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關於豫園遊覽導遊詞

關於豫園遊覽導遊詞

作為一位出色的導遊人員,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導遊詞,一篇完整的導遊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如何把導遊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豫園遊覽導遊詞,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豫園遊覽導遊詞

豫園遊覽導遊詞1

早上好!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昨晚睡提好嗎?好極了。真對不起,昨晚行李送遲了。因為行李車壞了,我們只得再要了一輛。順便問一下,你們行李打開了沒有?怪不得外面陽光明媚。我們導遊常説:”客人把陽光裝在包裏帶來了。”為此我謝謝你們。好言歸正傳。早餐的我已宣佈過日程安排,今天我們先去海老城,也就是豫園、豫園商場的所在地。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外灘。諸位左側就是著名的黃浦江。我們以後會到這兒來的。

為了節省時間,在沒到豫園之前我先講些中國園林和豫園的情況。

在中國,園林被分為三大類: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和寺廟園林。豫園屬於私家園林。中國園林有許多技巧,比如借景、障景等等。不過它們都由四個基本因素組成。這四個因素是水、植物、建築和假山。大多數的私家花園是在江南,就是因為這兒多水源和適宜做假山的石。豫園是四百多年前明朝時建。園主姓潘,是個大官。他建此園是取悦於雙親,讓他們安享晚年。所以豫園的”豫”字就取其豫悦之意。可惜的是他父母末能眼見豫園落成就去世了。清末,潘家衰弱,其後代變賣此園於當地行會。豫園之所以成為名勝,還另有一原因。1853年,上海爆發小刀會起義,園內一廳堂曾被用作指揮部。今天豫園是個必遊之地。所以我建議到了那兒我們千萬不要走散,最好大家寸步不離,好嗎?

這兒是停車場。萬一有人走散,請記住車號最後三個數字是121。我想最好不要發生這類事。我會舉着小紅旗,你們全陪張先生會殿後。大家準備好了沒有?我們上路吧。下車時請注意自行車。

豫園遊覽導遊詞2

“莫道紅樓乃一夢,澱山建有大觀園”。

大觀園佔地面積1300多畝,已建成的“大觀樓”,“瀟湘館”、“怡紅院”“稻香村”等,或華麗、或樸拙、或清幽、或淡雅,處處體現了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所描繪的風韻和意境。

“……走不多遠,則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起,四面琳宮合抱,迢迢複道縈行。青松指檐,玉蘭繞砌;金輝獸面。彩煥螭頭”。眼前的大觀樓,恰是如此,這裏是元妃省親時族人朝覲之所,正殿主樓的東西兩面,有含芳閣和綴錦閣,三座建築以遊廊相連,並與前庭的兩廡相接。

旁邊,則是戲台,是元妃遊幸時觀戲的地方。整個建築羣飛光流彩,金碧輝煌。一派帝王邸宅的氣勢。大觀樓東南,便是林黛玉居住的“瀟湘館”,從月洞門入,沿曲折遊廊,經六角亭,便可看見黛玉所掛的鸚鵡架,跨過溪水上的水橋,可來到“有風來儀”主廳。而薛寶釵的“蘅蕪院”,另是一番情致,院內不相干一株花兒,迎面太湖石玲瓏好聽嬌,魚兒在池中安逸地噴水。真可謂“蘅蕪滿淨苑,蘿藤助芬芳”了。

大觀園內的“怡紅院”一組建築。跨進鐫有“怡紅快綠”匾額的院門,只見深宅重院,富貴典雅。繹芸軒前,植着芭蕉和海棠。西屋為襲人、晴雯等丫頭的住所,東屋則是賈寶玉的卧房,花嵌磚綠,雕牀描金,堂皇中又有點脂粉氣。中間過廳,東西兩屋,以碧妙櫥和博古架相隔。今天,這裏不僅發秀美旖旎的景色令人陶醉,還將以鮮美的魚蝦蔬果奉獻給遊人。在澱山湖風景區東面的關王廟,已開闢了一個游泳場。岸邊蘆葦搖動,遠處水天一色,不等下水已令人到渾身舒暢。

豫園遊覽導遊詞3

豫園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豫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有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所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時,豫園點春堂曾作為起義軍的城北指揮部,現堂內陳列着當年小刀會的武器、自鑄的錢幣,以及發佈的文告等文物。解放後政府對豫園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1961年正式對外開放。

