚,正是因為有着反侵略、反壓迫的光榮傳統,才為江陰贏得了“忠義之邦”的美名,也才有了“人心齊,民心剛,敢攀登,創一流”的江陰精神。不能不承認,陳導的文學和史學功底還是有一定厚度的,和景點有關的古詩詞、歷史人物和事件從他嘴裏不斷噴湧,他已經沉浸在自己營造的氛圍裏了,被他的情緒所感染的聽者想不投入進去都很難。怪不得要把鵝鼻嘴公園列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裏確實有深度可挖,如果把江陰大橋作為公園的主要介紹景點,肯定起不到這麼好的效果。

儘管如此,考試時假如抽到鵝鼻嘴,我還是決定重點介紹大橋,嘿嘿,就是因為它沒歷史,用不着怎麼挖掘和發揮。所以,師傅不講大橋就不講吧,反正資料上很詳細,我回家下功夫背就是了。春秋時期江與海就在江陰相接,所以江陰素有“江尾海頭”之稱,在如今的江邊就豎着一塊刻有這四個字的巨石摩崖。在簡單介紹“江尾海頭”後,陳導把我們帶到巨石的背後,指着遠處的江面談起江陰的水來。江陰的長江水非常特別,因為江水在這裏不是滾滾東流,而是顛倒了方向,一江春水向西流。江水倒流奇觀在兩處可以看到,一處在上游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再一處就是江陰。飛奔而來的江水被懸崖和直插江心的山所阻擋,加速了撞擊,使江面產生大面積的洄旋。先前多次到過鵝鼻嘴公園,也帶女兒走過江邊那些圓滑的大石頭和滔滔江水有過親密接觸,但我從不知道江陰的江水與別處的有不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rzjen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