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川北的導遊詞

川北的導遊詞

篇一:川北的導遊詞

各位遊客:

川北的導遊詞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遊覽的三星堆遺址位於廣漢市南興鎮境內,距廣漢城區大約5公里。我是大家本次的導遊xx。請大家在遊覽過程中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今天我們的遊覽時間為2個小時,下午5點在這裏集合登車,我們今天的遊覽線路是先去參觀一館綜合館,主要陳列有陶器、玉器、金杖、通天神樹等。然後再去參觀二館,主要陳列的是青銅器。

那麼我首先簡單的介紹一下三星堆的歷史沿革吧。1929年春,當地一個名叫燕道成的農民在自家住宅旁挖水溝時,發現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開了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三星堆博物館於1997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佔地33公頃,是迄今為止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博物館還是四川五大旅遊景區之一,首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世界的第九大奇蹟。張愛萍將軍在遊覽三星堆後,感慨題詞到: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

民間還有個關於三星堆的傳説,傳説啊,三星堆是天上掉下來的三顆星星,俗稱三星堆,其實啊,狹義的三星堆就是指馬牧河南岸的三個黃土堆。

那麼咱們剛剛參觀完玉石器展廳,相信大家一定還意猶未盡。現在我們還在一館內,映入咱們眼簾的就是神祕的金杖了,它出自一號坑,是用金條捶打成金皮後再包卷一根木杖而形成的杖,大家可以想象以當時的技術是怎樣製出如此精妙絕倫的金杖的呢?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啊,這個謎一定會被解開的。金杖大約出自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600年的古蜀國,是國家一級文物。杖的一端,有長46釐米的一段圖案,圖案分三組。靠近端頭的一組雕刻有前後對稱的兩個人頭像。

篇二:川北的導遊詞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三星堆博物館遊覽。三星堆博物館位於成都平原北部,距廣漢市區7公里。是我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咱們今天的遊覽路線是綜合館和青銅館。遊覽時間約3個小時,在遊覽的過程中請大家保管好隨身物品,緊跟團隊,不要大聲喧譁。現在讓我們帶着探索的心情進入我們今天的遊覽活動吧。

1929年,一位農民的偶然發現拉開了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特別是1986年,兩個大型祭祀坑的相繼發現,上千件珍貴文物的出土更是像平地春雷一樣轟動了國內外。張愛萍將軍在遊覽三星堆後,也不由感慨地稱讚它是:“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它也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神祕,神奇,神聖是三星堆的文化特色,朋友們,到底怎樣的神法呢?請看,我們眼前的這根金杖,這根金杖是用金條捶打成金皮後,再包卷一根木杖而成的。全長1.42米,直徑2.3釐米,淨重約500克。在金仗的`一端,有長46釐米的一段圖案,圖案分為三組:看到靠近端頭的一組雕刻有兩個前後對稱的人頭圖像麼?人頭面帶微笑,頭部戴有五齒高冠,兩耳各垂着一副三角形的耳墜。靠近杖內部的兩組圖案大致相同,上方是兩隻鳥頭部相對,下方是兩條魚背部相對,鳥和魚的頸部各疊壓着一支箭狀物。

那麼,這神祕的圖案有什麼意義呢?。且聽小陳慢慢道來。這種圖案呢多被稱為“射魚紋”,其內涵神祕複雜。有學者研究後認為,金杖上的人頭圖案,與二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大立人相同,都是頭戴五齒高冠,耳垂三角形耳墜,這也就表明杖身所刻人頭代表着蜀王及其權力。另外,魚能夠深潛到水底,鳥能夠飛到天上去,象徵蜀王的權力具有上天入地的神通。也有人認為人為王者,魚、鳥為吉祥圖,箭代表威武,想表達的是吉祥如意的意思。還有人認為金杖是古蜀國王祭祀太陽神時使用的法器,金杖上的“人頭”紋是太陽的象徵,“鳥”紋是“日精”和陽氣的象徵,“魚”紋是黑暗和陰氣的象徵,“羽箭”是陽光升騰的象徵,這則以“人頭、鳥、魚和羽箭”為原題的圖案,正是一幅展示太陽上升、陰氣消退的生動圖式,充分表達了古蜀人們的太陽崇拜。朋友們,小陳認為上面的這些説法都很有道理呢,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雖然因為時代久遠,現在的我們誰也不能肯定的説出金杖圖案的準確寓意,但我們可以帶着辯證的方法來看解讀這根金杖的意義,我想在人們的不斷研究下和探索下,總有一天我們會找到答案的。