靜觀大廳亦稱“晴雪堂”,是內園主要廳堂,造得雕棟畫樑,軒昂高敞。堂面闊5間,進深3間,廳前有兩尊石獅,廳內有“靜觀”和“靈沼峙”兩塊貼金匾額。靜觀之名,取古語“靜觀萬物皆自得”,“動觀流水靜觀山”之意。大廳對面奇峯林立,堆疊多姿,或如三官獻壽,或如白鹿望月,或如蝙蝠飛舞,或如九獅盤球。據説靜靜觀之,能辨出100多種動物形象。石峯間有許多百年古樹。靜觀東面一小院落,中有池水一泓,兩側曲廊迴繞,樹廕庇日,修竹瀟灑挺拔,環境幽深。

觀濤樓位於靜觀大廳西南側,又稱“小靈台”,三層全木結構,高10餘丈,清時為城東最高建築物。昔年在此登高可觀賞“滬城八景”之一“黃浦秋濤”。

還雲樓、延清樓面對靜觀大廳,東西相連,為串樓形,並可通向觀濤樓和船廳,還雲樓內橫匾“還雲”,為清末上海名紳姚文?題識。還雲樓原為上海錢業公所產業,豫園、內園屢遭戰火破壞,而此樓卻免遭劫,大有“手揮絲桐,目送還雲,西山爽氣,在我袖中”之感。

聳翠亭聳立於觀濤樓東面假山上,雙層亭閣,底層置石桌、石凳,周圍林木青翠。亭內一匾“靈木披芳”。

可以觀位於靜觀大廳東,小型方廳,精緻幽靜,炎夏時分外涼爽。廳前有磚雕《郭子儀上壽圖》,旁有泥塑龍牆,北接“洞天福地”鳳凰亭,南連“別有天”,牆上有《重修內園記》等石碑,記載內園歷史。

豫園遊覽導遊詞4

豫園位於黃浦江西岸繁華熱鬧的上海老城,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面與上海城隍廟和豫園商城鄰近,是舉世聞名的江南古典園林,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和遊覽勝地。豫園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豫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有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所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一走進豫園就彷彿置身於明末清初之時,隨着人流,漸漸的就走進了個大約能容納近幾千餘人的小廣場,站立在廣場間,中央有個扇展,扇面的字畫,有的波瀾起伏,有的神采飄逸,有的柔中有剛。

環顧四周那8層的天裕樓樓頂是凝暉樓,人們站在這畫棟雕樑的閣樓上眺望,欣賞這如詩入畫的美景正面是華寶樓,每當逢年過節人們就歡坐此地觀賞樓閣好戲,身後是合業樓也就是有名的小吃廣場。小廣場東面是城隍廟,每年的“三巡日”,即城隍神出巡的日子,上海城內居民家中十室九空,居民全部在城隍娘娘聖誕(三月二十八),上海城隍廟內包括廟附近的商家全部張燈結綵,為城隍神歡慶聖誕,廟內香火旺盛,流光異彩,璀璨瑰麗,宛若仙境。若是恰逢假日,更會形成遊客雲集,行人如織,人氣鼎盛的場面。

隨着人流我來到城隍廟對面的個大門,大門旁的兩根石柱上掛着一幅邵華澤的.對聯:古邑獨鍾潘公明神,熔鑄百年精華;申城偏愛老廟新宇,再造世紀輝煌。

這時我已陶醉在這美不勝收的景色中了,不知不覺的來到了九曲橋,橋上人流熙熙攘攘,橋下魚翔底,靜靜的湖面上佈滿了碧翠欲滴的荷葉,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扇似的,把湖面蓋得嚴嚴實實。湖面上浮游着斑斕的色彩,好像誰在下面撒下一串珍珠。當微風徐徐地吹過,湖面上微微蕩起的細碎漣漪,彷彿一匹新緞折出的輕皺,格外絢麗悦目。

園裏的圍牆,蜿蜒起伏,頂上飾以龍頭,並用瓦片組成麟狀,象徵龍身,一垛牆如居龍遊動,稱為龍牆。在我國古代,龍是封建帝王的象徵,是不能隨便用在建築物上作裝飾的。豫園在建龍牆時已是清末,而且“龍”只有三,四個爪子,是為了避去“五爪金龍”之嫌。點春堂是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軍城北指揮所。玉玲瓏是立在玉華堂前的一塊高約4米、玲瓏透剔的巨石。據説是宋代花石崗遺物。豫園的主要建築是三穗堂,建築寬敞,是當年主人舉行筵宴的地方。此外,園中值得觀賞的還有一對元代鐵獅,300多年的老藤和一株四百多歲的銀杏。

它那古老悠久的歷史淵源,色鬱味醇的民族風格,使得豫園成為上海最為著名的旅遊景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nkwro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