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2020年桂林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2020年桂林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專門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遊人員,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遊詞,一篇完整的導遊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導遊詞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0年桂林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0年桂林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桂林導遊詞1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城市,有着被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點風景遊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兩頂桂冠,被譽為國際旅遊明珠。桂林風景秀麗,以灕江風光和喀斯特地貌為代表的山水景觀,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之譽,是中國自然風光的典型代表和經典品牌。“千峯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獨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湘西走廊”南端。行政區域總面積27809平方公里。轄5城區和12個縣,總人口495.11萬。境內地形複雜,地貌多樣,四周山地環繞,地勢由西向東依次降低,灕江和義江自北向南流經轄區。桂林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峯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有壯、瑤、苗、侗等十多個少數民族。

桂林旅遊資源豐富,並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特點和優勢:一是山川秀麗獨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賦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風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譽;二是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渾然一體。灕江、蘆笛巖、象鼻山、龍脊、八角寨、靈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區(點)各具特色;三是城市與景區交融,推窗、出門就能見景,且景觀分佈適當,旅遊可達性好;四是景觀分佈的空間層次多,且各具特色,便於多種旅遊線路的組合與分期分區開發;五是多數景區有城鎮做依託。部分景區已有一定的開展基礎,適宜開展多功能、多層次、多種形式的旅遊活動,增強可遊性。近年來,桂林市加大旅遊資源整合和開發力度,大力推出了兩江四湖、樂滿地、印象·劉三姐、愚自樂園、龍勝温泉、銀子巖、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遊精品。

桂林旅遊資源數量多、景區廣、地域組合好,由市區和靈川縣構成的城市旅遊板塊,以陽朔為中心,荔浦、恭城、平樂組成的南片旅遊板塊和以興安為中心,龍勝、資源、全州、灌陽組成的北片旅遊板塊構成了大桂林旅遊圈,形成了灕江、百里小康生態文明長廊兩條黃金旅遊帶,構築了山水觀光、 休閒度假、商務會展、歷史文化、紅色旅遊、民俗風情、城市旅遊等多元化旅遊產品體系。

憑着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獨具特色的城市魅力,桂林市歷屆政府大力發展旅遊業,旅遊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年接待入境遊客上百萬人次。桂林市是首批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世界旅遊組織向全球首推的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衞生城市”和“國家環保城市”。是“中國最佳魅力城市” 和“中國最安靜城市”,也是一個最適合人類居住幸福指數很高的城市。

桂林導遊詞2

疊彩山舊名桂山,位於桂林市區東北部,濱臨灕江。疊彩山與城中的獨秀峯、灕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為城內的遊覽勝地。疊彩山佔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由明月峯、仙鶴峯和四望山、于越山組成,橫亙市區,景色優美,又易於攀登,為桂林山景中的一個熱點。

疊彩山位於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的灕江西岸,與城中的獨秀峯,灕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山體總佔地10.8萬平方米,由於越山、四望山、明月峯與仙鶴峯4峯組成。仙鶴峯海拔253.6米,由3.6億年前沉積的石灰巖和白雲質灰巖組成。山上巖層呈厚層、中厚層及薄層狀,遠望巖層相疊,唐代元晦《疊彩山記》記載:“山以石紋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故以為名。”又因山上桂樹成林,金秋時節香溢滿城,又名“桂山”;此外,明月峯山腰有一個四季生風的洞,因而又得名“風洞山”。

疊彩山勢由西向東,跌宕起伏,嵯峨挺拔。山間蘿懸絕壁,藤繞蒼巖,古樹繁茂,四季常青;每座山峯間均有石階相接,方便遊人攀登峯頂;景區內有正氣凜然的仰止堂,“清涼世界”風洞,攬山光水色之秀的望江亭、迎風樓,山東麓有木龍古塔、古渡,仙鶴峯上有碧霞洞,山麓有臨江上下巖,于越山頂有于越亭閣,明月峯頂有拿雲亭等。

進疊彩公園大門,抬級而上數十步即到達疊彩亭。此時可望見明月峯崖壁上“石紋橫布,彩翠相間”的石刻,亭西石壁上明人刻有“江山會景處”。亭東小山即于越山,山頂有于越亭;山下東面有康巖,北面山腰有素洞,是清末康有為(字長素)到桂林講學,住在疊彩山,到這裏搜巖時命名的。

桂林導遊詞3

大榕樹位於高田鄉的穿巖村。田野中有一棵古榕遮天蔽日,樹高17米,樹圍7.05米,碩大的樹冠覆蓋2畝土地,盤根錯節,枝繁葉茂,氣根如老人鬍鬚在風中飄拂,樹幹有的貼地而生,有的斜出如飛龍破霧,是罕見的奇樹。史載,它與陽朔縣同齡,至今有1400多年的歷史。電影《劉三姐》中阿牛哥與劉三姐對歌、拋繡球、定情終身的一場戲就是在樹下拍攝的。這棵大榕樹見證了他倆生死不渝的愛情。大榕樹接待遊客最高一年達8 0萬之多。

穿巖:大榕樹旁的金寶河對岸有一小山,山中空如一座石門,叫穿巖。巖頂左側石壁上有一石,如鈎;洞口臨水一石,如蛙;南面山崖上二有數石,如狗熊爬山。當地有民謠唱道:“金鈎掛山頭,青蛙水上浮,小熊滿山跑,古榕伴清流。”