我們呢也不得不佩服先民們智慧,一個三星堆給我們留下許多的迷,就連餘秋雨先生也説:“中國的歷史過於清晰,缺乏神祕感,所幸我們還有三星堆”。朋友們,青銅館美麗神祕的商銅神樹正在等着我們呢,讓我們去看看她吧。請!

我的講解完畢,謝謝!

篇三:川北的導遊詞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樂山,很榮幸今天能成為你們的導遊,我姓xx,大家可以叫我xx。下面我們將要看到的是舉世聞名的千年古佛——樂山大佛。它位於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峯,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樂山大佛景區是佛教旅遊勝地,請大家在參觀時一定要尊敬佛像,不要亂寫亂畫、亂扔垃圾。我們今天的瀏覽線路是從淩雲寺開始,經東坡樓到達烏尤山。現在就讓我給大家講講樂山大佛的歷史沿革和傳説故事

樂山大佛是在唐玄宗開元初年開鑿的,歷時90餘年。據民間傳説當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水深急流,經常發生翻船事故。凌雲寺的海通和尚見此十分不忍。便募化錢財,在三江匯流處修建大佛,欲借法力無邊的大佛來減殺水勢,永鎮風濤。雖然海通和尚為修建樂山大佛而死,但聽説建國後海通和尚曾顯靈,1963年樂山地區餓死人無數,飄屍從樂山大佛眼前流過,大佛不忍看,一夜之間便閉上了眼睛。雄偉壯觀的樂山大佛一直以來被文人墨客所讚頌,北京大學張岱年教授曾題詞“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彌勒佛。人們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大佛頭部左邊的一個平台,沒錯,這就是傳説中樂山大佛的真面目了。可能大家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怎麼會這麼大呢?説它大,那它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就向大傢俱體介紹介紹。大佛通高71米,肩膀寬24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大佛頭的直徑竟有10米之寬,而且耳朵長7米,大家可以看到它的一個耳朵便能鑽進去兩個人。它頭上的髮髻有1021個,而它的手指竟有8.4米長,不要説與大佛比,就是與大佛的手指比,我們也小得不得了。好,下面我們就一起到大佛的腳下看看是不是有這麼大。

大家請看大佛兩側的巖石。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巖嗎?沒錯,這就是紅砂巖,一種質地疏鬆,容易風化的巖石,樂山大佛就是在這種巖石上雕刻而成的。那麼大佛為什麼能歷經1200年“風雨不動安如山呢”?首先我們看一下大佛所處的位置。大佛位於凌雲山西面的陰坡上,加之佛體周圍林木稠密,地質結構穩定,佛身處於江彎地段,隱藏於山體之中,減少了風雨侵蝕和水流沖刷,所以巖石風化較緩慢。二來大佛的排水系統也非常巧妙。在大佛身後,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對佛像的浸蝕;大佛頭上髮髻的第4層、9層、18層各有一條排水道與佛體衣服的折皺連成排水網,也避免了雨水對佛體的浸蝕,可見,樂山大佛的設計是非常科學的。雖然樂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護系統,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因此,各個朝代都對它進行過維修,為大佛洗一次臉就要花將近1萬元錢。現在,樂山大佛己成為全世界人民的一筆寶貴遺產。

我想細心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大佛的側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孔穴。這又有什麼作用呢?這是當時為了保護大佛而修的“凌雲閣”。不過真可惜,凌雲閣在明末戰爭中就被毀了,不能目睹凌雲閣的風采,大家千萬不要遺憾,等一會兒下到了佛腳,小鄧還有更多的驚喜帶給大家。

標籤: 川北 導遊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p9egl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