大榕樹位於陽朔縣城南7.5公里。樹高17米,樹圍7.05米,遠望似一綠色巨傘撐立地上。隔河有穿巖,組成穿巖古榕景點。陽朔大榕樹景區是世界巖溶喀斯特地貌峯林峯叢最集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以奇特的巖溶喀斯特地貌、如詩如畫般的山水田園風光和豐富的壯族少數民族民俗文化聞名天下。詩情畫意韻律優美的稻田,清澈見底的小河,青翠濕潤的山峯,鳳尾竹,壯家村寨,水車,清新爽人的空氣,標示着這裏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更似一幅藝術水平極高的中國水墨山水畫長卷。曾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世界著名園林專家卡爾稱為:在中國看到了最美麗的地方。風靡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電影<劉三姐>很多鏡頭在此拍攝,影片中劉三姐與阿牛哥大榕樹下拋繡球定終身的情景打動了天下有情人。

大榕樹下,金寶河緩緩流淌,明淨如鏡,附近的猩猩山,水獅巖,駱駝峯,與周圍村舍阡陌構成絕世田園風光。陽朔大榕樹矗立在金寶河畔,它的樹圍竟有七米多,高達十七米,枝繁葉茂,濃廕庇天,所蓋之地有一百多平方米。相傳已有千年歷史,雖然樹幹老態龍鍾,盤根錯節,但仍然生機勃勃。

在電影裏,劉三姐就是在這棵樹下向阿牛哥吐露心聲,拋出傳情繡球的。大榕樹公園位於陽朔城南7.5公里的高田鎮穿巖村的金保河南岸。大榕樹樹高17米,圍7.05米,覆蓋面積100多平方米。樹冠呈圓形,遠望似一把綠傘,近看盤根錯節,葉茂蔽天。相傳此樹植於晉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

桂林導遊詞4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遊桂林的導遊,感謝大家給了我這次鍛鍊的機會,我會盡自己的所有能力為你們講解的。

從桂林到陽朔,160裏灕江水路,滿眼畫山繡水,這是大自然的千古傑作。灕江的碧綠碧綠的,沿江攢聚着怪石奇峯,峯峯都是瘦骨嶙嶙的,卻又千奇百怪,姿態萬千。在薄靄輕霧中,若隱若現,時遠時近,請看灕江兩岸,竹子的色調使兩岸春光常在,而它那風度翩翩的倩影,又使灕江在人們心中倍增親切。

3億多年前,這裏還是一片_大海,海底沉積了巨厚的石灰石巖層。後來地殼上升為陸地,石灰巖經過水的溶蝕和風化作用,形成了挺拔秀麗的峯林和曲折幽深的巖洞。人們説,桂林的美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先説這山吧。什麼象鼻子、磨米山,鬥雞山、螺獅山,數不勝數!位於市內的獨秀峯,有“南天一柱”之稱。清代詩人袁枚寫過一首詩讚美她:“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峯插南鬥。”請看這裏,這是另一處景物,名叫疊彩山。這裏的巖石層層橫斷,遠遠望去,好像是一匹匹堆疊起來的綵緞,因此而得名。桂林的山還多奇石,著名的有月牙山的劍柄石象鼻山的垂釣石,伏波山的試劍石……桂林的洞更是一絕。

下面我請大家跟我一塊兒上岸去欣賞欣賞神祕的七星巖。七星巖溶洞的面積巨大,可容納一萬多人,請看這兒,洞內有着造型奇特的'各種景物:有莽莽的原始“森林”,高聳挺拔的“寶塔”,還有潔白鮮嫩的“竹筍”……有“大自然藝術宮”之稱。大家請看這邊兒,形形色色的鐘乳石,在彩燈的照耀下,是不是更有情趣了呢?這些鐘乳石還有着動聽的名字,什麼“獅嶺朝”,“石乳羅帳”,“雲台攬勝”等等。

好,今天我帶大家就遊覽到這,歡迎大家來桂林,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望大家多多指教,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桂林導遊詞5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遊桂林的導遊,感謝大家給了我這次鍛鍊的機會,我會盡自己的.所有能力為你們講解的。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俗話説“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這一帶的山有個特點,就是在平坦的大地上和江邊,一座座拔地而起,突兀森鬱,各不相連。

我們在桂林市的中心,這邊有一座危峯。它叫獨秀峯,奇峯突起,猶如一支擎天大柱,被稱為“南天一柱”

接下來,我帶領大家乘着木舟去觀賞桂林最美的一條江——灕江。大家能看出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嗎?對,灕江的水出奇的靜,靜得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有許多美麗的魚兒在水中游動;灕江的水還特別的綠,綠的簡直可以與無暇的翡翠相媲美。

大家請看,這個景點就是“象山水月”,它由象山和水月洞合成。這個象山又叫象鼻山,因為它酷似一隻正在江邊飲水的巨象。象鼻山那深入水中的長鼻,與其山體現成了圓圓的洞穴,名“水月洞”。洞面十分光滑。

這是駱駝山,關於它的美麗傳説下次告訴您吧,

好,今天我帶大家就遊覽到這,歡迎大家來桂林,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望大家多多指教,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llvz99.html
專題